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将门弱女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俺也试试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 MB   上传时间:2015-03-05 15:31:36

  过了三天,那几个万花楼闹市拦车的女子果然被放了回来,官府说她们的确认识侯府里的丫鬟,只是记错了相会的时间,算是误会,并未犯下什么罪行。

  许多人都因此知道了侯府小姐用人不慎,贴身丫鬟竟然是个青楼老妓的手帕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想而知她的人品如何了。

  但也有传言说,这是大皇子报复与他吵架的侯府幼女的手段,不然以侯府之威,如何无法奈何几个闹市挑衅、毁人声誉的青楼女子?可见万花楼后台之硬。恰在此时,大皇子被册封太子的消息公布于众,大家更相信能公然羞辱镇北侯府的非太子莫属了。

  了悟之余,众人心中都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虽然侯府的幼女也许真的蠢笨无礼,可毕竟那才是个七岁的孩子。况且,镇北侯三代忠良,前面的老侯爷都是死在战场,现在的镇北侯带着二十万沈家军守着北疆,一直是朝中的英雄人物。太子这番作为,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而起因不过是孩童间的吵闹,这人的心胸……品德……仁慈……

  幕僚们多少听到了这些谈论,有好几个人曾想与大皇子谈谈有关侯府的民议。大皇子刚刚被皇帝立为太子,正是该赢得大臣和民众的首肯,以示皇帝选择无误的时候。可大皇子却公开与一个小女孩斗法,就是赢了,那个小女孩被毁了名誉,大皇子的名声也受了损。那个女孩子顶多嫁不了一个好人家,可这边大皇子却会因此失去太子的德名,谁轻谁重,难道不一目了然?

  可大家也都看得出来,大皇子一触及有关镇北侯府和那个幼女的事,就容易变得焦躁不快。此时又进入了夏季,天气渐热,大皇子的脾气更不好。众人谁都没有勇气提这个话题。

  礼部已经将册封大典定在了金秋九月,正是天高气爽之际。算来只有不足三个月的准备时间,许多人事的安排,东宫的布置,与朝臣的沟通诸等杂事,尚未解决。此时一个幼女所引起的议论,就不要提到议程上了。

  大家都默契地齐心协力,要以完成庆典,落实官位为主要目的,其他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侯府这边也十分忙乱。侯府和柳家已经走了定亲的过场,给长子定下了次年三月迎娶的日子。

  长子成亲是件很隆重的事。侯府中单拨出了院落,觉得屋宇不够宽敞,还在原来的房舍边又建了几间。把旧的房屋粉刷修缮,屋顶置瓦,门窗换新,院子里再铺路修坪,种花种树,很费时费力。

  苏婉娘苦口婆心,说服了沈湘此时不是行动的时候。大皇子刚刚被指为太子,侯府这时任何行动,都会被人曲解为对太子、对皇上决策的不满。沈湘再去与兄长们商量,也都明白现在不可多事,先忍耐一下。秋天时,太子册封大典时,侯爷也要回来,到时候看看侯爷的意思是什么再说。

  几个孩子既然决定了不去给行将成为太子的大皇子捣乱,心里都不舒服。沈毅就建议去野外游玩,这次沈汶坚决地被留在了家里。

  沈湘在春天踏青回来,就选了弓箭作为武器,马术自然也说得过去,他们几个就都骑了马,一辆马车都没有,带了卫队出城,走了半个多月才回来。

  他们回来后沈汶才知道,在出城路上他们遇见了也去郊外骑马的三皇子,既然都是去游玩,两处人马就汇在了一起,一同在百里外的山林丘陵地带过了这段时间。三皇子与侯府几个孩子日日在林间或草地上呼啸驰骋,夜晚则点起篝火,谈笑烤肉,过得很畅意。

  沈汶记得前世没她这档子的事时,沈毅和沈坚就与三皇子经常一起出去骑马,但好像没有像这次游玩得这么久,这么明显地交好。

  沈汶不知道这次沈毅是与三皇子有约在先还是偶然相遇,但是她可以猜测从行将成为太子的大皇子的角度看,沈毅等人与三皇子的这次同行,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必将进一步加深他对侯府的憎恶。

  如果说花会是冲突隐蔽的开场,那么沈汶元宵佳节与大皇子四公主的吵闹,就是让原来隐约的不和提早暴露了出来,这次与三皇子的出游,就把侯府的立场完全明朗化了。

  一方面,沈汶后悔自己行动太早,过快地引起了对方的注意。而且,在对方前来探听虚实时,自己没有压住气,本意是想给大皇子留下一个愚蠢的印象,但因为不愿被羞辱,结果阴了大皇子一下。从大皇子对他们回城的行动来看,自己低估了大皇子的愤怒。

  环环相扣,沈毅反击了,公开地与三皇子站在了一起。

  沈汶开始担心从此后,大皇子会加快事件的进程,提前对侯府下手,而自己还太小,有太多事情没有准备。

  可另一方面,沈汶知道也不能再等待。她不能让太子得到季文昭这个最得力的羽翼,可如果想阻止季文昭,她就得借助帮手,而最合适的就是苏婉娘。救出苏婉娘,就惊动了对方……

  沈汶纠结了许久,最后想到,前世此时,大皇子得了季文昭,后面两年干的都是励精图治的事。没记得有什么针对侯府的事。现在季文昭并没有投靠太子,该是对方一大损失,算是减缓了对方的力量。下面只能尽力破坏对方的势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对方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很快整治侯府。

  沈汶猜得一点也不错。大皇子得到沈毅等与三皇子出游半月这个消息时,半日阴着脸不怎么说话。周围的幕僚用各种方式旁敲侧击地开导他都无济于事。这日下午,大皇子派人给皇后递了信,要求参见母后。皇后马上让人请大皇子前来共用晚餐。

  皇后这年不过三十四岁,依然是个容光焕发的妇人,柳叶眉碧色莹润,丹凤眼神光外露,只是眉眼间已经没有了任何温情,嘴角微微向内,似乎总在不快之中。可见到了从宫门处走进来的大皇子,皇后贾氏还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见礼后,皇后笑着说:“这几日不见,皇儿看着像是瘦了。”

  大皇子微叹道:“诸事繁忙,无暇休息。有时我真羡慕三皇弟,前一阵子,和镇北侯的公子们去出游半月,玩得很开心。”

  皇后脸上的肌肉似乎没有变,可笑意却消失了,语气含了教训的口吻说:“我何尝不羡慕陈贵妃,天天只侍候着皇上,开开心心的,后宫的杂事都不用管。人的命不同,皇儿身为长子,很快就成太子,这可是谁都比不上的。你不该总拿着自己的不满之处去比对方的得意之处,我曾多次告诉你,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你若是也到处去玩,可还想当太子吗?人若是没有凌云之志,自然是会甘于平庸。他玩了两天你就羡慕他,他若当了太子,你又当如何?!”

  大皇子慌忙点头说道:“母后说的是,孩儿不该说羡慕三皇弟,该庆幸自己能得到父皇的首肯。”

  皇后点头道:“这才是懂事的孩子。况且,月有圆缺,人有祸福,他玩来玩去,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平时我儿只要专心为皇上做事,其他的就不必放在心上。”

  大皇子低头说:“谢谢母后,听了母后的指点,孩儿才觉得心安。”

  皇后微笑:“何需客气?来,好好与我用顿晚饭,知道你会来,我让他们准备了糖醋鲤鱼……”

  用过了晚餐,大皇子告退,皇后处理了些宫中杂务,从侍寝记录上就知道了皇上今夜又宿在了陈贵妃的殿中。

  皇后情绪恶劣,旁边的宫人动作缓慢,皇后不由得斥责了几句。众人见皇后放下了书册,就忙上前为她就寝进行准备。有人帮着卸去钗环,有人扶着皇后更衣沐浴。

  宫人太监将烛火一一熄灭,皇后的寝室中只余床下和门边的烛火。三个宫女服侍了皇后上床,只有一个留下,为皇后做最后的打理。

  屋中黑暗,孤独的烛火把皇后的脸映得有些狰狞。

  皇后似是在自言自语:“那个贱人是不能留着了。她这么张狂,她的孩子就敢给皇儿添堵……”

  她身边的宫女只“嗯”了一声。皇后躺下,宫女放下了绣着丹凤朝阳的轻帐,熄灭了床下的烛火,留了门口处的小灯,走了出去。

  与此同时,皇帝夜宿的贵妃殿内外,也同样一片漆黑。

  晚宴后,陈贵妃让人在院落里搭了纱帐,熄了周围的灯火,在远处轻吹笛箫,自己则与皇帝躺在长椅上,遥望着夏夜的璀璨星空,轻言慢语地聊天。

  陈贵妃虽然二十七岁了,可那说话中的曼妙声调还宛如一个待字闺中的羞涩少女。

  似是无意中,皇帝问道:“我听说三郎最近与镇北侯的孩子走得很近?”

  陈贵妃慢慢地叹了口气,微带了悲伤的语气说:“孩子大了,就喜欢到外面去骑马,总说日后想为国家去守着边关。这城里最厉害的武将就是镇北侯了,他总想起去和人家的孩子一较上下。回来还向我吹他比那个府里的什么大公子骑马还快。一点也不知道羞!我说怕是人家在让着他,他却说他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人家才不会让着他,是他自己赢的,得意得很。陛下,你有时间就敲打他几句吧,别让他总这么骄傲,他现在总觉的我这个为娘的没有见识,陛下的话他还是会听的。”

  皇帝笑起来:“他还是个少年人呀,倒是该有这种狂性子才好。能胜了镇北侯的孩子也是该高兴,朕的孩子应该高人一头,别让他说自己‘不是人物’这种话,日后他可是要成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

  陈贵妃“嘤”声一笑:“陛下总是这么宠他,如果陛下不喜他与镇北侯府有什么接触,就告诉他!让他别跟人家争了。陛下,可别惯着他,最好抓个机会打他几下子,看他还敢不敢到我面前来吹嘘他又胜了什么之类的……”

  皇帝哈哈笑:“争就争呗!赢了别到你这里吹,到朕那里去说,我有彩头赏他!”

  陈贵妃带笑轻叹:“皇上呀,我先替他谢恩了。您对他可真太好了,他日后真得成个大将军才行了,不然怎么对得起皇上这样的栽培。”

  皇帝笑着说:“那是以后的事啦,现在,爱妃,倒是该想想如何对得起朕……”

  夏虫鸣响,暖风阵阵,纱帐中一片朦胧。?

☆、傲气

?  沈毅与三皇子一同游玩了半月这事,老夫人和杨氏也觉得有些不妥,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女人们平时的话题不过是名声家世外加收入和礼物之类的,很少有朝政方面的讨论。

  将身边的下人支开后,老夫人不无忧虑地对杨氏说:“你还是得和毅儿他们说说,平时不要和三皇子过密往来。这一下子出去一同玩了半月,谁不知道?朝廷可不愿皇子与文臣武将有过多交往。”

  

  杨氏也叹气道:“我也对毅儿说了,因为侯爷以前也叮嘱过,不要与皇家的人深交。可毅儿说以前他们也一起玩过,这次路上碰见了,三皇子开了口,就没法说不成。因为那年花会,三皇子也曾来过府上。那时没把人赶出去,现在大皇子就要册封为太子了,就拒绝人家,显得咱们侯府太没骨气了。可我也觉得,毅儿他们觉得大皇子不地道,与三皇子一起,也算表示下不快吧。”

  老夫人摇头说:“孩子家不知轻重啊!大皇子为了汶儿的事都计较成那个样子,毅儿他们这么干,他还能不放在心上?你一定找机会好好对他们说说,千万不能再这么着了!”

  老夫人刚撂下了话,杨氏还没有找到机会与沈毅私下好好说说,几日后,她就接到了五公主的帖子,说要来给沈湘过生日。拿着这拜帖,杨氏简直像捧着火,马上就去见老夫人。

  “母亲!”杨氏现在也不嫌老夫人对她挑刺儿了,有个家里老人能商量商量是好事。丈夫不在,娘家没什么人,孩子们要么是明显不听话了,要么是不懂事,自己这些年一心掌着侯府,也没有过心的闺蜜,她除了婆婆还能找谁去?

  杨氏叹息:“这五公主要来,三皇子肯定是送她来,这不又得和毅儿他们搅在一起了吗?”

  老夫人拿着帖子仔细看,疑惑地问:“五公主怎么会想到来给湘儿过生日?”

  杨氏有些不好意思:“早年间,我生湘儿,好不容易盼来了个女儿,咱府里不是给湘儿大办了次百日吗?陈贵妃和我家转弯有点儿亲,为凑个热闹,就给她送过帖子。她当然没有来,可还派人送了礼来,很有人情。这些年,五公主也就来了次花会什么的,别的没什么往来。这次是她头一次要来给湘儿过生日,也许因为湘儿今年是个整日子,十岁了。”

  老夫人皱眉半晌,慢慢地叹气道:“若说避,也不是没有法子。”

  杨氏急忙问道:“该如何做?”

  老夫人眼望着窗口轻声说:“到那天,找个事儿,把毅儿他们支出去,等五公主他们走了,再让毅儿他们回来;或者,我在那前日,突然病了,这样,湘儿就过不了生日;再或者,让湘儿装病,给五公主报信儿……这法子,多着呢。”

  杨氏犹豫着:“那娘说,我们用哪个法儿?”

  老夫人慢慢地转了目光,看着杨氏说:“你看着办。”

  杨氏皱眉:“娘是什么意思?”

  老夫人微微摇了下头:“我老了,想不开了,什么都不想干,就想堂堂正正地活着。”

  杨氏没想明白,告辞了出来,偷偷叫来了自己的陪房钱氏,把事情讲了一遍,问道:“母亲给了主意,可又说不想用,让我看着办,这是什么意思?”

  钱氏深叹了口气:“夫人,老夫人这是气不过呀。您还记得当初苏婉娘那丫鬟要寻死,老夫人说的话了吗?”

  杨氏想起来,点头。

  钱氏继续说:“老夫人心里傲气呀,镇北侯府的今天是老侯爷和将士们用命换来的,如果咱们府连来给小姐过生日的客人都不敢接待,非让自己的孩子避出去或者主人装病,这活得多憋屈呀。当初那些人死了就为了今天咱们这么活着吗?所以老夫人说想堂堂正正地活着,她不想低头呀。可咱府里有孩子,她让夫人来拿主意。”

  杨氏眼睛红了,拉了钱氏的手说:“嫲嫲,我也想堂堂正正的活着,当初我爹总说,人如果对得起良心,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我怎么能不担心?正月里,汶儿就是和大皇子四公主拌了几句嘴,你看看这后面的事儿,他就能那么不要脸!”

  钱氏吓得忙捂嘴,左右看看,小声说:“夫人,您也不是不知道,这府里人多杂,这话可不敢乱说!”

  杨氏低声说:“既然这府里人杂,就不能弄那些装病的事儿,万一传出去,咱们府为了躲着不见三皇子竟然让小姐装病,连生日都过不成,那咱们府的脸就丢尽了!我去问问毅儿吧,他如果愿意,就让他带着二郎一起出去,只留三郎接待三皇子。三郎才十三岁,就是真见了三皇子,也该不算是什么结交吧。”

  钱氏“哎呦”了一声:“那三皇子也不过十五岁,与咱们府的二公子,平远侯的大公子差不了一岁半岁的,你看三公子和二公子还有张大公子处得多好,总要和他们下棋,哪里显得他小了?真要是他留下来了,弄不好和三皇子下一天棋,让三皇子留的时间更长呢。”

  杨氏皱眉道:“那看来真得都支出去才行啊。可侯府三个男孩子都不在,还偏偏是大小姐的生日,这怎么都说不过去吧?”

  钱氏叹道:“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嘛,大家谁会看不出来?这就是表示侯府不想让三皇子和公子们交好了,也给大皇子递个和好的意思,表示咱们府和他是一起的。”

  杨氏火儿了:“凭什么?!”

  钱氏“嘘”了一声:“夫人啊,这可不是小事呀。这大皇子就要成太子了,日后可是皇帝。咱们府是臣子,怎么能不听皇上的?”

  杨氏气愤地说:“可他现在还不是!”

  钱氏无奈了:“老夫人让夫人‘看着办’就是这个意思,最后还是得夫人拿主意。”

  杨氏在愤怒、不甘和对孩子的担心中,左右摇摆,游移不定,最后还是决定和大儿子谈谈,又想说服他带着弟弟们出府,又想听听他有什么不同的建议。沈毅毕竟是十七岁的大人了,明年就要成婚,平时总自己拿主意。

  沈毅对杨氏让他出去的建议断然拒绝:“母亲,此事不可。我带了弟弟们在大妹妹的生日时离府,五公主又正好由三皇子陪着来给大妹妹祝寿,谁看不出来是为了何事?镇北侯府如果如此行事,日后我们怎么能在人前直腰?”

  杨氏心说这倒是与老夫人同出一辙,自己虽然同意这种观点,可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还是违心地问:“我儿能不能想出即能保住侯府的脸面,又能不与三皇子交厚的方法?”

  沈毅闷闷地说:“母亲容我再想想,现在还没有。”可听那个意思,他根本就没打算想。

  知道了公主要来,府里怎么也得准备一下。向几个平常还算说得上话的人家发了帖子,定了宴席,雇了管弦。正是七月盛夏,在小湖边的凉亭摆放了席子和竹椅,给女孩子们布置了换衣更衣或者休息的小偏厅。

  到了沈湘生日那天,沈毅的方法也没拿出来。而前几日,杨氏委婉地问沈湘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这个生日就别过了,也让沈湘拒绝了,还一个劲儿地问杨氏怎么了。

  杨氏从早上一起来,就觉得心口发闷,有种喘不过来气的感觉。可是想到要到大厅里去见来请安的孩子们,只得强打了精神梳洗装扮。她现在就是真的不舒服也不能说出来,免得侯府上下老老小小的都会觉得她在装病,日后谁都看不起她。

  夏日的早上,空气里已经有了一丝热意。

  杨氏走入大厅,步履沉重,后背有点出汗。屋子里,几个孩子站起来,对她行礼。沈毅穿了一身白色夏衫,腰扎了一条浅绿色玉带,显得挺拔英俊,毫无畏惧。这是她为之骄傲的长子,杨氏鼻子一酸,忙抿了嘴角,做出笑脸,转眼看沈湘。沈湘就是生日这天,也是一身短打扮,她喜欢的淡红色衣裤,头上插了支雕着莲花的金钗。

  杨氏笑着说:“今天是湘儿的生日,大家都好好玩玩。”说完,竟然想不起还该讲什么。门外老夫人走了进来,众人都道了早安。

  老夫人看着却是情绪很高的样子,坐下后说:“我可一直等着个热闹事儿呢,听说请的那些管弦,在京城里是很好的。”

  杨氏忙说:“是,我给了她们单子,她们说随时都可以点,娘有什么要听的曲儿,让人告诉她们就行。”

  老夫人挥手道:“只要是喜庆的,都好听。”

  杨氏嗔道:“喜庆的都是敲锣打鼓的,这大夏天的,娘也不嫌吵。”

  老夫人笑着说:“我老了,听不清了,吵也是吵你们。”

  大家都笑了,杨氏让人上了早饭,与孩子们一起吃饭。

  沈汶记得前世此时五公主也来给沈湘过生日了,而三皇子自然也一起来,还和几个哥哥在习武场里比划了几下。可那时自己正在跟母亲闹别扭,因为自己的生日就在一个多月之后,但母亲却说自己还小,不给自己过了。那时自己根本不知道侯府是否对自身的危机有过感觉,是不是有意接待了五公主和三皇子,可这次她清楚地知道老夫人和杨氏以及沈毅都是有意选择了骄傲,而不是妥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2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2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将门弱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