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667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第1146章 傅畅

  傅畅没听到消息,他此时带着两个儿子躲在深山里呢,和他们一起躲在山里的有三十九户,共一百零八人。

  可是,他们一开始其实有八百多人,但一路流亡到此,眼见着离洛阳越来越近时,东海王一行二十多万人被灭的消息传来,还未等他们的悲痛缓过来,他们就遭遇了匈奴大军。

  看方向,匈奴这是要往洛阳打,东海王带走这么多人,洛阳防备空虚,怎么可能守得住?

  傅畅哪还敢去洛阳,立即就带着两个儿子往山里跑。

  一起逃难的过程中,不少难民都知道傅畅有些本事,见他往山里跑,就也跟着跑。

  有匈奴兵提着刀追进林子,死亡的笼罩下,他们这一伙人跑了很久很久,等终于跑不动停下时,他们已经在深山之中,而且不知道怎么出去了。

  路上跑散的人不算,傅畅最后清点,跑到一起的共九十二人。

  他们暂时不敢出去了,匈奴肆虐,也不知洛阳怎么样,陛下怎么样了?

  傅畅心中忧愁,但很快就将这种大事压下,目前最要紧的还是他们一群人的生存问题。

  山里有猛兽,有毒虫毒蛇,也很危险,只不过比起外面凶残的匈奴人,难民们一致决定在山里住下来。

  他们推出了两个老人来和傅畅说,“我看这里地势还算平坦,又能听到水声,显然不远处就有水源,不如在此暂住,等外面战事平定了我们再出去。”

  话是这样说,谁知战事什么时候结束呢?

  傅畅回头看了看来路,一时也分辨不出方向,点头应下。

  于是他们顺着水声往里走,本来平坦的地势稍稍向上,然后又向下,树木很茂密,并不适合居住。

  又往前走上一刻钟,因为高大林木遮挡而阴暗的光线一下明亮起来,众人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片被三座山环绕的山坳,远处有水从山涧飞流而下,在下面形成了一个大水池,水池的水溢出,便形成了河流。

  河流将这片平整的土地分成两边,他们站的这边大概占了山坳的三分之二,傅畅的目光顺着河流向下,就看到那条河流似乎冲入右手边的那座山中消失不见。

  傅畅便在此住下,他带着人修建了茅草屋,又在河水两岸开垦出不少田地,他们随身携带的农具很少,基本是难民们防身用的。

  还有些粮食和种子。

  种子,逃难必备,难民们逃离故乡,除了突然而逃的人外,凡经过深思熟虑后离开的,都会随身带上各种种子,那,是他们重新开始的资本。

  傅畅把所有的种子都凑起来,发现各种各样的菜种最多,麻种也不少,粮种最少,说是粮种,其实逃到现在,还能分出粮种和粮食的人家没几户了。

  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吃粮种。

  所以他只能从粮食里尽量挑出一些来做粮种。

  山里的资源很多,虽然很苦,总是吃不饱,偶尔还会被毒虫毒蛇咬,好在傅畅知道一些医术,也认得草药,目前没有因为被毒虫毒蛇咬而死的人。

  至于猛兽,基本上是青壮们结伴出去打猎,他们人多,又有火,可以对抗。

  他们这一行人就这样住下了,三年下来,他们少了一些人,却也多了一些人,这个被称作“幸村”的小村子开始有新生儿了。

  在山中生活,又是从无到有,故时间飞逝,难以察觉到时光的变化。

  好在傅畅从未忘记外面的时间,在决定留下来时,他就开始让长子傅咏记录,身上的纸张用完了,就刻在岩壁上,不至于忘记今夕是何夕。

  傅咏在岩壁上刻下永嘉五年七月初八,晴朗,然后将石片放在一个只有拳头那么大的石洞里,转身就去找他父亲。

  傅畅正在地里割豆子,不少村民都在地里劳作,一个老人很高兴,拿着镰刀找过来,“县君,今年还是丰收,我看山脚那块地也可以开垦了。”

  从他们躲进山里之后,收成就一直不错,哦,去年下的雨少,连带着山涧流下的水都小了许多,它正常时犹如联绵不绝的布料一样倾斜而下,去年的水则是像水壶里倒出来的水,只成两条线,中间甚至停过十几日,可吓死他们了。

  好在山涧下的深潭储备的水够,加上山中水汽旺盛,最后还是丰收了,只不过去年跑到这里的野兽很多,为了驱赶野兽他们死了三个人,最后傅畅让他们退一步,把下游的那片田地让出来给山中野兽,在中游设置陷阱,防止野兽靠近,他们的房屋在建造之处就多建在了上游靠山一侧。

  傅畅在看到山涧和山中野兽这样的异状之后就知道山外面出事了,他和两个儿子道:“外面怕是干旱严重,还不知战事如何,又遇这样的天灾,恐怕更难安定,我们且在这里住下,等时机到了再出山。”

  本来,他已经辨出了方向,这一年多来打猎和采摘东西,大致找到了出去的路,原本想今年秋收后就出去的,但现在……

  他们决定再留一年。

  这一年山涧的水终于恢复正常,来这里喝水的野兽也减少了,他们就知道旱情应该过去了。

  但还不知道外面如何。

  傅畅本来就想出去,此时听到老人提起继续开荒,他就更心动了,道:“我们手上的农具磨损严重,既然要开荒,不如秋收后让人出去买些农具回来。”

  本来他们带进来的农具就不多,再一磨损,就更少了。

  老人不想出去,外面的世界乱的很,哪有山里日子过得好呀。

  傅畅在这里,既不收租也不收税,只每年每个人上交一些粮食,他也都拿来赡养孤寡老人和抚养孤儿,这山坳的土又肥厚,收成很好。

  只三年,他们就能吃饱肚子了,虽然吃的饭多是豆饭,但他们也很高兴了。

  所以他道:“可以用石头和木头打成农具,之前我们不是做了好多石锄和石斧吗?”

  “但石头笨重,总是不比铁器好用,”傅畅道:“且我们的纸张早没有了,山中药材也不齐全,所以还是得出去添些物资。”

  他知道他们已经适应山里的生活,此时很抗拒出去,所以没有表达出要出去找朝廷的意思。

第1147章 我要出山~

  傅畅想着,等水稻收割了就安排一批青壮出山,既为了购买物资,也为了打听一下外面的消息。

  老人很怕傅畅离开,连忙问道:“县君要带队吗?”

  傅畅摇头,“不,让子颂带队出去。”

  傅咏,字子颂,傅畅前不久才给他取的字,取了字,那就是大人了。

  老人一听就放心了,傅畅没想着丢下他们离开,于是说一句“县君英明”,转身去割黄豆去了。

  傅畅在逃难前是河阴县令,河阴城破,他只能带着百姓逃命,结果逃着逃着就四分五裂,加上有其他地方的难民一冲,最后还跟在他身边的河阴百姓就没几个了。

  虽然没几个,但他们在就能证明傅畅的身份,所以他们叫傅畅县君,大家也跟着叫。

  倒是傅畅一直想要推辞。

  但大家知道,傅畅是他们当中唯一一个有能力带他们在深山里活下去的人,岂肯放他走,所以大家就都叫他县君。

  哪怕这只是个只有三十九户的村子,他现在就是个村长,但大家还是“县君,县君”的叫着他。

  傅咏走到一半鞋子就坏了,他只能一手提着草鞋,一边小心避开地上的刺走过来,“阿父,今天是永嘉五年七月初八了。”

  傅畅皱眉,“我们的豆子种得太晚了,山中气温较外面也低一些,所以豆子收割拖到了此时。”

  “我看稻穗已经低垂,摸上去是饱的,只要接下来半个月太阳好,它应该能转黄。”叶子开始转黄以后,至少还有半个月才能收割。

  这样一算,水稻的收割时间的确比外面的晚。

  “还是农具太少的缘故,”傅畅举目望去,不少人因没有镰刀,也没有石刀,所以用手将黄豆连根拔起,不仅效率低,还耗力气,他垂眸思索,去年水稻收割就很辛苦,先前的小麦收割也是,许多人都是用手拔的。

  “这样,不要等秋收之后了,今晚回去就准备,选出十五个人来,你带着一起出山,”傅畅道:“你们主要是去买农具和种子,再打听一下朝廷的消息,赶在八月初一前回来。”

  到时候正好赶上秋收。

  二十天的时间,应当是够了,可是……

  “阿父,我们没钱。”

  傅畅道:“你带些东西出去以物易物。”

  可他们能有什么拿出来交换的呢?

  除了粮食,就只有从山里找的一些药材,野兽的毛皮,骨头之类的东西了。

  全村的人都动起来,给他们收拾出一筐又一筐的东西。

  傅咏很担心,“出山要是遇到流民或者乱兵,挑着这么多东西我们不得被生吞活剥了?”

  “你蠢啊,打不过不会跑吗?”傅畅道:“不必怜惜东西,能保多少保多少,不能保的,全都扔了,性命要紧,总之,你带多少人出去,就得带多少人回来。”

  傅咏一脸严肃的应下。

  傅畅当着众人的面拿出一吊多的铜钱和一块玉佩来给他,“这是家中最后的钱了,你多买些笔墨纸砚,这块玉佩当了,给家里买个锄头,再买两把镰刀。”

  他们家就一把镰刀,还是刚进山时傅畅拿粮食和另外一家换的。

  村民们一看,当即拉住自家要出山的儿子侄子的手回家商量了,没有儿子侄子出山的则直接来找傅咏,拿出家中的积蓄道:“这是我们进山前存下的钱,在这山里也没用,还请你帮我们带些东西。”

  大多数都是要农具,但要求买最多的是针和线。

  线还罢,他们自己可以做,针是最缺的,目前山里有不少人家用一些兽骨和牙齿做成了针,但都粗得很,不好用。

  他们还是更喜欢外面的针。

  傅咏的记性远没有他爹的好,只能找出一张纸被用过的纸,在边角的空位上记下他们的要求。

  傅畅见他如此用心,虽然欣慰,但还是忍不住叹息,“要是大郎在就好了,他可以过耳不忘。”

  一旁的傅洪一听不高兴了,“可在这里的是阿兄,聪明的堂兄还在豫州给他亲家祖父守孝呢。”

  傅畅瞪了他一眼,“你想有亲家也不能够,我们要是在山里一辈子,你这辈子是娶不到媳妇了。”

  傅洪张大嘴巴。

  傅畅蹙眉沉思,“赵含章在豫州颇有势力,算一算时间,他们现在早已出孝,怕是已经成亲,子颂,出去以后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往豫州去的客商,拜托他们帮忙送个信,好告诉大郎我们现在的位置。”

  “唉,也不知洛阳怎样,陛下怎样,你们祖父怎么样了?”傅畅心里对傅祗不是很抱希望,他知道父亲的心志,看那匈奴大军来势汹汹,洛阳空虚,多半是保不住了,皇帝要是出事,他父亲多半也会殉国。

  还有大哥和大嫂,他们陷在长安,那边粮荒,同样不知生死。

  还有出去游学的三弟和四弟,河阴没被攻破前,他们就已经一年多没联系了,也不知他们是否平安。

  傅畅满腹心事,也没心情教育儿子了。

  他的话却勾起了傅洪的左性,当即围着他嗡嗡叫,“我也要出去!您看我能不能给您找个儿媳。”

  傅畅烦躁的挥手:“去去去,外面不是难民就是乱兵,你上哪儿找媳妇去?”

  “怎么没有?再乱,总还有士绅和坞堡吧?说不定就有小娘子看我长得好,要我去当郎君呢?”傅洪威胁道:“小心我给人当上门女婿去。”

  傅畅就摸着胡子道:“你要是能在外面活下来,当上门女婿也不错。”

  傅洪一呆,“您不介意?”

  “我介意什么?大英雄不问出处,当今乱世,人只要能活着就好,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傅畅说到这里一顿,加了一个条件,“不得有违人道。”

  人道,即,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6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7/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