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40:33

  回去的路上,杨落雁丝毫不受影响。

  她只是有些担心丈夫。

  出门在外,能不能吃好,能不能睡好。

  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可都指望着他呢。

  杨支书什么都没说。

  他准备等吴远打来电话,再问问。

  这一等就是两天。

  直到下午一通电话打过来,操着熟悉的北岗口音。

  “喂,是梨园村村支部吗?”

  “吴远?我是你爹。”

  “爹呀,落雁还好吧,家里都还好吧?”

  “家里都挺好的,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爹,你也对我不放心?”

  “少拐弯抹角的,你跟我说实话。”

  “爹,我可能要过一阵子。最慢俩个月,最快一个月。”

  “你是真乐不思蜀了?抛下落雁大着个肚子不管,一去就是两个月?”

  “爹,我是想给落雁和孩子盖小洋楼。现在国库券行情非同一般,机不可失。再说我那工场刚走上正规,还有发展壮大的空间,我也不可能轻易放弃。更何况,我要是真想抛弃落雁,又何必让她跟你讲这事。”

  这话,杨支书总算信了。

  有志向的男人可能随便放弃女人,但不会轻易放弃事业。

  挂了电话,吴远长出一口气。

  得亏当初出门的时候,先斩后奏,没去跟杨支书商量。

  他老人家为了闺女着想,根本说不通。

  摇摇头,就见马明军追上来问:“师父,咱们接下来去哪?”

  吴远掏出根烟来,在鼻尖嗅了嗅。

  马明军想要给他点上,他拒绝了。

  在家为了应酬,他才会抽上几根,否则他对香烟没瘾。

  姑苏肯定是不用去了,那里价格本来就高,利润空间虽然有,但低了些。

  而且因为价格高的缘故,实际上流通出让的国库券也没那么多,没那么迫切。

  于是交了电话费的同时,顺手买了几份报纸。

  师徒俩坐在街边翻看。

  半个钟头后,吴远起身道:“这次,我们去合市。”

  马明军疑惑道:“徽省的合市?这么远?”

  吴远没有回答,大步流星地走上街边,拦了辆出租车。

  马明军慌忙跟上去。

  路上有旁人的时候,他一般不多嘴,不多问。

  这也是吴远喜欢他的地方。

  直到他百无聊赖地翻着手里没扔的报纸,以他那小学文化艰难地掠过一个又一个新闻标题。

  终于在一则新闻报道中,看到了‘合市’的字眼。

  原来合市是这次被开放国库券私人流通交易的六大试点城市之一。

  这可能是师父选择合市的原因之一。

  更深层次的原因,马明军想不出来。

  但这对吴远来说,不是难事。

  很明显,国库券的价值高低、流通好坏,和城市的发达程度有关。

  而合市是这批试点城市之中,最欠发达的地方。

  国库券价值被低估的可能性极大。

  火车叮叮咣咣,晃晃悠悠地抵达合市火车站,又是后半夜了。

  师徒俩在火车站眯了几个小时,等到天明才在外面吃了早饭,而后开始在合市城里溜达。

  先找到工行一问,银行柜员以为来了傻子,能帮行里解决卖不出去的国库券额度了。

  结果对方一听,行里还有十多万额度,若所有思地就走了。

  果然是个穷鬼。

  离开工行的吴远,并不是穷鬼。

  而是他从合市这边国库券滞销的情况察觉到,民间国库券流通的价格只会更低。

  跟北岗那边一样。

  于是就到机关附近打听,给看门大爷塞点烟,多方打听。

  如此塞出去几包烟后,还真包圆了几个冷衙门被摊销下来的国库券。

  收购价,九四折。

第29章 我不创造神话,只复制神话

  一来一回,省了8块钱成本价,马明军已经惊呆了。

  实际上,不止如此。

  省下来的成本价,又能收购更多的国库券,进而增加利润率。

  换算下来,每100块现钱收购的国库券,能挣19块钱的净利润。

  吴远留出200多块车票钱,仅仅用半天时间,就把剩下的16500块全换成了国库券。

  来晚的机关工作人员,眼见吴远不收了,不由扼腕叹息。

  吴远连忙表示:“这样吧,你们等我信。我回去跟老板说说,看他愿不愿意多收点。”

  亟待出手国库券的机关人员,连连感谢。

  就差把吴远当亲人了。

  马明军面无表情,内心却忍不住想笑。

  哪有什么老板?师父他自己就是最大的老板!

  就这样,师徒俩往来于合市和上海。

  从最初的夜宿火车站,到在吴宫大酒店以及合市的招待所各自定了一个长包房。

  从最初的只挤硬座票,到后来只买特快软卧,两个人四张票的那种。

  从最初的贴身缝裤兜,到后来光明正大地用公家人常用的手提包装钱。

  不是师徒俩有钱膨胀了。

  而是,一来天气越来越热,单薄的衣服越来越藏不住钱。

  二来钱也越来越多,就算是冬天那装扮,也压根藏不住了。

  再加上时常在火车站安检,破烂和巨款结合在一起,被车站警察谈话了好几次。

  既然藏不住,那就不藏了。

  吴远干脆给自己置办了几身公家人的装扮,中山装,白衬衫,黑眼镜,油光锃亮的皮鞋,以及一丝不苟的发型。

  配上机关常见的手提包,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人是替公家办事的。

  公家的钱,你也敢盯?

  那不是找死么?

  另外顺便给马明军置办了两身保镖的行头,墨镜一戴,谁都不爱。

  特别冷酷。

  原本冷酷这种派头,是马明军这种热情的汉子,无论如何也装不来了。

  可是,当他看着师父挣的钱,从2万到10万,再从10万到20万,那心早就麻木了。

  麻木的双眼,带着黑黑的墨镜。

  妥妥的冷酷无疑了。

  然而吴远并没有在20万停下来。

  师徒俩一直奔波到7月上旬,在上海和合市来回倒腾二十多次,直到几乎把合市明里暗里流通的国库券一扫而空了。

  这才打算罢手。

  一旦有了罢手的打算,吴远顿时归心似箭,当下按照惯例给村部打了个电话,说明归期。

  而后立刻安排马明军去退房离开。

  走到合市火车站的时候,马明军努了努嘴,冲前面的一人俩保镖的阵容道:“师父,你瞧,那人跟咱们差不多哎。”

  吴远一看居中那人的面孔,顿时有个大胆的猜想。

  这莫不是传说中的杨百万吧?

  在他的故事里,的确是靠倒腾国库券挣的第一桶金。

  从2万到100万,得了杨百万的称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36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1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