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悦君歌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兰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07 KB   上传时间:2016-05-30 21:07:33

  正在这时,夙英拿着一个镶着贝壳珊瑚的红木盒掀帘走了进来,她一礼,禀道,“女君,二殿下得了块上好的老坑砚石,亲自画了样式给匠人,这才雕好,就吩咐阿碧给您送来了。”

  “端砚?”闻言,周如水诧异地挑了挑眉,微微偏头朝夙英看去,抬手便接过了那砚台。

  细一看,倒见那砚台果真是难得的珍品,外观青灰微带紫蓝,石纹细腻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砚额之上浅雕着阳纹山水图,其上云霭飘浮,中间二株古松对峙于两岸,其下水波荡漾,实是意趣盎然。

  “模样倒是清雅!”周如水如老学究般赞赏地点了点头,手心轻轻按住砚台的砚堂,旋即,砚堂上出现了滋润的水气。见状,她笑了笑,颇为识货地轻声说道:“体重而轻,质刚而柔,呵气研墨,这么好的端砚却给了本宫,真是暴殄天物。”

  上好的老坑端砚从表面看呈紫蓝略带青,久用锋芒不退。抚之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其细腻娇嫩、滋润,可以“呵气研墨”。因此,老坑端砚下墨发墨都极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只不过,众人皆知,周天骄的字向来写得敷衍,公子沐笙拿这么好的端砚给她,倒真不怪她自嘲是“暴殄天物”了。

  周如水如是自嘲,瀞翠却不干了,她将篦子轻巧放下,认真道:“女君,您可不能白白泄了自个的底气!您原先字不好啊,那是因您压根没上过心。如今您终于肯下功夫了,再配上二殿下这砚,定是事半功倍!”

  “事半功倍?阿翠,前几日,道本宫的字可止小儿夜啼的可是你?”周如水笑着睨向瀞翠。

  闻言,瀞翠果然一怔,瞅了眼那端砚,便捂着脸跑了。

  见她转身就跑,夙英在后头摇了摇头,她上前拿过那篦子,无奈道:“阿翠这懒丫头,是越发的没规矩了。”

  周如水笑笑,睨了她一眼,抬手将端砚放回红木盒里,无所谓地道:“无事,随她去罢!”

  瀞翠夙英二人,都是周如水的随侍女官。但她们的个性行事,却是南辕北辙。

  瀞翠本姓冯,唤作冯翠儿,她的父兄都曾随周王血战沙场,可谓是满门忠烈。却可惜,昔日的一场大火断送了冯家的前程,冯家上下皆死于火难,唯独年幼的瀞翠被奶娘护着跳进了水井之中,这才幸免于难。

  后来,娄后怜惜瀞翠小小年纪就无依无枝,便接了她入宫,让她陪伴在周如水左右。往日里,瀞翠在华浓宫中便如同半个主子,周如水又向来是个好脾气的,如此,便叫瀞翠养出了副天真烂漫、心直口快的性子。她又一门心思都在公子沐笙那儿,所以对周如水更是殷勤周道。

  而比起瀞翠端正的出身,夙英就显得孤苦的多,也落魄的多了。

  她父亲徐忿也是武将,却是个临战而逃的懦夫,还鬼迷心窍地在战事至急时,将二十车粮草卖给了蛮人。这本该是灭族的重罪,但因徐氏祖上有功,周王才不得不法外开恩免了徐氏抄家灭门之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徐氏族人都因徐忿的过错被贬为了庶人,而徐忿本人也受了刖型。

  夙英的母亲彭氏是个重男亲女的,她知大祸临头,便钻了空子与徐忿和离,抛下了年幼的夙英,只带着幼子回了娘家。

  因徐忿之过,扬州徐氏一昔间从殷实之家沦为了破落户。徐忿在受刑后不久便死了,却可怜了夙英,年纪小小因父受过,遭尽了亲友的唾骂,路人的鄙弃。

  那年,夙英不过八岁。徐忿死后,徐氏族人自顾无暇,没有人愿意管顾夙英。而徐忿临死时,除了给夙英留下他冰冷的受尽众人唾弃的名声和尸体外,还留下了五十两银子的外债。

  五十两,曾只是夙英用来打赏下人的零头。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五十两,眨眼却成了夙英的催命符。

  夙英被告知,若是三日之内还还不上银子,便要以身抵债给城南彭氏的家主做妾,那彭氏家主六十有二,是个半条腿已进了棺材的老不朽。这原本也没有甚么不可的,那时的夙英万念俱灰,当晓得连回到娘家的母亲也不愿助她时,已是认命了。

  但,当她得知彭氏家主以娈童为喜,更喜生饮处女血,以少女为玩物,常行细刀划疤之乐。他的小妾又全是被活活放血断筋,流血而亡时,她便再也不愿认命了。

  夙英虽知,君子不受嗟来之食,但她也不愿死得那般冤枉。于是,凭着一口气,夙英提着草席跪在了街头,她盼平日里与她相识的姑子能善心买了她去,她愿做牛做马,忠心不二以示报答。

  可夙英遇上的却全是些白眼,全是斥笑诋毁。昔日里与她交好的姑子见了她,看也不看她,便嗤骂着避开了她去。无人救她,无人援她,无人怜她。也就是在她心灰意冷,准备自绝以死明志的时候,周如水看见了她。

  那时,年幼的周如水正骑在周太子洛鹤的肩头,她粉嫩的手腕上挂着一串银铃,小胳膊懒洋洋地勾着太子洛鹤的脖子,白嫩可爱的小脸歪耷在少年的发顶上,实是灵巧可爱。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女童会将视线从路边的糖人上移开,注意到孤苦无依跪在草席上的罪臣之女。

  她不光瞧见了夙英,还歪着小脑袋指着她,软嘟嘟地对周太子洛鹤撒娇道:“大兄,你送来的婢女兕子不欢喜,兕子欢喜她。”

  周太子洛鹤本就是放荡不羁的性子,闻言,不问缘由来路,便要顺着阿妹的意思把夙英买下。

  反是跟在后头的公子沐笙拦住了太子,他仔细地打量了夙英一阵,问她:“你是徐忿之女?”见她应是,公子沐笙瞧她的目光明显变得不同了,他淡淡地,悲悯地,居高临下地又问她道:“落入这般田地,你可有怨?”

  怨?夙英哪里敢有怨言,她晓得父亲做了什么,父亲临阵脱逃,害得麾下的三千人马全部阵亡。父亲贪生怕死,用手中的粮草和蛮人换了金银,自顾自个苟且逃生,却害得驻守在天水城的守边将士饥寒交迫。她是父亲的女儿,便也是周国的罪人。所以,她是愧对母国,愧对皇恩的。

  夙英发自内心地摇了摇头,那时,她已经猜到面前这兄妹三人是谁了。她朝公子沐笙重重地叩了叩头,无比诚恳地,无比无奈地说道:“吾徐氏一门,有负皇恩。”她没有做再多的解释,没有说再多的忏悔之言,但她额头的血迹,已表明了她的心诚。

  良久,在周如水不满的嘟嚷声中,公子沐笙又开口了,这次,他的声音缓和了许多,再次问她道:“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不比吾妹老多少,亦不比她小多少,她要如何及你?”

  彼时,万念俱灰的夙英知道,这可能是她末路人生的最后一道曙光,最后一次机会了。

  夙英沉默了半晌,才无比诚挚地朝公子沐笙一礼,回道:“老者无力,而不得温饱。幼者无知,亦无生之道。奴无力无知,比之两者皆有不足,却还好,奴有一些愚忠愚孝。若小主子买了奴去,奴便如同再生,定会忠心不二,以命相报。”夙英曾经做过主子,所以她明白,做奴才的,最重要的就是忠心护主,而她剩下的,也唯有忠心了。

  这之后,公子沐笙信了夙英的忠心,他买下了她,叫她改头换面服侍在了周如水身侧。

  如今,因主子深居简出,早没人记得昔日跪在街边形同乞丐的落魄徐家女了,周国士族之中也早没了扬州徐氏。更多的人只晓得,周天骄身侧有夙英瀞翠二婢,一个温婉,一个活泼,都是极受看重的。

作者有话要说:  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

你是,我也是,她们更是。

写到这里,你们是否窥见了这个世界的一角呢?

是否感受到,我正在堆砌的这个世界,越来越具象?

圣诞快乐

☆、复为帝姬 第十八章

  出乎众人所料,谢姬认公子珩为子那日,周王却并未出席。

  只因当日,长公主岱在宫宴上又献了个羸弱美人高氏,此女云英紫裙,碧琼轻绡,在太液池中突起的陆地瀛洲上舞蹈,那舞姿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实是美艳不可方物。周王见之大悦,搂着高氏便入了寝殿宠幸,一时间,早把谢姬忘在了一边。

  次日,恰逢初五。瀞翠坐在廊下俏生生地磕着瓜子,活灵活现地道:“女君,您不知谢姬那张脸,白得都能刷锅底了。”

  她正绘声绘色,夙英忽然喘着气小跑进了殿来,乍见周如水仍披散着长发,慵懒斜倚在软榻上,夙英登时便叹了口气,急道:“女君,王三郎的马车已候在宫门前接您来了。”

  闻言,周如水噎住,少顷,才支支吾吾地问道:“接本宫?”

  瀞翠也是一怔,直被瓜子呛得咳了起来。她猛得起身,疑惑地望住夙英,云里雾里道:“阿英你倒说明白啊!甚么王三郎?王三郎的马车怎么会来接咱们女君?”

  却哪还有时间慢慢解释?夙英快步地走向了周如水,一径瞪着瀞翠,有气无力地嗔她,“你就是个不着调的,都这时候了,还不快服侍女君梳头!”

  说着,夙英扶起周如水往椸前更衣,边走边道:“二殿下前阵子事忙就忘了告知您,上回下棋,是二殿下赢了。王三郎因此应了二殿下,此后他在邺一日,便每逢初五,都会接您至竹苑习字。”

  瀞翠撇着嘴跑去净手,听了这话,一趔趄便摔在了门槛上,这一摔也不轻,周如水只听瀞翠哎呦一声。待她换好裙裳从屏风后出来,便见瀞翠的衣裙都被划开了道口子,连乳白色的亵裤都露了出来。

  睨住狼狈不堪的瀞翠,这下她也不得不附和:“你还真是个不着调的。”

  如此,瀞翠便留在了宫中,只由夙英搀着周如水登车,去了琅琊王府。

  一路上,周如水都有些忐忑。因想着事,她的眉眼间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了几分倨傲和贵气来。半晌,才听她喃喃地嘀咕道:“兄长哪里是会忘事儿的,他是在算计我呢!如今王三郎的马车都来了,我还能往哪儿跑?总不能拂了三郎的面子罢!”说着,她细白的手指都在广袖下扭做了一团,直是无处发泄地有些羞恼。

  再想到王玉溪清透高远的深邃眸光,她就不禁在回宫与不回宫之间挣扎着,更是纳闷道:“但,怎么会是与他一道习字呢?前几年,母亲倒想叫我随三郎学琴的,但那时他不在邺都,这心思便也消了。如今倒好,阿兄送了方端砚来,却是叫我去王三郎那儿出糗!”

  现下,邺都之中,有传她还爱慕刘峥的,也有传她已变心王玉溪的。她几个月来不动生色,便是因她发现自个落进了死胡同里,她若坚持自个欢喜王玉溪,王玉溪也不是个好糊弄的。但她若不坚持下去,外头那些讲她与刘峥纠缠不清的传言又总是不得消停。索性,干脆就缄默不言了。

  如今,她还未想到万全之法,兄长却又加了把柴!周如水莞尔,不禁在心中唏嘘道:“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事事都在变。她怎能料到,自个竟有一日要随王三郎习字!”

  见主子有些犹豫,夙英在一旁小声宽慰道:“女君,您既向王三郎示好,二殿下疼惜女君,自是会千方百计助女君如愿。再者,琅琊王氏在国中朝中声明显赫,地位微妙。王氏青年才俊中又数三郎最为拔尖,您与他多多相处也是好事。即便往后女君与他无缘,一齐习字的情份也算佳话,有助于女君的名望,更能成就知己良友。”她这话,是道周如水每月初五与王三郎一见,是近可守退可攻的好事。

  周如水颔首,也是福至心灵,又想起远在夏国虎视眈眈的夏锦端。她不禁点了点头,指尖一下一下拨弄着腰间的玉佩,徐徐地笑道:“然!”笑着,她又问:“端砚可带了?”

  “带着呢。”闻言,夙英立即将端砚从暗箱中取了出来。

  瞅着端砚,周如水眯了眯眼,稍余,她娇俏一笑,朝夙英神秘兮兮地扬了扬眉稍。

  太阳灼灼,风过耳畔,马车直接驶入了王府内。到了苑门,夙英被留在了苑外,唯周如水随着侍者入苑。

  竹苑内,风景依旧,安静依旧。周如水缓缓走了一段,便见水边整齐的草地上铺着缎,上头已摆好了榻几,几上也备着笔墨,但,王玉溪却不在。

  见周如水走近,暗处,一皮肤白皙,尖脸长须的中年文士施施然地迎上了前来,他朝周如水一长鞠,复而抬头,微垂着眼皮道:“三郎吩咐,若千岁先至,可摹写十篇《长短经》。”

  接了她来,主人却不在!她这才上门,就叫她摹书!

  周如水暗自憋了口气,浅笑着踱步走向案边,缓缓将端砚放在了案上,才道:“三郎何在?”

  见周如水这动作,中年文士明显一愣,他盯了那端砚一眼,再次一礼,道:“实不瞒千岁,今日府中有宴。”

  这时,周如水才注意到自前院传来的隐隐丝竹声。她静静听了一会,倒是想不明白王玉溪的态度了。她暗自私揣着,盈盈一笑,转身便在几旁坐下,心中暗叹了口气,才一字一顿地说道:“便照三郎说的办罢。”不就是摹几篇字么?她摹便是了!

  天空万里无云,不知过了多久,安静中,王玉溪在十几名剑客文士的簇拥下回到了竹苑。周如水闻声抬起头来,便见他一袭白袍,白玉束发,缓缓朝她走来。他的姿态雍容,悠然中透着清净,直是宛若月仙。

  见她看来,他朝她微微一笑,态度自然,语气温和,低沉沙哑的嗓音像一阵顽皮的微风,轻轻刮挠过周如水的耳膜,他道:“是溪之过,叫小公主久等了。”

  因他的话,周如水摹书的动作一顿,她只觉心口一热,仿佛窜上了无数只蚂蚁。见王玉溪越走越近,目光正朝她摹的这些字看来,她慌忙地,下意识地用手臂盖住了自个誊抄的《长短经》,红扑扑的小脸腾地就沉了下去,不知怎的,忽就像只惹急了便呲牙的兔子,朝他不满地嗔道:“我为甚要随汝习字?”

  “我为甚要随汝习字?”这一声下意识地娇喝喊出,周如水先呆住了,她略带稚气的脸越来越红,越来越红,闷的便放下了笔,实不知如何面对眼前这个如玉人一般,动辄便猜中她心思的俊美儿郎。

  这儿郎,从不在她的预料之中。哪怕上一世,他声名赫赫,他为天下所夺,她与他也不曾有过交集。他是她听说过,仰望过,甚至羡慕过钦佩过的儿郎,却从不是在她身旁真真正正出现过的人。

  可如今,他就出现在她面前,她每多望他一眼,每多与他接触片刻,心中就会不自觉地涌上一份茫然,多出一份即将失控的错觉。她莫名地惧怕着他,可真见到了他,却又会忍不住地放松,忍不住地卸下防备,忍不住地放肆任性,甚至忍不住地耍小聪明利用他。因为她总是下意识地觉得,他是个宽宏君子,他不会与她计较。可正因为如此,她更想躲着他。

  躲着他,直到她想清楚,怎么处理南城门前自个的突兀献媚,怎么理清众人口中的流言蜚语。可惜,还不及她想明白,兄长就赶来加柴了!

  周如水羞燥懊恼的模样很是娇俏,王玉溪静静地看着她那小脸憋得通红,仿佛如鲠在喉的表情。慢条斯理地上前,从她的手臂下抽出帛书。

  他极优雅地在塌几上坐下,勾着唇,似笑非笑地,毫不在意地回道:“只怪溪棋差一招。”

  他是在解释,今日要她与他习字,实在是因他当初技不如人,棋差一招,输给了公子沐笙。

  闻言,周如水简直同吃了苍蝇一般难受。时人最是重诺,王玉溪因输棋,应承了她兄长教她习字,便是一诺千金。既然诺已成,她便无法推脱了!

  但她难道每次来,都要傻兮兮地摹写经文么?她正恼着,可再回想,又觉得同是叫她习字,王玉溪的法子却是比谢蕴之温和了许多。

  当年,谢蕴之只会板着脸将她关进书房,一笔一划地盯着她。稍有不好就横眉冷对,冷言冷语。虽然如今细想来,谢蕴之其实也算尽心。但她当年年纪小,哪里受得了那般委屈?

  王玉溪倒好,一上来就斯斯文文地摆了她一道,榻几都摆好了,她总不能视而不见罢!本就是来习字的,倒不如先摹写经文等着他来。如今他来了,拿了她摹的字去看,帛书在手,也是甚么都不说,不冷脸,不凶她,不评论她的字。只是客客气气地解释,“只怪溪棋差一招。”这样说来,他也是赶鸭子上架的可怜人!她要是再有甚么不满,可是真的难为他了!

作者有话要说:  独处哎……

☆、复为帝姬 第十九章

  盯着王玉溪,周如水真是有气无力。她想,既然躲不掉,偷个懒总是可以的罢!她的手腕都酸了!

  想着,周如水微微抬起了下巴,乌发似缎,肌肤赛雪,在王玉溪不动声色的注视中,红唇轻启,慢腾腾的,极娇极软地说道:“世人皆知三郎的琴音妙极,却怎么,我却要随三郎习字了?!”

  听她这么问,王玉溪轻轻一晒,莞尔道:“小公主曾言,幼时学乐于鶣弘,学琴于师欉。此二人皆乃此中大才,如此,溪已无甚可教的了。”

  见他自谦,周如水轻轻一笑,眯着眼道:“名师也不定都出高徒,吾初学琴时,亦曾遭兄长狠狠笑过。”说着,她俏生生地朝王玉溪眨了眨眼,继续缓缓地说道:“彼时,兄长曾言,某生尤为似我。道是某生素善琴,尝谓世无知音,抑抑不乐。一日无事,抚琴消遣,忽闻隔邻,有叹息声,大喜,以为知音在是,款扉叩之,邻媪曰:“无他,亡儿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音,闻之,不觉悲从中耳 。”

  公子沐笙是在说,某先生平素喜欢弹琴,曾道世上没有他的知音,总为此怏怏不乐。一日闲来无事,他又弹琴消遣。忽闻邻府有叹息声传来。他顿觉遇到了知音,便敲人家门问是怎生回事。隔壁的老妇人道:“未有什么,不过死去的儿子生前以弹棉花为生,今日听君琴音,酷似吾儿弹棉花之声,闻之,不觉悲从中来。”公子沐笙是在笑话初学琴时的周如水,琴技不怎么样,却还自以为了得。

  王玉溪的眉梢微微扬了扬,看着小姑子一脸稚艳娇娆,透澈灵动的眼中如有潺潺流水。他轻轻地笑,片刻,手指轻敲着案沿,慢腾腾地,了然地说道:“小公主若要贪懒,也可下月初五誊了整本《长短经》再来。”

  他的语气很温和,声调也很轻,周如水却似被踩着了尾巴,她的脸色变了又变,脸颊顷刻间就像是染了胭脂一般地点点晕开,越来越红,越来越艳,真真是娇花照水,比甚么美景都好看灵动些。

  晓得贪懒的小心思被他看透了,周如水掀了掀唇,沉默了一下,终是无话可说地乖乖地提起了笔,埋头奋笔疾书了起来。 

  周如水离去后不久,隐在暗处的,先前与周如水打过交道的中年文士冯公便走向了榻几,他朝王玉溪一揖,不待他发问,便低声回禀道:“千岁不曾多言,落座后便开始誊书,不过,她刻意留下了此方砚台。”说着,冯公指向明晃晃置在案上的砚台,抿了抿嘴。

  闻言,王玉溪淡淡瞥向砚台,勾了勾唇,不置可否地道:“大部分食肉野兽都喜在固定的领地留下气味,她这般,不过是为下回登门留个由头罢了,替她收着罢。”说着,他将手中的帛书扔在了冯公面前,不紧不慢地道:“卿看看罢。”

  冯公饶有兴致地拿起了周如水所誊抄的帛书,他眯着眼盯着那帛书看了许久,半晌,才呐呐啜道:“难得!难得!这才不出一个月,周天骄的字,便比上回送来的那些长进了不少了!”说着,他又轻咦了一声,思衬道:“既如此,这女君倒不似传言中那般了无心气了!”若是个有心气的,怎会叫世人都晓得了她的短处后,才后知后觉地再知上进?

  冯公正寻思着,苑外,又有一中年剑客与一老叟相携走来,那中年剑客身材高大,胡须飘逸,唤作祁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悦君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