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救命,真有穿越者?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雨落窗帘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4 KB   上传时间:2024-03-28 18:22:06

  林夕知道她那种感觉,她爷爷刚走的时候,她只要看到她跟她爷爷的照片,也是会落眼泪的。

  她坐在小床上,不禁想起自己昨天寄走的兰亭序集,按照时效来说,这会儿应该到了吧?

  林夕也不敢去搜索单号查询,就怕被追踪到。

  她只能靠猜测。

  ***

  几百公里外的春城,快递员把属于滇省博物馆的快递放到收发室。

  收发室是由保安负责看管的,识字不多的保安在快递员送来的快递上一个个地签字。

  然后再一笔一划地把所有的快递进行登记。

  半个小时后,登记完成,办公室的人员负责出来把快递搬进去,每一个快递上,都签了字,盖了独属于自己的小章。

  省博物馆的快递收发流程就是这么的严格。实在是因为博物馆里的东西都太贵重了。但凡出点岔子,损失的就是国家的利益,也是文明的流失、断层。

  并且每年,都会有民间收藏家对博物馆进行捐赠,这些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凡丢失一样,都是对民间收藏家的极其不尊重。

  今天去拿快递的小何把快递按照上面的名字一个个地发放,领取快递的工作人员走了跟小何在收发室一样的流程。

  最后一个包装略显简单的包裹没有写是给谁的,留的电话是博物馆对外的电话,抬头名字留的也是博物馆的名字。

  小何一看,就知道是捐赠者捐赠的东西了。她没敢看,直接把这个送到馆长的办公室。

  馆长的办公室里有好几个教授在,他们正对着一件文物进行十分激烈的讨论。

  小何把捐赠的东西放在馆长的桌子上,馆长按照规定在上面签了字以后,小何出去了。

  馆长又加入到了讨论当中。

  一直到夜幕降临,一群人也没讨论出什么东西来,反而因为意见不合,各个都闹了一肚子气。

  文物已经被小心地收藏保存了起来,馆长灭这样的火已经很熟练了。他给大家伙泡茶,起身的时候看到办公桌上的包裹,笑着拿了过来。

  “这又是民间收藏家给我们寄来的东西,哥几个也别生气了,来来来,我们来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馆长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

  打开后入目的是一圈充气泡沫,一张纸掉了出来,纸上写了捐赠物品的名称。

  滇大考古系的王教授拿起纸条:“捐赠物品,兰亭集序真迹。”

  这句话一出,刚刚吵架吵输的教授们跟太阳花找太阳一样,噌的一下回头看向王教授。然后跟王教授一起,齐刷刷地看向馆长手里的包裹。

  《兰亭集序》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①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在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的一场集会,有40多位名士参加。②

  集会上,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书写了一幅“江南历史画卷”。1600多年来,兰亭集会与《兰亭集序》对当时和后世的中国文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会稽城郊兰亭也因此成了中国书法圣地。③

  千百年来,大家对兰亭集序是否存在一直饱受争议,而华夏现有的兰亭集存本是否为王羲之真迹一事更是每年都能引发一场辩论。

  而现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被人用简陋的包裹邮寄到了滇省博物馆?

  滇大古文字系的赵教授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他夺过馆长手中的包裹,自己小心翼翼地打开。

  兰亭集序在古文学史上的意义不言而喻,不管是真假,赵教授都小心翼翼地对待,甚至连呼吸都轻了许多。

  终于,最后一层泡沫纸被拆开了,一卷卷轴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永和九年……”④

  赵教授的声音都在颤抖,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般的字迹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几乎一眼,赵教授就能肯定那是真迹。

  他的手都在颤抖,心也在颤抖。

  滇省博物馆收到民间收藏家捐赠的兰亭集序一事像是长了翅膀一般,一时间传遍了华夏考古圈。

  滇省博物馆的电话被打爆,馆长接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同样的话他说了无数遍。

  华夏在考古圈说得上名号的人物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乘坐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往春城赶来。

  早就过了下班的时间,但滇省博物馆依旧灯火通明。没有一个人走,安保人员全被叫了回来。加班不是一件让人身心愉快的事情,但今晚加的这个班,滇省博物馆的人加得甘之如饴。

  若是那本兰亭集序真的被鉴定为真迹,那对考古的意义将是格外重大的。

  在半夜,一条信息传到了国家安全部部长的桌面上。

  “2020年12月24日,‘红领巾同学’捐赠滇省博物馆《兰亭集序》,其为真迹的可能性为百分之70。”

第37章 全家穿越ABO

  关于红领巾同学是谁的事情,国家安全局的人一直在调查。但就算出动了最好的网络安全员却依旧一无所获。

  红领巾同学出现得太突然了,网络上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要不是顾安邦教授电脑里的那封邮件确实真实存在,任谁都以为那是一场梦了。

  这几天,研究所那边对红领巾同学发来的武器图纸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十分令人欢喜。其中甚至有科学家们研究了好几年,但一直都无法寸进的技术。

  而这个技术十分广泛,不仅能在军事武器上运用,更能在民间机械上运用。且运用后,武器的威力、准度以及使用方法都将比之前的技术简单得多。

  运用在民用机械上,不仅压缩了成本,还能直接让机械的效力比之前提高三四十倍。

  要是没有红领巾同学的贡献,这样的技术现如今的华夏想要实现,至少还要研究一二十年。现在红领巾同学把这项技术送过来,等大面积地投入使用后,华夏的综合能力至少领先世界十年!

  这几天,□□关于红领巾同学的讨论会议开了一个又一个。一、二、三号首领一致认为,先跟红领巾同学打好关系,不能让红领巾同学倒向别的国家。

  而红领巾同学能够把这些武器图纸无偿贡献给国家,对国家肯定是有好感的。他们无论是在追踪也好、调查也好,都得把握住度,不能让红领巾同学有半点不适应。

  国家安全部部长更是下达了死命令,让全国各地的工作人员仔细观察,只要有红领巾同学的消息,无论大小,立马上报。

  红领巾同学给滇省博物馆送兰亭集序的事情,国安局在傍晚六点多的时候就确定了。之所以一直到半夜才上报,是他们在查询证据。

  结果是令人惊喜的,滇省国安局的同志已经掌握到了“红领巾同学”当天去邮局寄快递、以及上网吧的影像。

  虽然最后面已经追丢了“红领巾同学”,但这才是正常的,要是真的能那么顺利,红领巾同学也就不会让网络安全部的同志那么焦头烂额了。

  这条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一个小时后,凌晨两点,□□会议室的灯光又重新亮起,亮了整整一夜。

  林夕则一夜好梦,第二天起来扶着姚雨然上了厕所,途中回了一趟家,把电话手表给两个小孩子带上,她奶奶也有一个。

  池香萍用的手机都是老年智能手机呢,这种电话手表,她只在市里小孩子的手上戴过。

  林夕给她戴的时候她还有点不乐意:“这是小娃娃戴的东西嘛,你给我戴上干什么,我都多大岁数了,要是戴出去非得让人家笑话死了。”

  林夕不管她说什么,把手表戴在她的手上,说:“这个手表也有老人家戴的。而且你别小看它,有了这个手表,你身体不舒服啊,出点紧急事故啊,这个手表都能帮打急救电话。”

  “而且还有一个防走丢功能,要是你哪天在什么地方迷路了,我找不到你,可以在网上查到你的位置。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而且这是光充电的,只要有光,就不会没电。”

  林夕解释完,池香萍就不说话了,因为她想起了之前村里的一个老张头,按照辈分,她还得管老张头叫做叔叔呢。

  年轻的时候老张头多利索一个人呢,结果上了年纪,得了个老年痴呆的毛病,有一天出门就没有再回来。

  他儿子报警,村里人也跟着去找,找了一个星期才找到,都跑到王家坪后面的林子里了。

  虽然没死,但也遭了大罪,偶尔清醒的时候就跟儿子们说自己这几天都经历了什么。没过多久呢,人就没了。

  池香萍年纪不小了,翻了年也七十五了,她现在身体虽然有好转,但病这个东西谁又能说得准呢?

  她可就林夕一个孙女,她要是哪天也跟老张头一样,对林夕不是拖累吗?

  想到这里,池香萍不拒绝了,还十分积极地跟林夕一起学习怎么用电话手表。

  知道这上面又能打电话又能通视频以后,池香萍老高兴,尤其发现网速很快,不会像她的老年智能手机一卡一卡的以后。

  那边胡明芳跟胡明月小姐俩已经在给姚雨然打电话了。

  给胡明芳跟胡明月的电话手表,在征得了姚雨然的同意后,林夕开启了青少年模式。很多软件,两人的电话手表都是无法安装的。

  林夕看她们母女聊得高兴,问起昨晚上两人有没有找妈妈。

  池香萍道:“天黑了以后小月要找妈妈,小芳哄了一下就好了。晚上是跟我睡的,一声都没哭。”

  “小芳早上起来还知道拿书起来看,我听她读书了,就跟你小时候读书一样,特别好听。”池香萍小时候没上过学,长大以后去修水库,跟着扫盲班上了一段时间的学。

  现在只认识一些常用字。

  她一直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惜林夕她爸爸是块朽木,上学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到是学会了人家耍朋友谈恋爱。

  思维发散到这里,池香萍忍不住说:“小夕啊,你说你爸爸到底去哪里了,怎么这么多年,也没有一个信息呢?”

  林夕两岁的时候他走的,这么多年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池香萍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啊,肯定早就没了。要不然以他的性子,不会不回家。

  林夕没说话,她对父亲的记忆十分缺失,就算有他父亲的照片,林夕也无法在自己的脑海里勾勒他的模样。

  好在池香萍也就说说,很快就转移走了话题,在家里吃了饭,中午林夕跟池香萍一起去顾大宏家。

  他们也刚刚吃了饭,大明宝没在家,上隔壁村孙显泉家去了。

  得知林夕的来意,顾大宏把林夕带到村部。

  她们村的村部很小,三间红砖瓦房一间是办公室,一间是会议室,剩下的一间是老年活动中心。左边有三间是村干部的宿舍,剩下巨大的空地打了水泥,两边的花坛里种了不少花。

  此刻一些不怕冷的串串红开得格外鲜艳。

  村支书杜顺成是外面来的官,工作日他吃住都在村部,只有周六周日才回去家里。

  他跟顾大宏搭档好几年,工作相处十分愉快。这次莲花村的旅游计划,两人都十分看重。

  他们这几天聚在一起就是分析村民,林夕可以开旅馆的事情是他们一致商量决定的。

  池香萍已经选好了建旅馆的地方,就在林家塘的对面。

  林家塘是整个莲花村最大的水塘,直接连接外面的河水,到了夏天,那边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

  把旅馆建在林家塘的对面,开窗就能看见对面的风景。另外一边也是大大小小的水塘。

  这也是顾大宏跟杜顺成属意那里盖旅馆的。他们都想好了,要是林夕不选那块地,他们也是要建议林夕选那边的。

  林夕的选择跟他们不谋而合,就不必再多劝了。

  现在乡里正在发展旅游,顾大宏杜顺成两人就有批宅基地的权限,这也是属于特事特办了。

  要知道按照正常的流程。宅基地的批复是要到乡里去报备,乡里再往县里报备,国土局会让人下来测量宅基地的面积,回去再进行批复。

  这一套流程下来,没有个三个月都下不来。

  而乡里的意思,是想要在今年春天就开始揽客的。滇省过了年可就暖和起来了。到时候春暖花开,一直到秋天,可都是绝佳的揽客时间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2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1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救命,真有穿越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