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_分节阅读_第356节
小说作者:濯濯韶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4 MB   上传时间:2024-02-27 12:55:46

  康熙作为一个英明的君主,自然也看得出八旗制度的畸形,长期发展下去,这些八旗兵非但保护不了大清,可能会成为蛀虫,继续啃食大清的基业。

  康熙让佟安宁和他胡说八道一下,让他开拓一下思路,毕竟后宫中,也就佟安宁有这个胆子了。

  佟安宁:……

  她僵硬地扯了扯嘴角,“皇上,你见过哪个养废的纨绔子弟能改性子的?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享受惯了的人,如果拿走他的福利,肯定会引起不满的。”

  尤其对方知道康熙有钱,如果康熙改变制度,估计会引起不少人的怨怼,造成骚乱。

  可是如果这事现在不解决,留给下一代,只会让顽疾越发地严重。

  哼!尤其八旗兵现在颓靡到这个程度,也有康熙的放纵啊!

  康熙:“……说不定经过朕的大力整治,八旗兵就能重塑雄威呢?”

  “重塑雄威?”佟安宁嘴角微翘,似笑非笑道:“亲爱的皇上,您的大力整治,就是一言不合就赐银吗?前些年,您一下子花了多少银子来着?哦?五百多万两,真的挺好的,而且您为了体恤贫困的八旗兵丁,还设立了官库,让他们可以借钱。让臣妾想想,累计到去年,尚且有四百多万两银子的欠银没有追回,您真的好棒棒哦!”

  好不容易提前劝他不要给官员借钱,谁知道他现在自己开设了官库,让那些八旗兵丁吸国家的血,根据她的了解,官库设立后,真正贫困的兵丁能借到的少,反而是不少好吃懒做的人借了许多钱。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啊!

  “……”康熙被佟安宁讥嘲的有些不自在,他有些尴尬道:“对待八旗兵丁的问题上,要循序渐进,否则容易生乱。”

  他知道佟安宁在官库这个问题上,一直不怎么同意,但是这也是没办法。

  佟安宁单手支颐,继续往康熙心头戳刀子,“皇上表哥,您知道吗?每当京城那些八旗兵发饷银和禄米的时候,京城的银价就会掉一半,还有舂米作坊的粮价也会降低,旗人到手的收益也就打折,然后等到缺粮的时候,粮价又高了,这样一年下来,许多人都穷的当裤子。”

  若是会精打细算,朝廷给八旗兵发的粮食和饷银绰绰有余,偏偏许多人被养废了,没有长远规划。

  “那个奸商!”说起这,康熙就咬牙切齿。

  佟安宁耸了耸肩,康熙骂了好多次,但是又无可奈何,毕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能下令规劝。

  而且因为京师的舂米作坊大多是山东籍办的,让康熙对朝中山东籍的官员恶感倍生,有了更多的刻板印象。

  佟安宁:“朝中的那些大人就没有法子吗?”

  佟安宁觉得自己实在提不了什么好建议,若是问她,她也就只能将一刀切变成半刀切。

  康熙:“有官员建议,增加饷银,废除俸粮,让他们自己去卖粮食,可是朕担心,有商人操纵粮价,损害这些八旗子弟的利益,到时候还是朕兜底。”

  佟安宁:“……皇上,既然您现在整治不了,那就借由市场来整治,循序渐进也挺好的,再说粮食,您忘了,我也做一些粮食生意,您如果担心受到八旗兵丁利益受损,我建议,您就是开个官粮库售卖,也比借银子的官库好。”

  “与民争利不妥。”康熙皱眉道。

  佟安宁戳了戳他的手,“刚刚还骂那些人是奸商来着,现在就是民了,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稳定的粮价更让他们有幸福感。”

  康熙:……

  不过康熙将这个主意记了下来,打算实行一番,名字很也简单,打算叫“八旗粮局”,意为八旗兵丁服务的。

  佟安宁:“叫大清粮局不好吗?皇上,你还正打算恩养八旗生生世世,要知道原先京城的八旗兵丁才三万,现在已经到十万了,等到四五十年后,会不会变成了三十万?甚至还不止呢!”

  “……大清粮局也好。”康熙眼皮微跳,被佟安宁描述的情景吓住了。

  他需要的是为大清打天下、守天下的士兵,不是无穷无尽、好吃懒做的废人。

  除了官方卖粮,康熙还打算将部分旗人迁移到东北种地,维持生计,不能在京城这个地界无所事事的晃荡。

  佟安宁建议康熙允许底层八旗子弟“出旗为民”,放弃身份的给个一次性补偿。

  康熙点头。

  两人聊完,佟安宁让梁九功重新上了一杯茶。

  康熙神采飞扬地坐在御桌前,手中狼毫上下飞舞,正当佟安宁打算离开时,一名太监躬身进殿,恭敬道:“礼部尚书大人在外敬候。”

  佟安宁见状,起身道:“皇上既然有事,臣妾先告退了。”

  康熙点了点头,示意梁九功送她出去。

  佟安宁出来时,正好撞上礼部尚书,对方向她行了礼,佟安宁微微颔首,侧身离开,快出门口的时候,听到礼部尚书隐约的声音,“……皇上,此次秋闱事宜已经准备……”

  佟安宁微微点头,原来礼部尚书是为了秋闱事宜。

  马上又要有一大波读书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佟安宁笑着往前迈了一步,忽然脚步一顿,脑中灵光一闪。

  梁九功见她停下,疑惑道:“佟主子!”

  佟安宁恢复正常,继续抬脚往前走,“没事。”

  梁九功看着佟安宁坐上步舆,就在他要开口吩咐人“起驾”时,就见佟安宁转身看他,“梁九功……”

  梁九功往前走了两步,身子微微前倾,“佟主子有何吩咐?”

  “嗯……”佟安宁张了张嘴,最终顾及身边环境,摆摆手道:“下午本宫再来乾清宫和皇上说说。”

  梁九功一头雾水地将佟安宁送走。

  等到康熙和礼部尚书说完事后,梁九功将佟安宁的留言和他说了一遍。

  康熙也有些好奇了,抓耳挠腮地等到下午未时,佟安宁又顶着烈阳过来了,到了乾清宫时,她心中叹气,早知道就和康熙说傍晚来了,否则也不用顶着骄阳来到这里了。

  康熙见她来了,连忙给她递了杯凉茶,佟安宁饮了两口,然后擦了擦额头的汗,也不卖关子,“皇上,上午我离开时,听礼部尚书的话里,似乎是来向您禀报秋闱事宜的?”

  “正是?难道你又听了什么小道消息?上午离开时这么神秘?让朕猜了许久。”康熙笑了笑。

  “当然不是。”佟安宁睨了他一眼,将手中的茶碗放到桌上,“皇上,我想问你,大清开国之初,到现在一共有多少科举?录取人数有过多大的差别吗?”

  康熙摇头:“无!你是想劝朕增加进士的录取人数吗?朝廷不缺官员,每年候补的官员数不胜数。”

  现下每年考科举的读书人日益剧增,难度也越发的大了,他虽然开了几场恩科,但是增加录取人数不可取。

  “当然不是。”佟安宁勾唇一笑,“那么,八旗制度为什么不能择优而取呢,皇上,您也明白长久下去,京城的八旗子弟会越来越多,甚至不算八旗,就是宗室也一样,宗室血脉无法更改,但是八旗可不一样,您的本意是为了保持八旗的战斗力,八旗这个名号之所以金贵,是因为是大清的建国之师,如果效用没了,在您和许多人心里,也不怎么金贵了……”

  康熙眸光越发地明亮,眼神愈发的专注,看着侃侃而谈的佟安宁,眼中闪出喜悦的光。

  炽热的眼神强烈到佟安宁彻底说不下去了,她微微侧头,目露疑惑,“皇上!”

  康熙一把搂住她,抱着怀里单薄的身子,他心中那么庆幸、那么喜悦将她留在了身边,深宫没有埋没、改变她的品性,从小到大,她似乎没变过,想到这里,康熙心口仿佛被泡在汩汩温泉中,柔柔的声音在佟安宁耳旁轻轻荡漾,“佟安宁!”

  声音轻的仿佛羽毛般,惹得佟安宁不禁抽动耳尖,觉得康熙有些怪,不过看在他现在心情好些,佟安宁静静地由他抱着,眸中不断闪烁,想着这次能不能给瑶瑶弄个爵位。

  梁九功和殿内宫人见状,也都敛目屏息,不敢打扰,梁九功用眼神驱散了一名想要进殿的宫女,静静地候在角落里。

  “皇上……”佟安宁觉得时间已经够了,康熙抱了这么久没有动静,不会睡着了吧。

  她话音一落,身上一轻,康熙松开了她,“说罢,你要朕怎么赏你?”

  “瑶瑶的爵位该给了吧。”佟安宁面带祈求,两手合十,讨好地看着他。

  “嗯……此事,之前不是说好了,等到佟安瑶有了新成果再封爵吗?”康熙饶有兴致地逗着她。

  佟安宁轻咳一声,“又不是让您一下子给她封到顶,以后可以慢慢晋升。”

  “哦!”康熙缓缓点了点头,微微凑近她,都快将她罩住了。

  佟安宁微微后仰,一脸莫明,“‘哦’是什么意思,到底允不允许?”

  康熙:“这个朕还在犹豫,你说的这种政策朕虽然赞许,但是若是传出去,恐怕会引起骚动,说不定会动摇国本。”

  “大清的国本是碗浆糊吗?什么东西都能牵扯到‘动摇国本’。”佟安宁扭头直接翻了一个白眼,脑中一转,然后眸光熠熠地看着他,捏着嗓子道:“皇上表哥,如果我给你提个解决方法,是不是你就答应给瑶瑶选个好听的封号。”

  康熙见她上钩,勾唇深意一笑,“先说说,朕满意了就许了。”

  佟安宁将康熙按在椅子上,康熙也配合,甚至还端起杯盏抿了一口茶。

  佟安宁:“大家会乱,那是因为觉得走投无路了,如果皇上表哥您给他们许多选择,大家也就能接受了?”

  “比如?”康熙挑眉。

  佟安宁:“如果一开始他们知道要给八旗减粮、减银、减人,甚至废除八旗制度,然后再传出八旗兵丁择优录取,精兵强将,我觉得不少人会接受。”

  人有时会下意识折中,“破窗”和“掀屋顶”一比,大家也就对“破窗”好接受了。

  康熙眯了眯眼,眉眼柔和,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

  “行不行啊?”佟安宁见他不语,伸手晃了晃他。

  康熙起身,“朕的文采不好,选的封号你可不能嫌弃!”

  “啊?……哇!”这下轮到佟安宁一把抱住康熙了,兴奋道:“皇上,我就知道你最好了,等你的好消息!”

  “好了好了!小心别摔着!”康熙无奈的搂着她,防止她摔倒,疑惑道:“这么开心吗?朕封你当皇贵妃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开心啊。”

  “皇上,皇贵妃我都当了多少年了,您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敢问一下,八岁当皇帝和八十岁当皇帝的心态能一样吗?”佟安宁也不客气。

  康熙脸色微黑,沉声道:“佟、安、宁!”

  “嗯嗯……听到了,还是刚才那声最温柔,最好听了,唉!好东西果然不常见。”佟安宁敷衍地点了点头。

  康熙:……

  ……

  七月,发生了一起恶行事件,一伙八旗子弟抢了一家舂米作坊,不仅将作坊的米抢光了,连店主带伙计也被灭口,中途这伙人又和其他人缠斗,又造成数人死亡,其中两人还是贝子,乃是宗室子弟,这下事情闹大了。

  京城中许多百姓对这些平时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八旗子弟早就不满了,又引起了数波冲突。

  数名御史也上奏折弹劾了这些,希望康熙能对这些人进行约束,而那些掌管八旗的宗室王爷、满人大臣不满了,两拨人开始在朝堂中吵起来,都有自己的理由。

  一方觉得八旗奢侈腐化,挥霍禄米,不思进取,长久下去,不仅会拖累国库,还会降低八旗的战斗力,一定要改。

  一方觉得,八旗自入关开始,待遇就是老祖宗定下的,他们打了天下,理应享受富贵。

  ……

  佟安宁在后边一边看热闹,一边在后宫忙碌,因为现下宫里的孕妇太多,太医院的太医都有些不够用了,佟安宁之前老早就警告过宜妃他们,让她们不要最好老实些,不要对太医使性子。

  要不是担心不合规矩,佟安宁都想在紫禁城弄个妇产科医院。

  不过这种一下子六七个孕妇的数量,也实属难见。

  七月初的时候,宁贵妃率先发动,生下十二格格,十阿哥看起来可高兴了。

  然后万琉哈氏生下了一个小阿哥,排序十二阿哥。

  宜妃生下了一名小格格,算是儿女双全,排序十三格格。

  七月底的时候,入宫不久的庶妃章佳氏生下了十三阿哥,袁贵人生下了十四格格。

  宜妃之妹郭络罗氏贵人也生下了一个小阿哥,据说宫外的郭络罗氏接到消息后,十分欢喜,加上郭络罗氏贵人的这个小阿哥,他们郭络罗氏一族已经有了三个阿哥,宜妃又是四妃之一,未来郭络罗氏不会没落。

  可惜郭络罗贵人的这个孩子出生不足一个月就夭折了,连序齿都没有,佟安宁见状,只能让宜妃多多照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7页  当前第3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6/4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