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_分节阅读_第369节
小说作者:宝妆成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7 MB   上传时间:2019-10-15 15:59:37

第628章 决赛来了!(2更)

  时间过得飞快。

  杜兆军那边没了消息,夏晓兰没太在意。

  这人在鹏城还有一摊子事,总不会一直留在京城。夏大军虽然救过他,杜兆辉觉得自己也补偿了,为他死的人都有,是要补偿夏大军,也不会把对方当成亲爹供起来——亲爹杜琤荣,杜兆辉也不见得有多尊敬,要是杜琤荣现在把杜家全部交给杜兆辉,大少爷翻脸肯定比翻书还快!

  若说杜兆辉对这事儿有什么执着的,不是夏晓兰很漂亮,而是夏晓兰让杜少爷不顺心。

  夏晓兰又不能为他带来好处和利益,还让杜兆辉不开心,他肯定就记住夏晓兰了。夏晓兰也是占了长相的便宜,杜大少对漂亮的女孩儿的容忍度稍微高点。

  王副司长要和杜少爷别苗头,被杜兆辉用钱给砸回去了。

  夏晓兰能好好上课生活不受影响,是杜兆辉对漂亮女孩儿的宽容——事实上,是鹏城的投资计划敲定,整个工程就要启动,杜兆辉作为负责人,他不能继续在京城浪。

  可就一个夏晓兰让杜兆辉眼前一亮,先入为主嘛,杜大少在京城就没有其他入眼的。

  其实他还挺像认识下几位女演员,向导尽心尽责给杜少爷普及一下国情,内地的女演员和香港不同。内地那是有正规单位的,平时拿工资,拍戏再拿一份报酬,什么大明星不大明星的,都当成是一份工作在认真上班呗。

  杜兆辉想撩,人家只想正经处对象,撩到手了,不好“分手”。

  杜兆辉的兴趣马上被打消了,深感无趣,回了鹏城。

  没有了刘天全扯后腿,琤荣集团在鹏城的事务全部由杜兆辉说了算,对生意有利的人,杜兆辉很舍得下脸面,一时鹏城真是结交八方之友,短时间内的进展,跑赢了刘天全之前两年的发展……幸亏刘天全现在不管鹏城的业务,要不也要气死。

  刘天全意气风发,在重新规划杜家的走私路线呢!

  转眼到了1月下旬,资金充裕,也不惜人工,京城的三个店面装修都有了大体的框架。

  刘勇反正在京城,手上的钱还算宽裕,干脆把他在南锣鼓巷的院子给整理了下。

  也不是大修,他对翻修古建筑没有经验,夏晓兰这个半吊子忙着竞赛和期末考,也没时间去设计,刘勇就是把院子里乱搭建的小房间拆掉,还了院子本来的面目。

  再找人把屋顶的瓦片全翻新,门窗刷了同样颜色的漆,买了必须的家具在屋里放着,能住人就行。

  反正这次的工人,刘勇全给带自己家住着了,抠门的刘老板又能在住宿费上省一笔。

  什刹海的那个院子,本来就保存的比较好,刘勇只敢翻捡下瓦片,别的都没动。

  夏晓兰说这个院子要留到以后“做作业”,大一学的比较浅,还没叫大家上手,到了大二,学习深入了,夏晓兰就想要实践。

  古建筑的改造,和普通的装修是两回事,夏晓兰现在功夫还没到,也没那个经济条件和时间,暂且把院子原样放着。

  “舅舅的院子也放着,现在就简单收拾下,能住人就行。”

  瞅瞅,这就是亲舅舅呢,无条件宠夏晓兰,她说咋办就咋办,把院子拆平了重建也行的!

  1月20号的时候,夏晓兰就在报纸上看见了首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消息,教育部要为这次决赛造势了。

  迄今为止,国人认可度比较高的英语节目是中央台的《follow

  me》,教材最有名的是徐国璋主编的大学《英语》教材,从60年代到今天,夏晓兰这批学生,用的还是徐老编写的那套教材,“南王北徐”是外语教学界中流行的说法,其中“北徐”指的就是徐国璋老师。

  报纸上说了,徐老要担任决赛的评委!

  报纸上还有徐老的一个采访,学英语要“无法无天,天不怕地不怕”。

  “徐老师是评委呀……”

  307寝室里,吕燕可羡慕呢。她也是每天抱着录音机不放手的,课余时间花了很多功夫在英语上,可惜当时连复试都没有进。

  吕燕学英语的劲头很足,大家私下里猜测她多半是想出国的,徐老师从建国后就在京城外国语学院任教,吕燕就羡慕夏晓兰能和徐老师近距离接触。

  “徐老师虽然是评委,我也不一定能说上话的。”

  评委和选手的接触不会太多,又不是后世什么“好声音”,还能和评委老师组队呀!没有导师,不分阵营,评委和选手没深入交流的机会。

  夏晓兰对徐老师也很神话的,85年的英语教材是徐老师主编的,夏晓兰上辈子上大学那会儿,英语教材还是徐老师的版本。她95年上大学的,徐老师好像是94年去世的……这个德高望重的英语教育家,语言学家,也只有九年的生命了。

  夏晓兰忽然发现,参加英语竞赛,或者说生活在80年代的另一重意义。

  许多像徐老这样的大师级人物还活着,她这辈子跳上了更高的平台,能和大师们正面接触,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建筑领域的,她见过宁彦凡了,马上又要见徐老,这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啊,镶嵌了太多明珠。

  25号大早,夏晓兰蹑手蹑脚的起床洗漱。

  林老师就等在宿舍楼下,还有两句话要嘱咐夏晓兰:

  “你也看报纸了,这次决赛的评委们个个都有来历,有教育部的领导,也有徐国璋老师那样的专家,并且有电视台录像,你们比赛的过程最后要播出的……稳中求新,新颖要有尺度!”

  林老师说的是上次复试的事。

  夏晓兰不想拿名次就罢,要想拿名次,就别在决赛时再偏题了!

  夏晓兰和林老师走着,和华清另外3名选手汇合,包括季江源在内,大家精神都不错。

  坐着校车去比赛现场,200号人呢,全走完流程,也要花上半天时间,外语系的教授在校车上也在讲策略:“你们今天的对手,来自全国各所大学,不要把目光只盯着京大等学校,京城外国语学院的选手,也是你们的强劲竞争者……”

第629章 晋级前20强才行(3更)

  夏晓兰知道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初赛在每年的4月份举行。

  不管是初赛和复赛,都是在大学当地举行。

  而夏晓兰如今参加的竞赛不惜劳师动众,将各地进入决赛的选手请到京城来,可见教育部的重视。

  “说明你们肩膀上都肩负着使命,首届竞赛的影响力大,以后年年都能举办。”

  要夏晓兰说,是去年“英语”正式加入了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都是主考科目,教育部搞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为了正面宣传,调动广大考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外语系的带队老师让大家警惕京城外语学院的竞争对手,这学校比综合实力肯定是不如华清、京大,要说语言类么,那是全国都拔尖的。

  专业的,吊打一群非专业的,不知道咋回事儿,外语学院只有3个进入决赛的。

  “因为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都没报名,这也是徐老的意见。”

  林老师的语气轻快,她对徐老也是很尊重的。

  现在京城外国语学院共开设有28个语种,英语只是其中的一种,除开英语,也就说进入决赛的3名选手都是学其他语种的——很好很强大,不愧是专业老大哥地位。

  华清大学两名外语系的学生,脸色都变了。

  夏晓兰倒是觉得没什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本来就是专门的语言类大学,要是其英语专业的也来参赛,其他大学还玩什么玩?

  也是第一届竞赛,还没有经验。

  以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会分为a、b、c、d四类,a类是研究生,b类是英语专业的本、专科生,c类是非英语专业的本、专科生,至于d类,则是体育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参加。

  就该专业的和专业的去拼,业余的和业余的玩儿才对。

  现在嘛,各种制度还没完善,81年的时候能考托福了,可在85年,折磨大学生们多年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没面世呢!

  这次决赛就在京城外国语学院举行,外语学院在西三环,和京城师院的距离不超过3公里,夏晓兰忍不住问林老师:

  “您知道今年京城师院有学生进入决赛吗?”

  林老师想了想,不太确定:

  “好像有1个……唉,贺老师,京城师院是不是有1个学生进入决赛?”

  贺老师就是替夏晓兰四人开小灶的教授。

  他慢吞吞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抖开一看,“是有1个,怎么忽然问起了京城师院了?”

  这种对手,贺教授都不放在眼里的。

  只有一个,总不会是夏子毓和王建华,夏晓兰记得这俩人英语成绩都不算特别好。这俩人是83年高考的,那时候英语成绩还没有完全计入总分。

  “没什么,我有个老乡在京城师院。”

  夏晓兰冲着贺教授腼腆一笑,季江源在闭目养神,脑子却在高速转动。夏晓兰问京城师院,应该是顾及着她那个讨厌的未来姐夫,就上次来华清的小子,叫王建华的那个。

  王建华是高教司王副司长家的,王司长之前还来过华清大学。

  王家的风评不太好,上次补习班的事儿,京城好多人都知道了、

  他倒是想和夏晓兰说一说,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夏晓兰现在真是和他“划清界限”,季江源想说也不能说了。

  如果是那个王建华,确实够讨厌的。

  季江源也不明白,夏晓兰和周诚处对象呢,王建华还敢找上门叽叽歪歪的,周教官看起来可不好欺负。季江源不喜欢用“特权”和“阶级”将人划为三六九等,但有些人喜欢,他不得不入乡随俗。那要照华国的国情,王家是比不上周家,季江源本人就深有感触。

  季江源想说话,又意识到自己如今在夏晓兰同学眼里,恐怕也和王建华一样讨厌,他就继续闭着眼睛装睡了。

  要夏晓兰说,季江源是想多了。

  她真正讨厌的还是季雅,季江源是被牵连的,肯定得排在王建华后面。

  王建华又要排在夏子毓后来,谁是“杀人凶手”,谁才是不能被原谅的。校车摇晃着,到了京城外国语学院,还不到早上八点。

  夏晓兰跟着林老师几人一起吃早饭。

  这些都不要个人出钱,全是学校承担。想想也是,要让外地的学生特意来京城参加决赛,还得自掏腰包,买车票都要吓退一帮人,出门在外还要吃和住,一般学生也承受不起!

  “9:00-10:30是笔试题,考完笔试才是口试。口试题怎么考,平时也反复在练习了,你们按照正常的水平发挥就行。”

  口试却是练过很久了。

  也不复杂,分为三部分,第一是英语自述,就是用英语介绍自己,说说为什么喜欢英语之类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

  第二是故事复述,先听一段音频短文,听完给1分钟组织语言和整理思维的时间,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开始复述这个故事,时间要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三是抽个话题,围绕这个话题阐述自己的观念,就像夏晓兰上次复试抽到了环保,这类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个时间也是5分钟。

  一个学生的口试部分就要15分钟左右,全国200个学生,岂不是要3000分钟,换成时间是50个小时?

  教育部显然早有准备,笔试在10:30分结束,收卷后马上就进行阅卷。

  最终能走到口语部分的,不过是20名选手。

  被淘汰的180名选手,都是此次英语竞赛的“三等奖”。

  剩下的20名选手,电视台就要来录像了,剪辑出表现精彩的在电视上播放,夏晓兰觉得挺有噱头的,就是竞争的过程比较残酷。

  她觉得被淘汰的180名“三等奖”,出国当交换生的几率基本为零。

  怎么着,也要闯入口试环节才行。

  夏晓兰舒展了一下手指,笔试题的难度究竟有多大,她心里也没底的,她念大学那会儿,也就参加过四级考试,后来自学英语是用在工作中,完全没有考过雅思和托福,无从知道自己的水平标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64页  当前第3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9/15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