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358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美术生们颇为亢奋,全都在讨论干花专利的事。严格来说,他们有三种特色产品,干花贺卡、水中花以及水晶琉璃花。玩偶背花篓应该不算,冯雪她爸早从国外带回来过。

  三种的话,岂不是一种要分配10多个发明人?允许吗?

  海音在旁边提醒:“还有叶脉花啊,还有玉米皮花,还有茭瓜壳花,还有笋衣花,好多呢。”

  哎哎哎,这个是真的,现在他们做出了好几种仿真花呢,效果很赞,尤其是叶脉做出来的百合花,夹在其他干花里根本看不出来是假的。

  为了实现这效果,他们的头发都岌岌可危了呢。

  完全有底气去申请专利。

  一群人叽叽喳喳地先去校办厂拿大麦花样品,又跑到镇上去坐公交车,路过花市的时候,高强发出惊呼:“哎,什么时候装的公用电话亭啊?”

  他敢保证,起码五一花市开业的时候没有。

  怎么短短一个多月,一下冒出了三个公用电话亭?

  卢艳艳与有荣焉:“我爸去申请的,满足客户需求。”

  过来批发的商贩常常需要跟家里人或者合伙人商量,现在大家基本都用不起手机,没有公用电话实在太不方便了。

  花市把意见反馈给镇上,镇上就申请了公用电话亭。邮局还因此特地卖电话卡呢,这三座都是磁卡电话。

  初中生们集体发出赞叹:“你们镇真是越来越有范儿了。”

  动作好快啊,从申请到安装,怎么着也得要个把礼拜吧,这就嗖嗖嗖装上了。

  卢艳艳快得意死了:“那当然,我爸说他们现在就是为人民服务。”

  大家哈哈大笑,赶紧冲到公交车站去坐车。他们运气不错,刚上车就发车了。车子一路开过蔷薇盛开的石桥,两岸全是绿油油。

  呀,来的时候没注意,这会儿看清楚了才发现,道路两边田里碧绿的竟然大半是西瓜,还有好多蔬菜之类的,此外有树苗,还有大片空地。

  呀,不该啊,湖港人现在房间屋后,连墙上都挂着花盆种花哩。竟然空了这么多地,是在晒田吗?

  “种花呢。”江海潮扫了一眼,十分笃定,“这边晒好下了底肥之后会变成花田。”

  这是镇上的策略,靠近路边的尽量改成花田,这样游客能够得到更好的观赏体验。

  班长突然间感叹了句:“那你们种稻子的好少咯。”

  真的,这个季节应该到处是秧苗,但他们都没在湖港镇看到几块秧田。

  江海潮笑出了声:“等什么时候种稻子比种花更赚钱了,大家自然就种稻子了。”

  虞凯冒出一句:“可是种花比种稻子费神好多。”

  真的,庄稼主要靠天长,除了重要的农时以及打药水撒化肥之外,其他时候不用天天盯着。种花可不一样,费神的很。

  初中上政治课,班长特别严肃地指出来:“但是,田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只能利用田地产生财富。”

  理智说服了他,情感上他却又忍不住担忧,“但是如果都种花种菜种树种草,谁种粮食呢?不种的话,以后我们吃什么?”

  大家面面相觑,竟然陷入了沉默。

  你不能逼着农民种不挣钱的粮食啊,除非你让其他开销诸如穿衣住房看病上学跟粮食一样便宜,否则人家怎么过日子。

  可粮食真的很重要啊。

  “其实我觉得吧,种稻子麦子都可以,只要有其他挣钱的活,比方说进个厂上班拿工资啥的。”江海潮开了口,“以前我爸妈社办厂效益好的时候,家里田也只种水稻小麦跟油菜,反正好像能过下去。不能纯让人种田。”

  对对对,小伙伴们拼命点头,得上班。

  “难。”班长这会儿倒是展现出早熟的一面,直接撕下温情脉脉的面纱,“在搞城镇化呢,城里的工厂现在效益不好的都一堆,还有人下岗了。怎么可能把厂往下面放?”

  像湖港这样特殊的,走特色农业道路,恐怕已经是农村最好的出路了。再说好多厂有污染的,到时候真一堆厂烟熏火燎的,种出来的庄稼恐怕也没人敢吃。

  江海潮叹了口气,是啊,所以湖港那么多社办厂集体倒闭了。政策本身就不希望它们活下来吧。

  手心手背都是肉,肉多肉少一目了然,十个手指头还有长短呢。

  她甚至隐隐约约地怀疑农村学生考高中要的分数线更高,就是想让更多人没学上。而农村社办厂又完蛋了,种田养不活一家人,大量初中毕业生只能去城市找工作。

  城镇化,需要的不就是物廉价美的劳动者嚒。年轻,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实在太合适不过了。

  他们在城里天然低人一等,更好管,哪怕拿的钱更少也不敢反抗。

  好偏心啊。

  六月的太阳晒得人头晕脑胀。

  高强突然间冒出句:“哎,那个人有没有把他的大麦花拿走啊?”

  一万束呢,得二十万。

  “拿走了。”这个杨桃知道,“全都拿走了。”

  说着,她突然间扑哧笑出来,“其实他自己也收了人家的麦子做大麦花的。”

  啊?这个大家是真不知道,集体扭头震惊看过来。

  杨桃笑得更厉害了:“可他收了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让人堆着。等他再过去的时候,麦子都发黑腐烂了。他还想再收,麦子都黄了,来不及了。”

  这事校办厂的人是怎么知道的?嗐,在农村,十里八乡都没秘密。

  有这么个二傻子白糟蹋了一亩地的麦子,卖给他的人家都气死了,没有这样瞎糟蹋庄稼的道理。

  这下好了,一亩田的小麦啊,喂鸡都怕鸡被毒死了,直接干脆沤肥。

  可沤肥吧,又怕里面的小麦粒会发芽,真是烦死人了。

  冯雪笑得直抽抽:“应该沤肥种花,到时候小麦跟花长在一起,说不定更好看呢。”

  然后大家迅速歪楼到他们本地六月份能不能种小麦的问题上。

  售票员阿姨听他们叨叨了一路,实在听不下去:“种不了,小麦要春化才能结种。现在这天,上哪儿春化去?夏天又热又那么多雨。”

  好吧,初中生和小学生勉强接受了解释,又开始忧愁大麦花卖的太好的话该怎么办?到时候他们可没货了。

  是不是得想办法找个代替品?

  试试水稻?

  “不行。”湖港的小孩哪怕没下过田也不至于不晓得水稻长啥样,“水稻会弯腰,和麦穗不一样。而且水稻怎么扯得上大卖的关系啊,撑死了说一声岁岁平安,还没芒刺,做干花的效果肯定不好。”

  那要怎么办?到时候村里种的龙柳能不能顶上啊。顶上了好像跟大卖也没啥关系。

  “要不用高粱吧。”杨桃灵机一动,“昨天电视上放了《红高粱》,红红火火,生意红红火火,兆头是不是蛮好的啊。”

  好像是不错,但是,问题在于他们这里真不种高粱。他们甚至不晓得高粱米长啥样。

  “像做扫帚的那个十字麻。”海音很肯定,“和十字麻很像。”

  十字麻是他们这边的一种类似于野草的存在,长红红的种子,但那种子应该不是粮食,因为鸡鸭都不吃。平常是用来做扫帚的。

  OK,想想它的样子,好像的确可以用来做成红红火火的花束哎,刚好搭档黄金大麦花,很喜庆。

  至于要不要试试水稻?嗯,等过了夏天再说吧。市场有需求,他们就提供。

  车子抵达县城,江海潮直接安排小伙伴们:“冯雪,你带他们去步行街找商户推销定制贺卡。分分组啊。卢艳艳,你带他们去小商品市场……”

  美术生们被瓜分一空之后,剩下江海潮自己带队去医院旁边的花店推销岁岁平安大麦花。

  待到县医院门口一看,大家顿时笑喷了。因为花店只有小小的一家,而花圈店竟然有两间,还挺大。

  花店生意好像一般般,因为大家发现里面好几束花都蔫吧了。属于饭店插花要是到这程度,肯定得赶紧换了。

  江海潮没憋住,开口询问:“阿姨,您这花还要吗?不要的话能给我吗?我们老师让我们做标本。”

  这下她这只二五仔可得罪人家花店老板了,对方顿时火冒三丈:“好好的花为什么不要?”说着,压根不看什么黄金大麦花,直接赶他们走人。

  哎哎哎,小学生们都懵圈了。他们好久没遭受这种待遇了,竟然连话都没让他们说。

  大家被轰出店门时,刚好碰见位上门的客人,倒是对他们手上拿着的黄金大麦花花束挺感兴趣,还问了声:“这是什么?多少钱?”

  “岁岁平安花,好看吧,20.”

  要这个价钱是因为用作开业庆典的黄金大麦花是100根一束,这样配上花架才不会显得小家子气。

  但用作岁岁平安花,捧在手里,50根一束差不多了,不然太累赘。

  那客人抓在手上反复看了好久,最后掏钱买了?

  呵呵,他的确掏了钱,但是买了花店摆着的果篮,最便宜的那种,二十块钱一个。

  看到客人走了,店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做成了买卖,心情竟然还挺好,直接劝他们:“算了,咱们县这种小破地方,没什么人买花的。这一天天的,花都是靠水果贴的。你们也别瞎折腾了,看的再好不如吃进肚子里实在。”

  江海潮跟弟弟妹妹们都不信这个邪,哪怕县医院瞧着也挺破,总共就一栋四层楼,外墙刷的浅绿色也灰扑扑的,大家还是认为可以勉力一试。

  毕竟县医院不行,还有中医院啊。

  结果中医院更绝,门口只有一家花圈店,连个花店的影子都没看到。

  他们跑到医院里一看,果然病房里几乎没有花的影子。

  看来省城和县城的差别好大,按照博士生哥哥调查的结果,省城医院旁边的花店从来都没愁过生意。

  那怎么办?

  江海潮当机立断:“我们跟冯雪妈妈讲一声,直接去市区医院找花店看看吧。”

  难得周末,肯定得多跑几家店看看行情。不然马上都快期末考试了,后面想到处跑好难的。

  江海潮甚至等不及再跑回步行街,直接找了个公用电话亭打到服装店说了这事儿,便跟弟弟妹妹们一道坐车去了市里。

  哎,卖衣服的时候,他们还没感受到强烈的市区与县城的差别。但是到了卖花这块,两个地方简直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了。市里一条街上能有三家花店,一家医院门口也能有两家花店。

  这回大概是找准了水土,人民医院门口的两家花店都表示对新品种有兴趣。他们还是头回在店里卖干花呢,这干花金灿灿的,岁岁平安兆头好,又不怕短期内卖不掉会蔫吧,似乎真不赖。

  还有客人一进店就相中了大麦花,没法子,天好,大麦花在阳光下简直能晃花了人的眼睛,想看不到它都难。

  “多少钱啊?”

  这回是老板开的口:“30。”

  江海潮没插嘴,既然已经摆在人家店里卖了,那就该人家做主。

  最后双方你来我往讨价还价了半天,只压了五块钱的价,顺利成交。

  小孩子们都好奇死了病人收到这份“岁岁平安”花后的反应了。大家相互交换了个眼神,悄悄地跟在大人身后进了医院。

  听到小宝宝的哭声,他们才意识到自己进了妇产科。

  啊哈,岁岁平安花收到了产妇姐姐的好评:“你这花有意思,好在没味道。我婆婆把其他花都拿走了,怕小宝吃不消。岁岁平安,挺有意思的啊。”

  嘿!病房外的小家伙们开心死了,赶紧跑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3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8/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