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爱谁谁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风流书呆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99 KB   上传时间:2016-12-12 21:01:59

三司长官中有两位出身官宦世家,自是对文章不怎么喜欢,随便敷衍几句便垂头喝茶,出身寒门的司空大赞特赞,推崇备至,把关家父子跌落谷底的情绪缓缓调动起来。

皇上从未见过依依的字迹,应当没甚要紧。这样想着,二人也就面色如常了,略喝几口热茶,等司空夸尽兴了再说话。

“帝师,您老最擅长写文,还请帮朕掌掌眼,这《民之法》究竟如何?”圣元帝恶趣味地询问。

关老爷子勉强压下骄傲的情绪,肯定道,“此文堪为立法之绪论,当命详定编敕所全体官员仔细研读、参悟。徐广志那篇策论微臣也看过,其宗旨为‘在礼教宗法的基础上订立国法’,看似彰显仁义,惠及各阶层,实则强化父权,淡化君权;加固宗族之凝聚力,削弱邦国之统御,三五年内可令社稷稳定,十数年内可令百姓顺服,二三十年后却可兴世家,旺宗族……”

至于重振世家与宗族的后果为何,想必无需他赘言皇上也知道,定是此消彼长,你进我退。

圣元帝目光变得锋利起来,转头看向司马与司徒二位大人,皮笑肉不笑地道,“难怪徐广志那般受士大夫追捧,却原来是这个缘故。亲亲相隐,官官相护,若触犯了国法,你们还能上请,亦或官当,真是逍遥得很!你们获得特权抱成了团,想干什么都有亲族或同僚帮忙掩盖,置朕于何地?好个徐广志,好个世家喉舌,权贵鹰犬!”

司马、司徒骇得瑟瑟发抖,连忙跪下请罪,从此再不敢举荐徐广志入仕。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他那篇策论正正戳中皇上心肺,已令他厌恨至极!

第83章 知己

圣元帝欲以儒学治国,一是看中它的仁爱思想乃顺民御民之术;二是看中它的三纲五常论可令臣子效忠于君主,免于犯上作乱。但经由徐广志编撰而后概述,却把宗族礼法定于国法之上,也就是将君臣纲常设在父子、夫妻纲常之后。

同样是三纲,顺序略微改变,意义也就大为不同。正如帝师所言,他这篇策论提倡并巩固的是父权,而非君权;强化的是宗族观念,而非忠国思想。短时间内,人民的宗族观念增强了,自然会安常履顺,兢兢业业。然天长日久,却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只知尽孝护家,不知报效邦国。若面临家难与国祸,自是保全小家,舍弃邦国。

毕竟谁当皇帝于他们而言都无所谓,日子照样能过。正如士兵叛逃归家,侍奉父母,孔子赞其孝心,不加惩戒反而着力褒奖那般。

曾经的几大世家在中原搅动风云,引战诸侯,策划暴动,只要家族始终存在,势力不断扩张,他们根本不在乎御座上的人是谁,甚至于稍不合心意就能翻天覆地,颠倒乾坤。

百姓疾苦是什么?苍生有难又如何?他们心里只有“宗族”二字,哪会低下高昂的头颅,去看看匍匐在脚边的庶民?不,或许他们曾经垂眸过,也曾仔细打量过,否则怎会创造出“蝼蚁”这等词汇?

曾经身为蝼蚁之一的圣元帝,对腐朽而又麻木不仁的世家,自是切齿痛恨,又怎能容许他们死灰复燃?他拿起徐广志的文章略看两眼,而后面无表情地投入火盆,烧成灰烬。

几位大臣均垂眸敛目,不敢多看,免得这把火不小心烧到自己身上。

世家的时代已经过去,除了日渐衰败,分崩离析,怕是再难找回曾经的风光与荣耀。徐广志分明是个聪明人,却选择依附于世家,力图入仕,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君不见皇上近来提拔的都是寒门学子,打压的都是世家子弟吗?

众人心思纷乱,暗自危惧,关老爷子和关父却处之泰然,老神在在。他们虽然也出身世家,却非官宦世家,对功名利禄有所期待,却更看重个人修养与心中理念,只要家里的孩子们读好书,研究好学问,便没什么可操心的。

不,学习太好了反而更操心!思及此,二人偷偷看了一眼摆放在皇上手边的文稿,忖度该如何应对。依依的雅号乃凌云居士,然而她却弃之不用,重新取了一个“逆旅舍人”,可见并不想暴露身份,那么他们必得替她遮掩一二才是。

父子俩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圣元帝哪能没发现二位泰山大人的眉眼官司,心下暗笑一声,这才拿起文稿徐徐开口,“帝师,这位逆旅舍人的字迹比起您来如何?朕虽然眼拙,却能从中听闻裂帛金鸣之声,察觉锐不可当之势,更有一股嶙峋傲意跃然纸上,当是世间难得一见的好字儿吧?”

关父连忙垂头掩饰嘴角的微笑,关老爷子已是大赞特赞,推崇备至,“皇上哪里眼拙?却是慧眼独具,明察秋毫!这位逆旅舍人的字铁画银钩,矫若惊龙,不但骨架端正,更有蔚然灵韵,实乃微臣平生仅见之杰作!微臣那笔字可与旁人相较,却断不敢在舍人面前献丑。”

万没料到素日谦逊有礼的帝师,夸起自家孙女儿竟如此不遗余力,圣元帝连连呛咳,暗笑不已,想起夫人徒手劈瓜的场景,再看二位泰山,竟觉这家人个个都可爱,亦更为可敬。

待老爷子夸完一轮,停下喝茶,圣元帝继续追问,“朕曾听帝师说过,您那宝贝孙女儿也是个书法高手,与这位逆旅舍人比起来如何?”

关老爷子胡须抖动一下,似有些为难,片刻才道,“回皇上,二人当在伯仲之间。”

“哦?”圣元帝朗笑起来,“那么朕改日必要求一幅夫人佳作,还请帝师帮朕带个话。”

老爷子脸颊涨红,有苦难言。关父眼观鼻鼻观心,假装局外人。

逗弄了严肃刻板的帝师,圣元帝心里十分畅快,抖了抖文稿,继续道,“赏完书法,咱们再来赏文。朕猜这位逆旅舍人应为杂家学者,她字里行间虽处处提到国法,似是法家;对儒学精要却知之甚详,信手拈来,所引用的语句与典故,非数十年浸淫儒学者终不可得,又似是儒家;对历史典籍的钻研堪称通透,更总结出历史发展之轨迹,又似史学家,细细数来,当真是位不可多得的全才!”

那股尴尬劲儿消散后,老爷子连连点头,嘴角含笑,仿佛很是享受。关父与几位大臣偶尔附和一声,并未露出异样。

圣元帝爱惜不已地抚摸文稿,叹道,“朕想把这位逆旅舍人请来宫中面谈,若是能劝说她入仕,亦或待在朕身边为朕筹谋,真乃人生一大幸事!”瞥见老爷子瞬间僵硬的面容,他笑着安抚,“当然,朕绝不会为她而冷待帝师。中原人有一句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帝师大人对朕的教导,堪比君父。”事实上,他的父亲从未看过他一眼,更何谈抚育教诲?帝师和太常为他所做的一切,远比君父多得多,他此生此世都不会忘。

关老爷子笑也不是哭也不是,一张老脸皱得像风干的橘皮。

圣元帝这才作罢,假装遗憾地摆手,“可惜朕派了许多人去打探,都未寻到蛛丝马迹,可见这位舍人并未有入仕的想法。那就让她自由自在,闲云野鹤地过吧。帝师,朕还有最后一个疑问,您说这‘逆旅舍人’四字究竟是何意?”

关老爷子大松口气,解释道,“逆旅乃客舍、旅店的意思。语出《左传僖公二年》:‘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舍人有两意,一为旅店主人;二为世家门客。然她既雅称逆旅,可见舍人取前者之意,谦呼自己不过是个开客舍的小掌柜,一介庶民而已。”

圣元帝沉吟片刻,摇头道,“开客舍的小掌柜?朕觉得不对。这‘逆旅’二字依朕看当从浅表去解,意指自己是个逆向而行的旅者。”

话落略微停顿,语气笃定而又感佩,“老子有一箴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朕每每思及,莫不嗤之以鼻。若无人独挑大梁,朕如何称帝?天下如何太平?反其道而行之,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则雄主立矣,将帅出矣,百姓存矣,于是盛世可期。故‘舍人’之意尽显,非为客舍主人,实乃舍生取义,敢为人先!”

他定定看向关老爷子,喟叹道,“这位逆旅舍人的胸襟与气魄,真是令人拜服!”

“逆旅舍人”四字还能这样解释?关老爷子对自家孙女极其了解,满以为这不过是她随意取的化名,没有丝毫特殊含义,却不想皇上竟将之美化,掰扯出这样通天的道理来,心下不免好笑。

但他也不反驳,只是沉默点头。其余几位大臣笑赞皇上慧眼识珠,学问渐长,慢慢消除掉他对徐广志和世家的不满,而后见机告辞。

----

关素衣略躺了半个时辰,梦见一个小娃娃攀着自己喊娘亲,一脸泪水的醒过来便再也睡不着了。待在赵家实在难受,看见赵纯熙和赵望舒更是心如刀刮,她匆匆洗漱一番,直接回了娘家。

踏入帝师府,与母亲说了会儿话,她终于平静下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练字。临到傍晚,快到饭点了,她正准备解开腕间的铅块,就听外面传来老爷子气急败坏的声音,“好你个小狐狸,背着我偷偷学习诸子百家!这不仅是你爹教的,还有你那外祖父和外祖母吧?”

关素衣推开窗子,笑盈盈地看着老爷子,“祖父,孙女儿学问做得好,您不高兴吗?”

“高兴,太高兴了!”关老爷子佯怒的表情猛然一收,捋着胡须哈哈笑起来,“你是不知道啊,皇上几次问我认不认识逆旅舍人,我差点就憋不住说那是我孙女儿!思及你隐姓埋名,怕是不堪俗人搅扰,这才按捺住了。你做学问就做学问,瞒着我作甚?难道以为我也是徐广志一流,只认儒学,必要扼杀诸子百家不成?那不是文人,是暴徒!”

关素衣连连应诺,心情瞬间愉悦起来。

关老爷子继续道,“皇上这人着实有趣,略喝一点文墨就爱在别人跟前摆弄,你当他如何解‘逆旅舍人’四字,真是恨不得说出花儿来……”慢慢将未央宫中的对话详述给孙女儿,然后走入书房,朝桌上一看,却见雪白夹宣上跃出一行游龙般矫健的字迹——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无悔!

“还真让皇上说中了?”他哑然片刻,这才震惊地朝孙女儿看去。

关素衣内心的震撼与动容不比祖父少。她绝想不到,世间能真正理解她,参悟她的,竟是这位曾经令她百般看不上的帝王。是了,时光回溯,沧海桑田,她能改变,焉知旁人不能改变?

这位帝王并不昏聩,恰恰相反,还十分有胆有识,英明神武。上辈子已经远去,该舍弃过往,放眼当下才是。

她眉宇间的郁气彻底消散,一字一顿道,“若有幸得见陛下,依依当引为知己,把酒畅谈。”

第84章 情书

关老爷子用全新的眼光打量孙女儿。孩子一直在他身边长大,性子究竟如何,没人比他更清楚。她的确骄傲,不屈,脾气执拗,却绝没有这等气魄。

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无悔!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暗藏了甘死如饴的决绝。她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姑娘,最大的忧愁恐怕就是后宅纷乱与拈酸吃醋,又哪儿来如此悍然不顾的孤勇?嫁入赵府后,她难道还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苦难?

老爷子脸色骤变,诘问道,“依依,你老实跟我说,赵家人究竟待你如何?”

关父也眸色黑沉地走进来,一面拿起女儿的字幅观看,一面强忍心悸,“赵陆离欺负你了?”

家人为自己操心了一辈子,这一世关素衣惟愿他们平平安安,顺顺遂遂,又哪会诉苦?她连忙挽住祖父胳膊,笑道,“即便当初他还是镇北侯,也没能从我手里讨到便宜,现在已经是个庶民,还能拿我怎样?祖父,爹,你们放心吧,我在赵家过得挺好的,下仆畏我,儿女敬我,婆婆与妯娌护我,两个妾室关在东府,根本见不着面,魏国再没有比我过得更舒坦的主母。”

“那便好。”关老爷子深深看了孙女儿一眼,确定她没说谎话,也就放心了。

关父却不大相信,正欲仔细盘问,外头忽然跑来一名仆妇,气喘吁吁地道,“老太爷,宫里来人送东西了,您快去前院迎一迎吧。”

三人走到前院,就见上回送东西过府的小黄门满脸堆笑地行礼,“见过二位大人,见过夫人,奴才奉命送赏赐来了。”话落摆了摆袖子,让他们看自己身后。

这回还是六口大箱子,用红色的封条贴着。仲氏了然道,“是不是上回送错了,皇上叫你来换?”

“回夫人,上次没送错,而是少送了几箱,奴才这儿有礼单,您点点?”小黄门将长长一份单子递给仲氏,待她点算完毕就告辞走人。

这回的赏赐真是送到心坎里去了,一箱为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等极为贵重的石材,品相与色泽一个比一个不凡,对于酷爱雕刻印章的老爷子来说是绝顶的宝贝;一箱为古董字画,俱是名家真迹,随便一幅都足以叫外头那些文人雅士抢破头。关父呼吸粗重,心脏狂跳,人已经扑到箱子边去了;余下四箱皆是世上少见的孤本绝本,种类繁多,科目庞杂。

关素衣再难保持优雅淡然的仪态,深吸一口气才走过去,觍脸道,“娘,您上次说补送我嫁妆的事还算数吗?”

仲氏,“……”

----

吃罢晚饭,拖着四口大箱子回到赵府,关素衣心满意足地喟叹,“我终于理解祖父和父亲为何那般喜爱皇上了,他的好处果然就在这‘土豪’二字。游历了那么多地方,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我就没见过比皇上更慷慨大方的。这些书怕是有几千册,足够我建一座书楼,然后躺下看个十年八年,如若日后他的赏赐都是这些,那我次次都得回去沾一沾光才是。”

看见夫人窃喜的表情,金子暗忖道:夫人您可想错了,是帝师大人和太常大人沾了您的光。这些物件都是陛下送给您的,他熊,不敢,所以只能迂回行事。

主仆几个正欢欢喜喜地清点书册,外面传来一阵清脆的敲门声,回头一看却是赵陆离。他脸上带着温柔的微笑,探问道,“听下人说你今日回帝师府去了?二位泰山身体可还康健?”

关素衣将他引到内室,不冷不热地道,“还似以往那般康健,多谢关心。你这是从老夫人那里来?应当吃过晚膳了吧?我搬了几箱东西回来,屋子很乱,着实失礼了。”

赵陆离分明听出她在撵人,脚下却像生了根,不肯挪动半步。他压了压涩意满满的胸口,叹道,“素衣,实在是对不住,今日我一个不慎,竟把你的原稿弄丢了。”眼见她摆手,似要说没关系,他急忙续上,“我努力弥补,却发现自己总是做错。今日我隐在人群中,看他们夸你,赞你,拥戴你,我的心里又甜又苦。甜的是如此优秀的女子是我的夫人;苦的是我却不知珍惜,差点把你弄丢。素衣,难道分府之后,你打算永远与我这样过下去?你不想与我圆房,做真正的夫妻,然后共同养育一个孩儿吗?他若是能继承你的聪明才智,将来一定很有出息,他……”

对赵陆离来说,这些都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想往;对关素衣而言却不啻于食人魂魄的梦魇,令她痛不欲生。她额角布满汗珠,正想让他赶紧闭嘴,金子却端着一个茶盘进来,也不知脚下绊到什么,稀里哗啦全倒在他头上。

她一个劲儿地赔罪,诚惶诚恐地擦拭,眼里满是泪光,仿佛快哭了。赵陆离不好与妻子的心腹丫鬟计较,只得依依不舍地回东府换洗。

“把两府的隔门锁了,谁敲也不准开。”关素衣狠狠吐出一口气,这才从荷包里取出一粒蚕豆大的金珠,抛给金子,“做得好,这个拿去玩儿吧。”

金子受宠若惊,忙跪下道谢,忽见窗外斜斜飞来一只鸽子,先是落在窗台,然后不怕生地跳入书房,站在笔架上,一面歪着脑袋打量关素衣,一面叽叽咕咕地叫,仿佛有什么话要说。

关素衣觉得它十分灵动可爱,便也并不驱赶,待沉郁的心情稍退才认真看了两眼,却见它脚踝上绑着一根细细的竹管,竟是一只信鸽。她脑中已有猜测,从竹管内取出纸条慢慢展开,先是一叹,继而暗道果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略显生涩却又力透纸背的字迹将这首世间第一情诗缓缓写下。

那人悲伤的表情,满是挣扎的眼眸,想追却又不能追的身影,仿佛就近在咫尺,令关素衣更为心烦意乱。她本打算一个字都不回,但想了又想,终是提笔写道——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愿忘言。

看着鸟儿扑簌簌飞走,飘忽间落下几根雪白的羽毛,她敛去眼底的寂寥与落寞,慢慢把自己藏入血红夕阳的暗影里。

-----

圣元帝抬起手臂接引信鸽,喂给它几粒粟米,这才取下竹管,小心翼翼地抽出纸卷。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他一字一字咀嚼,一刀一刀锥心,苦笑道,“夫人好狠,竟是劝朕忘情移情吗?她就一点儿也不为朕所动?”正难受的无以复加,窗外又飞来一只信鸽,叽叽咕咕地跳到御案上。

白福见皇上久久没有反应,这才走上前取信,认出竹管上的标记,低声道,“陛下,是沈大人寄来的。”

沈大人便是金子,暗卫里的二号人物。圣元帝忙打起精神阅览,苦痛的表情慢慢被欢喜取代,少顷竟脸颊烧红,悸动不已。原来他的理解是对的,逆旅舍人真是那个意思。

自从认识了夫人,遇见疑难时他总会不由自主地设想——若夫人在此处,她会怎么办?渐渐的,他的思维与夫人越来越像,情也越来越浓,直至现在心有灵犀,一点就透。他很少阅读道家典籍,更不熟悉老子的言论,却忽然间福至心灵,脱口而出。夫人欲将他引为知己,殊不知,她早已是他的红颜知己。

一阵接一阵难以抑制的欢喜过后,他脸色由红转黑,冷笑道,“伤了夫人的心,现在便拿孩子弥补,赵陆离想得倒美!”转念忆起自己污浊不堪的出身,本就少得可怜的优越感竟荡然无存。

赵陆离再如何混账,至少能给夫人一个孩子,而他呢?他能给夫人什么?但若让他放弃,心中便似刀割一般疼痛,恰如跌落悬崖的旅人,哪怕两只手臂死死抠入岩石,待力竭之后终有一死。

他遮住脸,五官狠狠扭曲,想哭却没有眼泪,想吼却又不能,除了暗自煎熬,别无出路。沉默了近一刻钟,他哑声道,“伺候笔墨。”

白福大气都不敢喘,轻手轻脚地铺好宣纸,磨好浓墨,将御笔递过去。

“夫人将吾比作高鸟、羝羊,将自己比为凡木,漫藩,实乃谦言自贬,令人痛心。愚虽不才,然自诩情深,愿做凤凰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梧桐不栖,正如此生此世非夫人不娶。夫人可以怨我,恨我,只求莫要远我。忽纳尔敬上,祗颂玉安。”

圣元帝写完尺素藏入竹管,而后放飞信鸽,在窗边站了大半夜,确定夫人未曾回信,这才闷闷不乐地躺下。

另一头,关素衣看着手里非卿不娶的情信,心中既好气好笑,又感动莫名,本打算赶紧烧掉,免得落人把柄,却不知怎的没能下手,只好找一处稳妥的地方收藏,想了想,终是没写回信,却难得一夜好眠。

第85章 难产

自从第一只信鸽飞来以后,关素衣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忽纳尔的尺素,有时候甚至一日几封,不是情诗就是告白,还有些生活中的琐碎片段。她很少回信,被缠得狠了才会写上一句两句,且都是明明白白的拒绝,但那人仿佛看不懂,略消沉一天,隔日如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日,白鸽又送来一封情信,关素衣一字一句念诵,冷笑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分明刚才还让李姐姐把我邀出去,躲在角落看了半个多时辰。”

“夫人您也发现了?”金子替自家陛下感到丢脸。那做贼一样的动作竟让夫人看去,待夫人得知他身份,还不一世英名扫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爱谁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