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将门弱女_分节阅读_第271节
小说作者:俺也试试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 MB   上传时间:2015-03-05 15:31:36

  杨氏也喊:“强儿!回来呀!”

  可是沈强像是没有听见,提着刀,像个傻子一样愣愣地走入了正在围攻的御林军队伍中……

  不久,墙外就一片惊呼声,有人大喊:“撤!撤啊!”听声音像是方才与老夫人对话的,沈强许是也听出来了,片刻间,那个声音发出了一声惨叫。

  院墙外面的脚步声嘈杂地远去,苏婉娘怕沈强再接着追他们,就跑出院门找沈强,只见沈强站在一片尸首中间,皱着眉,歪着脑袋。手里的刀已经有些卷刃了,刀刃上全是红红白白的污渍。

  苏婉娘小心地拉了下沈强的袖子,对沈强说:“四弟,回来吧,娘担心你。”

  已经远远退开了的御林军有人喊:“射!”

  一团箭雨向他们射来,苏婉娘大惊,可沈强只是挥了几下刀,就把箭全都打落在了地上。然后他扔了刀,弯腰从一具死尸边拿起了一张弓,捡起一只箭,搭箭一射,那边一声叫,一个人前额中箭,倒了下去。人们一见,都赶快后退,或者躲在屋子的拐角后。沈强再捡了一支箭,搭在弓上,一拉,只听乓地一声,弓弦崩断。他扔了弓,再捡起一只,再拉,又断了。

  苏婉娘又劝沈强:“四弟,进院子吧!祖母还在地上躺着呢。”

  沈强手里的弓砰地落在了地上,他突然往院子里跑,苏婉娘忙追着他进了院,老关忙让人把倒地的院门扶起,再立到门框处。

  沈强跑到老夫人的身边,一下子跪地,叫了一声:“祖母!”然后就嘶哑着哭起来。

  杨氏在哭泣中抬头:“儿啊!你说话了?!”

  沈强没理杨氏,只一连声叫:“祖母!祖母!……”可惜他叫了半天,老夫人也听不见了。

  几个人放声哭,苏婉娘忍着悲伤,说道:“快,把老夫人抬进屋去吧。”

  有人抬过来墙下的一条长凳,沈强抬了一边,帮着把老夫人抬入了内室。放下老夫人,杨氏和柳氏又是一阵痛哭,苏婉娘忍着眼泪,忙让人找白色衣服,时不常地还要看看沈强。

  沈强守在老夫人身边,瞪着眼睛,可是眼泪却如珠子般串串滚落。他这么呆坐了一个时辰,苏婉娘终于见看他眼泪少了,过去小声问:“四弟,你还好吗?”

  沈强缓缓扭头,对苏婉娘说:“义姐,我像做了一梦,刚刚醒过来,可是梦里的事,我都记得。祖母对我好……”他停了片刻,压下哽咽,沉声问:“你告诉我,是谁派了这些人来害我们?”

  苏婉娘见惯了沈强傻呵呵的样子,猛看到一个面带稚气的孩子这么正经地问问题,反应不过来,张口结舌地说:“你还小,现在护住这个院子就行了。”

  沈强眼睛红红地盯着苏婉娘,眸光锃亮,苏婉娘忽觉后背发寒,可是她过去带过沈强,对沈强总存着一份关爱的心,想起沈汶说的老道士指沈强是煞星,突然难受地对沈强说:“四弟,四弟,祖母最爱你,你千万,千万,别,别失了……”

  还没说完,外面老公喊:“四公子,来帮忙啊!他们人多了,又往这边来了!”

  沈强一抬头,看到了墙上的乌木弓,起身过去,将弓摘了下来,往外走去。杨氏已经哭得筋疲力尽,只在老夫人身边垂着头落泪,柳氏要看护两个孩子,苏婉娘见无人阻拦沈强,怕沈强又要出院落,就追了出去。

  ------------------

  叶中书一大早就得到了皇帝下旨抄杀两府的消息,他早饭都没有吃,就让人传话下去:让满城的人如前段时间那样,大唱镇北侯沈家军的英雄事迹,大力讴歌平远侯三皇子举义兵抗敌的壮举!不仅是那些优伶说客,门人学子都要出门活动!还叫那些清流官员在宫门外会合,一起抗议,要求复审此案。人应了就要走,叶中书又说:“虽然柳老官人、简老夫子和严老夫子那边的人早就通过气儿,但为免贻误,还是让人去告知他们一声,他们的人应该也往宫里去了。”

  柳老官人已然久不涉朝政了,可是他的孙女是镇北侯府长媳,怎么能见死不救?三皇子是简老夫子的学生,被牵扯在里面,作为老师怎么能不管?至于严敬那个老狐狸,他的孙女可是镇北侯府二儿媳,自然也不该旁观,此时都要拉上才好。

  吩咐完毕,叶中书才用了早餐,整顿了衣装,让人带上干粮和水,准备去宫门带着清流死磕到底。

  其实,根本用不着叶中书去报信儿,柳老官人早就让自己的大儿子到处去联络门下的文官,让他们提高警惕,防止奸人诬陷忠良。简老夫子也谆谆告诫了自己的门生,要给武将一个稳定的后方。此时间人心惶惶,国难当头,如果有人想向正在抵抗北戎的武将之家动手,就不能坐视,否则日后何人还去打仗?半壁江山已然危险了,难道还要亡国亡土?

  至于严敬那边,早已经布置了人。严大官人听了消息,连道自己的父亲料事如神——这不是救人吗?救自己弟弟的女儿,严五小姐!他赶快让所带的三十多书院学子到街头巷尾,大力呼吁皇帝细察,不要造成冤假错案。

  四皇子听丁内侍说有人在门口给他传了口信,说今天有事了,就忙准备进宫。他一连住了这么多天,此时只匆忙向蒋老官人告了下别,就急急地上了马车,带着丁内侍和三四个守陵的军士往皇城赶。

  过闹市,从车窗中,他听到街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议论皇帝抄杀镇北侯府和平远侯府的事。楼上,有人弹着牙板,大声唱着:“沈家儿郎百战死,血染江山万古垂……”

  百姓中有人大声说:“我才不信什么镇北侯投敌了,燕城还没有陷落!沈家军还在坚守!现在怎么能抄杀镇北侯府?!这是奸人在自毁江山!”下面一片声援:“正是!正事!我家兄长就是随着平远侯去抗敌的,他是铁正的君子,平远侯起义兵抗敌怎么是谋反了?!”……

  有马匹飞骑入内,来人大喊着:“急报!急报!东北路北戎被打败了!沈二公子当领头功!”百姓们哗然!“真的吗?!真的吗?!”……

  四皇子在车内一提嘴角:当然是真的,只是这个时间却不是真的。

  四皇子猜得很对,东北方面,北戎的几千人烧了村庄,杀了人,倒是激励了农人们的斗志。义兵们都是周围城镇的人,如果不抵抗,难免哪天自己的村庄也完了。何况北戎也是一群人,没多少骑兵,所以再接战,逃的人就少了。农人们越打越勇敢,加上还有更多的人加入了义兵,士气高了。那些伤兵们有弓弩,能掩护着义兵们接近北戎,近身搏斗。最后的一次交战,义兵十几个人打北戎一个,就是北戎人身手再矫健,也挡不住七八把锄头同时打来。几千北戎人或死或伤,余下的带着抢的粮食逃回了北戎。

  怕地方官员的奏章太慢,严氏书院的书生们按照严氏的嘱咐,写了战报,派人送往京城。信中虽然没有细讲沈坚如何退的北戎大军,但报告了沈督事带人击溃了北戎东北路的侵犯,现在所余的敌人也被清除了。

  此时的驿站早就瘫痪,京城外百里的主要道路上都是平远侯布置下的哨卡,以义兵的名义检查来往信函。得知了来人的任务,义兵们热情地收了战报,承诺送往京城。送信的也不是专门的信使,这战报也不是正式文件,他就是传递个消息,见有义兵接手,自然高兴,将战报交给了义兵,自己回去了。

  这份战报在京城外等了几天,等城里来人给了信儿,才有人拿了战报,进了城,一路大声宣告,送往皇城。

  四皇子的马车快到宫门口时,坐在车外的丁内侍按照四皇子预先的叮咛,让车夫放缓了速度。四皇子正担心自己是不是来得早了,需不需要找个地方停一会儿,就听一个女子哭喊着:“冤枉!冤枉啊!”

  马车边的军士们马上拦住她,刚要喝止,四皇子在车里听出了是沈二小姐的声音,忙说:“让她过来,我听听她有什么冤枉?”他没来早,想来沈二小姐早就在这里等着了。

  丁内侍让车停了,大声道:“让她过来!”

  沈汶戴着面纱哭着走过来,行礼后说道:“请问这位贵人可是要进宫?”

  四皇子半撩开车帘,说道:“也许吧,如果他们放我进去我就可以进去。”

  马车边有个喊冤的女子,人们围拢过来,想看个究竟。

  沈汶深施一礼,大声说道:“请贵人带小女子进宫,或者替小女子给圣上带个口信——小女子是镇北侯次女,现在听说朝廷下旨,指我献出了我父兄通敌的书信,我真的没有啊!小女子一直在庙中为父兄祈福,哪里献出过书信?!现如今,御林军正在抄杀我府,请贵人帮我,小女子想要声达天庭,为父兄喊冤!”她这些话说得语气真挚,字字动人。

  周围的人们听了都一惊,四皇子做出为难的样子,停了自以为足够的时间,说道:“额,这个,你在这里稍等,容我先进去禀告,听听圣上的意思。”

  沈汶又行深礼:“多谢贵人!”

  听见了沈汶说的话的人们开始议论纷纷:“哎,这沈二小姐说她没有献出书信呀!”“那旨意上怎么说她做了呢?”……

  如果一系列证据中,有一个是假的,那么人们会对其他证据都产生疑问。

  “沈二小姐没有献书,她原本在庙中祈福,不知是谁竟然敢用她的名义陷害她的父兄,她现在从庙里出来了,要讨个公平,正在皇宫口为父兄喊冤呢!”这个消息,被有心和无心的人们口口相传,火速在京城蔓延开了,许多人涌向皇宫,想看看沈二小姐,更多的民众开始相信两府是冤枉的。

  太子暴打了太子妃,又接着处理后面的零碎事情,耽误了不少功夫。等到他到了朝堂,见来上朝的朝官寥寥无几,想来是太子妃的事泄露了,吕氏官员罢朝了。太子冷哼:反正现在也快迁都了,上不上朝有什么要紧?他遣散了朝官,刚出了大殿,就得到了御林军的回报,说在平远侯府和镇北侯府都遇到了抵抗,太子听,不忧反喜:这就坐实了两府造反的说法!在京城公然抗旨拒捕,这本身就是罪证啊!

  他刚要去找皇帝,又有人来报,说宫外有了战报,太子忙让人递进来,他一读才知,东北路北戎被沈二公子领兵打败了!太子心中一沉,自然压下了这个战报,准备只告诉皇帝两府反抗御林军的事儿。他叫来了收容王志夫妇的幕僚,将战报递给了他。幕僚一看,吓得一身冷汗,结巴着说:“这,这是真的吗?”

  太子说道:“无论真假,好好拷问一下那个送消息的人!别让他死得太轻易,问问他是不是有人指使!”

  幕僚连连点头,带人回府就把王志抓了起来,反复拷打,王志受不过,只好说他没看见沈坚死,可是当时北戎十几万,沈坚只有千人,根本没法赢。幕僚还不死心,接着用刑,逼王志说出是谁教他说了谎。可怜王志只做了几天升官的梦,就被活活打死了,至死也不明白重伤的沈坚怎么能还活着。王志的老婆夏紫,坚称自己根本不知道王志的事,她诓骗出了沈二小姐,是有功的人,幕僚就先把她关了,想问一下太子再说。

  皇帝正翻看着孙公公递上的迁都单子,准备后日就启程迁都了,有太监来报皇帝说:“四皇子到了宫门,说奉旨回京了。”

  皇帝迟疑了一下:这个儿子这三年在皇陵,连弱冠礼都没有举行,他对四皇子真的不在意,可现在四皇子回来了,怎么都得见一面,就说道:“让他来见朕吧。”

  过了一会儿,四皇子在门外下了宫辇,由丁内侍扶着,进门向皇帝行拜见之礼。

  皇帝惊讶地发现四皇子在这三四年的守陵中,没有变得憔悴,反而肩平背直,神态平静,如果不是行走不便,也是一表人才。

  心中多少有些肯定,皇帝带着屈尊纡贵的口气说道:“现在正准备迁都,你回来就跟着走吧。”

  四皇子摇头说:“父皇,孩儿不想离开京城,愿与京城共存亡。”

  皇帝皱眉道:“难道你也想要兵权,说什么要守护京城之类的?”一个“也”字,说出了皇帝深深的不满。

  四皇子又摇头,“我没有带兵的经验,只是不想南迁。”迁什么迁?这就是一个局!我还想给自己留点儿面子!

  皇帝很不快!你这么英雄主义是想显得朕不够勇敢吗?刚回来就跟朕对着干!皇帝方才涌起的些微好感马上没了。他冷淡了脸色说:“随你吧!”挥手让四皇子退下。

  四皇子刚要走,好像才想起了什么似地随意地说:“方才在宫外,孩儿碰到了一个女子大声喊冤,说她是镇北侯次女沈二小姐,根本没有献出父兄通敌的书信。孩儿见她对四方民众诉说,就让军士们和她留在宫外,听凭父皇处理。”四皇子根本没有说要引见沈汶什么,直接就把这事儿交给了皇帝,表示自己与此无关。

  皇帝一愣,对镇北侯府,乃至平远侯府的定罪,这个沈二小姐献出的通敌书信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证据,现在有这么一位在外面说自己是沈二小姐,没献书信,这不是一下就把给两府定的通敌之罪给推翻了吗?

  皇帝问道:“会不会是冒充的?”

  四皇子带着不关心的口吻说:“百姓看来不觉得她的冒充的。”这是说如果她的话在市井间流传了,人们信以为真,哪怕她是冒充的,也同样把案子翻了。日后什么野史轶闻之类的,都会记录下这有损皇家声誉的流言。

  皇帝想了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见一下这个女子,然后马上说她是假冒的,让人把她杀了!这样,大家就会看出来皇帝十分重视真凭实据,竟然亲见了她,可是这个案子铁证如山,实在没办法。当然,不见她杀了她也可以,但是皇帝多少有点好奇,想看看这个这么多年让太子吃瘪的女子是什么样子。

  皇帝说道:“那就带她进来,让朕见见。”然后马上拉出去杖毙!

  旁边的太监马上应了。四皇子真想留下来,可是不能露出这种企图,只好行礼往外走,皇帝却说道:“你在一边看看什么叫骗子,下次也多些见识!”

  四皇子一喜,表面可没露什么,一低头默默地在旁边站了:什么叫骗子?那位的确是个骗子!只不过你不见得能玩过她……?

☆、面圣

?  太监传出话去,还得等一等人才能进来,皇帝就不理四皇子了,接着和孙公公指点迁都中的注意事项等等。四皇子在一边站得腿都僵了,可也不能动一动。心中想起人说的“落架凤凰不如鸡”,自己这个皇子当得真不如外公家的那些表兄弟舒服……

  过了半个时辰,外面才有了太监的声报:“陛下,沈二小姐到了。”

  皇帝哼了一声:“宣。”

  一个女子跟着太监走进了御书房,太监喝道:“还不参见陛下?!”

  那个女子猛一抬头,皇帝见这个女子脸形圆长,细眉下一双笑眼,圆鼻头,桃花般的嘴唇,长得也算是顺眼,但他阅了无数美女,绝对不会觉得她艳冠群芳什么的……死了真是一点都不可惜!皇帝面带了鄙夷,可是这个女子见了自己,双目一睁,像是万般惊讶,嘴唇微开,哆嗦起来,眼睛里含了眼泪。皇帝觉得她肯定就会开始喊冤了,正准备说:大胆,还不拉出去……

  沈汶一副悲伤神色地行了一礼说:“请……请陛下开恩!让民女参见太子殿下!”

  皇帝愣了,他登基几十年,这是头一次有人当着他的面,不说山呼万岁,反而要求见太子!

  四皇子微微低头,眼睛看着地上,心中暗叹:这哪里是来喊冤的?!这是来挑拨父子关系的!是要踩死太子啊……

  皇帝知道沈汶过去怎么把太子弄得狼狈不堪,一眼就看出了这是赤0裸0裸的阳谋,可是心里就是不舒服!怎么也无法立即就让人杀了沈汶,非常想得到沈汶的认可后再要她的命,忍不住地说:“为何要求见太子?!”有什么事不能对皇帝说?!

  沈汶似是万般悲哀地说:“民女是镇北侯次女,民女要向太子为我父兄求情,人说我献出了什么他们通敌的书信,我根本没有!我想请太子好好查查,那些书信是怎么来的。”

  皇帝心说,就是太子拿出的书信,你真是蠢到家了!可同时,他心底燃起一股邪火,这个女子如果向他申诉,他早就骂她是骗子了,可是现在她竟然没对他喊冤,他是谁?!他是皇帝!

  皇帝说:“朕怎知你不是个骗子?!”他把“朕”字咬得清晰,点出自己的地位!

  沈汶规规矩矩地回答:“太子殿下与民女过去见过几次面,他认识民女,知道民女不是冒充的。”还是没理皇帝的茬儿。

  皇帝觉得胸中憋闷,问道:“你怎知太子能帮你详查?”他就是在后面算计你们家的!

  沈汶瞪大眼睛很天真地说:“他是要成皇帝的呀,他难道不想查明冤案,给自己留个好名声,让人说他是明君吗?”

  朕还在位子上呢!这话说得像是太子已经登基了!皇帝刚要发怒,可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这个女子在用心计!也许是在用这话激他给她家伸冤平反?耍小聪明的女子!足不出户,能有什么见识?!皇帝掩饰不住轻蔑地说:“你可是想说朕如果想留个好名声,成明君就得帮你查查此案?”

  沈汶急忙使劲摇头,旁边有人喊道:“大胆!”沈汶马上面露胆怯,不敢摇头了。

  皇帝终于生气了,危险地半眯了眼睛问道:“你不想让朕帮你查明这事?”

  沈汶迟疑着说:“民女原来倒有这个想法,可是……”她低下了头。

  皇帝含了怒意地问:“可是什么?”

  沈汶怯懦地说:“民女不敢讲!”

  皇帝觉得沈汶欲擒故纵,不耐烦地说:“恕你无罪,讲吧。”

  沈汶还是使劲摇头:“不……陛下,还是让民女去见太子吧!”

  突然,这句话在前后承启间,有了很明显的含义——我不告诉你,我要去见太子,是因为,你没用了!

  想起沈汶刚见自己后的惊讶神情,皇帝心中愤怒,带着寒意道:“去叫太子来,朕倒是要看看你如何求太子帮你!”

  沈汶像是吓得瑟瑟发抖,可是在一边的四皇子却觉得她是在笑,欣喜若狂吧?她就是等着这个能让太子和皇帝一起在的机会吧?

  太子本来就要见皇帝说说两府抵抗御林军的事,正在路上,就有人跑来,说沈二小姐现在皇帝面前,要请他帮忙查查自己家的冤案!皇帝让他快去!

  太子一听浑身发冷,双拳快要握碎了才忍住了要发疯的冲动——沈二小姐?!她竟然没有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2页  当前第2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2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将门弱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