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神级学霸_分节阅读_第502节
小说作者:志鸟村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79 MB   上传时间:2018-02-25 19:36:50

  电视里,播放的正是刘院长之前看过的录像带,他的注意力不禁飘散,悄然的数起了人头:校党委书记、校长、校常务副书记、校常务副校长、校第二副书记、校第三副书记、副校长、副校长、副校长、副校长、副校长……秘书长,校长助理、校长助理、校长助理、校长助理、校长助理、校长助理、校长助理、校长助理……

  蔡院士的头上顶着的最高头衔,也就是一个校长助理,计算起来,等于是全校领导倾巢出动了。

  没来的,要么是没有联系到,要么就是出门在外。

  这样的阵仗,即使是见识过大世面的刘院长,亦是心下暗颤。

  “就这些吗?应该还有吧。”校长看完了徐台长拿出来的录像带,并不满足,他们兴师动众而来,不是为了看这个的。

  徐台长为难的道:“我这边能拿出来的就是这些了。”

  “徐台长,时间太晚,我们不想打扰领导休息,只想再仔细确定一下情况,通融一下。”秘书长出来劝说,又道:“要不然,麻烦您给打个电话,和你们台长商量一下。”

  徐台长犹豫片刻,无奈道:“我再拿三盘出来,你们看过以后,应该就知道了。”

  北大方面进入沉默状态。

  徐台长哑然转身,又派人去取了录像带过来。

  电视机里,再次响起流利的英语。

  在场数人替换着做翻译,却是不逊于专业翻译的速度。

  刘院长也因此渐渐的看入了神。

  “你们看待一名科学家的时候,不能以他的年龄作为评价标准,更不能以他的国籍和人种作为评判标准,你们要了解他的工作,以他的工作来判断他的能力。关于杨锐的工作,我想说,这是跨世纪的成就,不仅现在少有人达到他的成就,放眼科学发展的数百年时间,这样的成就也是不多见的这不是我的夸张溢美,如果你们像我一样,对杨锐了解的再多一些,你们就会更佩服他。”达尔贝科是个自信的老男人,他已功成名就,除了想推动人体基因组计划以外,别无所求,对于杨锐的支持,也是日渐增长。

  就像是他所说的那样,对PCR的了解越多,他对杨锐的认同感就越深。

  电视里,记者显然被达尔贝科的话给震惊了,忙道:“这比您之前给予杨锐的评价更激进了。”

  “那是因为PCR表现出来的力量更强了。”达尔贝科摇摇头道:“杨锐拥有难得一见的科学家的敏锐嗅觉,他值得拥有属于他的荣誉。霍拉纳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但就像是我之前对记者,以及在法庭上说的那样,霍拉纳70年代的想法,与今天的PCR,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荣誉归于杨锐,杨锐应该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更广泛的关注,以及更多的资源。”

  电视台的二楼无比的静谧,连轻轻的呼吸声都无。

  ……

  

710.第710章 高评价

  

  “评价很高啊……”一盘录像带放完的间隙,校长呼了一口气,声音重的仿佛能落到地上似的。

  “我看海森堡也不过如此了。”书记说的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测不准的海森堡,他24岁创立矩阵力学,31岁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整个人生都可以用年少成名来形容,前半生也是顺的不能再顺,直到纳粹失败,作为德国物理学家的海森堡,才受到了更多的另类眼光的注目。

  然而,这个时间,用海森堡来形容杨锐,不免令人联想过多。

  当然,不去联想也可以,比如徐副台长就傻乎乎的笑,只当海森堡是位名人,虽然他本人不知道缘何有名,又有名自哪里。

  但北大的先生们都听得懂,这就像是黑话,每个字都是简单的,唯独圈内人知道真正的含义。

  “我觉得更像是狄拉克。”蔡教授是生物学的大拿,但对物理学的名人生平也清楚的很。狄拉克是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年轻时在剑桥,中年后,跟着女儿去了美国的佛罗里达,虽说换了一个国家,但他的选择与国籍无关,更不会引起正确与否的争论。

  “我们继续看录像带吧,小王,好了吗?”校长不想现在开启争论,转而催促起了放录像带的工作人员。

  北*京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但他趴在柜子前面找带子换带子,被这么一屋子的老男人盯着自己的屁股看,压力还是颇大,两三次都没插对地方。

  “我来吧。”一个黑影笼罩在他的上空,紧接着,小王就觉得背后有东西贴了上来。

  之后,一只强壮而有力的大手,夺走了他的……录像带……

  小王嘤咛一声,膝盖杵地,整个人几乎被推的贴到了电视柜上。

  “没事吧,我用力大了点,有没有出血?”身后的黑影又用强壮而有力的大手拉起了小王,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脊背和屁股,笑道:“小伙子要长的壮一点才好。”

  说着,黑影将录像带插入了……录像机。

  时隔多年,当小王变成了老王,每当他躺在隔壁家松软的床垫上的时候,仍旧会不自觉的想起今时今日的一幕。

  这一天,对他来说,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发生。

  其一,他从生物学教授口中,得知了一个秘密:小伙子要长的壮一点才好。

  其二,他从北大教授们的表情中,得知了一个秘密:诺贝尔奖原来是如此的重要!

  重要到,地上有人被推倒,险些流血,也首先关注诺贝尔奖的消息的程度。

  “欧洲博*彩集团声称,1985年的诺贝尔奖已经可以下注,他们为每个奖项列出了十五个人选,其中备受关注的21岁中国少年杨锐,也出现在了198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名单下,赔率为一赔二……据悉,欧洲博*彩集团的诺贝尔奖提名名单是最为准确的,每届诺贝尔奖得主,都会出现在他们的五人名单中,因此,博*彩集团的名单往往被看做是最热门的诺贝尔奖备选名单……”电视里,播音员播放了新闻以后,又介绍起了诺贝尔奖的提名机制。

  北大的中老年教授们面面相觑,他们自然清楚诺贝尔奖的评选方式。

  按照正常的提名规则,每年的诺贝尔奖应该有一两百个提名,文学奖更是多不上限。

  但是,名单终究会缩小的,最后的三人或者五人名单,才是委员们投票的最终选择名单。

  问题在于,诺贝尔奖的提名是保密的,无论是前面的长名单,还是后面的短名单,又或者是最终名单,始终都处于保密状态下,就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来看,瑞典人的保密工作很是完善。

  直到博*彩集团介入为止。

  他们的厉害之处,是每次都能猜中正确的诺贝尔奖得主换言之,他们总是能拿到正确的名单,从前期的长名单和短名单,再到后期的最终名单,博*彩集团都能拿到。

  无需猜测原因,问题的关键在于,经过多年的发展,博*彩集团竟尔变成了诺贝尔奖提名名单的权威发布机构。

  他们的名单,不仅被赌徒们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提名名单,甚至也被学术机构和个人,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提名名单。

  历届的诺贝尔奖得主,都出现在了他们的最终三人或五人名单中,这是博*彩集团变成诺奖外围的坚实基础。

  细思起来,这的确是一件令学术界尴尬的事情,但这只会让博*彩集团更上心,以至于宁愿赔钱,也要将这个大广告给做下去。

  而对了解内情的北大诸教授而言,眼前的一切,更是如梦似幻。

  “一赔二的话,会不会进入最终名单?”某副校长很认真的问话。

  旁边的副书记很认真的回答:“我觉得几率很大,你们看其他几个人,有的是陪跑多年的,还有的研究,并不符合现在的研究方向……”

  “蔡教授,你怎么看?”校长转身问蔡院士。

  “我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多多支持杨锐。”蔡院士将杨锐当日申请出国参会的事说了,又道:“我觉得,我们现行的体制是有问题的,如果不是杨锐坚持,我们很可能就要错失这次机会了,PCR技术也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自我批评以后,蔡院士又道:“但不管怎么说,杨锐是我们北大的人,更是我们北大生物系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主任,我认为,应该借此机会,与杨锐多多沟通,给予他更多的支持。”

  在此之前,杨锐始终都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负责人,此时此刻,蔡院士悄然给他加上了主任的头衔。

  校长不管听到没听到,先点了头,再道:“书记,您觉得呢?”

  “就因为一名美国教授的推崇,我们做此决定,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这不是一名美国教授的推崇,这是诺贝尔奖得主达尔贝科的推荐,而且,现在有名单出现,不是也证明了杨锐的实力?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提名了,应该已经进入了短名单了。”蔡教授自然要维护杨锐。

  书记沉默片刻,道:“我想再看几盘录像。”

  大家齐齐转身,看向小王。

  小王身子骨微颤,低头道:“能放的录像带,都放完了。”

  “徐台长……”蔡院士向刘院长示意,再找徐台长说话。

  徐台长很是无奈,思来想去,还是答应了。

  于是,电视里再次出现了外国频道和外国节目主持人。

  或者介绍,或者深度报道的节目,一篇连着一篇。

  “人体基因组计划的最新进展来自于PCR的进展,据悉,新近出现的PCR技术能够大大的加快基因组测序工作,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前期费用有可能降低,或者以同样的费用完成更多的工作……达尔贝科已经向美国卫生部提出了修改计划的草案,并获得通过……目前,备受瞩目的中国天才少年杨锐,正因为PCR技术而地位陡升,美国西北大学的校长声称,愿意为杨锐提供一个教职,并且帮助他完成赴美手续……”

  校长迅速的按了暂停:“杨锐今年大二?他还在学校吗?”

  “当然。”

  “我们回学校!”校长带着一屋子的人,浩浩荡荡的返回学校,留下放映室小王,傻傻的望着满地的狼藉与纸巾。

  ……

  

711.第711章 杨锐在吗

  

  在电视台里耗了几个小时,北大众浩浩荡荡的回到学校,学生宿舍都到了熄灯的时间。

  还好,80年代的大学不熄灯。

  在这个80年代的大学宿舍不熄灯的年代里,宿舍里总是有着无穷无尽的聚会,也就是老美叫party的东西。

  白天的大学,是属于擅长体育的学生的,晚上的大学,是属于擅长文艺的学生的。

  令人神往的女大学生们,白天在运动场上嘶声力竭的为男士们的强壮粗暴而呐喊,晚上在宿舍里沙哑性感的为文学艺术的强壮粗暴而喘息……

  刚刚觉醒了女权意识的独立女性们,更是不会忌讳是否出入男生宿舍,这里是她们宣誓主权和独立的地方,恨不得在海子的脸上刻上“到此一游”。

  晚间的宿舍,远比白天要热闹的多的多。

  生物系二年级的宿舍区也是如此。

  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安静的大学新生的宿舍区,初入大学的学生们,乖觉的白天上课,晚上睡觉。

  然而,当他们变成大二学生的时候,却仿佛一瞬间异能觉醒了。

  一觉睡到中午饭,吃过午饭先打球,午后吃饭加沙龙,沙龙之后有聚会,聚会之后倍空虚,熬夜背书至深夜……这差不多就是高年级生们的日常生活了。

  大学老师也不觉得奇怪,他们读大学的时候也是如此过来的,大学生在学校里不唯独读书,相互间的交流,对社会问题的探讨是构建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步骤,等年纪再大一点,大家都步入社会以后,再想敞开了聊人生聊社会聊改革,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纯粹的吹牛打屁而已。

  刘院长喊了辅导员柏善文,再没有惊动其他人,悄悄的带着校长一行人,向着二年级的宿舍区走去。

  一路上,耳边有豪迈的歌声,有委婉的小曲儿,更有饱含热情的诗歌朗诵,以及慷慨激昂的即席演说……

  柏善文心虚的偷看一眼身后的校长,见他似乎并不反感,才稍微的放下心来。

  趁着楼梯转完的时间,柏善文又偷看书记,偷看常务副书记,偷看副书记,偷看常务副校长,偷看副校长们,偷看校长助理们……忙的脖子酸困以后,才彻底放心下来。

  他哪里知道,一票领导现在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宿舍纪律或者卫生之类的小事上。

  和诺贝尔奖提名比起来简单的说,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建一所学校都没问题了。

  当然,百年名校的积淀不是一个人用几年时间就能复制的,但一所学校的一个院系,那真的可以因为一个人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人而废,因人而立也毫不奇怪。

  区区一个年级的宿舍区,实在无法引起领导们的关注。

  一群人默默的穿过走廊,再要过去的时候,就听前面传来一阵掌声。

  “做的好啊!”

  “挺有意思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2页  当前第5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2/10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神级学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