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极限警戒_分节阅读_第1514节
小说作者:墨武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9 MB   上传时间:2023-07-23 12:38:40

  众人默然,无不想及自己的事情——张继先想到自己痴迷除魔,夜星沉想到自己的贪恋皇位……

  “释家教法中,解决贪嗔痴的方法是……戒定慧……”

  琴丝看向沈约,“我理解的可有问题?”

  沈约摇头道,“你说的完全正确。当然了,释迦教法中还有旁的法门来针对解决贪嗔痴,但根本不离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微有沉吟,沈约补充一句,“无漏本指断除烦恼根源。”

  琴丝环望众人,“解除了烦恼就叫无漏,那处于烦恼中,自然就叫有漏。如今的世人,基本处于一个漏勺的状态。”

  她说的有些滑稽,众人却都是庄重的表情。

  “因为时刻都在的贪嗔痴,引发益发多的烦恼,烦恼消耗着世人精气血肉的同时,如绳索般将世人完全束缚,让世人完全失去了自身的意志。”

  琴丝沉重道,“修行不难,有独立清醒的意志就可以,但如今的世人,要获得独立清醒的意志却是难上加难。”

  暖玉深有感触的点头,“很多世人,更似行尸走肉。”

  “但这又很难说是他们的问题。”

  琴丝感慨道,“让一个墨缸中出来一块白布,毕竟还是强人所难了。释家反复强调去除贪嗔痴,可始终没有去除贪嗔痴的一个衡量刻度。”

  众人点头。

  “世人被贪嗔痴束缚,难以有一刻看清真相的时候。”

  琴丝叹息道,“大多数世人唯一的一次看清真相的时刻,偏偏是在临终时。根据末世人观测,在灵明点和身躯分离的刹那,因为身躯意尘不再对灵明点产生作用,会让灵明点从意尘中脱离了刹那,这时灵明点的能量会主动激发身躯的功能。”

  说话间,空中出现个模型,模型展示的是一个带着灯罩的灯泡——灯罩和寻常的灯罩不同,几乎是将灯泡的光芒完全封在其中。

  下一刻,灯罩提离,灯泡灯光被众人所见。

  模型乍现,常人不解琴丝用意,暖玉却立即道,“灯罩就是比喻世人的身躯,而那灯泡,就是灵明点。”

第2267节 永恒之路

  佛语千万,不离一意——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非幻不灭的就是永恒。

  明心见性不就是要见永恒?

  会幻灭的终究是虚有。

  你相信有不会幻灭的东西吗?

  觉者已经发现,这世上有永恒的东西,但绝非人的躯体和意识、以及躯体和意识能达到领域,因此佛法千言万语不过一个指向——告诉你怎么利用正觉找到那个永恒,同于永恒。

  仅此而已。

  听起来比玄幻还玄幻,比魔法更神奇,但和世人历尽数千年、仍旧突破不了长生极限不同,佛法却将到达永恒之路的步骤比科学更科学的清楚示现。

  后来无数得证人补充亦丰富了前往永恒之路步骤的细节,可不过是锦上添花,因为那最艰难的道路已被释迦开辟出来,同时无私示现众生。

  暖玉对此显然深信理解,因此一口道破灯罩和灯泡的比喻。

  发光的是灯泡,世人执着的是灯罩。

  珍贵的是珠子,世人执着的是盒子。

  琴丝轻吁一口气,“虽然我觉得比拟的仍不贴切,但终究能让……我们,更明白一些。暖玉,你想的不错,灯罩就类似我们的身躯,还包含我们的六识形成的五蕴。而灯泡,就如灵明点般的存在。世人在这世上,多是处于这种情况,将灯罩等同于自身,而世人因为那灯罩,从不知道灵明点的存在。”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是说世人某些行为导致看不到大局。

  琴丝说的是同样的道理——世人因为执着躯体,同样无法看到灵明点的存在。

  世人一生忙碌,只为了这个躯体,可笑的是——世人又从不去研究这个躯体的内在,等到这个躯体有毛病的时候,就将其交到别人的手上来处理。

  这不是和世人使用手机很类似?世人渐渐将手机当作自己的一切,甚至劝其离开手机都能引发世人的杀机?

  手机坏了,换一个,或者修理下就好,但人体坏了呢?世人选择赌运看看能不能修好,但只有在死到临头的时候,才想着发誓保护身体,可一等身体看似好转,一切恶习故态复萌,再陷享乐中不能自拔,看不到老死之难免、世事之无常。

  沈约的思想展现人前,琴丝涩然道,“世人的行为的确有些荒谬,不过终究有人看清楚灯罩灯泡的问题,只是苦恼如何去除灯罩。老子曾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他是看懂灯罩、灯泡的人,可惜,他并没有留下去除大患的方法。后人道教也根本没有传承到他的真正思想——既然认为身为大患,为何修道还要幻想永生不死的身躯?世人看似了解了一切,可唯独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躯体,不了解自己的意识,其实也是可笑至极。”

  叶宣儿反倒鼓励道,“但我们开始尝试进行了解,而且我们知道,这世上有的人的灯罩会薄些,不然何以有灵光一现的说法?”

  琴丝露出微笑,“你就算灯罩很薄的那种。”

  灵光一现不应该是灵光始终都在?灵光始终都在,灵光只能一闪,是不是意味着灵光始终被旁的东西遮挡住了?

  有什么挡住、扭曲了你的灵光?

  很多人小时候总有灵感灵见,为何长大了灵感真见会消失?这不是证明人入红尘后,有东西渐渐累计,遮掩了那些灵光?改变了那些灵光?

  可你若记得你曾经的灵光,去除遮掩,就还能找到你的灵光。

  如果你知道此理,为何不立即去做?

  叶宣儿望见沈约的所想,再道:“灯罩不止代表着身躯和五蕴,还意味着无明,它的厚度意味着六识产生的贪嗔痴,贪嗔痴引发的六尘的多寡?”

  琴丝露出欣慰之意,鼓励道:“说下去!”

  叶宣儿盯着灯罩、灯泡的模型,露出振奋之意,“真明如灯,无明为灯罩遮掩住灯的光明。人以无明起,就是意味着人一出生,就因为身躯之故陷入无明。”见琴丝点头,叶宣儿再道,“但有人出生的时候,灯罩薄,就会有更多的光透射而出,让那人因明趋近于醒。在场的诸位,除了沈约外,恐怕都是这种人。”

  众人倒是出奇的没有问为什么要除去沈约,因为他们均知,沈约或许有灯罩,但他的灯罩等同于透明。

  “因此这世上有了智慧和愚痴。”

  叶宣儿再道,“有智慧的人,因为灯罩更薄是以能透漏出更多的光明,光明引领那人时不时的灵光闪动,成为世上杰出的人才。而更有头脑的人,开始思考为何有光明出现,等到他们发现灯罩的问题,显而易见的就会去除灯罩,这就是去除无明、去除五蕴,或者说是去尘,这也叫做修行!”

  沈约缓缓点头。

  世人从各种角度解释修行,叶宣儿的这种解释,可算是通俗易懂。

  “慧远的念佛法门,就是去除灯罩的一种法门。”

  叶宣儿一法通、百理明,“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阿弥陀佛四字的本意就是观想身心光明,这是采用近似法来去除灯罩,显露光明。”

  慧远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所讲浅显易懂,哪怕是贫僧听闻,都有茅塞顿开之感。”

  他一生念佛,更是因为信、愿、行。

  信为百行先,若不信,无有能成。若不信而有成,肯定不过是随波逐流,置身风口,转瞬消逝,非有真成。

  因为信,慧远念佛观佛,一心不乱,这才日趋清明,但你让他如琴丝、叶宣儿这般说出这种道理,仍旧难能。

  信并不意味着真正的了解。

  信任、信任,信而任之。

  释迦对那些天资真的不行之人,无法领悟佛语之人只能先让其相信有这么一条路,然后传授其戒定慧的法门,增长其智慧后再助其了解。

  世人都认为理解数学理论需要智慧,既然如此,那理解人生全局,难道不需要更大的智慧?

  可世人偏偏认为出家为逃世!出家亦是为了逃世!

  真有智慧,如何会选择逃避?

  邪法所为则是大相径庭,他们是进行pua的控制,让你气血低落,无能分辨的除了死,无路可走。

第2268节 何为记录载体?

  叶宣儿听到慧远赞许,却没丝毫自得,“我只是想得到,高僧却是证得到,其实高僧所行,反倒更让我钦佩。”

  这听起来很奇特,世事却多是如此境况。爱因斯坦岂不是早想到了引力波,世人却要在多年以后,才能观测到引力波?

  理可顿悟,事需渐除。

  你理解了,不意味着你可以立即做到,但世人多将其混为一谈,以为自己知道就是理解、理解就是证悟,是以没事就说自己大彻大悟了。

  但传授仁义道德的人未见得可以做到仁义道德,不懂仁义道德的人却可能是个道德标兵。

  仁义道德如此,理亦如此。

  慧远听闻叶宣儿所言,再念佛号,“施主既有此心,如何不行?”他倒是念念向善,可说是苦口婆心。

  叶宣儿默然片刻,“多谢高僧提醒。”看向天子基,叶宣儿感慨道,“若是以往,我实在有太多不做的理由,可到如今,我对进入天子基着实很有期待。但万事有缘,尚需缘至方可结果。”

  慧远微笑点头,他听懂叶宣儿的意思——等到眼下因缘了结,叶宣儿定有抉择。

  轻叹一口气,叶宣儿再道,“天生聪明的人因为灯罩薄,相反,那些异常愚痴的人,是因为灯罩完全挡住了灯泡的光亮,才让那些人一辈子处于懵懂迷惑之中。”

  琴丝亦叹,“迄今为止,你说的和我要说的并不二致。”

  叶宣儿看了暖玉一眼,“人临终、或假死的那一刻,灯罩失去了作用?因此……光芒去除了遮掩,借助灵明点的光芒,这才让世人临终时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一生?”

  琴丝打断道,“在我看来,其中的作用机理,并非那么简单。”

  叶宣儿立即道,“我等洗耳恭听。”随即补充道,“暗界的人,都在等着高见。”

  琴丝发倒提问,“有的世人灯罩薄弱,临终能看到自己的一生,那这一生当然有记载的的地方?”

  叶宣儿想当然的点头。

  “那人之一生的经过究竟记载在哪里?”琴丝问道。

  叶宣儿毫不犹豫,“当然是在身躯内!灯罩上!或者应该说,是在人的大脑中。”

  暖玉却露出犹豫之意。

  琴丝见状问道,“暖玉,你不这么认为?”

  暖玉迟疑下,“叶宣儿说的好像没有问题,但根据某些记录表明,人在七七之日还会有意识出现,不然各种宗教也不会有头七,七七的招魂、超度日的说法。”

  很多宗教的起源或许是正确的,但和历来正确般,都被别有用心之人改的面目全非。

  叶宣儿立即意识到问题所在,“人在临终时,还可说灵明点和躯体有着联系,接受到记录一生的数据,然后自动重演。但人死亡后,肯定检测不到脑活动了,很多时候,脑死亡才被认定是真正的死亡。”说着看了暖玉一眼,因为知道暖玉是这方面的行家。

  暖玉点头道,“脑死亡后,就如电脑当机,灵明点自然无法再和大脑取得联系。而在四十九日内,却的确有某种真正的还魂记录。”

  她刻意强调“真正”二字,自然是说她得到的记录是经过验证的。

  “但躯体会灭亡,大脑会死亡……灵明点在不同的生灵中穿梭,同时在大修行者去除无明的显示后展现累劫世的记忆……”

  叶宣儿终于明白过来,“不是世人的大脑,而是灵明点上中记录了世人真正的一生,乃至无数生的记忆。天地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特的事情?”

  沈约不能不叹服这三个女人思想的超脱跳跃——有关大修行者可以看到累劫记忆的事情,大雪山的人哪怕没有亲身目睹,也是确信不疑的,可大雪山的那些平常人却无法解释这种事情,哪怕大修行者都只是发现,却无法解释。但这三个女人却对这种现象给了合情合理的解释。

  综合三女的联袂解释,再加上沈约和神农的交谈,沈约对其中的原因可说是清楚了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8页  当前第15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4/1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极限警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