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寻香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09 KB   上传时间:2014-10-23 13:46:39

  赵明月有一箱子结婚时收到的布料,现在将好的拣出来都做衣服,还给沈父沈母以及自己父母做了一身衣服,笑嘻嘻地说:“现在做好,等我肚子大了,就不好踩缝纫机了。”

  胡年春看着女儿这么懂事,会体贴照顾人,觉得欣慰又自豪,又有点心疼她。

  沈母见儿媳这么会做人,自然也是半点怨言和偏见都没有,把她当女儿一样疼了。

  沈旭跃的行李终于慢慢收拾齐整了,他的行程也提上日程了。正月十四这天,元宵节还没过,沈旭跃就告别父母妻儿,踏上了去异国他乡的路,赵明月只将丈夫送到了院门口,看着那辆出租车带走了自己的丈夫,消失在拐角处。

  赵明月来不及伤感,学校已经开学了,她得投入工作了。她和母亲一起搬到了学校宿舍,母女俩一起守候着孩子的成长,等待着沈旭跃的归来。

  胡年春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回到这里来了,她本以为,要女儿快生的时候才会过来,不过既然需要自己,那就安心住下来吧。

  赵明月住在学校宿舍,准备还在学校食堂吃饭,自己家里煲点汤就好。但是母亲说,既然家里有火,那就在家做吧,自己做的饭菜好吃一些。于是赵明月看着母亲将厨具餐具一点点置备齐整,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完整的家。

  赵明月担心北京太冷,会冻着母亲。过了春节,冬天还是没有过去的,依旧非常寒冷,但是母亲的适应能力显然比她预料的要好,她来北京连个喷嚏都没打过,照她自己的话说:“老皮老肉的,不怕冷,习惯了就好。”

  自己在家做饭,其实有很多不便之处,家里没有水龙头,得到走廊尽头去提水来用,胡年春不以为意:“这才多远,总没咱们家离水井那么远吧,这还不用爬坡,方便得很。”

  胡年春还学会了去菜市场买菜,跟人家讨价还价,她从来没上过学,但是却听得懂普通话,自己不会说,跟超明月学会了数字的普通话说法,跟人讨价的时候连说带比划,居然也能够跟人沟通。而且她很会算数,心算能力非常强,这点赵明月以前不知道,因为家里买卖东西,都是父亲一手包办,母亲从来不过问。她一直以为母亲就是那种传统的等待丈夫安排一切的女人,如今看来,母亲厉害得很呢,要是她上过学,跟自己生在一个时代,肯定是个女强人。

  周末的时候,赵明月会陪着母亲一起上菜市场买菜,听着她一个说着柔软南方腔的老太太和一群嗓门粗大的北方大爷大妈讨价还价,觉得非常有意思。总而言之,母亲的适应能力非常之强。赵明月想到自己的适应能力,也似乎超乎寻常,可见是有遗传的。

  有了母亲的照顾,赵明月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胃口好,体重直线飙升。赵明月说出自己担忧将来孩子太大不好生,母亲说:“没关系,你身形长得跟妈一样,好生养,你大哥生下来就有九斤,我不是照样把他生下来了?”

  赵明月忍不住“噗”地笑出了声,原来他大哥是个九斤仔啊,听母亲这么一说,她就放心了,横竖在北京呢,难产的话就剖腹,肯定没问题的,多吃点,孩子健壮一点,身体也好一些。

  沈旭跃到美国旧金山后,马上就给赵明月写了信回来,航空邮件非常慢,花了半个月时间才收到。赵明月接到他的信,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信是这么写的:“明月吾妻:见信如唔!

  才离家,便已分外想念你及孩子,远隔重洋,只能日思夜想,盼你能收到我的思念。

  两日前已抵达旧金山,住在旧金山东湾伯克利市,学校位于山丘上,风景非常优美,抬眼便可见湛蓝的海湾,如诗如画,随信附明信片一张,可见其貌,你所见这风景便是我眼中之景,与你同享。

  这边一切尚好,只是饮食习惯难以认同,西人每顿一个面包加热狗(一种烤肠)便能打发,我和老张吃了两天,便觉难以忍受,但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否则就得饿肚子。听说西餐也有似我们煎煮的菜式,估计不会便宜,我还是想想吧。盼晚上做梦,能梦见你和母亲一起做的美食,聊以慰藉。

  抵美之后,真如见了西洋镜,颇长见识,西人风俗与我们迥异,十分有趣。我们的住所是伯克利大学安排的一套公寓,我与老张同住一套两居室,每人一个房间,厨卫俱全,非常方便,只是没什么东西可以煮,这边的商店所卖吃食皆是西餐。听说旧金山市有繁华的唐人街,卖各种中式食品,有空或许可以去看看,不过似乎离得不近,去一趟也不太方便。

  ……

  你给我做的衣服甚好,再合时宜不过,要不是我知道你没出过国门,我简直要怀疑你来美国看过他们的穿着。老张去商场买的西装,以他自己话说,如同乡下人进城,极惹人注目,他准备去本地买两身衣裳。我觉得西人并不特别讲究,但老张说我们是国人代表,自然要顾及国人体面,如此一想,又颇觉合理。

  我们已开始学习,来后发现事情可能不如想象中容易,这边全英文讲学,教授水平极高,语速极快,我的英文尚且不够用,老张更是如丧失了听力一般,目前最大问题,就是语言问题,所以我得抓紧时间学习,任务艰巨,争取早日结业回到你与孩子身边。望好好照顾自己身体,不可太辛劳、忧虑,我在大洋彼端遥望你。

  千言万语,下笔数言。盼回音。吻你!

  旭跃

  83年2月28日”

  赵明月看完信,心中感慨万千,接收到的唯一一个信息就是:他可能不能按时回来,起码三个月时间可能搞不定。赵明月千等万等,等来了消息,却发现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顺利,不由得忧从中来。不过这件事,她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国内与国外太久没有交流沟通,肯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他的学习任务绝对不可能轻松的。

  赵明月看着那张明信片,深蓝色的海面波涛粼粼,闪烁着银光,十分美丽。她知道,这也是沈旭跃的眼睛所见之景。

  气温渐渐回升,北京的春天也快来了,但是迟迟不肯露面。胡年春第一次在北京过冬:“这都二月份了,都还这么冷,这里的人什么时候才能种地啊?”她说的二月,是指农历二月,在老辈的日历里,永远都只有农历,因为跟农事息息相关。

  赵明月说:“这边人不种水稻,种小麦,小麦应该是去年秋天就种下了,等到春天的时候才长出来。”

  胡年春睁大了眼:“吓!这么冷的天,那些种子都冻不死?”

  赵明月笑道:“这种作物就是特别扛冻的,要是咱们那儿,没准还长不出来呢。”

  胡年春来一次北京,还真长了不少见识,跟他们老家那儿真是大相径庭。

  赵明月的肚子开始显怀,穿着大衣棉袄的时候,倒是不大看得出来,但是等春天一来,就藏不住了。不少同事都知道她怀孕了,因为她家每天都在做好吃好喝的,香味馋死个人,还请了母亲过来专门给做饭吃,一般没事不会这么大张旗鼓让老人来照顾生活的。

  在收到沈旭跃的第三封信时,春天终于来了,沈旭跃果然不能如预期的三个月回来,起码还要多留两个月,他的学习任务倒能如期完成,但是他的同伴老张因为语言的障碍,比他的学习进步慢了一个多月,两人负责的课题是不一样的,所以沈旭跃也帮不上忙,但也不能他先学完了就回去了,既然同去的,肯定要同回才行。

  赵明月脱下了厚重的棉衣,换上了呢大衣,身上总算感觉轻了好几斤,不过另一个位置却重了好几斤,她已经有快五个月的身孕了,肚子明显大了起来,而且她最近一直都在拼命滋补,整个人都变得圆润起来,连双下巴都隐隐可见了。赵明月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生孩子的代价可真够大的,希望生完孩子后还能瘦回来,自己现在还算年轻,应该比较好恢复。

  周末的时候,赵明月会和母亲回沈家去看看,有时候会碰到方臻也回来坐坐,方臻在海军司令部住着,等闲不让人进,除非她自己出来才行。方臻已经有八个多月了,快要生了,肚子非常大,像个气球一样,赵明月想到自己到时候也那样,不由得觉得头皮阵阵发麻。

  沈母见了赵明月,就问:“旭跃说什么时候回来?”

  赵明月说:“前两天接到信,说学习任务比较重,还要两个月才行。”

  沈母叹了口气:“一定要在你生孩子前回来才行啊。”

  赵明月反倒要过来安慰婆婆:“在我生孩子之前肯定能回来的,妈你就放心吧。”

  北京的春天非常美丽,但是也很多风沙,赵明月常常听见母亲说:“鼎锅里怎么又这么多沙子啊,我明明都盖得严严实实的。”

  赵明月说:“可能是风吹的,也可能本来水里就有沙子。”

  “真是作孽哦,我要把炉子提到屋里来做菜,不然饭菜里都沙子。这北京就没几天好日子,还是去年你结婚那几天好一点。”胡年春说,首都的神圣光环慢慢在她心中暗淡下去,北京这地方,冬天冷得要死,又那么长,好不容易等来春天,结果到处都是沙尘,就没几天轻省日子,毛|主席就在这样的地方生活,那还不如他们老家呢。

  赵明月在屋子里看书,听着母亲在外面唠叨,不由得勾起嘴角笑了。

  春天最麻烦的事不是沙尘,而是冷热多变的天气,这种天气人就容易感冒。赵明月小心又谨慎,但还是感冒了,感冒了还不算,还咳嗽了,在这个漫天飞絮的季节,咳嗽真是件要人命的事,她怀着孩子,不能打针,也不能吃药,只能硬扛着。

  胡年春有很多治疗感冒咳嗽的小方子,不用打针吃药也能好,但是离了本乡土,这些都派不上用场,因为根本就找不到她所要的材料,比如枇杷叶子熬水,哪里去找枇杷树。没有办法,只能给她熬冰糖雪梨。幸亏北京的梨多,想吃多少有多少。

  于有清听说赵明月感冒了,扛了两箱雪梨过来,给赵明月当水吃。赵明月心里焦急,但也毫无办法,只能默默祈祷着身体快点好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过节了呢,我准备给自己放天假,更新量可能会少点,大家多包涵啊祝大家节日快乐!

  第八十八章 待产

  咳嗽这种病,印证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老话,来得突然,去得慢。赵明月没有想过,自己对一个感冒如此束手无策,为了孩子的健康,不能吃药打针,只能靠着冰糖雪梨和自身的抵抗力慢慢痊愈,内心焦虑而无助。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春天不好,明明是最美丽最令人期待的春天啊,怎么现在变成了现在这样呢。

  她每天都戴着口罩,将喝的水都换成了母亲给她熬的冰糖雪梨水,几乎把梨子当饭吃,这样差不多过了七八天,咳嗽才彻底好起来。经此一事,以致后来赵明月对以后的每个春天都如临大敌,早早就准备好了口罩,以应付漫天的飞絮。

  北京的春天短,真正能够感受到春天气息的,前后不过一个多月,然后就立即开启夏天模式,到了六月,天气已经非常热了。方臻在这个六月生了一个男孩,母子平安健康,这是沈家的长孙,全家人都兴高采烈,一家老少都围着这个小宝贝打转。

  赵明月也替他们高兴。母亲胡年春知道方臻生了个男孩之后,高兴之余却有些担忧:“女儿,小沈有没有跟你说过,想要男孩还是女孩?”

  赵明月知道母亲的担忧:“他喜欢女孩,说想要女儿来着。”

  胡年春松了口气:“那就好。”

  赵明月安慰母亲说:“妈,你别担心,他不会重男轻女的。我觉得生女儿更好一点,你看吧,他大姐生了个儿子,大哥也生了个儿子,我要是生个女儿,家里就这一个女孩了,肯定受宠爱。而且女儿贴心啊,要是有个女儿像我这样,多好哇。”

  胡年春看着女儿,叹气说:“妈也知道女儿好,贴心,但是就担心你公公婆婆有那种想法,以后对你有看法。”胡年春是传统的女人,养儿防老、传宗接代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可是女儿吃公家粮,只能生一个,当然生女孩自己也会喜欢,要是个男孩,那就是十全十美了。

  赵明月笑道:“妈,孩子性别都已经定了,不管是男是女,那都是我们的缘分,我都会爱护这个孩子的。”

  “当然,自己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你公公婆婆不介意就更好了。”胡年春说。

  赵明月想了想:“我有一次问过他爸,他好像是说男女都一样。婆婆的态度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她已经有孙子了,应该就不会太介意我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吧。”

  赵明月的肚子已经非常大了,六个多月,身子已经非常沉了,走路有点像螃蟹,一摇一晃的,赵明月心想,为了这个孩子,牺牲可真够大的,不过都是值得的。每天傍晚,她都要和母亲到校园里去走走,散散步。医生也说了,适当的运动可以有助于顺产。

  六月的北京,已经非常热了,但是傍晚的天气非常凉爽,有微风徐徐吹来,风是来自南方的风,沙尘非常少,说起来,北京倒是夏冬两个季节的空气质量比较好了。

  母女俩走了一段,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休息一阵,赵明月说:“旭跃说比预期要多两个月时间,要八月份才能回来呢,到时候我都该生了,不会真要等我生孩子了才回吧。”

  胡年春说:“别担心,说了会回来,肯定就会回来的,你安心养好胎就好了。”

  赵明月掏出手绢扇风,尽管傍晚还挺凉快,但是怀孕后期体质偏热,特别怕热,刚走一段,就觉得背心发热了。“妈,我们周末去买个电风扇吧,我觉得太热了。”

  胡年春点点头:“好,去买一台吧。”

  赵明月说:“顺便回家去看看大嫂和侄儿,我给小孩子做的几件衣裳也送过去。”方臻是前几天生的,赵明月还没去看过侄儿呢,就听沈启学来报过一次喜,方臻生了孩子后,已经回到沈家去坐月子了。

  胡年春问:“到时候你坐月子在哪坐?回你婆婆那儿?还是在这边。”

  赵明月想了想:“要是旭跃赶在我生孩子之前回来就好了,他可以将房子布置好,到时候我们就直接搬过去。不然还得回他爸妈那儿。到时候两个孩子,吵得要死,休息都没法休息。”到时候沈母要带沈启学的孩子,自己又带一个回去,两个孩子一起嚎或者轮流嚎,这都是件令人头疼的事。

  胡年春说:“对啊,带孩子就怕凑在一起了,一个哭,另一个被吵着了,肯定也要哭。”

  赵明月摸着自己的肚子:“一会儿我去给沈旭跃写信,要求他无论如何都要在八月份之前赶回来。”

  胡年春笑着说:“让他尽力就行了,办不到也没办法。”

  “他的问题我估计不大,就是跟他一起去的那个家伙拖后腿了。”赵明月叹了口气。

  周末的时候,赵明月在母亲的陪同下,坐公交车到了沈家,车上有人看着她们母女,还有人主动给她们让座,这年头的人素质高,热情善良,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士,根本就无需售票员提醒。

  到了沈家,赵明月看见院子里的竹竿上晾满了尿布片子,屋子里有孩子在小声地哇哇哭,赵明月进了院子,看见沈父抱着孩子出来了,站在走廊下,一边摇着手臂:“乖,不哭啊。”

  赵明月看着沈父满脸慈祥的笑容,便笑了,老人的心情想必非常不错:“爸。”

  沈父一抬头,看见赵明月母女:“亲家母,明月,你们回来了。”

  “嗯,我妈和大嫂呢?”

  “你妈买菜去了,你嫂子在给孩子冲奶粉,快进屋坐。”

  赵明月走过去,看着那个婴儿,皮肤有点儿黑,五官小小的,挤在一起,看起来像沈启学多一点,正张着嘴嗷嗷哭,赵明月伸手摸了摸他柔嫩的小脸蛋:“真可爱,叫什么名字?”

  沈父说:“大名叫沈润晟,小名叫壮壮。大名是他爸取的,拗口得很。”

  “哪两个字?”赵明月问。

  方臻在屋子里听见外面的声音,便走到门口,手里还拿着奶瓶在摇晃:“明月,婶娘,你们都回来了,快进屋来坐。你是问壮壮的名字吗?润就是滋润的润,晟是日成晟,旺盛的意思。”她的额头还裹着一块帕子,这是老辈人坐月子的法子,产妇头不能吹风,否则以后会头痛。

  赵明月想了想,那字可真够生僻的,不知道他们两口子是从哪里翻出来的,便笑道:“寓意挺好。”

  方臻从沈父手里抱过正在哭奶吃的壮壮:“乖儿子,不哭啊,来,喝奶奶。”自己先尝了一口,确信不烫了,这才塞到儿子嘴里,孩子有了奶水,立马不哭了。

  沈父将孩子放到方臻怀里,自己出去了。

  赵明月问:“怎么呢,奶水不够吗?”

  方臻不好意思地说:“有点少了,妈妈给做了好多催奶的东西,还是不太够,只能搭配着奶粉喝。”

  赵明月看了一下桌子上的奶粉,还是美国进口的,方臻循着她的目光,说:“这个是爸托人买来的,美国进口的婴儿奶粉。壮壮还挺爱喝的。”

  赵明月点点头:“你要是奶水不够,我写信让旭跃从美国寄一点回来,不知道能不能寄。”

  方臻说:“我这边应该够了,暂时不用了。他在那边,你让他到时候带点回来,给你的孩子备用也可以。咱们国家还没有婴幼儿奶粉呢。”

  赵明月说:“我到时候还是尽量自己喂奶吧,我怕牛奶喝多了孩子上火。”这年可没什么奶粉伴侣之类的。

  方臻点点头:“这个倒也是,壮壮就有点便秘。”

  “所以你还是尽量多吃点催奶的食物,自己喂奶比较健康一些。”

  “嗯,好。”

  赵明月将母亲提着的书包拿过来,从里面拿出一叠衣服,有五六件:“大嫂,这个是我给壮壮做的,你拿着给他穿。”

  方臻一手拿着奶瓶,一手抱着孩子,腾不出手来,看了一眼,点头说:“哎呀,明月的手就是巧,做得多好看呐。壮壮快谢谢二婶。”

  赵明月笑着说:“衣服我都洗过,直接可以穿。夏天带孩子还是好多了,天气热,不怕冻着孩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