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少女时代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宋杭杭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60 KB   上传时间:2019-05-19 12:01:04

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大姨夫开出租车的事情,“现在出租车牌照都炒到16万了。牌照加上家里这辆车,加起来能卖二十多万呢!比家里的房子还值钱了!”

“你姐夫有点想卖……过年前一直发愁这件事儿呢,一起开出租车的司机里,也是说什么的都有……还有人说以后出租车公司就要把已经卖出去的车回购了,现在北京已经这么干了,到时候出租车公司回购,肯定给不了这么高的价,这时候不卖就亏了……”

“可你姐夫又不知道卖了出租牌照之后去干嘛……”

“我有个朋友和我说,中山路那边要开个新商场,问我要不要在一楼买个商铺,价格也不贵。我想着要不卖了车之后,我和你姐夫一起开个小店?可我俩也没做过生意,还真不知道该做什么生意……自己是不是这块儿料……”

“要不干脆把卖牌照的钱,多买几个商铺?留着以后收租?但谁知道那个商场能不能火呢……要是商场不火,商铺也租不出价钱去,转卖都要赔一大笔……”

舒宜一直认真听大姨对妈妈说的话,听到中山路那边要开个新商场,耳朵一下子就竖了起来。

听到大姨犹豫要不要卖掉出租车牌照,在新商城一楼多买几个商铺,舒宜一下子激动起来,“要!当然要!大姨你们赶紧把出租车牌照卖了,在中山路那边买商铺!能买多少个就买多少个!”

舒宜妈妈、大姨、大姨夫、珊珊表姐,四个人都被舒宜的语气吓了一跳,齐刷刷地扭头看向舒宜。

舒宜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刚才太激动了。

但舒宜的脑袋被大姨刚才话里巨大的信息量塞满,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以为自己的问题出在声调太高昂,语气太激动。于是小小声的、语气弱弱的又重复了一遍,“大姨……你们赶紧把出租车牌照卖了……在中山路那边买商铺吧……能买多少个就买多少个哦~”

82、第82章

舒宜在妈妈、表姐、大姨、大姨夫四人的目光注视之下,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啊啊啊啊完蛋了啊!

她怎么会做出这么蠢的事来!

都怪她刚才听到“中山路要开新商场”, 被金钱冲昏了头脑!

中山路要开的新商场, 那不就是百汇商场吗?从开业一直到舒宜上辈子工作多年, 百汇商场一直都是全市最最最火的商场!没有之一!

百汇商场外侧的商铺, 2000年的租金是多少她不清楚, 但是在十几年后, 小小一间商铺一年的租金就有三四十万!如果是那种面积大一些的,上下两层的, 一年的租金就要七八十万了!

虽然舒宜知道自己刚才的反应很奇怪,但是她一定要竭尽自己所能, 劝大姨和大姨夫买下百汇商场外侧的商铺。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肯定是要后悔一辈子的啊!

舒宜大脑飞速转动, 将自己知道的十几年后的城市发展状况,筛选、组合、加工,挑着能说的,以预测的口吻说出来。

舒宜先说以后出租车行业会不好做, “出租车公司把已经出售的车回购, 这是大趋势, 既然北京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已经这么做了, 我们这样的二线城市也只是迟早的问题,最迟也不过是这两年的事儿了。当初出租公司卖车,是因为缺钱,必须要拿着卖车的钱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现在几个大的出租车公司已经把市场抢占完了, 规模都发展起来了,也不缺钱了,出租车公司想的就是怎么能统一管理,怎么能让公司多赚钱了。”

“把以前卖出去的车都回购,以后再也不卖车,出租车都是公司的,出租牌照也就是出租权,也都是公司的——出租司机从给自己开车的小老板,变成给出租公司开车的小司机,收入肯定会大大降低的。”

“现在出租车这一行赚钱多,多少人都羡慕。之前能开出租车的人不多,是因为门槛在这里摆着——先得掏出七万多块钱自己买辆车才能干这行,这个门槛一下子就把绝大多数人拦在外面了。但是以后,出租车是公司的,司机只负责开车。因为车是公司的,份子钱肯定要大大增加,我打个比方,每天都要交二百块份子钱给出租公司,剩下的钱才是自己赚到手的。这么一来,这个要拿出本钱的门槛消失了,人人都能当出租车司机,只看出租公司想招聘多少司机。司机人数是一定会上升的。”

“路上的出租车变多了,打车的人却不会变多,而且以后还会变少。以前没人买得起彩电冰箱,现在谁家还没有彩电冰箱?以前没几户人家能安得起空调,现在安空调的家庭超过一半了。同样的道理,以后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也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打车的人少了,开出租的人多了,赚的钱一定会变少的。按照现在的行情来说,只要自己掏钱买车的门槛一取消,即使开出租一个月只能赚一千块钱,也有太多人愿意为了赚这一千块钱去学开车,去培训上岗了。以后出租车司机还会有钱赚,但赚的也不过是一份早出晚归的辛苦钱,和现在的收入完全不能比了。”

“大姨夫年纪越来越大,无论是体力和精力都拼不过小年轻了,再去赚一个月千把块的辛苦钱……”舒宜叹了一口气,没有继续说下去,留心着大姨和大姨夫的神色。

果然,大姨和大姨夫脸上的神色从刚才的惊诧,已经变成了认真倾听、若有所思的的样子。

尤其是舒宜说出“赚一个月千把块的辛苦钱”的时候,大姨和大姨夫同时皱起了眉头。

舒宜说的是实话,未来的出租车司机,赚的就是一份辛苦钱,无论是出租司机还是网约车司机,刨除网约车公司疯狂抢占市场时疯狂撒钱的短暂日子,辛辛苦苦赚钱也不过赚出一份不高不低的工资罢了。

因为高本钱所以高门槛的行业红利期,马上就要一去不返了。

而大姨和大姨夫已经习惯了开出租车的高收入,舒宜听妈妈说大姨夫以前每个月都能赚将近一万块钱。收入从一万块大跳水到一两千,却依旧同样辛苦,一般人谁能承受得住这样的心理落差?

舒宜只看大姨家现在的生活水平,就知道一家人花钱是绝对不少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人都希望收入能越来越高,人到中年收入突然变成了之前的几分之一,那日子绝对不是一般的难过。

面临这样的局面,总会心思活络一下,琢磨琢磨怎么能赚得和以前一样多吧?

于是舒宜话头一转,开始劝大姨和大姨夫买百汇商场外侧的商铺。

“我在报纸上也看到新闻了,要新建的商场,是在中山路的西边吧?”

舒宜的大姨连连点头,心想舒宜刚才竟然不是随口瞎喊,而是真的懂。刚才她和大姨夫都没有说到商场的具体位置,舒宜却一下就说出了是在西边。

但最让大姨犹豫的,正是商场在中山路的西边,虽然中山路是不折不扣的主干道,但是东边繁华,西边还挺荒凉的,商场开在西边的话,能有人愿意去?

要是商场没有人气,一楼外侧的商铺肯定租不出价格去,甚至招不到租,就只能空着。甚至到时候想转卖都卖不出去,这笔投资就彻底赔了。

大姨将自己的顾虑对舒宜说了,却听舒宜分析道,“现在城东这么多商场,城西却一家像样的大商场都没有吧?如果新商场开业,那就是城西唯一的一座商场了。”

“现在西边是居民少,荒凉了一点,但是我看报纸上说,西边不是好几块地已经卖出去了?”

这个当然不是舒宜从报纸上看的,而是根据她上辈子的记忆推断的,她记得上辈子读高中的时候,城西就非常繁华了,比老旧的城东更有繁华大城市的感觉。读初中的时候,城西一直在大兴土木,盖商品小区、盖写字楼、盖商场、盖cbd……

既然她读初中的时候就在大兴土木了,现在她还有半年就小学毕业,肯定卖地已经卖的七七八八了。

舒宜特别庆幸妈妈给家里订了报纸!拿来做借口正合适!否则她都不知道该怎么交代自己知道这些消息的。

“西边的地都卖出去了,过两年商品房和商场就建起来了。大姨大姨夫你们想想,现在有钱买商品房的人家,都是家底不错的人家。西边准备建的小区着实不少,还要建高档别墅区呢。”

“咱们现在住的东边的确人口稠密,商场多,各方面都方便。但是您细想想东边都是什么人在住?铁路宿舍就不说了,从铁一宿舍一直到铁十宿舍。棉纺织厂宿舍也都在这边,从棉一到棉七。钢厂宿舍也在,钢一到钢三,只分了三个宿舍,但钢厂都是大宿舍,一个宿舍里上百栋居民楼,其实居民数一点也不少……还有无线电厂和制药厂……”

“东边人口稠密,靠的都是这些宿舍。但是这些宿舍里,现在除了铁路工人工资高,还有哪个厂工资高?”

“没有了!”

“纺织厂多少年了一直效益不好,机器停了一大半,工人干半个月歇半个月,月月都是最低工资。钢厂比纺织厂还好一点,但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百块吧?无线电厂是夕阳产业……咱们市的制药厂规模也不大,拼不过那些大的制药厂……”

“东边人多是人多,但挤着的大多数都是没什么钱的人家。现在虽然东边繁华,但正是因为繁华,所以没什么空地了,商品房小区只能在有空地的西边盖。”

“现在能买得起商品房,不用苦苦等着单位分房的有钱人,都到西边买漂亮小区了。有钱人聚集的地方,还怕配套设施跟不上吗?商场、超市、饭店、商业街……马上就都要跟上了。中山路西边新开的商场,不说别的,最起码开的早,占了先机。西边的第一家商场,人气肯定不会差的。”

“而且新商场在中山路这条贯穿东西的主干道上,不仅以后家在西边的人会就近去,如果开的好了,家在东边的人也会去的,坐上公交车沿着中山路一条大路就开过去了,也很顺路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7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3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少女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