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三姑娘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麻辣香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09 KB   上传时间:2015-03-26 14:13:41

感情这姚二婶是以她自己为标准呢!当着刘婶子的面就贬自家人,三三心里来气,就连姚老奶也觉着她没脸,狠瞪了姚二婶一眼,骂道:“你那张嘴,回去找根针缝起来!不会说话你当哑巴。”

刘婶子只是笑笑,问姚连发:“大兄弟,你看咋样?”

几双眼睛就一起看着姚连发,姚连发吐了口烟说:“我看中看不中不作准,看小疼自己的意见吧。”

这就是说,姚连发看上了?

  ☆、第43章 两头甜

“我看中看不中不作准,看小疼自己的意见吧。”

姚连发这么说,那就是表示他看中了?刘婶子听了就说:“小疼啊,轮到你表态了。”

“你叫她表什么态,人家男方那头还没回话呢!咱家总得考虑考虑再说,你先问问男方那头吧。”姚老奶抢着说。

姚老奶这话音,就是要等着男方先表态。农村里相亲,弯弯还是不少的。如果女方先表态说:我看中了,那万一男方看不上,女方就有些尴尬没面子。等着男方先表态,女方就不会那么被动了。比如男方要是说他没看上,女方自然就可以说:我还看不上你呢!这样也不会跌了面子。

刘婶子一听乐得直拍大腿,笑哈哈地说:“不用问不用问,刚才人家小伙已经跟我说了,说可喜欢你家这姑娘了,他就没有个不愿情的,这不就等着你家点头了吗?”

这话说的,他杨北京要是有个不愿情,哪来的今天这事儿?姚三三听了差点笑出来,跟姚小改换了个眼色,两个丫头就对大姐挤挤眼睛偷着笑。

姚连发便转向姚小疼,说:“小疼,你看呢?我看这小孩还算不错,虽说家里势单了些,赶明儿没有公婆帮着操劳,可看着也老实正干,我看这亲事,就答应了吧。”

姚连发嘴里询问姚小疼,其实完全是在表态,已经自动忽略了姚小疼的意见。在他认知里,姚小疼一个十六七的小丫头,懂什么呀,大人做主就行。大人就算做主,还不是为了儿女好?也就幸亏这对象是杨北京,要不然,保不准又是一桩包办婚姻。

刘婶子心里多少有数,便也不再追问姚小疼,就顺着姚连发的话头说:“哎呀,那我这媒人是做成了?太好了,大兄弟,老话说递个手帕是亲家,我看下回逢集,就叫北京领小疼去买两件衣裳穿,咱把这亲事正儿八经定下来。”

“定下来自然应该。“姚连发说。订亲的事他真不想拖延,赶紧订了亲,他才好回天津去,张洪菊如今一个人留在那边呢。

按当地的规矩,青年男女相亲成功,先要订亲,男方给女方买衣裳首饰,并且给一笔订婚彩礼,叫做“小启”。姚连发跟刘婶子开口说的“小启”彩礼,是九百九十块钱,这个数目在当时算是一等一的了。

彩礼这东西,女方你要一千,男方我可以还价六百,订亲后媒人的主要作用就是帮着双方协商彩礼。但是杨家也没还价,一口答应了。杨北京不是多富裕,但是只要能顺利订婚就好,他不想姚小疼在当中为难。

这一天天气晴好,两家约定了去买衣裳的日子。姑娘穿了人家的衣裳,就表示订了亲,是人家未婚的媳妇儿了。

一般来说,男女双方还陌生,未免两个年轻人单独相处尴尬难交流,买衣裳这天,便会有媒人和双方姐妹、嫂子什么的陪着去。刘婶子一大早来接姚小疼,姚连发便叫姚三三跟着大姐一起去。

本来姚小改陪着去是更合适的,三三毕竟年纪小,但是,这时节家里农活忙,姚小改干活自然比三三强。

刘婶子领着姚小疼、姚三三走到村口,杨北京正站在一棵大杨树下等着呢,看见姚小疼过来,脸上便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一双眼睛几乎就看不见旁人了。

刘婶子领着姚家姐妹俩走到跟前,把姚小疼往杨北京身边一推,说:“喏,我今天忙死了,家里一兜子活儿,可耽误不起工夫。年轻人的事情你们自己办,我就不陪你们去了吧。”刘婶子说着,居然转脸就走了。

就说刘婶子这人聪明!姚三三看着刘婶子自顾自地走远,扭头淘气地对杨北京笑着说:“喂,我这回到底该怎么叫啊?叫你什么才合适?总不能还叫杨二哥吧!”

“你想好了,叫对了,我给你多多买糖吃。”杨北京心情好,便开始逗三三。

“那我是要叫……大姐夫?”

杨北京听了就咧着嘴笑,笑眯眯地看着姚小疼,姚小疼却闹了个大红脸,推了姚三三一把说:“乱说什么!你叫哥。”

还没过门呢,是不能叫姐夫的,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就比如姚小疼也一样,要是杨北京有个弟弟、妹妹,过门前就先叫“姐”,过了门才能改口叫嫂子。

“赶明儿反正还得改,多麻烦呀!”姚三三故意说,她忽然抬手一指杨北京,本着小脸说:“大姐夫,我可告诉你,赶明儿你要是敢欺负我大姐,我跟二姐、小四一块来捣破你家的锅底儿。”

杨北京看她那样儿,噗嗤一声就笑了,一边笑一边摇摇头,招呼她姊妹俩:“走吧,我骑车带着你们。”

杨北京发动摩托车,招呼她姊妹俩上去。姚小疼也没多想,随手拉着三三叫她先上,姚三三却说:“大姐,你先上,你坐当中。”

姚小疼一看,有点难为情,车子就那么点儿地方,三个人当然就挤了,她坐当中,那不是要跟杨北京紧贴在一块儿了?再说三三她个子小,坐当中更安全合适。于是姚小疼就说:“你人小,坐当中吧,容易坐下。”

“大姐,你要想清楚,我现在是他小姨子哎!他当姐夫的,他不是得离我远点儿?你是他对象,你离他近点能有什么?”

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姚小疼真是好笑又冒臊,拿她的歪理没法子。杨北京更是被这话逗得摇头失笑,就叫姚小疼:“随她吧,咱得快点儿,咱去埝城,怪远的。”

“去埝城?”姚小疼忙问,“不是到镇上吗?”

“镇上没啥衣裳好买的,不好看。反正没旁的事,正好去埝城玩去。”

这主意还是杨广州提议的,去埝城,两个年轻人就能在一起好好玩上一天了。当然,潜台词是,两个人要想亲近些,也不用怕撞见熟人了。

杨北京自然喜欢这主意!农村相亲、订婚的那一套,感觉真有些摆布人,明明他们如今光明正大的了,两个人这几天被各种程序、规矩摆布着,都没机会单独见见面、说说话。

三个人挤一辆摩托,喜欢的姑娘必然离他那么近,杨北京一路上心荡神怡,感觉简直要飞起来了。

姚三三自然不傻,她哪能当电灯泡!到了镇上,她便叫杨北京停下,利落地从摩托车上下来,冲着那两人挥挥手:“没工夫陪你们去,你俩自己去吧,我找地方玩去了。”

看着姚三三摇晃着马尾辫跑远了,杨北京回头对姚小疼说:“看来,我得要好好感谢一下三三了,今天要多她买点什么好吃的。”

本打算到镇上坐班车的,现在三三跑掉了,只剩下那一对人儿,杨北京忽然觉着,其实骑摩托比坐班车好多了,索性车头一转,直接上了大路。

“哎,我骑快点儿,你靠近些,抓牢我啊!”

******************

杨北京带着姚小疼,美滋滋地在埝城玩了一天,按风俗给姚小疼买了里外齐全的两身衣裳,包括鞋袜。回来后又在镇上买了十六包馃子(当地一种面粉和白糖做的点心),十六斤糖块,这些都是当地订亲要有的东西。

他们回到姚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姚连发才吃了晚饭,坐在饭桌旁边还没动窝。见到他们回来,便招呼杨北京进来坐着说话。

“我过两天就打算回天津,我离开都有十多天了,你婶儿她一个人在那边不行。我走了以后,家里就只有她几个丫头,家里活儿也多,有空你也来给照应着。”

杨北京赶忙说:“叔,你放心吧,我肯定勤来照应。就是过一阵子打算叫亲,你不在家的话……”

姚连发接口说:“我不在家,你叫亲该怎着就怎着,不用等我。”

过了“小启”,男方就可以挑个日子把姑娘叫去家中,熟悉家人,见见亲友什么的,这叫做“叫亲”,叫亲之后,整个订亲程序才算完成,男女双方就被周围的人认可为未婚夫妇,可以大大方方地自由往来了。

一般订亲之后要过一段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男女双方处的熟悉了,感情成熟了,就可以定下婚期,结婚前男方要再给姑娘传“大启”,送给姑娘一笔更多了彩礼,才能成功娶到媳妇回家。

好在大部分人家,都会把彩礼给姑娘买成嫁妆,带回婆家去了,家境好的,还会在彩礼之外,多陪送些嫁妆。不过姚家的情况自然另当别论了。

杨北京稍稍坐了坐,就告辞了要走。姚小疼起身送杨北京出去,三个妹妹彼此挤眉弄眼地笑,都不跟着去送,自然是让那两个人有机会粘糊啦。送到门口,杨北京回身轻声说:

“你回去吧,天黑。我反正往后就能常来了,过两天来叫亲。”

“嗯。”姚小疼低低地答应了一声,嘱咐道:“你骑车慢点!”

杨北京嘴里说着要走,却没动弹,他不走,姚小疼也不催,两个人就在大门口面对面站住了。杨北京鼓了半天的劲,终于悄悄伸出手,拉住了姚小疼的手。

“你……做什么呀!”姚小疼似乎觉得那只大手会烫人,似乎……烫到她了。她不由得扭头看了一眼院内,要是叫谁看见了怎么办?

“怕什么!你现在是我没过门的媳妇!”

拉拉小手,白天他想了一天呢,然而去埝城买东西,街上人多,居然都没好意思。杨北京握着姚小疼的手,大拇指不由自主地在她手背上摩挲,那种软软的、暖暖的感觉顺着大拇指,飞快地传到了他全身每个地方。

这是他没过门的媳妇哎,订亲的感觉真好!

门外粘粘糊糊,屋里三个做妹妹的便嘻嘻哈哈去翻大姐带回来的东西,一个订亲专用的红色大提包,里面鼓鼓的。好看的衣裳,时兴的鞋子,杨北京用心地给未来媳妇儿买这些东西,眼光居然十分好。

要知道,在当地人的观念中,打扮媳妇儿,那就是男人的责任。男人走出门,穿着媳妇两只手,衣物鞋袜都是媳妇打理的;而媳妇走出门,穿的则是男人的脸面了。

三个小丫头把这些衣裳拿起来看,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大姐穿上一定很好看。包里还装满了糖块,至于那一大堆馃子,则专门装了一个大大的袋子。姚小改就先打开了一包馃子,送去给姚连发。

“爸,你先尝尝这喜馃子。”

姚连发一拍大腿,着急地说:“哎呀,忘了忘了,馃子两头甜,按规矩,这馃子和糖块得给男方带回去一半的。赶紧去看看你哥走了没,把他叫住。”

姚小改赶紧出了门,一看,那两个人还在黏糊了,正离得很近,小声说着话,姚小疼就重重地咳嗽了一声,说:

“哥,你忘了拿回去的馃子和糖了。”

姚小疼被妹妹那一声咳嗽,弄得又红了脸。她赶紧回到屋里,把馃子和糖块分出来一半,给杨北京拿出来放好。

明天一早,两家人就会把这馃子和糖块分给亲朋好友,宣告两人订亲的喜讯,并且也会给村里邻居们送喜糖,这么一来,大家就都知道人家这小伙、姑娘已经是有主儿的人,也就不会再有旁人来扒拉说媒了。

  ☆、第44章 上赶着

姚小疼送走杨北京回屋,就看到三个妹妹一边吃糖,一边理着包里的新衣裳看,见到她进来,姚小改还拎起一件上衣,在她身上比划了一下,故意说:

“大姐,你穿不好看,给我穿正好。”

“唉,你说咱哥真偏心啊,就只给大姐一个人买新衣服,都不给我们买,下回来别让他进咱家门。”姚三三也跟着凑热闹。

姚小疼知道两个妹妹故意羞她,就笑着反击:“你记着啊,等你找对象,看我怎么羞你。”

小四吃着糖说“我让他进来,叫他多买糖给我吃就行。”

“你个馋小丫!”

姊妹几个嘻嘻哈哈一阵笑闹。

姚小疼从红提包底下掏出一个红色手绢的小包,拿去给姚连发。“爸,这是他家给的礼钱,给你收着吧。”

姚连发嗯了一声,把那手绢包打开,里头的钱数了一遍,就起身去锁在抽屉里,随□□代道:“明天你几个,去把这喜糖给本家近房都送点儿去,邻居也送点儿。——小改,你十六了吧,也能考虑找婆家了。”

姚连发话题忽然这么一转,姐妹几个一下子就有点发愣,姚小改愣了一下,连忙说:“爸,怎么想起来说这个了?姐十七找婆家,我怎么也得等到十七八再说吧?”

姚连发说:“也不是非得要等多大。你姐这个亲事,就是遇上合适的了,也算是该到的缘份,我本来还打算把她留在本村的。咱家人上单薄,你们要是在本村找个婆家,跟娘家互相照应着,那多好。都说女婿半个儿,女婿靠在家门口,这半个儿子也能多得些力,你自己靠着娘家也近。”

姐妹几个一听,不免就面面相觑,十分惊讶。这姚连发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怎么忽然提起姚小改的婚事?听他这话音,总觉着他有什么意图似的。

嫁在本村……姚小改心里想,要是能如她的意,她更愿意离娘家远一点,不能常来,偶尔回来一趟才会亲亲热热的,远离姚家这么多纷扰,过自己的日子。帮着娘家是应该的,但要是嫁在本村的话,按姚连发的做派,只怕是娘家的农活干不完,娘家的事情烦不完,结果还落不到一个好。

姚小改小心试探着说:“爸,在本村也有不好的地方,再说也不急,我比大姐小了一岁呢,等两年再说吧。”

“我就是先跟你说,有合适的咱就留心点,近便些的,养个闺女嫁太远,什么也指望不上,跟没养有什么两样!”

姚三三琢磨了一晚上,总觉着姚连发这话不是随便说的,不知道他心里在盘算什么。姚连发一回到家里,姐妹几个都变得老实沉闷,二姐更是乖顺的很,就连小四都不多话了。

记得小时候,她爸打老婆骂孩子的事情常有的,久而久之,几个闺女跟他都不亲了,心存畏惧。摊上这么个爸,也是够糟心的。

姚三三不禁盼着姚连发早点儿回天津去,起码在姐妹几个心智成熟、性格独立起来之前,越少受到他的影响越好。

******************

因为姚小疼订亲,第二天家里陆续来了一些贺喜的人,大人来了说说话,看看买的衣裳、彩礼啥的,衣裳好,彩礼多,那都是姚家的面子。姚小疼订亲的礼在村里是一等一的,姚连发跟旁人人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格外响亮了几分。

附近的小孩子们则是来要喜糖吃,姚小疼虽然被那么多人说的不好意思,还是大大方方地给小孩子们拿糖、拿馃子。

“小疼找的这个对象蛮不错,我还算中意。——我看鲍老二家那个二小子,也蛮不错的。”

姚二叔来的时候,姚连发忽然跟他说了这么一句。转折有点大,姚二叔不免一愣,随即就反应过来了。

“我看也不错,那小孩,雄气。”果然是亲兄弟,想法都一样的,姚二叔咂咂嘴说:“跟咱家小改差不多大吧?”

“大一岁。”

姚连发只说了这一句,就半天没再开口。姚二叔却明白了他的意思,瞥了忙碌的姚小改一眼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三姑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