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主有德,公子止步(双重生)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客子流年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5 KB   上传时间:2015-11-09 13:37:44

靖安漱口净面,梳洗了一番,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里越发陌生的自己不禁蹙眉。是因为今日要见到那个人吗?所以她才心神不宁,暴躁易怒。她改了衣服改了发饰,甚至今天不去了又如何?改变不了什么的,因为她靖安仍然爱着那个人,所以没有什么会改变的。

如果真的能放下,早在之前她就该去找父皇,告诉他她讨厌谢谦之,他的太子侍读也不用做了。可她舍不得,她想见见他,很想很想。

“梅香,让她们把衣服拿回来吧。”靖安把玩着手中的步摇,忽然改了主意。她不能奢望着以后与谢谦之没有一点交集,她不能奢望着她能如陌生人一样对待谢谦之。她只能努力的不让自己沉沦,努力的用曾经爱上他的时间来慢慢忘记他。

“皇姐”明明是极为温和的声音,梅香挽着纱幔的手狠狠一抖,慌忙低头。她不敢忘了,不敢忘了暗室里太子脸上分明挂着慵懒无害的笑容,眼里却溢出阴冷狠厉,将所有人的命运都捏在手里。不过是才十五岁的少年呀,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这世上怕是只有公主一个人会认为自己的弟弟是如表面一般温和无害的少年。

“来得好早,可用过早膳了”靖安隐去心中的不安,如她渐渐浮现的记忆里一样,阿颜一身广袖玄色常服,连束发的发冠都是记忆里的模样,该来的总会来的。见他摇头,便吩咐人传膳了“左右是不着急的,就一起用了吧。”

精致的小菜摆了一桌,靖安闷闷的喝着碗里的白粥,心神恍惚。

“皇姐”楚颜皱眉唤了声,见她分明是心不在焉,不由得又提高了声音“皇姐!”

“啊?”靖安陡然回神,一张脸苍白的厉害“怎么了,饭菜不合胃口吗?”她几乎是下意识的就用筷子拣了他爱吃的放到他面前,直到看到他越发深思的眼神,筷子才尴尬的停在了空中。错了,她又错了,这时的靖安怎么会知道阿颜的喜好呢,靖安挫败的收回手,

“皇姐,不舒服吗?”她听见阿颜也放下了筷子,声音里透着忧虑“不舒服就别去了。”

“没有!没有,我很好。”靖安力持镇定,手却在发抖,她努力笑着,郑重的对阿颜说“我会和你一起去的。”我不会再逃避,再把你孤零零的丢下,无论多难,我都会和你一起面对他,我……

楚颜看着面前有如赌誓一般的女子,看她笑得快哭了一样,看她把下唇都咬得发白,却不愿退缩的模样。仿佛这一生都会站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原本平静无澜的心像是被投入一颗再小不过的沙石一样,明明没有荡起丝毫涟漪却还是真实的划过了。

凌烟阁外是大片的桃花林,正是花开时节,风过处,乱花如雨,软化了凌烟阁的威严大气。皇子公主们三两成群的到了,逐一见礼之后就各在一处,看似杂乱无章却又井然有序。

“二哥,你观这天家景象如何?”说话的谢家的嫡子谢弘,不同于他的哥哥,也不符合谢家诗书世家的气质。谢弘更像是将门出身的男子,健康的蜜色肌肤,有力的臂膀,明亮的双眼,笑起来有如初升的朝阳。

轮椅上的男子直裾纶巾,一派谦和,轻笑“妄议皇家是不敬”谈不上责备也不算劝说,他谨守着自己的分寸,只是用再平淡不过的口气陈述着一个事实,听在别人耳中却已隐含着威慑力了。

“不过就是不受宠的避让着受宠的,位份低的避让着位份高的。聪明的依附人,不聪明的也知道隐忍,谢少爷在家中看得还不多吗?”

“无趣!”谢弘倚着树挑眉笑道,接话的是王家的嫡子王显,生母是河间王之女,年十八,大他一岁。谢谦之见了来人,亦是低头打了声招呼。

此次圣上共筛选了五人,谢家二人,王家一人,张家一人,还有太子的母家朱家一人,除却谢谦之一个,其余四人皆是家族嫡出。王显记得家中庶妹是与谢谦之有婚约的,在崇德书院中又久闻他盛名,不免多看了他几眼,心中虽有轻视之意却仍是不得不叹服一声,好一个世家公子,魏晋风度。

靖安掀起车帘,远远看着,乱花中喧嚷里,她还是一眼就看见了那个人,眉眼依旧,一如当年。心一点一点的酸痛起来,脑海里所有的记忆像潮水般向她涌来。

“谦之,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好不好!”

“谦之,我终于嫁给你了!”

“谦之,你尝尝我做的芙蓉糕!”

“谦之,你哪做错了你告诉我,我改,你别生我气了。”

“谦之,我不知道你这么喜欢这把琵琶,我不是有意弄坏的,我赔你好不好?”

“谦之……”

夫妻八年,再见陌路。靖安克制不住的全身发抖,低声道“阿颜,你下去和他们打声招呼吧,一会儿再来接我,我有些累了。”

“好”她听见阿颜低声应了,手拍了拍她的背,什么都没有问。

她看着阿颜下车,向人群走去,众人跪了一地,只有他,独坐在桃花树下,拱手行礼。

“你是何人?见了本公主为何不跪?”

车帘缓缓放下,隔绝了谢谦之的面容,也隔绝了她满脸的眼泪。靖安像是痴了一般呢喃出当年树下她问他的话语,只是再说时已是眼泪成行,哽咽难言。他不知道的是当年的那个小公主已在车上偷看了他多时,只觉得那面容,那眉眼无一不是似曾相识,无一不是她喜欢的模样。未顾上阿颜,就率先下了宫车,径直走到他面前,那样无礼的一句话,想问的不过是他的名字。

“太子侍读谢谦之,身患腿疾,不良于行,请公主恕罪。”

那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她记得一字不落。靖安埋首膝上,拼命的把自己抱紧,眼泪汹涌而出。割舍吧,从现在开始,把所有和他有关的记忆一点点割舍吧,好的坏的,一丁点都不能留了。

“谢谦之,我是靖安,我是靖安……”她近乎哽咽的重复着“公主靖安。”

“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免礼”楚颜信步走来,手掌平抬。待走到王显他们身边,才道“颜不才,久闻诸位之名却不得深交,今日得父皇恩旨,得与诸位同学于此,颜之幸也。”

“太子殿下谬赞了。”王显等人忙答道。

“这位,便是崇德书院第一人谢公子吧”楚颜的目光转回谢谦之身上,颇有些打量的意味,皇姐方才便是看着他才情绪外露的吗?该是喜欢吧,可若是喜欢以皇姐敢爱敢恨的性子怎会逃避呢?

“一介布衣谢谦之,大儒在此,崇德书院第一人在下愧不敢当。”楚颜观他眉目清俊,言语得体,形容举止自是一派优雅,儒士风范。

“谢公子谦虚了”楚颜应了句,又对着一旁的蓝衣公子道“表兄有些日子未进宫了,母后一直挂记着呢,不知外祖近来可好。”

那蓝衣公子正是皇后母家朱家的嫡子“劳皇后娘娘挂记,祖父身体尚康健,只是也惦念着娘娘和公主殿下,今日怎不见靖安公主。”

众人亦是侧目。圣上春秋已高,膝下儿女不少,其中荣宠不衰的只有这位靖安公主了。世人耳闻的除却教人又羡又妒的荣宠,其他便是这位公主如何的肆意妄为,如何的嚣张跋扈,如何的作恶多端……只是流言也好恶意揣测也罢,都不曾动摇这位公主长达十七年的荣宠。

“皇姐有些不适,一会儿便来。”

“太子哥哥,皇姐莫不是在崇德书院外摔坏了,不敢出来见人了,这可怎么是好?”那身着粉色宫装的少女一派天真,掩嘴而笑,正是王贵妃的女儿,粉琢玉砌的六公主楚云。

“六妹妹既然担心,怎么不亲自来问我?”女子的声音清亮,轻易的便穿透人群。靖安抬着头,脸上是再轻慢不过的笑容,骄矜傲慢,她一步步走来,环佩叮当,仿佛响在众人的心上。她是帝后唯一的女儿,是东宫太子的姐姐,是天家最荣宠的公主。她的尊严便是天家的尊严,便是父皇母后的颜面。

  ☆、第七章

这是谢谦之第二次见到这个天之骄女了,第一次还是在崇德书院,她一身男子打扮摔得头破血流,身边的婢女吓得脸色惨白。

阳光透过斑斑青竹,在风中沙沙的摇曳成金黄的斑斑点点。西窗下谢谦之手握书卷,眉目清淡。北苑的喧闹之声似乎都能传到这里了,往年能到北苑议书的只有各世家的嫡子嫡女,今年帝王颇有不拘一格录人才之意,竟允了庶出也可入北苑。老师劝了他许久,小婉也说了好几次,可这算什么?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啊!”一声痛呼打断了他的思绪,谢谦之不禁皱眉,竹园是崇德书院予他的私院,他素好清静,不喜他人踏足。心中一股郁气上涌,谢谦之丢了书,示意身后的书僮推了他出去看看。

青石板上只听到轮椅滚动的声音,两侧遍植翠竹,阳光温暖,竹叶沙沙,直教人觉得心中一片宁静。墙角处却有人摔得头破血流,扰了竹园的清静。

“有没有人啊,救命啊!”梅香已顾不上伪装,都怪她方才一迟疑不曾扶住公主,公主竟摔得头破血流,若是回到宫里……若是回到宫里她这条命都保不住了“来人啊,救命啊!”就在她满面惊慌,六神无主的时候她看见了缓缓行来的谢谦之,她竟然就那样怔住了,忘了她怀里已经昏迷过去的公主,就这样愣在了当场。

“你们是什么人,放着好好的正门不走,为什么偷偷摸摸的翻墙。”问话的是那个小书僮,谢谦之却是连表情都不曾变一下的。

梅香陡然反应过来,只觉得怀里的人呼吸渐弱,不由得慌张道“我们不是有意的,人命关天,这位公子你先救救我家小姐吧。”

“我非医者,如何救她?书言,赶出去!”谢谦之冷眼看着,他本就不是爱管闲事的人,何况她们扰了他的清静。他身后的书僮却是一愣“公子,看她们打扮也不像是坏人,那姑娘像是伤得很重啊!”

“我说赶出去。”见他依然不为所动,那书僮只好上前“姑娘,你还是赶紧扶你主子出去就医吧。”“什么?”梅香看着脸色越发苍白的靖安,公主如今的情况,要是再挪动,怕是……

“这位公子,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是饱读圣贤书之人,怎能见死不救?”

“与我何干,天下可救之人何其多,就因为我是读书人,便都要救吗?”谢谦之嘴角微勾,嘲讽道“你不愿走随你,书言,推我回去!”

“是,公子!”书言有些同情却也无奈,谁让她们正撞上公子心情不好的时候。

“站住!”梅香陡然喝道“这位公子,你若不怕崇德书院大祸临头就只管走!”

“无稽之谈!”他冷笑,不曾多停留一刻。

“地上躺着的是当朝的靖安公主!”梅香近乎声嘶力竭“如此,公子还不怕吗?公主若在这里出了事,别说我们三个性命不保,只怕帝后的怒火会波及整个崇德书院,还有公子你的家族。”

“嘎吱”轮椅在石板上留下一声刺耳至极的响声。梅香看见那一直面不改色的公子终于皱着眉正眼看她“书言,你和这位姑娘把人扶回屋里,再去请院长夫人,让她带安大夫过来,就说我腿疾犯了,快去!”

“是、是!”书言慌慌张张的奔了过去,只恐慢了一步,这姑娘出了什么事,他的小命就保不住了。

竹屋里,谢谦之取了药箱和绷带。

“你这是做什么”梅香守在竹榻前,靖安被平放在竹榻上,脸色苍白,头上磕到的地方一片血红,触目惊心。

“止血散”谢谦之冷冷道“放心,我虽不在乎你们的命,可还在乎我自己的命。”梅香这才尴尬的让开了身子,看他拧干了毛巾,细细的擦拭着靖安额上的血迹,心里不禁有些酸酸的。这公子嘴巴虽厉害了些却是个细心的呢“桌上还有药,我看你手臂也被划伤了,自己去处理下吧。”

“哦”梅香应了声,咬了咬唇才没泄露出丝毫笑意,转身跑了出去。她这是怎么了,公主还生死不知的躺在床上,她却在想些什么呀。

“嘶”似是被他弄痛了,靖安下意识的哼了一声,谢谦之放轻了动作,不禁打量起昏迷的靖安起来。非是他对这人有什么好奇心,只是那句“以一家书院之言,吾不知何以听天下之论,待天下之人尽数教化于崇德,吾姑来听之”名声实在太大。

他以为说出这话的该是个多么彪悍的母老虎,却原来还是个娇娇弱弱的女儿家。看她年纪,似是比小婉还小些,眉间尽是不解世事的娇憨,果然是被娇宠长大的女子啊,不知道这世间一切的无奈与烦恼,还真是……想让人毁掉呢。如果有一天能看这样的天之骄女在痛苦无奈中挣扎,想来都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呢。

谢谦之不能预料的是,终到了他看着她痛苦挣扎的那一天,看着她葬身火海的那一天,先痛的人却是他。

这是谢谦之第二次见到靖安了。漫天的粉白花瓣里,她一身明艳,嘴角是再轻慢不过的笑容,她的骄傲来自于这天家的荣宠,来自于她与生俱来的尊贵地位,而这些,恰恰是谢谦之最为厌恶的。可令他挪不开眼的是却是她身上近乎矛盾的反差。

不过十日罢了,他自觉看人的眼光不差,却不能理解那渐渐浸染上她眉眼的淡淡哀愁。

十日前,他所看见的是个娇憨天真,任性妄为的十七岁少女,干净的像是山间的泉水一眼就能看透。十日后,这渐渐走来的少女还是无比骄矜的模样,眼里却似乎埋葬着无数的过往,哀愁就那样不合时宜的染上她姣好的面容,不像是哀春伤秋而是经历了许多事后的恍然与苍凉。

谢谦之不禁摇摇头,错觉吧,十日而已,能发生什么呢?再说这些与他又何干?

“阿颜”经过六公主楚云的时候靖安冷冷瞥了她一眼,楚云亦是不甘示弱的瞪了回去。靖安却不愿与她多纠缠,堪堪停在了十步开外,轻轻地换了声“该迟了,我们进去吧。”

“嗯”楚颜应了声,便朝她走过来了,待走到靖安身侧,才发觉她的眼光却一直都是恍惚的,身体也在微微的颤抖。

“走吧”靖安低头转身,眼光不自觉的掠过树下的清俊公子,却只是一瞬即逝仿佛片刻都不曾停留。

凌烟阁的正中摆的是孔子画像,下方便是老师的教案,正对着老师的是楚颜的太子位,而楚颜右手边只落了太子位半个位置的就是靖安的百花案。

今日上课的是太傅张俭,用靖安的话来说,就是年过六十的老古板。在十七岁的靖安眼里,他那前俯后仰,摇头晃脑的姿势远比他嘴上的道理要吸引人的多,但这位太傅却是颇受她父皇敬重,在他的课上靖安还是收敛几分的。

“上次我们说到《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温暖的春日里,靖安坐在百花案前,再看这张太傅摇头晃脑的模样,再听到他的声音,心中竟是无比的亲切。这个倔强的老头啊,他那颗脑袋里有着世间最博学的知识,脾气却又臭又硬。

可靖安忘不了,阿颜死后,满朝文武都雌伏于王婉,朝政被谢谦之把持。只有面前的这个老头,坚持要查阿颜的死因,坚持要见“病重修养”公主,双鬓斑白一身素缟跪在宫门外,不顾众人耻笑唾骂。新帝登基那日,王俭撞死于朝堂,他只留一句话给谢谦之这个得意门生“如知今日,老夫一身才学宁后继无人亦不愿授予尔等这乱臣贼子,老臣无颜以见先帝!”

王俭,是谢谦之的恩师,情义深厚甚于亲父。

真不知谢谦之当时是如何感想,靖安不禁恶意揣测下。

“啪!”戒尺狠狠的敲在桌案上,靖安讪讪的对上张俭那怒气冲冲的脸“公主回神!”

“噗嗤”凌烟阁里响起低低的嗤笑声,靖安脸上微燥,低头做读书状。

“不知各位以为郑伯所为如何?可算是明君?”张俭收了戒尺,接着刚才的话问道“太子殿下以为呢?”

“国君本份,未见其明。”楚颜低头答道,不褒不贬。

“本公主就觉得郑伯做得很好,称得上明!”接话的还是六公主楚云,她年纪虽小,位置却正在靖安身后。

“愿闻其详”张俭笑道,作为老师他是很愿意听到自己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无论是好的还是有些偏误的至少不像靖安公主一样,总是一问三不知。

“嗯……他平息了一场战乱把伤亡减到最少,可见他是个明君了”见太傅投来赞许的目光,楚云不禁更为得意,不由得探头道“靖安姐姐觉得呢。”

《左传》这一篇学得是兄弟相残,讲得是郑武公的妻子姜氏偏爱幼子,屡次劝说丈夫改立幼子为太子,未成功。长子继位后,姜氏又为自己的小儿子请封地,越祖制。有臣子劝说郑伯管制自己的弟弟,郑伯只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最后小儿子谋反不成奔逃他方,郑伯软禁了自己的母亲最终又和好如初。

“通篇学生不曾见君主之明,只见君主之智”就在所有人都等着靖安如往常一般答“不知”时却忽然听见这样一句话,纷纷侧目,连王俭都以为自己是幻听了。

“二哥,我听说这靖安公主不是只会答不知吗?怎么今天改性了?”谢弘打趣道。

谢谦之只是翻看眼前的书,不曾答话,他们这些侍读的位置虽在一些不得宠或是位份不高的公主皇子前面,但也在凌烟阁侧面偏后的地方了,他倒能图个清静。

“谦之觉得呢?”耳听得这一句,谢谦之就知道自己的恩师是又不会让他清静了,一抬头果然看见所有的人都向他看来“谦之觉得二位公主所言,哪位更有道理呢?”

谢谦之暗中叹了口气,拱手,抬头道“学生以为二位公主各有见解,但学生更赞同六公主所言。郑伯能忍一时之辱图谋大计,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且最后与其母尽释前嫌,有国君之大度,堪称明君。”

听谢谦之这样一说,楚云越发得意了“怎么样,靖安姐姐,还是你和太子哥哥错了吧。“十四岁的少女声音不高却尖细,尖细到整个凌烟阁都能听到,靖安不由得脸色一变。

张俭听得连连点头,却也顾忌靖安的颜面道“想来公主所见的君主之智也在于此了。”

“太傅以为,君主的智谋就是君主的明吗?一个人有智谋就可以称之为有德行的君子吗?”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靖安竟然接话了,她今日若是认下了这错,阿颜与谢谦之之间,阿颜从一开始就会处在劣势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主有德,公子止步(双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