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251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那大大的黑体字写的分明:冰雪寒天冻,大棚春意浓。

  哎哟,报纸好夸张啊。

  虽然已经过了大雪时节,但距离冬至还有个把礼拜呢,现在天冷归冷,可根本还没下雪,上哪儿冰雪寒天冻去?

  不过这不重要啦。重要的是市报居然有好大一块,起码比豆腐干大一倍的一块专门报道了他们湖港镇的大棚,准确点来讲,是家公爷爷种草莓和洋柿子以及养了盆花的大棚。

  杨桃兴奋地强调:“今天的报纸,好多人都看到了。周妈妈他们都看到了,报纸还是周妈妈拿给我的呢!”

  记者写的可真是花团锦簇,把这两个大棚夸得嘎嘎好。

  什么省城名牌大学的教授倾心指导,什么游客兴致盎然,都说不虚此行。

  卢艳艳惊讶地发现,她爸也接受采访了,还说什么大棚种植是湖港镇振兴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冯雪看了叹为观止,直接吐槽卢艳艳:“你爸不愧是干部,可真够敢吹的。”

  放眼整个湖港镇,除了江海潮家,谁家还有大棚啊?

  而那两个大棚加在一起,也不过七八亩地而已。

  竟然也敢这么吹!

  这就是所谓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才吗?

  卢艳艳也羞臊的不行。但所谓为亲者隐,那是她爸,她在外面怎么也要维护她爸的面子。

  “我们镇的大棚要是搞得不好,市里的记者会过来采访吗?明明就是搞得很好,声名远播,把记者都引来了。”

  冯雪一愣,竟然找不出话来反驳。

  她唯一奇怪的是,难道他们市没几个大棚,以至于记者听到大棚两个字都当成宝贝了吗?压根不嫌弃湖港镇不成气候。

  哎呀,这么一想更加悲哀了。

  他们这里可真没啥发展前景。

  高强却难得精明一回,转头狐疑地看江海潮:“班长,咱们镇的名气已经这么大了吗?”

  小伙伴们也回过神来,眼睛全都盯着老大。

  连去店门口拿饭的小伟哥哥都转过头,满脸疑惑。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们都感觉不对劲。

  江海潮接了盒饭,打开盖子看到里面虽然还是蒸菜,却是下饭的剁椒鱼头,连酸菜猪肺汤也是淘饭神器,便满意地眯起了眼睛。

  冯雪看不下去,伸手拽她胳膊:“哎哎,你说呀,到底怎么回事?”

  她怕江海潮拿话堵她,又强调了一句,“我准你现在开口啦!”

  呵,好大的脸哦。

  江海潮白了她一眼,又喝了口酸菜猪肺汤,这才慢条斯理地揭开谜底:“当然是山不过来我过去,我给报社打的电话。还指望人家主动找上门来?做梦吧,哪有这种美事?”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自家人晓得自家的分量,他们的酒也没多香啊。

  小伙伴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人们更加觉得这小妹头好大的口气。

  您哪位?

  你打电话人家记者就下乡采访,你好有面子哦。

  冯雪当了大家的嘴替:“你一说人家就来了。那你怎么不说说我们服装店呢?多给我们招点客人啊。”

  江海潮直接朝她翻了个白眼,然后又嫌弃地看自己的小伙伴们:“全都动动脑子,好好看看报纸,看完了再说不知道记者为什么会过来,你们自己面壁思过吧!”

  店员们骇然,燕燕姐姐更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我的妈呀,海潮,你比你们老师都厉害咯。”

  高强拼命点头,没错,没错,还是你能直击事情的真相。

  然而小学生们把报纸翻来覆去地看,连饭都吃得三心二意,也没瞧出来其中的玄机。

  真是的,他们又不是记者,哪知道记者到底想什么呢?

  高强的眼睛偷偷挪向电话机。

  要不,打个电话问问海音?

  海音这么聪明,她肯定知道为什么。

  可是班长要考的是他们,压根不是海音啊。

  “看什么呢?”冯妈妈踩着暮色进店,瞧他们吃饭都不老实,直接拉下脸,“好好吃饭,吃过饭再看。”

  冯雪迫不及待地把报纸塞到妈妈手上:“妈,你看啊,大棚上报纸了。就那么点东西,记者还跑过来采访,怎么那么听话?江海潮说我们看到报纸都不知道为什么的话,就太蠢了。”

  江海潮立刻反驳:“我可没说蠢啊,是你自己讲的。”

  然而冯妈妈接过报纸只扫了两眼,便直接埋汰自己的女儿:“你确实不聪明啊,这都写的明明白白了,你还搞不清楚为什么?”

  她手指着新闻上的一张照片,拍的是鲜花大棚门口,上面写着:南省林业大学盆花指导基地。

  看女儿还是满脸茫然的模样,当妈的都想扶额叹气。

  同样是养女儿,江家妈妈上辈子是拯救了银河系,她是上辈子炸了银河系吗?差距怎么能这么大!

  更给她当胸一击的是,卢艳艳已经恍然大悟:“是大学!”

  上个礼拜江海潮都说过了,之所以盆花一运过来,甚至都没进大棚,就卖掉了好几十盆,完全是因为笼罩着大学教授的闪闪金光。

  暑假时他们在鞋店卖衣服,因为有邹澜姐姐那几位准大学生在,别说市报了,省报和市里省里的电视台都过来采访了呢。

  现在有省城林业大学的教授亲自指点的盆花大棚,哪怕只有区区几亩地,也能吸引记者的目光呀。

  众人这才集体反应过来,原来如此。

  这招当真好厉害,比掏大钱打gg还厉害。

  看报纸的人好多的,等到草莓收获的时候,还怕卖不掉吗?

  老实讲,刚盖大棚的时候,他们还想过草莓到底要怎么卖。

  周爸爸他们单位可以夏天给职工买西瓜送清凉,又不能冬天给大家买草莓呀。

  毕竟冬天的草莓好贵的。

  小学生们甚至猜测过会不会像刚放暑假那会儿一样,让家公爷爷自己拖到城里去卖。

  结果,哎,反正也没啥事了。

  还有盆花,上个礼拜天卖掉了三四十盆。

  等这回上完报纸,怕是一个礼拜三四百盆都不够卖咯。

  搞不好连花都来不及开呢。

  大家真心实意地赞叹,江海潮却犹不满足:“才一家报纸而已,电视台都没动静。”

  不行,她得撺掇,哦不,是鼓励主持人姐姐早点跟电视台的新闻同事打成一片,好让她家大棚也早点上电视。

  草莓和洋柿子还不能摘又怎样?他们可有几亩地盆花呢。

  2000盆卖光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接着再进呗。

  趁着年前,当然得好好挣钱。

  她雄心勃勃地看着店面,他们的服装店也要好好发力呀。

  这会儿,她才想起来问:“阿姨,省城那边怎么样?”

  她可指望新的据点能够大展神威的。

  冯妈妈的表情有点微妙,怎么说呢?广播宣传还是有效果的,邹澜也说今天来的客人比昨天多不少。

  但是,试衣间卖的最好的依然是帽子。

  为什么呢?

  因为女大学生们要化妆。

  倒不是她们突然间爱上了化妆,而是今天省城有针对大学生的招聘会,还有外国公司来招人呢,招聘会连开三天。

  快要毕业的大学生姐姐们个个严阵以待。当她们发现“公主日记”试衣间能免费化妆后,立刻跑过来享受第一手服务了。

  当然,能掏出几百件购置新装的毕竟是少数,她们当中起码2/3都选了三四十块钱一顶的帽子。

  小学生们听的那叫一个大无语啊。怎么县城县城是这样,到了省城还这样啊?

  冯妈妈反过来安慰他们:“刚开始呢,慢慢来。今天那边衣服卖的也不错,跟店里已经持平了。”

  哇,那真的很可以哦。最近店里生意相当不赖呢。

  省城到底人多呀,底盘远远超过县城。

  江海潮倒想起来:“那她们自己会化妆吗?”

  她可没在省城那边安排专门的人帮忙化妆。

  而邹澜姐姐一向清汤挂面,自己都不会化妆,该怎么帮人家化妆呀?

  现在冯妈妈已经回来了,省城的招聘会却没结束,后面谁来管这事儿。

  说到这事儿,冯妈妈的表情更加微妙:“有人管,她们有个学美术的妹头很会化妆。收费呢,5块钱帮人画一个妆。”

  因为今天的客人实在太多,不会化妆的人只能慢慢等待。

  可她们又急着去招聘会,原本过来闲逛看中了一件羽绒服身上的钱却不够的美术生便灵机一动,赚钱小能手直接上线。

  她忙了一天之后,顺利穿上了羽绒服,感觉这样挣钱挺好的。

  冯妈妈走的时候,她已经跟邹澜说好了,后面招聘会持续的时候,她都过来帮忙化妆。

  当然,是5块钱一个人的那种。

  店里的大人小孩个个目瞪口呆,感觉当真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挣钱难不难?好难。

  挣钱简单不简单,好简单。

  会挣钱的人真是分分钟都能找到挣钱的好门路。

  江海潮却一本正经地强调:“这叫技多不压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手艺的人永远饿不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2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