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被退婚后我嫁给了年代文大佬_分节阅读_第236节
小说作者:柠檬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9 KB   上传时间:2024-01-09 20:13:59

  陈寄北正在记账,闻言头也没抬,“那不是正好。”算完合上笔记本,将笔夹进去,才支了肘淡淡撩眸看她,声音低到不可闻,“正好在家给你侍寝。”

  话是用气声说的,夏芍敢保证绝没有第一个人听见,但还是下意识四下看了眼。

  “没事,他俩作业还没写完。”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陈寄北道。

  夏芍就忍不住捏了下男人的脸,“一天天看着正经,说话一点不正经。”

  陈寄北任着她捏,等她捏够了,才说:“地方我找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夏芍知道他说的是腌菜的场地,“等我休班的,这两天厂里又上了新东西,我得盯着点。”

  等夏芍休班,院里的木桶早被抬走了。

  陈寄北租的是江城的老棉织厂,六几年就因为经营不善黄了,工人全转去了其他工厂,厂房就空了下来。厂区不大,还带个院子,刚好可以用来晒山菜。

  因为荒废了太久,房屋已经很旧了,门窗全都透风。

  陈寄北只收拾出了其中一排平房,先将做好的木桶放了进去,“这边不能没人看,我请了何叔。”

  何叔年纪大了,瓦匠的活肯定干不了了,又没有退休金,看个大门倒的确合适。

  两人正说着,陈寄北订的大缸来了,一共十个,全都是直径一米的。比食品厂用来装糖浆那种能装个一千四五百斤的肯定要小,装个二四百斤山菜也够了。

  缸是夏芍给的钱,光这十个就花了五百多。

  这还是便宜的,食品厂那种特大号一百六一个,五百多只能买俩。

  晚上回去算账,夏芍都有些庆幸,“还好这半年又收了二百多房租,不然都不够二千了。”

  这生意果然不是谁都能做的,菜还没收呢,他们前前后后已经花出去一千多了。好在不管桶还是缸,都可以反复使用,明年就算要买,也不用买这么多了。

  一切准备就绪,四月底,江城周边开始薅山菜了。

  何婶儿、金美云她妈甚至孙清她妈,陈寄北发动了所有人脉,专门在常薅山菜的几个山头下山路上等着收。这样不用背着东西去土产公司的收购点,很多人直接就卖了。

  反正价格差不多,能少跑一趟,谁愿意多跑那一趟。

  收完陈寄北会租了车过去拉,按照收购量,给几人结当天的工钱。

  何婶儿这辈子就没上过班,晚上回家直嚷嚷累,嚷嚷完,第一天又数着钱收菜去了。

  厂房那边则是雇的临时工,每天一毛五,比家属服务队的工资高多了。虽然用的人不多,用的时间也不长,但通过熟人把消息往外一传,没几天人就齐了。

  陈寄北这边第一批山菜进了缸,夏芍那边的第一届交流学习大会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大概吃过一次亏,这回省城食品厂没再自视甚高,一收到消息就报了名。不止他们,上次没来的几个厂全报名了,包括五城食品厂,十一家食品厂一家没少。

  去年才退下去的车光喜拿着夏芍递给他的名单,“这回师父解气了。”

  可不是解气了,上一届那么多厂没来,简直就是明晃晃的瞧不起人。

  夏芍笑着喝了口水,“我想把师父请回来,作为建厂元老出席这次交流会,你看怎么样?”

  “作为建厂元老出席交流会?”车光喜一愣。

  夏芍点头,“糕点车间就是师父一手建起来的,别人没有资格,他也有这个资格。而且上次人没来全,我看他挺失望的,这回请他回来看看,也让他乐呵乐呵。”

  那时候老罗就已经准备退了,人没来全,老头儿的确挺失望的。

  车光喜半晌无言,将名单还给了夏芍,“你这个徒弟,师父没白教。”

  “我这个徒弟没白教吧?”

  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老罗忍不住跟身边的温广山说。

  听说能作为建厂元老来参加这次的交流会,老头儿特地去理了个发,还把自己的毛料中山装穿上了。胸前别着个名牌,上书“特邀嘉宾”,要多精神有多精神。

  因为主办方是糕点车间,温广山也收到了邀请,闻言笑着点头,“没白教,就你的徒弟最有出息。”

  “那是,我当初第一眼看到她,就觉得她……评书里咋说的来着?天赋异禀,骨骼清奇。”

  见夏芍要上台讲话,老罗赶紧收了声,目含笑意落在自己最骄傲的徒弟身上。

  下面十几个厂二四十号人,又有谁的目光不落在夏芍身上。尤其是那几个年龄大的,参加过上一次交流会的,完全没想到一转眼,夏芍就又成为了车间主任。

  岁月似乎格外眷顾她,没有在她脸上留下过多痕迹,只沉淀下愈发从容的气度。

  她只要一开口,甚至都不用刻意强调纪律,下面便会下意识噤声,变得无比安静。

  等暂停下来休息,准备正式开始学习了,老罗才找到五城食品厂的人,,“常金顺这些年还好吧?”

  说是师徒情分到此为止,真见到了人,还是没忍住打听了下。

  没想到对方竟然愣了下,“常金顺是谁?”

  “就你们厂糕点车间的,长脸,个子不算高,平时挺爱笑,今年差不多该退休了。”

  “我们车间没有叫常金顺的,姓常的都没有。”

  老罗皱眉,终于觉得不对劲了,“姓常的都没有?他十多年前就调去你们厂了。”

  “你等我找人问问。”

  那人跑去跟同伴说了几句,不多会儿两个人一起过来。

  他那同伴显然年纪大一些,“厂里以前是有个叫常金顺的,一开始在糕点车间,没升上去,又走后门转去了销售科。不过他这人太贪,把一坛红方兑上水,装成两坛退给厂里,说是人家退的货,卖货的钱全自己吞了,吞了得有上千。那啥时期被人发现,抓去蹲了几年,又送到沟里改造去了。”

  哪怕知道这个徒弟心术不正,老罗也没想到他吃了教训不仅没改邪归正,反而变本加厉。

  他胆子是有多大,竟然敢用这种方式糊弄厂里,把厂里的货钱都贪了,还贪了上千……

  好半晌,老罗才点点头,“谢谢你告诉我这些。”心里到底没之前那么高兴了。

  温广山正要说点什么劝劝他,车间一个负责接待的年轻姑娘走了进来,叫夏芍:“夏主任!”

  一面说,一面难掩喜色,让出身后一个二十来岁、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青年。

  “夏主任,这位是《全省日报》的记者,来采访的!”!

第143章 万元户

  夏芍上《全省日报》了。

  虽然配图是黑白的,可上面的人一身工作服,眉目宛然,熟悉她的人都能一眼认出来。

  早上秦二嫂一拿到报纸就笑了,“这么大的版面,这回是彻底出名了。”

  这位记者也是会找噱头,不仅报道了这次的交流会,还附了一小段夏芍的个人简历。虽然着墨不多,但无论经历,还是上面列出来的一样样点心,都够人惊奇了。

  秦一嫂下面的科员笑着恭喜她,“又促成了这么大一场活动。”

  秦一嫂听了好笑,“你们与其恭喜我,还不如恭喜陆局。”

  “恭喜陆局?”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陆泽同不说,秦一嫂自然也不会说那是人家兄弟媳妇儿。夏芍自己能干,完全不需要任何照顾,说出这层关系,反而让那些吃不到葡萄的人有了说酸话的理由。

  秦一嫂只是有些感慨,“这一转眼,都上报纸了。”

  “咱们主任上报纸了!”

  江城食品厂,公告栏前突然有人喊了声。

  本来看周围人多,准备等下班再来读报的人一听,全都挤了过来,“上报纸了?这么快!”

  “日前,第一届糕点交流学习大会如期在江城举行,参加大会的有全省……”

  外面的人看不到,最里面的人干脆念起来。所有工人都竖着耳朵听着,只觉与有荣焉。

  平时大家都读报,可这种《全省日报》上面的事总是离自己很遥远。如今他们厂终于上了报纸,只要一想到能在全省面前露脸,哪怕是另外两个车间的,也跟着面上有光。

  “何止面上有光,我听说还有其他市的商店过来,想进咱们厂的宫廷酥。”

  夏芍还是留了一手的,宫廷酥、手指饼干,都没外传。

  有些商店一看个人简介那里还有东西没见过,离得近的自然动了心思。正好改革开放,国营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食品厂已经准备再招一批工人,扩大生产了。

  对于食品厂的工人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毕竟现在不是改革开放以前,厂子效益好,他们的福利自然也好。

  像林大头林业局,逢年过节都给发东西,什么苹果、橘子,过冬的时候还给发一车柴火。当然只有户主是林业局工人的才有,因此出现了不少女性当户主的情况,在其他地方绝对少见。

  对于食品厂以外的人来说,这同样是个好消息。

  知青回城,带来了大量待业人群。这两年又持续有中学生毕业,食品厂要是招工,能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管他全民工还是大集体,能有个工作就比没有强。

  这可真是一个人,一个车间,带动了一整个厂,造福了一个城市。

  同样倍感惊喜的,大概还有夏芍家附近的报刊亭。

  改革开放以前,报纸都是各个单位去邮电局订的,一订就是一整年。改革开放以后街边才出现了报刊亭,卖些《人民日报》《全省日报》,只是刚刚开始,销量很是一般。

  今天却来了个身形挺拔相貌英俊的男人,一口气把他手里几十份《全省日报》全买走了。

  你要说他是想倒卖吧,这年头谁还卖报纸啊,街上又不是没有报刊亭。

  可不倒卖,几十份也太多了。

  穿着邮政制服的报刊亭负责人有些迟疑,“我这还有其他报纸,你要不要看看?”

  “不用。”男人看都没看其他,拿上买好的报纸,骑上车走了。

  路上经过另一个报刊亭,听到有人正介绍说报纸上有咱们江城的厂,有咱们江城的人。他又折回去,抽出一份放回原来的位置,“送你的,空着不太好看。”

  报刊亭负责人:“……”

  还好现在才80年,不然报刊亭负责人一定会吐槽:啥叫空着不好看?强迫症啊!

  不多会儿有人来问:“《全省日报》怎么就剩一份了?”

  “刚来了个人,全买走了,这份是他留下当样品的。”

  “全买走了?今天报道什么了买这么多?”

  “今天报上有咱们江城食品厂,还介绍了食品厂的夏主任,前些天那个交流会你知道吧……”

  那人在报刊亭前翻了翻,走了。不多会儿来了个人,又问。

  这只剩下一份,比他专门介绍还显眼,还引人注目。要是以往,负责人一定很高兴,可报纸他已经全卖完了啊,还要花工夫给人解释,这不是白费口舌吗?

  另一边,陈寄北已经把车在厂房里停下,“这些天大家辛苦了,坐下喝点水,读读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2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被退婚后我嫁给了年代文大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