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长嫂奋斗记_分节阅读_第253节
小说作者:肥妈向善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48 MB   上传时间:2020-02-07 19:46:39

  “我估计不是这么回事。你妹妹是要参加高考吧?”窦骁道。

  “是。我三妹。”孟晨浩答。

  “对了,今年轮不到你媳妇,明年估计能轮到了。因为命题老师的直系亲属如果参加大考的话,是不能被抽中去命题的。怕不公平。”

  原来是这样。

  曹德奉拿着宁云夕画的蜂房草稿开始细致考虑起来:“师长,宁老师什么时候有空?她不是放寒暑假吗?”

  “寒假你别指望了,政委,寒假他们高三肯定要补课的。”苗正清查探到他的心思说。

  孟晨浩想起来,那时候侯军长说是要宁云夕给一零八军团全军讲课。这个任务到现在他媳妇都欠着呢。

第733章 【734】报社写稿3

  曹德奉说:“一零八军团现在不在这边驻军,欠是没有办法的事。等一零八军团调防了再说。但是我们师在这里,完全随时可以请老师过来普及一些数学知识的。像讲讲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可以激发军官和战士们对知识的兴趣。到时候再听宁老师指导买些书。”

  孟晨浩和苗正清听着他筹划的很美好,但是实现估计挺难的。如果真行,侯军长早做了。

  一个师人数也不少,况且,各单位对讲课内容的要求有所不同。因为各单位职责不同,都有迫切地想要知道的知识。光是讲课内容都很难定下来。关键是宁云夕一个人讲,下面这么多是战士军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听起来效果完全不一样有可能等于白讲了。

  估计是这个缘故,侯军长想想先不忙了,免得打扰宁老师的学校教学任务。让宁老师多培养几个优秀学生进入部队一样的。

  和侯军长不同的是,曹德奉很积极,似乎根本不打算放弃说:“我到时候和宁老师商量一下,找个时间。”

  “你别让他媳妇又忙病了。”苗正清甩了甩胳膊肘道。

  “不会不会的。我有分寸,会好好安排。”曹德奉说。

  窦骁或许是猜到了一丝什么,微笑着不插嘴。

  孟晨浩想,如果曹德奉真的安排妥当,媳妇真有这个精力,是可以试试的。毕竟,自己媳妇也说过,给部队官兵讲课有点儿意思。

  不过现阶段,宁云夕真没有这个空。只看她这两天努力挤出时间将蜂房的文章写完,打了电话叫少年报的胡编辑过来取。

  胡编辑叫做一个神速。早上接到宁云夕在学校打来的电话,下午宁云夕下课后回到家,胡编辑已经在她家里等着她拿稿子了。

  看到胡编辑坐在自己家里,宁云夕确实很意外:“其实不用这么着急的。”

  “不不不。宁老师,我们主编我们全编辑室都在等着你这篇文章。”胡编辑站起来说。

  人家对她的期待抱这么大,宁云夕忐忑着,回到自己房间拿出抽屉里两天里写好的稿子走出来对胡编辑说:“我这两天写出来的,有些匆忙,估计你们看过后需要改改。有什么意见你们尽管提。”

  “好的,宁老师。”胡编辑很客气热情地接过她手里递来的手写稿子,只翻了一眼,两眼发光,“这——”

  “是不是不行?”宁云夕摩擦着手掌心忐忑地问。

  “不不不。是你这个图画的真漂亮,好像艺术品。”胡编辑兴奋地说,“这是我见过的数学老师中,画图画的最漂亮的,太工整了,标的很清楚。我估计,孩子们看到都得跟着我一样兴奋起来。”

  耳听胡编辑这话有点夸张,宁云夕忙说:“没没没有,我粗画的。”

  “你粗画都能画这么好?”胡编辑以惊讶的口吻说。

  宁云夕想到了之前人家常批评她的,谦虚过头不是好事,急忙改了口道:“是我自认我画的最好的一副画了。”

第734章 【735】报社写稿4

  胡编辑听明白她的顾虑后,一串笑声飞了出来。

  宁云夕红了脸。

  “宁老师,你是我见过最有意思的数学老师。希望以后你能和我们经常合作。”胡编辑伸出手对她说。

  宁云夕握住她的手表达出:“能收到贵报的邀请,我深感荣幸。还有,我家几个孩子上次参观你们报社后,对学习更加积极了。”

  “我们报社创立的初衷就是这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到现在这个初衷这个宗旨永远不会改变。很期待我们和宁老师一块可以为了孩子多做一点事情。”胡编辑道。

  宁云夕不禁被对方这种热爱教育事业的情绪感染到,答:“是。”

  “我先走了,赶着把稿子拿给我们主编再过目一下。”胡编辑将稿子利落放进自己背来的绿色帆布包里,转身走了出去。

  宁云夕送她到门口。只见她是骑着单车来的,外面继续下着雪呢。

  当个报社编辑同样很不容易。风里来雨里去的,大雪纷飞,只为给孩子们贡献更好的阅读文章,叫人敬佩。

  “哎,她不留下来吃饭吗?”孟奶奶走出来发现客人走了惊问道,“现在都几点了?她回家有饭吃吗?”

  “她要回她单位去,奶奶。”宁云夕答。

  “这——她真是比你还积极工作。”孟奶奶叹道,想着自己大孙媳妇对工作够尽心尽力的,没想到还有更甚的人。

  没到第二天下午,中午宁云夕在学校午休时接到了胡编辑打来的电话。

  “宁老师,您的稿子昨晚上和今天早上经过我们全体编辑的两轮讨论,决定给予采纳,会刊登在下一期的少年报上。我们主编问,到时候是把新出来的报纸直接送你们家可以吗?还有,稿费的话,我直接给你送去可以吗?”

  宁云夕听完她这话吃了一惊:“不用改动吗?我两天内写完的,有些匆忙。”

  胡编辑笑笑:“估计我们编辑的水平和宁老师的水平不是一个水平线的。我们已经觉得很好了,宁老师能在两天内写出这样精彩的科普文章,我们主编认为宁老师的水平果然是超出我们意料的。”

  宁云夕不敢再驳嘴了,避免越说越砸自己的脚。

  “宁老师有空的话,可以给我们的下一期再投稿。我们主编说,会将几位国家顶级小学中学数学老师的文章编成一个数学趣味专题。宁老师你肯定是在这几位老师人选中间。”

  “我算不上顶级教师,胡编辑。”这点宁云夕必须澄清。

  胡编辑继续笑笑:“没事没事。我不打扰您了,宁老师。您看这样安排你觉得合适的话,给我一个回复。”

  “稿费没有关系,慢点给都行。报纸如果能出来就给我们家送来,我想我们家孩子会很高兴的。当然,他们不是要看我写的文章。他们很喜欢少年报的。”

  “好,到时候第一时间肯定把新出炉的报纸送到你们家去!”胡编辑保证。

  宁云夕挂了话筒时,突然发现办公室里所有老师看着她。

第735章 【736】报社写稿5

  “宁老师,你给少年报写稿子了吗?”杜老师走过来拍着她肩头问。

  “是。上次刚好有个朋友认识他们那里的编辑,他们那边邀请我——”

  “厉害!”老师们赞叹声接连不断。

  饶是首都四中的老师,要被少年报号称全国第一儿童报纸的报社约稿,几乎是没有的事。

  “写科普文章我不太会写。叫我给学生批批作业出个题还行。”杜老师笑着说,口气里没有妒忌羡慕只知道自己能力是哪里行哪里不行。

  其他老师纷纷赞同杜老师的话:“这是两个世界的事情。科普文难写,我想都不知道怎么写。”

  “有一次我斗胆向少年报投了一篇稿子,因为那时候我孩子说喜欢看科普,我兴致勃勃给他试着写一篇给他看,孩子反应可以,我马上心血来潮把稿子投出去了。结果人家少年报编辑部回复说,说我写的太简单了。照他们意思,我写的是给幼儿园看的。可我儿子上小学了。”有个老师回忆着自己之前发生的丑事,历历在目感慨万千,“所以,人家少年报的要求是很高的。”

  “当然高,你看看少年报上刊登的文章那些作者署名,哪个不是国内有名的学者。”另一个老师补充完问宁云夕,“宁老师你写的什么?”

  “对,让我们都拜读一下。”几位老师应和着,均显出极大的兴趣。

  杜老师拦住其他人道:“人家投稿了的,要发表在报纸上的了。报纸没有出来之前怎么能给你们看?要给你们制造惊喜。”

  众人听着杜老师的话有道理,纷纷表示:“到时候第一时间买宁老师发表文章的少年报,好好学习拜读。”

  宁云夕感觉文章没有发表之前这个压力已经来临了。

  回到家里,她把稿子留下来的复写版本再拿出来细细阅读。

  系统叮咚一声,在她脑海里说:别急了,主人,挺好的。人家送印刷厂去了,你想改也来不及了。

  宁云夕诧异地问系统:送印刷厂了?

  系统答:是,他们紧急给你排版加上你的文章。本来那期报纸是到时间送印刷厂的。

  这样看真来不及了。宁云夕无可奈何放下手里的稿子,问起系统:你今天怎么有空和我谈话?

  系统近来她几乎都没用,让她快以为系统消失了。

  系统说:你任务都没有完全完成,我怎么可能消失?

  宁云夕是不解了:你从第一个任务给了我以后,到现在都没有第二个任务出现。

  系统道:那是没有到时间。

  宁云夕狐疑地想了想:难道和孙二虎又有关系?

  系统突然闭口不答了。

  宁云夕推断出:真是和孙二虎有关!

  说到郑家洼小学和管老师,上次她去信再问王校长的时候,听说是郑家洼小学现在是和另外一个小学合并起来,学校里不止管老师一个人了。至于孙二虎,理应是小学毕业了。孙二虎有没有考上中学,管老师给王校长的回信没有回复。

第736章 【737】第一届保送生1

  不知不觉中,宁云夕到首都四中任教接近半年。她教的成绩怎样,在上半学期学生的期末考试将马上见到结果。

  为了公平起见,首都四中采取期末考试调换老师批卷的程序。宁云夕所教两个班级分别与其他两位高三数学老师进行交换批改。出来的成绩统一由数学课题组组长审阅无误后再发回各班任课老师手里。

  今天老师们集中起来拿回自己班上学生的考卷和成绩。有的老师拿了新出炉的少年报出来,恭喜着宁云夕说:“宁老师,你这是双喜临门。”

  所有老师对于宁云夕两个班的数学期末考取得好成绩并不奇怪。其中,五班数学平均分名列年级第一,年级数学分数第一的同样在五班。六班是平均分第三。估计是六班学生的数学底子要比五班的学生差一些。但是宁云夕似乎并不这么想。按照她以前在八一子弟高中上课的经验,她同样教两三个班,一般来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

  通常是一个班级平均分成绩高一些的,高分数的人却会出现在另一个班。

  宁云夕再看杜老师时,发现杜老师一样有些愁眉苦脸的。杜老师担任五班和六班的语文教学。同样是五班成绩好过六班语文成绩一大截。身为这两个班的班主任,杜老师是很希望两个班的成绩都齐头并进,可现在看起来,六班的成绩有些落伍。除了宁老师教的数学,六班拿了平均分第三,其它科目都是拿了年级倒数。

  于是,宁云夕和杜老师坐到了一块商量起来。

  其他老师正热烈讨论着宁云夕在少年报上发表的文章。不少数学老师都感到惊讶:“知道蜜蜂蜂房是多边形,但没有想到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竟然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而且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我的天,宁老师,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宁云夕回过头:“这个是国外生物学家发现的。”

  “我们是说,你一个教数学的老师竟然会关心大自然吗?这不是生物老师的课程吗?”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况且未来各个学科有交叉。这个属于仿生学的内容,用在工程上属于工程数学不是生物学范畴了。”

  仿生学老师们听说过,但这是属于一个高大上的词汇属于科研工作者才会研究的词汇。老师们很是诧异:“宁老师你原来做研究的。你在广师大是做数学研究的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4页  当前第2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3/8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长嫂奋斗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