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窈窕世无双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耿灿灿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3 KB   上传时间:2019-10-05 20:27:54

  这一桌全是郑家姑娘们,除了郑令佳与郑令清,鲜少露面的郑令婉与郑令玉也在。

  郑令佳见她来,心中一喜,刚好解了眼下的尴尬。

  “卿卿,到我这里来坐。”

  郑令佳的位子在南边,离大老爷那一桌远,令窈扫了扫席间的人,郑令佳与郑令清离得近,她特意背对着,摆明就是不想搭理,偏生郑令清嬉皮笑脸地,使劲办法与她亲近。

  “阿姊我们坐那边去。”令窈收回目光,拉了郑令佳的手,牵她绕到桌椅对面一方,与郑令婉和郑令玉挤在一起。

  对面就剩郑令清一个人孤零零,带了哀怨的眼神瞪向郑令窈。

  半晌,她慢吞吞吐出一句:“难道你对我就没有半点心疼之意吗?我肚子还痛着呢。”

  郑令窈专心致志地瞧着斜对面的孟铎,压根没有意识到郑令清是和她说话,令佳也不想提醒,坐在一旁剥炒花生,拿了蘸料的小碗盛。

  郑令清委屈,鼻腔带了哭声,“你怎么不理我?”

  被晾了半天,最后还是郑令婉开口唤了令窈,“郡主,五妹喊你。”

  她本不该喊郡主,都是自家姐妹,一声郡主,太过疏远,更何况是同父的庶姐。

  令窈转过脸,想起自己从回家起,从未与这位庶姐说过话,前世分府后,这位庶姐便跟着三房过了,实际上她也只跟三房亲近,大概是没有母亲的缘故,所以格外依赖三奶奶。

  记忆里,她似乎是代替自己与穆家结了亲,嫁的倒不是穆辰良,而是穆辰良的表兄,虽是正妻,却是填房。假设后来穆辰良一路荣华,想来她这个沾亲带故的表嫂也该过得不错。

  这样一想,这位小尖脸淡娥眉的庶姐,该是她们几个中过得最好的。

  郑令婉丢下话便不再言语,转而与郑令清讲话:“五妹,你想吃什么,二姐给你夹。”

  郑令清两只眼睛仍瞧着令窈不放,嘴里指挥道:“给我剥花生,要和阿姊一样的。”

  旁边郑令玉声音怯怯的,提醒道:“五妹,你病才好,花生吃不得,嚼些其他的罢。”

  郑令清提高音调就是一句:“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你这个庶姐管。”

  郑令玉是三房花姨娘所生,母女俩都像是从江南名画中走出的仕女,娇弱弱羞滴滴,此时被郑令清一吼,当即红了脸,往令窈这边挨近些。

  郑令佳忍不住出声,“清姐,玉姐是你姐姐,你该待她亲厚些,如此这般在外人跟前行事,岂不叫被人笑话?”

  郑令清的气势不蔫反胜,仿佛郑令佳开口与她说话了,其他一切都不要紧,“阿姊,我只有一个姐姐,那便是你,别人都不算。”

  令窈坐在旁边瞧戏,余光瞥见郑令婉剥花生的动作一顿,随即又恢复正常。

  凭良心讲,上辈子郑令婉对她很一般,但对郑令清是真好。但似乎郑令清并不在乎。

  郑令清又加上一句,“但若是某人肯理我,那也能算是我姐姐,母亲一向教导我要心胸开阔,要擅于原谅别人的错处,我今天便做到了。”

  这句话是看着郑令窈说的。

  令窈无语,朝她那边施舍一个眼神,嘟囔道:“有些人脸皮真厚。”

  郑令清先是一抿嘴,而后施展眉头,往令窈跟前凑,“你说我吗,四姐是在和我说话吗?”她上前一把握住令窈的手,“四姐的手又白又嫩,摸起来滑溜溜好舒服。”

  三老爷正在往这桌瞧。

  令窈即时明白过来,上次老夫人的训诫不是没有用处,大概是三老爷给郑令清下的通牒,命她与两位姐姐“重归于好”。

  令窈任由她玩闹,横竖就是不理。

  令清急了,低声怒道:“我都这样夸你了,你怎么还不肯跟我好?你这个人真难伺候!”

  此时孟铎也往这边看来,令窈下意识挽了她的手,回以春风般的微笑,轻声道:“五妹过奖,只是以后不要靠近我,小心我再踢你。”

  令清脸色一吓,立马回原位坐好。

  旁边有其他府的姑娘坐过来,令窈一看,是南侯府的长房嫡女南文英领着自家三个妹妹,以及齐伯公府的长房嫡女华朝并两个妹妹而来。

  南家与华家的公子前世曾是令窈众多求婚者之一,他们家这两个姑娘,她还是认得的,虽识得,却并不喜欢。

  南文英与华朝皆是临安土生土长的女孩子,穿着打扮崇尚素净,与令窈大张旗鼓的华艳完全不同。近年来女学士的兴起,更是在临安贵族女子里掀起一股“去华饰重文章”的风潮。

  南文英上来便问:“怎么不见宁姐姐?”

  说的是宁府姑娘,上次小宴的东道主宁悠君。

  令佳想起宁府的事就头疼,含笑轻语一句“见她最近忙,便没去请。”

  南文英与华朝齐齐坐下,“她最近确实忙,秋天便要进汴梁参选女学士,临安城里,取得进汴梁参考资格的人虽多,但只有宁姐姐,最是卓尔不群,若能一举拿下女学士的称号,定将名扬天下。”

  南文英问:“令佳姐姐,今年你不去么?”

  令佳笑道:“我等两年再去。”

  席间众人皆互相打过招呼,只令窈懒洋洋地瘫在那。

  南文英与华朝窃窃私语,三言两句却依稀传进令窈耳里。

  “你看她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未免太轻浮张狂,哪有穿成她那样就出来的,一看就是肚子里没墨的绣花枕头,光有脸蛋没有才华,等她大了些,哪家儿郎敢娶她?”

  郑家姑娘行拜礼后皆已换过衣裳,令窈想着孟铎一眼未瞧她,越是费尽心思打扮。

  她心想,以后求娶她的人络绎不绝,哪里用得着她们操这闲心?

  不等她开口,令佳已替她辩驳:“我们家卿卿师从孟铎先生,几年后汴梁相会,两位妹妹大可与我家卿卿于文章场上一决高下。”

  南文英轻蔑地看了眼令窈,目光从她的发饰一掠而过,转向她的脸蛋她削瘦的身板,再收回来时,隐隐有嫉妒之意,抿了嘴道:“论打扮,我可能不如令窈郡主,但论作诗写赋,我自认为不会比郡主差,更何况郡主才启蒙两三年,我已学至开笔,此番相比,怕是对郡主不公平。”

  令窈觉得烦闷。

  这里一个郑令清已经够让她讨厌的了,偏偏还要凑上来一群外府姑娘,当真扰人清静。

  她起身,快步走近门排纱帘后面。

  待她再走出来时,手里拿了一张青笺,轻飘飘一丢,掷到南文英怀中。

  是首七言绝句,以今日宴席为题,对仗工整,用词巧妙,内涵丰富,其中诗意绝非一八岁孩童所能领悟的。更重要的是,全诗饱含讽刺意味,句句针对南文英。

  “你既然喜欢作诗写赋,我便赏你一首。”令窈笑着看她,丝毫没有退让之意。

  前世她“草包”的名头就是南文英这起子人给搅和起来的,她们嫌她庸脂俗粉,怎么难听怎么传,就连她的汴梁口音也曾沦为她们茶后的闲话,从前她不在乎,不代表她永远不在乎。

  她想要拥有的,比前世更多。过去她瞧不上眼的,她现在也想要了。

  令窈想,若是她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那便不止是倾国了,说不定还能顺带着倾掉其他几个邻近国。

  这样子的光明前途令她欢喜。她甚至不想瞧南文英挫败的嘴脸,便离席往老夫人那边而去。

  南文英瞪目哆口,想说些什么,但又不好点明,若是点透,那便相当于直接承认,郑令窈作诗,骂的就是她。半天才找出句给自己台阶下,对着令窈的背影道:“你有孟铎先生为师,就算是做出再好的诗文,那也是情理之中的。”

  令窈顿住脚步,目光自不远处的孟铎浮过,最终望向南文英,她敛了神色,清高自傲:“就算他不教我,几年后汴梁相会,你也比不过我。”

  大话一出,报应随即就到。

  入家学的第一天,令窈兴高采烈地打量堂前的孟铎,眼中如流光般的星点尚未散去,便被点了名。

  “令窈郡主。”

  孟铎负手而立,下一句便是命她将《幼学琼林》的大段内容背出来。

  令窈没兴趣背书,结结巴巴地,不甚流畅地将书挤了出来。背前略微紧张,背后轻松自豪。

  她许久不曾看书,却还能背得这般好,想来天赋是极好的。

  孟铎站在她跟前,姿容儒雅,眉间拢了一蹙,淡淡看她:“以你这般功夫,想要与人相比,只怕令人笑掉大牙。”说完他便将蒲鞭拿了出来,“生疏至此,该罚。”

第11章

  令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两辈子加起来,都没人说过要罚她。

  “夫子头回教我念书,此前从未吩咐功课,我自汴梁回临安,途中大病,梁先生所教之书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今日能将书背出大半,已属不易。”

  她想了想,自己还是占道理的。他无缘无故地罚她,完全不合乎情理。

  退一万步讲,她是郡主,他总该知些分寸的。第一才子又如何,要不是看他姓孟,她才不跟他客气。

  孟铎难得笑了笑,眉目含春,说出的话却寒气逼人,“你不受罚,那便出去,我不收自以为是的学生。”

  令窈愣住。

  她没想到孟铎竟然如此硬气,压根不带任何情面。

  其他人见她被训斥,噤声不语,看向孟铎的眼神里更多了一分敬畏。

  尊师重道,乃学子立身之本,更何况是对着孟铎这样的老师,便是皇族权贵,也不能不低头。

  令窈瞪着水亮的眸子,甚是委屈地抿着嘴唇,她这时才意识到,孟铎与梁厚不同,他是根硬骨头,她若依着寻常性子去对付,定然啃不动。

  “先生。”令窈咬牙切齿地喊他,暂时敛起自己所有的锋芒,缓缓将手掌心递出去,声音越来越轻:“您轻点打。”

  孟铎换了薄板子替藤鞭,公事公办的模样,板子落在她掌心,原该痛的,却只是轻点了三下,便算是罚过了。

  令窈心慌地等着他的痛罚,没想到不疼不痒的,他竟只是做个样子。

  快速收回的双手掩在袖子下,缓缓握紧,她看向前方隽逸清显的男人,目光里多了一丝玩味。

  一天课讲下来,众人心悦诚服。

  孟铎讲学,风趣幽默,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夜晚令窈回到老夫人屋里,一天学下来,累得心神疲倦,饭都没吃,直接就瘫在榻上,不肯再费一丁点力气。

  鬓鸦与老夫人屋里的大丫头喜夏端了盥洗之物伺候她,老夫人从房里走出来,后面跟着三奶奶,满脸堆笑。

  老夫人问:“今天第一回 入家学,怎地累成这样?”说完就挨着她坐下,招跟去伺候的婢子问话,问了几句,全是白天里伺候消暑添香的琐事。

  令窈迷迷糊糊地就要睡着,忽地听见老夫人问:“听说今天先生罚你了?”

  令窈没有否认,嘴里挤出一声“嗯”。

  老夫人立即命人拿了玻璃牛角灯来瞧伤处,没有发肿,心疼又无奈地低头吹吹气,嘱托:“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自祠堂拜师那刻起,你便要将他当做自己的父亲来侍候,从今往后,再也不许同先生拌嘴,他说什么,你照办便是,他若罚你,你也不能怨恨。”

  令窈瞧了眼旁边坐着的三奶奶,嘴里回应老夫人的话:“我晓得的,我尊敬先生,自然视他如父,今日学堂里的事,原是我一时懈了性子,往后再不敢的。”

  老夫人点点头,吩咐婢子去书房准备好笔墨纸砚,又亲自看了今日里的功课,说是睡前要亲自检查,过关了再准睡。

  令窈答应下来,原想着先休息会,不曾想老夫人怕她第二日又挨罚,立马掇她起来,没法子,只得拿了书在旁边读背。她想着早点背完早点歇息,愈发专心,不到一刻功夫,便将书背得滚瓜烂熟。

  三奶奶还没来及和老夫人多说几句家常,便听见令窈一把小嗓子娇飒飒地喊:“祖母,我背熟透了,你尽管查。”

  老夫人一检查,果然对答如流。

  三奶奶惊讶,问:“郡主在堂间早已读过罢?竟然背得这般快,可见课上下了不少功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3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窈窕世无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