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幺妹_分节阅读_第352节
小说作者:金波滟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151 KB   上传时间:2017-03-01 12:05:46

石头便吐舌道:“我也在鹿岛住了些日子,怎么一点也没听到?”

宁婉就说:“这些事岂能拿出来议论?你毕竟是外面的人,与他们无干,因此我也不告诉你,你反而自在。”

“无怪爹娘总说我考上秀才有个身份就好了,不必考举人进士当官的,原来他们知道我没这个头脑呀!”石头就自嘲地一笑,“看来我还是在家里打点生意就好了。”

宁婉就笑着拍了拍弟弟,“谁说你没有头脑的!只是你初到闽地当然不清楚。不过爹娘的话倒也不错,考举人考进士的哪里容易?便是考上了仕途也是艰难。现在爹娘年纪大了,你正该把家里的事情都担起来,能继续进学自然是好,不能亦不要紧,好好养着儿女,几代后宁家也未必不能改换门庭。再有这一次我给你带的海外良种,你回家后一定用心试种,我瞧着这些东西的产量着实高得很,若是成了,不只我们家受益,便是辽东人都能跟着借光呢。”

分别在即,姐弟间自然有许多话要说,宁婉又给辽东的亲朋好友都打点了礼物,特别是父母的那一份格外的丰厚,海外各色珍稀宝物包了两大包,让老人家看着开心。再加上靖海王府又派人送了程仪,见弟弟行李颇多,便又自家里派了几个兵士同行。

到了宁州,送石头转乘官府的江船不提,铁石这边与宁州守将商量港口之事,因既有诏令又有先前的交情,事情办起来倒还顺利。

石头回了辽东,果然为槐花儿打听了几家的小伙子,有北宁府路家的小少爷、指挥使须家的孙子、多伦陈千户家的儿子、还有瑞泓丰王掌柜的小子,年纪都比槐花儿相差不多,家世也都不错。

宁婉一个个想着,觉得都还好,但又下了不决心,见铁石也拿不定主意,终还是道:“这般肓婚哑嫁还是不成,我想带槐花儿回辽东,将她的亲事定下来!”槐花儿如今十五,再不赶着订亲恐怕就要耽误了。

如今铁石正忙着港口,是不可能离开的,因此也只能点头,却又感慨,“若是相看成了,恐怕也就要办了亲事,我岂不是看不到女儿出嫁了!”

若是让男家自辽东千里迢迢地来宁州迎亲着实不可能,以宁婉之意也是要在辽东家里嫁了女儿。此时就笑道:“不管我们谁给女儿送亲,她嫁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相看亲事订亲没有那样容易,但只要想到这些,卢家人都觉得心里沉重起来,一家人就要分开了,而且槐花儿还是要嫁出去,再见面都不容易。唯有近来因靖海王船只出闽,控制了沿海一带,数次大败倭人还能为大家带来些许欣慰。

也是因此,原本宁婉准备带槐花儿自陆路回辽东一事,也暂时停住了。既然宁州建港之事极顺,铁石便有心将此地交给手下,自己带人北上预备在青州建起新港,如此这般,没多久一家人便一起乘船北上了。

第355章 归属

青州本是一处半岛,仿佛一只巨角自陆地伸入大海之中,如果能在最东的尖角上建起港口,与闽地遥相呼应,中间又有苍州、宁州等港口配合,对整个沿海形成合围之势,倭人之患基本可以杜绝。

当初铁石就已经看出此地之重要,而靖海王更是在向朝廷讨要诏令时特别挑了这里做为建港之地。这一次铁石着争北上青州,除了青州的位置着实重要之外,也因倭人入侵近来一直有向北的趋势。

不过宁州出发北上,难处却不少。闽地的兵丁船丁平时都只一身短衣,冬日里也也不穿棉的。他们到了宁州尚且觉得冷,若是再到青州,恐怕很难适应,需要补充许多厚衣物。而且亦有许多人担心,青州那边冬天滴水成冰,海岸恐怕也会被冻上,到时候这些海船可怎么办?

不过铁石却心有成竹,他告诉媳妇,“不要听外面的传言,靖海王年青时曾经于冬季在青州登陆过,如今我也带着几个向导,都是曾在这条艘线上走过许多次的,知道哪里有能停大海船的深水港。而且我还在虎踞山的时候,就听来往客商说过就是我们辽东也有海港冬天也不封冻的港口呢。”

为将者,不只要长于打仗,对于天文地理都要精通,宁婉知道铁石一向十分关注这些,因此就笑,“我哪里担心过?只给大家提前做好冬衣就是了。”一家人到了闽地之后,如今也同当地人一样只有单衣,不必说棉衣,便是夹衣也没有一件,如今正要做起来。特别是铁石和松儿的,宁婉还算着能不能在上面加一层油布防水。

做了夹的又做棉的,宁婉便顺手给靖海王世子也做了两套,他怎么也不肯留在宁州,一定要跟到青州,白将军又不在,铁石亦怕他一个人有什么不周全的,因此便将他带到卢家的这艘船上,如今与家里的几个孩子们重新混到一处,倒是什么都一样了。

海上的秋风又与别处十分不同,呼啸怒号,船队一路北上,更觉得彻骨寒冷,遭遇了数拨倭冠后,大家终于在冬日之前赶到了青州,也找到了停靠的不冻港,在岸上建起了临时的军营,对倭冠的防御合围已经形成。

开春后,铁石便着手与驻军一起建墩台,练水军等等事务。宁婉带着槐花儿和几个小的回辽东,只把松儿留在父亲身边。

靖海王世子便要跟着船同行。宁婉这时又给他做了新春装,让他试了衣裳就笑着劝道:“世子已经看过青州的情形了,如今正有回南的船,不如回去守在王爷身边尽孝才是。”原来靖海王新认回来的私生子年纪比世子还要大,一直有谋夺世子之位的意图,如果世子久不在鹿岛,靖海王万一被说动了可怎么好?

靖海王世子就笑着摇头道:“我来时答应父王一事,定要办成了才回鹿岛呢!”

宁婉倒不是何事,亦不好去问,便笑道:“既然世子有主意了就是最好的。”也就由着他送大家到辽东,然后各自分手。

虽然身为辽东人,但是宁婉亦是第一次自海上回辽东,绕过青州半岛,进入一个风浪平缓的大海湾,又航行了几十日登陆,上岸后离北宁府只有不到一百里。自北宁再向北,也算得上熟门熟路,宁婉带着孩子们在年前回到了虎台县城外的家中。

当年槐花儿六岁时,宁婉自辽东将她和松儿接到京城,一晃十年光阴过去了,她才带着女儿和两个小儿子重回了故乡。卢家新宅青砖墙颜色已经成了深青,公婆坟前当年植下的小树长到碗口粗了,爹娘已经满头华发,故友们也都变了许多……

通往三家村的小路重新修了,到了此处不必再换成驴子,大家坐着马车一直到了三家村里,路口的石碑上刻着爹娘的名字,他们平日里从来舍不得大手大脚地花钱,可却用来做好事却大方得很,宁婉抱着爹娘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倒惹得他们说:“你做了官太太,怎么还像个孩子?”

宁婉带了儿女们在三家村住了许多日子,正赶上过冬,索性哪里也不去只家里陪着爹娘说话做家务,办年货的时候她还将村里的女人孩子们都请到了虎台县望远楼里吃了一顿饭,实现了好多年前向罗双儿她们许的诺言……

初回辽东时,宁婉便遣人四处送了帖子,将自己回来的消息传了出去,因此过了年她从三家村回到卢家与虎台、安平的故交们应酬时,心里想着一定会有许多人来给槐花儿提亲的,心里也盘算好了如何相看。

不论是谁想要来拜访自己,肯定要先打听一下自家的情形,得知槐花儿还没定亲,自然就明白自己回来的目的,有意者当然就会找媒人说合了。

可是,宁婉回到卢家一连见了好几天的客,感觉这些故交们对铁石和自己依旧十分友善,可就是没有一个上门提亲的,让她不禁疑惑起来。

不可能呀!槐花儿这么好的孩子,先前相隔数千里不知她品行如何,如今自己带在身边大家亲眼所见——宁婉还真不是自家的孩子就是宝的娘亲,但是她可以肯定槐花儿不论相貌才干绝对都是上上等的!正是许多人家想求娶的好姑娘。

又过了几天,宁婉实在忍不住了,只做无意之间问羊夫人,“你家的大儿子可定了亲了?”

羊夫人就说:“还没呢,今年十五了,我正急着给他相看呢。”突然想起了什么,便道:“当年就是你帮我们说的亲,我们俩才能遇到,日子过得也顺遂,不如你再帮我大儿子说门好亲吧!”

宁婉知道羊夫人性子直,因此就有意套她的话,顺着她的语气问:“你想找什么样的儿媳妇呀?还有你大儿子喜欢什么样的?”

羊夫人想了想说:“我们家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只要好人家的好孩子,会过日子能管家的最好,我最不耐烦管这些事,正好娶了儿媳妇就可以交给她了。”

宁婉就说:“我过了十年才回辽东,除了自家的女儿,哪里还认得年青的女孩子家?

羊夫人果然就拍着腿叹道:“要是能给我家大儿子娶了槐花儿,我们一家人作梦都得笑醒!只可惜呀,槐花儿就要嫁靖海王世子了。”

“什么!”宁婉大吃一惊,“你听谁说的?”

“这样的好事儿你就别瞒着我了,”羊夫人笑哈哈地说:“这一次你带槐花儿回辽东,靖海王世子也跟着来了,还不是为了体体面面地在辽东下聘!我们都知道了!”

你们都知道了!可是我还不知道!

宁婉不是爱动怒的人,如今也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情知此时不是分辨的机会,便将话岔了过去,几句话将羊夫人送走,派了家里人去打听靖海王世子如今在哪里,如果见了便请他过来。

没一会儿靖海王世子就到了卢家,原来他果然来了辽东,如今不知在哪里弄了一身光板的羊皮袄,羊皮帽,乍一看竟似常年在外面奔波的辽东人,一进门见卢夫人面沉如水便赶紧上前躬身行礼解释道:“送了夫人上岸后,我们便乘船向北,竟发现如此寒冷之地竟有一处极好的港口,最大的海船也能停泊,而且终年不冻。恰好又遇到倭人亦来探查水路,我们仗着船大将他们的船撞沉了,先将港口占了下来,上岸后才知道原来是虎踞山前的那条大路。然后我就到了辽东四处转转,正到了虎台县要上门拜访呢,不想夫人遣人来叫我,不知有什么吩咐?”

“我能有什么吩咐!”宁婉便一拍桌子,“听说你在外面坏我家女儿的名声,我少不得要向世子讨个公平!”

“我没有!”靖海王世子急忙道:“在北宁府时,我听有人说起卢将军的女儿回辽东了,要来提亲,一时着急就说了我就是来娶槐花的,好让他们死了心。”

“我们家什么时候答应你了!”宁婉一向待靖海王世子十分客气,此时事关女儿,怒气上来也顾不上,拿起杯子便向他扔去。

靖海王世子也不避让,额头立即就红了一块,茶叶挂在鬃边,又淋了一头一身的水,却将杯子接住送回桌边,“还请夫人别生气!保重身子要紧!我既然说了要娶槐花儿,自有我的缘故,还请夫人听我一言!”

“我们家早回绝了你父王,”宁婉就冷笑道:“你这是要仗势逼人了!”

“其实夫人回绝父王的理由都是借口,”靖海王世子将身子站直了,“这几年我一直在卢将军身边,夫人应该知道我的品行,更清楚我身边一向并没有女子近身服侍。夫人真正不情愿的不过是担心我们父子会背离朝廷,将来与卢家为敌罢了。”

靖海王一代枭雄,他虽自朝廷得封异姓王,但从来没有朝见过天子,也没有向朝廷进贡上表。铁石与宁婉到了闽地后,更是早觉出了他的不臣之心,因此他们夫妻无论如何也不会与靖海王成为姻亲的。现在靖海王世子直接点了出来,宁婉也不再否认,就道:“我们家固然不会背叛朝廷,但靖海王府待我们家不薄,铁石和我亦不会与王爷和世子为敌。只是靖海王府形势实在复杂,我不愿意槐花儿陷在其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5页  当前第3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2/3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幺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