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娇冠天下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双瞳烟华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8 KB   上传时间:2019-07-08 16:03:59

  见状,霍景安加快了脚步,三步并作两步走地抱着她穿过垂帘屏风,连外袍都来不及脱下,就把她连人带袍地放进了灌满热水的浴桶里,接着才拿过她身上浸湿了的外袍,随手扔到地上。

  热水抵消了所有的寒意,段缱把大半个身子沉入水里,感受着温暖的水流簇拥在自己周围,刚才的恼怒之情已经全然消散,只余下满满的温柔情意,对着霍景安露出一个动人的微笑。

  霍景安也朝着她温柔地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顶,在她额上印下一个吻,就起身去拿桁架上挂着的绒巾,蘸了热水给她擦洗身体。

  他的动作轻柔,巾帕上柔软的绒毛和他温柔的动作都让段缱觉得万分舒适,周身热水环绕,水气蒸腾弥漫,不知不觉的,她就起了倦意,合上了双眼。

  于是到了最后,她也没能用上那顿晚膳。

  她本来就因为一番云雨而疲惫至极,身子一放松下来,倦意就止也止不住地涌了上来,在沐浴时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期间被霍景安叫醒过一次,让她离开浴桶,躺到藤榻上去擦身体,她靠着软垫,睡意又一次涌出,耳边隐隐约约听见一声询问,但她那时已经倦极,那声音说了什么她没有听清,便也懒得回应,最后的记忆是在身上轻柔擦拭的绒巾和被逐渐擦干的水珠,迷糊间一股暖意包裹住她,她就这么沉沉地睡了过去。

  再睁眼时,已经是第二天天亮。

  她躺在卧榻里侧,身上盖着温暖厚实的锦被,被褥的边角都被人细心地往里压了一线,不让一丝寒风钻进来。

  不用想,一定是霍景安临走时给她掖紧的。

  段缱心里为这贴心的举动感到一阵甜蜜,不过这甜蜜只持续了片刻,就在她翻身坐起来时散去了,她的腰肢一阵酸软,几乎使不上力来,勉强撑着手坐起了身,双腿的状况更是只差不好,全身上下都似散架了一般酸痛无力,就是新婚头一日起来,她都不曾这么难受过。

  一定是因为昨天晚上他让自己做的那些奇怪姿势,所以今天才会这么的难受。

  想起昨晚的事,段缱脸上一阵烧红,腰腿之间的酸麻无力更是让她又羞又气。

  她埋首进被褥之间,深深细细地吸了口气。

  那个冤家克星

  那一天结束在霍景安对段缱的各种嘘寒问暖里,或许是自知理亏,也或许是昨晚饱腹了一顿,从而导致心情舒畅,总之,那天的霍景安对段缱几乎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就是段缱在气急之下说出的无理要求,他都笑着应了,即使没有样样去做,也在口头上对她千依百顺,力求使她舒心。

  那一晚的荒唐事采蘩采薇是否知晓实情姑且不论,顾妈妈是不知情的,但就是因为不知情,才觉得霍景安对她百依百顺得过了头,甚至在伺候她时隐晦地提了两句,让她别太过苛求世子,以免传出恃宠而骄的风声,听得她气闷不已,却又羞于解释,只得把闷气往肚子里咽,再把它撒到霍景安身上。

  霍景安自然是任她撒气的,偶尔回一两句,也不像往常那样说出的话十句里九句把她噎住,让她不知道如何接口。

  但就是这样,段缱才更生气,他这模样就像是自己一拳打到了棉花上,无力着手,气撒得一点也不顺。

  在那之后,厨房里再送来新样式的点心,段缱都很快就处理了,再也没有让霍景安看见过,更没有喂过他。

  霍景安对此遗憾万分,但识趣地没有表现出来,他一向擅于揣度人心,妻子明显还没有把这气消掉,他不会没眼色地在这时往火堆上凑。

  有些事情要慢慢来才能见成效,酒酿的年岁越长,味道就越香,人也一样。

  若是让段缱知道了霍景安的这些心思,定会羞斥他登徒浪子,不过她不知道,于是在冷落了霍景安一天后,她屈服在了他的讨好之下,本来也不是什么严重的大事,出完气就好了,但是对花糕点心的后怕是留下了,虽然没有因此把宴会上的糕点全部换掉,但对于面前呈上来的这几道糕点,她是一口也没动,枫露茶也没喝,因为她一看到这泛着亮红光泽的茶水,就会想到那天晚上在她肌肤上蜿蜒流过的枫茶水流和霍景安炽热密实的亲吻,浑身都会变得很不自在。

  众女不知这段缘由,对这些样式新颖的花茶糕点都兴趣颇大,品茗取食,赞叹不已,就是此刻别有心事的高氏,都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的确制作得精致美味。

  呈上来的糕点虽然花样繁多,但每种只有一块,既有在精不在多的缘故,也是因为后头还有两巡正经的膳食,很快被众人用了个七七八八。

  第二巡膳食在这时被呈上来,比起先前一巡的别出心裁,这一巡的膳食与枫叶关系不大,都是些佳肴美味,一半是长安风俗,一半是晋南风俗。

  这个时候,水榭里的气氛已经被带动起来,除了和段缱交谈之外,众人相互之间也在进行着小声的谈笑。

  早在今日之前,段缱就已经从琴姑那里了解晋南贵女的部分事情,自从被霍景安两次警告之后,琴姑就再也不敢对段缱表现出不敬造次的态度来,本想通过尽心办事来挽回自己在新夫人那里的印象,奈何段缱甚少用她,差遣的都是那些从长安陪嫁过来的人,眼看着自己在府里的地位逐渐被那位姓顾的奶娘取代,她再也坐不住,听闻段缱要举办赏枫宴、邀请晋南诸贵女与宴后,就特特制作了一本晋南各府夫人生平家世的册子,呈递了上去给段缱看。

  采薇对此感到十分痛快“算她识相,知道谁是府里的女主人。”

  采蘩则是道“能制作这么一本册子,也算是有心了。看来她是想通了,愿意替郡主办事了。”

  “哼,郡主身边可不缺人,她以为她是谁呢”

  关于琴姑的这个举动,段缱对其的看法介于两者之间,原本她是和采蘩一个想法的,想着这举动不管是否心甘情愿,到底是个表态,对方又是照看着霍景安长大的,凭着这几分情面,她也不好太过苛求。

  然而等翻开那本册子后,她的心情就有些变了。

  册子里的各府贵女是按照在晋南的地位高低来排的,从主母到正室夫人,再到嫡女,都一一写得详实,虽然在文笔上都经过了润色,但还是能看出一点意味,比如那些未嫁姑娘的容貌性情显然,这本册子的前身是晋南待字闺中的贵女集录。

  收集那些东西,除了给霍景安选妻用之外,段缱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原因,虽然霍景安现在娶了自己,她也明白这一定是琴姑自作主张、瞒着霍景安偷偷进行的,但一想到曾经有人收集了全晋南未嫁女子的小记画像来给自己夫君挑选妻子,她的心里就有一点不舒服,连带着对送这本册子给自己的琴姑也膈应起来。

  最后,她还是翻了一遍册子,大概了解了一下晋南各府夫人的情况,不过没有尽信那上面所说的话,只是在心里约莫有了个数,就收起了那本册子,不再翻看。

  也因此,在今日的宴席上,她通过在场众女交谈时的神态举止,都猜测到了几分身份,一名说话风趣爽利的年轻夫人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开口问了一声,果然是王家孙媳一辈的长媳薛氏。

  不过王家这两个字,又引起了她的一点猜想。

  “王府不知贵府和长安的少府王家可有关系”她询问道。

  薛氏笑着回答道“回郡主,长安的王少府大人是府中堂叔一辈的亲戚,与敝府同出一枝,算来也是本家。”

  “原来如此。”段缱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这么说起来,这晋南倒还是王少府的老家了。”

  薛氏道“正如郡主所言。”

  段缱若有所思。

  除去孙行才和陈郃之外,身任少府一职的王仲算是母亲在朝里最倚重的人了,与晏平候不分伯仲,他的大女儿王筠也在后来代替了陈谭,成为了母亲身边的近侍女官,这样一个的心腹重臣,本家居然在晋南,是晋南人。

  她无法不去多想。

  他会是霍景安安插在母亲身边的人吗

  如果不是,那么等到了霍景安争这天下的时候,他和王家能够被争取过来吗

  不知不觉中,段缱已经把自己全然摆到了霍景安这一边,从他的切身利弊出发,开始考虑起事情来。

第129章

  关于赵静的事, 段缱其实并不想提起太多,赵静在她亲事上反悔的这一举动给她带来的伤痛太大了, 即使已经过了三个月, 她也还是无法释然, 每当想起来, 心情都会低落上几分,但她考虑了片刻,还是决定就王筠的事和薛氏聊上一两句。

  这就是人情往来该做的事情,世交、姻亲、旧识,种种种种, 各府间的关系盘根错杂, 看似无关的两家指不定在什么地方就会有着交缠纠葛, 如同那个王仲王少府, 在今日之前, 段缱从未想过他的本家会在晋南,或者说, 她压根就不会想起这个人。

  可既然知道了, 就少不得要多说几句了。

  这么想着, 她对薛氏道“说起来, 王少府家的大姑娘,闺名唤作王筠的,就在我母亲的临华殿里任职女官, 是母亲跟前的得意人。不知王夫人对其可有印象”

  听闻此言, 薛氏本就热情的笑容里立时又增添了几分殷切“虽不曾见过面, 但每年两家的书信往来里,堂叔都是对这位大姑娘夸了又夸、赞了又赞的,想来是位顶顶好的妙人儿,能在皇长公主殿下跟前服侍,是我们王家的福气。”

  随着她这一句话音落下,周围的气氛就变得有些微妙起来,在场其他人脸上的笑容虽然不变,但心里都多了几分嘀咕,不外乎是在想着没想到王家不仅有人在朝为官,连宫里都有人,还是在皇长公主跟前当差服侍的,真不知道这王家是交了什么好运,竟能父女两个都成为皇长公主跟前的得意人。

  薛氏是个爽利大方的,换句话说就是不够心思细腻,这些隐藏在笑语温言之下的心思,她全然没有察觉,段缱却是自小生活在长安皇宫里的,见多了各色人面,这点伎俩且瞒不过她,要知道脸上的笑容可以假装,但眼底泄露出的情绪可是不会撒谎骗人的。

  不过她对这些人之间的暗流涌动不感兴趣,她的眼界比她们要宽广得多,她看的是长安,是宫苑,后宅女眷的这些琐事不在她的目光所及之内,不值得她放在心上。因此和宴开时一样,她虽然察觉到了各人之间的私下心思,但全当不知,继续笑着和薛氏说了几句话,就不动声色地把话头抛了出去,让她们互相交谈起来,她自己则是坐在上首静静聆听,偶尔笑着说一两句。

  第二巡膳食很快在众人的交谈声中过去,最后一巡膳,丫鬟端上来的是一道蟹肉虾仁蛋羹和几样时令的瓜果切丁,望着小碟里切成丁块的各色果肉,段缱总算有了一点吃食的心思,拿签子签了一块梨肉丁,放进口中慢慢嚼了咽下,正欲喝一口清茶,就忽然感受到了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她停下动作,抬眸朝前看去。

  受邀来与宴的都是各府的夫人贵女,但凡知道些分寸的,都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地盯着自己看,毕竟她的身份摆在那里,比她们要高出许多,许多人甚至连诰命都没有,不过顶着个官家夫人的身份头衔,和她在本质上有着区别,在摸清她的脾气之前,是不敢这么放肆的。

  不过水榭里除了各府的夫人之外,还有不少云英未嫁的小姑娘,有些已经定了亲,有些则是还待字闺中,能被长辈带出来参与这赏枫宴会的,自然都是在家里受宠的,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规矩不及长辈守得安稳,胆子却要比后者大,头一回遇见从长安来的郡主,忍不住好奇心,偷偷在用膳间隙抬头觑她两眼也说得通。

  段缱的目光在前方扫了一圈,果然看见了一个小姑娘急着低头的心虚动作,她打量了两眼,见其一身绣衣罗裳,穿得清雅娟秀,又生得水灵白嫩,相貌不错,是个天生好颜色的,看着舒心顺眼,就没有生出计较的心思,笑着朝那姑娘边上坐着的妇人问了一声“这一位姑娘是”

  正在和他人说笑的高氏心里一突。

  被段缱问话的人正是她,而那个偷觑段缱的人,则是她的大女儿楚南雁。

  楚南雁心思细腻,早在先前高氏叮嘱她与宴时需要注意的规矩时,她就敏锐地从对方嘱咐自己的话里听出了几分暗藏的意味,母亲似乎对那位长乐郡主有些看法。

  可是他们一家从来都生活在晋南,长乐郡主远在长安,最近才跟着世子嫁来此地,和自己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母亲怎么会对她有看法呢

  楚南雁对此疑惑万分,再加上她对这位从长安过来的郡主很是有几分好奇,就忍不住趁着宴会间隙偷偷看了几眼。

  这位郡主的容貌,她在宴会开始前被免礼时就和众人一道抬头看过了,心里头也有几分震撼,因为那倾城的容貌不是几句赞美的言语就能概括的。

  这两年,她被高氏带着出入大大小小的宴会,听到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原先还为晋南第一美人的名号有过羞赧和不好意思,但在他人不间断的赞美之下,也逐渐转变成了自信。

  然而,这一份自信却在今天被打破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美,不仅是外貌,仪态、气度,方方面面都把她比到了泥地里,举手投足间浑然天成的高贵大方,带着一点的漫不经心,仿佛任何事物都不值得放在眼里,似乎拥有着这世间的一切。

  那是一种她连项背都无法相望的美丽。

  楚南雁生长在晋南,见过的品阶最高的女子也就是先前在这王府里的晋南王妃,公主、皇后,这些只在书中出现的人物,对她而言都是一种陌生又遥远的存在,但这并不妨碍她以皇后为天下女子典范、贵女之尊,今上尚未娶妻,那么皇后的印象也可以用在皇长公主身上。

  但是在看到的段缱那一瞬间,她忽然觉得,这位长乐郡主的高贵美丽,比之那些皇后、公主、皇长公主都要更甚,虽然后面三者她哪一个都没见过,可她就是有这么一种莫名的感觉。

  这位长乐郡主,似乎生来就是让人仰慕的。

  震撼的同时,她的心底也生出了几分黯然失落,她被旁人夸赞了许多次,多到连她自己都暗中以晋南第一美人自居的程度,虽然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可是这么巨大的云泥之别,是她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和那位郡主比起来,她就是片小小绿叶,隐藏在重叠的花瓣之下,被妍丽的花朵衬得渺小无比,连个花骨朵都算不上。

  她总算是明白什么叫做自惭形秽了。

  感受到了双方差距的楚南雁心情低落,她跟着高氏落座在亭中,知道自己该遵守母亲的叮嘱,规规矩矩地垂首坐着直到宴会结束,可她心里一直都想着这些事情,心神不定,终于在第三巡膳食上来时,忍不住偷偷抬头看了上首一眼。

  长乐郡主就坐在那里,正拿着签子在食用果肉,就连这么一个轻轻巧巧的动作,都做得典雅而又端庄。

  锦衣华服,朱唇云鬓,谁也盖不过她的风华光耀。

  不等楚南雁再多看一眼,那位郡主就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垂手朝她这边看来,吓得她连忙低下头,可她还是被发现了,郡主点了她身边的娘亲来询问,让她心头泛起一阵后悔恐慌。

  高氏也是心里一惊,她刚才一直都在和别府的夫人说话,不曾顾及两个女儿,自然也没发现大女儿偷看郡主的行径,冷不丁被段缱问话,还以为是自己今日特意打扮大女儿一事被看穿了,不由心头一阵乱跳,勉强才维持了镇定,挤出一个笑道“回郡主,这是小女南雁,是妾身的大女儿。”

  “原来是楚姑娘。”段缱微微一笑。

  她没有生出计较的心思,自然也不准备在这话题上多做停留,只是正想就此揭过时,却忽然想起了琴姑递给她的那本册子上关于楚家大姑娘楚南雁所写的话,便改了主意,柔声笑道,“不愧是晋南第一美人,生得这般好相貌。”

  这一句话让高氏母女都吓了一跳,高氏心虚自己的用意被她看穿,楚南雁则是害怕自己刚才的举动惹了贵人不喜,生怕这是贵人出言斥责她的前兆。

  段缱把她二人的反应尽收眼底,面上不动声色,继续笑得温和大方,朝着楚南雁招了招手“过来。”

  楚南雁犹豫着,不敢起身,只能看向身旁的高氏求助。

  高氏此刻已是吓出了一身冷汗,硬着头皮对段缱笑道“小女手脚笨拙,不敢冲撞郡主。”

  段缱笑意不变“楚夫人说的哪里话,你家大姑娘生得钟灵毓秀,如何就会冲撞了我呢”

  高氏还要再言,立在段缱身旁伺候的采薇却因为她刚才的那番话而对她生了不满之心,见她竟然还敢推拒,心内冷笑一声,暗道真是不识抬举,抢在她开口之前道“能够近身面对郡主,是贵府姑娘的福气,便是在长安,能得郡主一声称赞的人也是少之又少的,就是永嘉长公主,也不曾得过郡主这般称赞,夫人该感到高兴才是。”

  话里话外地指出以段缱的身份,就是在长安也是独一份的尊荣,是连宫里的公主也越不过去的,而在座的高氏等人不过官家妇,这点身份在晋南或许够了,但和段缱相比就是笑话了,这样的她们居然还敢拒绝段缱的要求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身份,有没有这个拒绝的权利。

  采薇的这一番话是她在气急之下脱口而出的,没有得到段缱的示意,但是直到她把这番话说完,段缱都只是坐在上首浅笑,没有阻止她、也没有怪罪她的意思,就已经是一种表态了。

  到了这种地步,高氏要是还敢再有异议,那就不仅是不识相,而是不敬了,这种罪名是她万万担不起的,因此她赶忙连声告罪“是,妾身知错。”同时示意女儿楚南雁上前。

  楚南雁也不是个迟钝的,自然听得出采薇话里的言外之意,其实这已经算不上弦外之音了,基本上就是在明晃晃的告诫,她先是随高氏对段缱告了一声罪,又起身敛衽行了一礼,这才莲步轻移,行至段缱跟前,恭谨地福身行了一礼,轻声细语地开口“民女见过郡主。”

第130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娇冠天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