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七零,我嫁全村最有钱的男人_分节阅读_第245节
小说作者:起房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61 KB   上传时间:2023-03-31 19:54:34

  知青点的知青则可以一天两个同时请假,不限上午和下午。

  生产队这样的安排,大家都特别的服气,就开始在请假表上填自己的名字了。

  大家都想过了,实在是不行,他们可以连夜抄,大家手里的资料多了,也不怕借不到。

  这样一想之后,所有人的心都定了。

  半个月后,所有该抄的资料就抄完了,大家就开始复习了。

  这时候,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就特别的突出和体现出来了。

  学习好的人就特别的淡定,重新捡起来很快就学会了。学习不好的天天急得上火,到处请教到处求人教。

  九月,十月恢复高考的通知通过广播传遍了所有的地方。这一天,很多人激动和兴奋的哭了,然后就马上开始找书找复习资料,接下来就更加的疯狂了。.

  周家庄生产队喜气洋洋,不仅有激动和兴奋,还有无比的庆幸。

  他们快了别人近一个月的时间,课本和资料早就准备好了,而且已经进行过复习了。

  可惜的就是,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复习了,心里紧张和不安,可还是快速的投入到了学习的状态中去。

  周老支书和白大队长马上就决定让要参加高考的人不用下地了,反正他们也不会下地的,幸好他们早就做好了安排,要不然就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手脚了。

  与此同时,生产队的学生和知青们一起强烈的要求学习好的同志帮助他们进行复习。

  就在这个时候,周老支书把还没得到回城通知的山边的两个老同志给请了下来,从现在起不用下地干活了,让他们下来帮忙进行辅导。

  不管怎么说,这两个老同志也是实打实的大学毕业的,虽然不是当老师的,可水平肯定不比那些高中老师低啊。

  两个老同志也欣然接受了邀请,不用上工,管吃管喝,周老支书还承诺了给他们发工资,一人一个月十块钱。

  这些工资可是由来辅导的人一起出资的,一人一块钱,不够的由生产队给补贴。

  于是,大家白天来大队部学习,晚上自己在屋里学习,这效率就更高更快更好了。

  一眨眼,去参加高考的时间就到了。

第424章 参加高考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罗晚意和周淮南互相对视了一眼。

  既不意外,也不震惊,反而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也终于能放心了。

  从收到高考十月举行的通知开始,周淮南和罗晚意就让大小勇帮忙在他们那边生产队换了百来个鸡蛋和山货,以及三只鸡,以及一些细粮。

  天天这么学习,营养就得跟得上。

  现在,自从他们家里传出罗晚意要参加高考的消息后,家里再多出来这么些好吃的,就不会引人注意了。

  家里有要高考的人,伙食上好一些,那是应该的,毕竟参加高考太重要了,考大学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啊。

  这时候不好好的拼一拼,搏一搏,什么时候才去拼才去搏?!人老珠黄?!苍苍白发?!

  不过,自从家属院里的家属们听到罗晚意要参加高考之后,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小罗这把年纪了还要去参加高考?!孩子都两个了,还那么大了,她要是去上学了,孩子谁带谁看?!”

  “我也觉得周团长媳妇不用去上大学,周团长工资高又不是养不起她,还对她这么好。她要是去上大学了,那家里怎么办?!那么多孩子呢?!”

  “就是,要是我,我就不去了,好好在家不好吗?!”

  “那是你们自己,可别带上人家小罗,我觉得小罗这样做挺好的,人有不如自己有。”

  “我也同意何姐说的,咱们在这家属院住了这么久又不是不知道。但凡女人有文化有好工作有好相貌有底气,那还好点。要是都没有,光靠着男人,迟早……你们懂的。”

  “是啊,我要是有份好工作,一个月五六十块工资,我都能自己养家了,用得着手心向上可怜巴巴的问人要钱么?!”

  “那不是,问多了说花得多,不问又没钱。更不用说,男人的钱有一半是要寄回去的,另一半一家人也过得紧巴巴的,我要是有个好工作,我的钱就只给自己家里人花,还能存上不少。”

  “所以,我也觉得周团长的媳妇去上学是对的。现在周团长年纪轻轻的职务这么高了,说不定以后会更高。到时候万一有更好看的小姑娘,或者工作更好学历更高的,小罗争得过吗?!”“

  “对的,这样的事情,咱们还见得少?!还听得少吗?!自己有工作有钱,手里有粮才不怕。”

  “听你们这么说,好像也是。不过,我相信周团长不是这样的人。”

  “谁知道呢?!人心隔肚皮,就像何姐说的,人有不如自己有。”

  “不是有一句老话说的,靠人不如靠己,靠人人跑,靠树树倒。小罗要是以后能有个好工作,自己有工资后半生都不用发愁了。”

  “再说了,小罗要去参加高考要去上大学,肯定会给孩子们安排好的。两个大娃在京市上学,其他孩子也上小学了,最小的就是龙凤胎而已,可是都快三岁了,爹妈不在,不还有哥哥姐姐们吗?!再说了,咱们队伍里有食堂,孩子们也会做饭,小罗这时候去上学也没什么负担。”

  “小罗要是上大学,她肯定不会选很远的学校,我觉得肯定是去京市。”

  “京市那近啊,要是假多两天,就能回来一趟。我支持小罗去参加高考。”

  “我也支持她。”

  “哼,刚才是谁说的,说小罗去大学不好来着?!”

  ……

  家属院的人的议论罗晚意是不知道的,就是知道了,她也不往心里去。

  谁还没经历过后世的三姑六婆,街坊邻居,或者是认识的人的那些闲言闲语八卦的轰炸过?!

  这些都是小意思了,不在乎的人不用生气,在乎的人也不能气,气坏了自己没人替。

  罗晚意已经提前三个月在复盘做最后的冲刺学习了,可以说她初中高中的课本该学的全部学得牢牢的,记得死死的,习题也做了那么多,全部规划整理好了。

  除此之外,这两年她也有意有计划的看了不少这个年代的不同类型的书,更加的了解了这个时代。

  孩子们都知道妈妈(舅妈)要参加高考了,在家里都很懂事的不大声吵闹,就是龙凤胎也独立了很多。

  高考的那一天终于到来,队伍里有和罗晚意一样去参加高考的有十几个人。这么重要的事情,队伍专门派了一辆卡车,护送他们去县里参加高考。

  车子是后半夜三点开始出发的,幸好这时天气还不是很冷,大家穿着厚棉衣或者军大衣就足够暖和了。

  周淮南亲自和章少华,两个同志一起轮流开车,因为有周淮南在,所以罗晚意还带上了一床薄被子,这样就更舒服更不会冷了。

  而且,她还被周淮南抱在怀里好好的睡了一觉,一直到县里中学高考点才醒。

  很快,他们这些参加高考的家属或者同志们就吃上了章少华他们买回来的热气腾腾的包子,吃好了之后,就开始进入考场了。

  一连三天,周淮南他们都是后半夜开车护送他们十几个人到考场,下午考完了之后,再把人给接回来。

  有车就是方便,而且还不累人。关键是,队伍上和跟车的同志们也想得周到,保证他们有热饭菜吃,有热水喝,还有被子抵寒,比很多家里不是县里的考生好得太多了。

  每次考完,罗晚意都是一副平静的神色,不像其他人要么是一脸的高兴,要么就是一脸的沮丧,甚至还有不少人考完出来后失声痛哭的,总之基本上气氛不是特别好。

  周淮南知道媳妇儿的真实水平,他倒是不太担心的。考不上清大京大,以他媳妇的水平考个京市其他的学校没什么问题,他对她真的是太有信心了。

  罗晚意自然是有目标的,她的目标是京大中文系。为什么想上中文系,原因不要太简单。

  穿越前她本人就是个码字的,对理科这方面是一点兴趣也没有。要上京大这是因为是最高的学府,不管是学历学校还是资质,人脉关系那都是数一数二的。

  除了这些重要的原因之外,罗晚意要上中文系的另一个主要目的还是,写小说挣稿费。

  几年之后的稿费是非常值钱也非常多的,写个一两年就能挣下京市一套房子了。在工人一个月拿几十块的时候,作家一个月就能拿几百块了。

  罗晚意早就想好了,早就瞄准了目标,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悄眯眯的写小说赚稿费买很多很多的房子。

  她要当个收很多租的包租婆,她要遍地都有自己的房子。

第425章 胸怀和感动

  周家庄生产队。

  方晓红他们是提前一天到县里的,这次他们来县里参加高考,周老支书提前给两个儿子打了电话。

  这不,方晓红他们没找到招待所住的时候,直接就去了养殖宰猪场找到了周爱党。

  这是周老支书在送他们离开生产队之前,交代过他们的,如果没有住宿的地方,就去找他那两个儿子,然后还把厂名地址告诉了方晓红他们。

  周爱党见到生产队的人和知青时,就知道他们没找到住处的,二话不说,赶紧就带着他们去了自己买的那个小院子。

  不过,这么多人,他家肯定是不够住的,所以一会还得安排人去他弟家那边住。

  一家安排十几个,厨房里有柴火有水有碗筷,还是挺齐全的。

  方晓红他们此时此刻都感激得不行,还好周爱党和周爱国有地方让他们住,不然的话就只能流落街头,在墙根下住了。

  现在不仅有住的,还有热水喝,有热水洗澡,简直就舒服得不行。

  “爱党同志,这是老支书托我们带来给你的粮食和鸡蛋,山货和菜。”

  在他们临走之前,周老支书和老婶子就交给了他们两袋大概三十斤左右的粮食,以及几十只鸡蛋,差不多五六斤山货,以及二十斤刚新鲜摘下来的菜。

  这点东西有这么多人帮忙带着,一点也不费功夫,现在见到了周爱党,自然就把东西交给了他。

  结果,周爱党却没接过来,而且完全没有任何的意外。

  “这不是我爹给我们的,我爹说了,要是你们找不到住的地方,就让我安排你们来这边住,这些粮食和菜就是你们这几天的伙食。”

  周爱党笑着解释说,他爹昨天在电话里就是这样说的,出门在外不容易,能帮就帮。何况是参加高考这么大的事情,那就更加的要上心了。

  要不是现在是秋收的紧要关头,地里头实在是离不开他,周老支书肯定是送他们到县里的,哪会直接吩咐两个儿子?!

  方晓红他们万万没想到,从生产队拎到县里的这些东西,原来不是专门给周爱党送来的,而是让他们自己吃的。

  “呜……”

  “老支书对我们太好了。”

  “谢谢老支书,谢谢爱党同志,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考出好成绩,不辜负老支书和大队长,生产队和你们对我们的期望。”

  “我们一定好好考,认真考。”

  “太谢谢了,我们根本就没想到,原来以为是给你带的粮食,结果却是给我们的。呜呜呜,我们开始时还不太愿意呢,不是人啊我们。”

  “周同志都不用说,我们也知道老支书的意思,一定是老支书给你说过,老支书也给我们安排好了,将来我们出人头地了,一定会报答生产队和老支书的。”

  “对,我们不会忘记生产队和老支书的。”

  ……

  姑娘们感动得哭红了眼睛,小伙子们则激动得红了眼眶,这一刻他们心里是无比的感激周老支书和周爱国周爱党的。

  “嗐,小事小事,不值一提。当前高考才是头等大事,你们快烧水喝,赶紧做饭吧,好好的休息,晚点带你们去看看考场,再领其他人去我弟那个房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3页  当前第2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5/3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七零,我嫁全村最有钱的男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