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330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咳咳,虽然她也觉得两位教授做的事跟个体户没啥区别,就一个兼职一个全职而已。

  不过她相当迅速地转移了话题:“韩教授,冷库怎样了?盖好没有?”

  比起鲜花交易市场,冷藏库才是吃钱的祖宗啊。就这么个冷库,花了他们家快一百万。

  “已经运转了。”

  韩教授必须得摸着良心讲,他对这事是真上心。他挣钱了吗?当然挣了,必须得挣。可他这挣的绝对是良心钱,一点不掺水分的那种。因为他把这个不起眼的小保鲜冷藏库当成示范点来搞的。

  所以,现在对着金主,他也能好不心虚地滔滔不绝:“目前冷库已经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下个月百合开花了,等开败夏天起了百合种球贮存进来,控制好了温度就能控制百合花的开花时间,这样等到价钱好的时候上市,挣的钱能翻好几倍。”

  江海潮左右瞅瞅,感觉有点亏:“那现在冷库就空着?”

  韩教授哭笑不得:“现在鲜切花还没长起来啊,到五月份才是冷库忙的时候呢。”

  他现在都怕这妹头步子迈的太大,到时候冷库不够用。

  江海潮却摇头:“不行,不能这么等下去。钱放银行每天还长利息呢。”

  韩教授无奈:“那也变不出花来啊。你别着急,你跟他们抢现在的干什么?现在花便宜。五月份的月季、满天星还有百合花还有康乃馨这些只怕不够用,价钱高高的,到时候不愁挣不到钱。”

  初中生发出疑问:“那为什么他们不等五月份再采花呢,那时候才卖的出价钱来啊。”

  这回不等教授答疑解惑,黄老师先听不下去:“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不摘下来,花自己就开败了啊。”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他们明明知道什么时候花值钱,却还得提前把花给摘了。

  黄老师想捂脸,感觉插班旁听生得笑死这帮清澈愚蠢的崽儿。

  白比人家多长了一岁!

  结果江海潮根本顾不上这一茬,她已经听的眼睛一亮:“到时候花价能翻多少?”

  “两三倍是常规的。”韩教授苦口婆心地劝,“所以,你等等。种花这个事,你们搞了不亏。盖了这个冷库,你们以后睡觉笑醒了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然而江海潮的字典就没耐心等待这四个字。作为一个急性子的妹头,她要立刻看到成果。

  “既然现在花便宜,那就进一批花放着,等到五月份花紧俏价高的时候再卖出去。”

  屋里的人全都傻眼了。

  不是,那个,湖港建鲜切花冷藏库不是为了保鲜自家产的鲜花嚒。

  这这这,怎么还从外面进花来卖啊。

  江海潮却满脸理所当然:“冷藏库的作用就是保鲜花啊。便宜进,高价出。货从哪儿来的,重要吗?”

  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得能挣到更多的差价。

  嘿嘿嘿,四月份冷藏好鲜切花,等到五一婚庆火爆,花价飞上天的时候,她绝对要赚死啦!

第189章

  她肯定是被赶出学校的(捉虫)

  可惜老天爷都看不下去小学生的贪婪,用残酷的自然法则给了她重重一击。

  冷藏保存花卉的确可以延长鲜切花的寿命,普遍时间为一个月。

  但是,这个普遍不包括五月份鲜切花需求旺中旺——月季花。

  很抱歉,哪怕现在的技术已经能让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延期80天上市,但月季花依然是保鲜的老大难。哪怕进了冷藏库,它也只能保鲜一个礼拜。

  对,就是月季花,乡间也随处可见的月季花,人家就是如此的不走寻常路。

  江海潮真是要气成河豚了。

  她为什么要收购月季和满天星的鲜切花,不就是因为它们在市场上销售份额最大嚒。

  结果一百万的冷库砸下去了,最后告诉她对月季花没多大作用。这真是明目张胆地诈骗!

  个头比大人都高的小学生愤怒地在冷库门外转来转去,好几次都扭过头控诉地瞪韩教授。

  被眼神攻击的大学教授真是冤枉死了。天地良心,哪怕他年过半百记性比不上当初,他也能对天发誓,当初他绝对没说过月季花冷藏能延后销售一个月的话。

  这是世界难题,谁能做到这点,直接行业封神,妥了。

  “这冷藏保存效果好的花多了去,市场上也不是只卖月季花对不对?像康乃馨、百合花这些还是很能保存的。”

  江海潮保持低气压,说话都阴侧侧的:“五月是婚礼用花的旺季。”

  要什么康乃馨,谁结婚用康乃馨啊!母亲节也就一天而已。

  韩教授尴尬地试图推销:“那个,百合花婚礼上用也不错是吧。百年好合,兆头多好啊。就用百合,跟人说说,多好的花啊。月季被摆在婚礼上用,其实是冒充玫瑰的。不然好好的,为什么不用玫瑰花?百合比月季合适多了。”

  现实就摆在面前,江海潮发火也没用,她深呼吸了好几次,扭头看唐教授:“我要博士哥哥做的省城鲜切花市场每月价格波动数据。”

  虽然那篇论文里没写那么详细,但江海潮猜测人家肯定是做了相关调查,不然论文不会写多那么贴合实际。

  唐教授看热闹归看热闹,关键时刻还是救老友于水火中,特别大方:“没问题,肯定给你。今天就让他传真过来给你。”

  可惜江海潮心平气和早了,又或者说是韩教授太没有市场意识(也有可能是他太鸡贼!);反正中午吃过饭,江海潮在家打电话给相熟的婚庆公司,准备大力推销一波百合花时,就迎头遭遇了一波雷霆痛击。

  人家负责人小姐姐哭笑不得,是他们傻不愣登没听说过百年好合吗?婚庆用花以月季为大头,真正原因是它好长,它便宜啊!月季卖一块钱一支的时候,玫瑰花起码能卖两块。而百合,它的单价是六块!

  到了五月市场需求量大的时候,它价格更贵。

  偏偏本地百合花主要从云南进口,六七八月才是当地百合花的上市旺季。

  江海潮瞬间蔫吧,她就说不能轻易相信大人的鬼扯淡。年纪越大,学问越多,也不能信。

  不过她眼睛珠子一转,立刻想到了个给自己强力挽尊的主意:“姐姐,我这边有条件五一时大量供应月季花。如果你那边有需要的话,可以先订货。去年五一月季花单支售价差不多五块钱的样子,我这边你订货给四块钱一支你看怎么样。不管到时候它价格涨到十块钱还是十五,我都还是按照四块钱给你发货。”

  负责人小姐姐对花价可敏感了,立刻强调:“去年批发有三块钱的,你按三块钱给我货吧。”

  说到钱,江海潮比她更敏感,立刻拒绝:“那三块钱的是大批量拿货,一级分销商才能给的价格。到咱们这边,早就涨到五块了。而且当天航班未必能有位置把货发出来。”

  五月对全国来说都是婚礼旺季,人家云南的花根本不愁卖。

  负责人小姐姐挣扎了回,终于勉为其难地答应:“行吧,三千支月季,我要三千支月季花。”

  江海潮痛快答应:“没问题,还有满天星……”

  两边说完挂了电话,旁听全场的韩教授试图解释,就是因为百合花售价高,市场看好,他才鼓励湖港本地种百合的啊。

  月季花烂大街了,哪里比得上百合致富效益高。

  而百合售价高也不是没理由,因为我国还没实现百合产业国产化,品质好的种球大部分都是国外进口,然后国内组培,成本就高啊。

  他建议搞冷库人工休眠百合种球让再它再开一茬话就是这个考量,节约了再买一波种球的钱。

  结果江海潮根本没给他说话的机会,只问唐教授:“我们这边现在五一当天能提供多少月季花和满天星?”

  为了防止五一当天突然间有大批外地花入市,抢占了他们进场的空间,她必须得提前抢占市场。

  唐教授快速眨巴眼睛在心里心算,然后报了数据:“一万支,才开始种,头茬,后面才好翻倍。”

  江海潮“嗯”了一声,又开始一家接着一家打电话,等把相熟的婚庆公司都联系完一遍之后,她口算了回,发现单是五一当天,这一块鲜切花的缺口就足有两万支。

  老天爷啊,这一天到底有多少人结婚啊。饭店够用吗?酒店忙不忙得过来?

  不行不行,这钱必须得挣。

  冷库能保鲜七天花也行啊,提前一个礼拜进库,五一当天再放出来,给它涨个三倍身价总成吧。

  江海潮又开始打电话给本市和省城的鲜切花生产基地。虽然说最美人间四月天,但不知道究竟是四月有清明节还是四的谐音不雅的缘故,这个月结婚的人确实少,属于婚庆淡季,加上没啥象征意义特别美好的节日,所以反而是鲜切花市场的淡季。

  江海潮要提前订花,人家给的痛快的很,不管是月季还是满天星都OK。

  结果电话打到后来,花超了,真超了,不说满天星,一口气她给自己弄来了快五万支月季花了。

  旁边的小伙伴们都急死了。这是典型的供需市场不平衡,多出来的三万支花可不得白白浪费掉嚒。它摆冷库里也放不长啊。

  江海潮捏鼻子,咬咬牙一跺脚,干脆来笔大的。

  怎么个大法?本市婚庆市场饱和了,这不还有省城嚒。当初人家博士哥哥做调研的时候,选用的就是省城数据。每到五一这种旺季,省城的月季和满天星鲜切花也是供不应求的。而省城本身又是周边城市鲜切花的供应大户。

  她要打就是时间差,抢在四月把不受待见的鲜切花拖到冷库,然后五月份卖出去。至于卖多少?市场需要多少,冷库能装多少,那就卖多少呗。

  江海潮每打一个电话出去,海音就在旁边帮大姐算账。等到五万支月季花和它搭配的满天星(有一部分省城那边表示万一不够的话可以用薰衣草和香雪球代替)都找到了买家,她才挂了电话。

  弟弟妹妹们早习惯她的做派,该干嘛干嘛。

  美术班的小伙伴们可傻眼了。

  哪有她这样的,坐在屋里打打电话(嗯,开过年来,家里终于装了电话),就敲定了,嗯,四五二十,哦,不止,满天星的价钱还没算呢,好几十万的生意。

  真是好大的手笔。

  她怎么敢这么搞的啊。

  江海潮完全不觉得有啥好不敢的,她一百多万都投到鲜花冷藏库里去了,还不得赶紧想办法回本。再说冷库盖好了当然得投入使用,自家的电器老摆着不用都会坏掉的,何况是那么大一个冷库。

  不行不行,必须得早点投入使用。

  一中的初中生们可算看到什么叫自己给自己打鸡血了。他们的插班旁听生前脚才敲定了好几十万的鲜切花生意,后脚便飞速投入到伟大的服装事业中去了,连坐下来歇歇脚吃点水果的功夫都不给自己留。

  她抓着菠萝串,直接出门干活去了。

  今天高强去省城参加比赛,没回湖港;不过高大妈在家,事先江海潮已经说好了要到她家拿夏装的新款,好去拍宣传照。

  原本她计划的是明天去省城的景点拍照片,但今天瞧见了湖港的新模样,她毫不犹豫地改主意了。去什么省城,直接在她的鲜花小镇拍得了。

  但如此一来,她还得另找摄影师。好在湖港镇也有照相馆,她掏钱请人干活就行。

  江海潮带着妹妹咚咚咚跑到高家,高大妈正好要出门,瞧见小孩子,立刻笑开怀:“你再不来,我要去你家找人了。正好,有个事情我想跟你讲。就是衣服加工费的事。”

  她不是狮子大开口,眼看着生意越来越好还想加价哦,相反的,她是要自己把加工费给降下来。

  夏装不同于冬装,做起来步骤省了不少,速度也快的多。

  他们一帮人自己坐下来算了下,发现按照冬装的加工费,照目前的订单数量,大家每个月起码到手两千块。

  妈呀!年前那会儿是情况特殊,大家日日夜夜赶工挣钱多理所当然。可现在情况不同,拿这么多钱,大家高兴归高兴,但更多的是心虚。

  为啥呢?因为他们清楚除了湖港自家做衣服以外,江口还有个正儿八经的服装厂啊。人家厂子规模比他们还大呢。要说水平,当初谁没做过日本人的生意啊。

  几个领头的偷偷合计了回,觉得得给自己增加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他们得识相,别下订单的老板不开口,他们就撞死,一声不吭。

  最初定加工费时,就是按照冬装的标准做的。后来春装也没改。但现在都上夏装了,那再不动可说不过去。

  于是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决定主动把一件夏装的加工费降到15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3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0/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