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第263章 请帖

  果然如石泉所料,汪良带着三位管事的回来了,这一次算是第二次出门行商,很顺利的又将那布料给卖完了。

  汪良看到于书燕便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与常德府那边的布商已经定下来了,对方瞧他们的交期很准时,便听了于书燕的话,立下了字据,定下了价格,以后只要派一个管事的跟着一同前去便行了,他们四个人便能轮流着去,其他三人还能留下来做些别的事。

  正好于书燕有生意要做,汪良带来的可是一个好消息,她带着汪良几人去了青松街看那酒肆,几人站在厅前,汪良有些不敢置信。

  才短短几日功夫,东家又得到了铺面,这一次倒好,直接得了一间酒肆。

  于书燕问汪良,“咱们做什么生意好呢?酒肆和客栈,你觉得哪样更好,如若成了,以后我赚了银子便在各地都开上。”

  汪良一听,心神一动,便说道:“若开酒肆,必要有好厨,先前这处酒肆能远近闻名,想来厨子请得好,而且有些菜式都是有独家秘方,咱们从来没有开过酒肆,恐怕有些不妥当。”

  汪良想了想,看向其他三人,此时黎劲开口,“东家何不开客栈,这一趟我们走陆路去常德府,感触颇多,若是东家将来必定在其他各地都开的话,那便是客栈无疑了,以后不仅方便了自个人,而且这三教九流的信息也好打探。”

  于书燕一听,心思一动,倒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她打探这些消息也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客栈比酒肆方便,不必费心请厨工,她不必要求什么菜式秘方。

  “那就开客栈好了,这周围有几间客栈,我最近也有打听,他们的生意极好,此处靠近码头不远,想来下船-上岸的商人,多半便会在这儿住下,再在城里游玩几日。”

  于是他们几人达成一致,既然要开客栈,那前期的准备少不了,好在下一批货,汪良与另两位管事的不必出门,由黎劲带着人马去常德府。

  这一趟赚下不少银子,于书燕将那些银子收了起来,便让几人先在柳树街的管事院里休息两日再说。

  于家院的晚饭时分,于书燕将这些管事的都叫了来一起吃饭,以后管事院里置个厨娘帮忙,也免得他们回去晚了连饭都没得吃的。

  饭桌前,汪良说起出外行商的一些趣事,于书燕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她还没有真正的出门行过商,前一世她不会功夫,也不会骑马,又有婆母管制,自己的性子也被磨平了,一心只围着秦楚转,以他为天以他为地,天地之间再容不下别的事。

  如今她看透了,也因为前一世丰富了人生经验,知道哪些生意赚钱,便终归不曾亲自去过,倒是令她新奇,很是想去一探。

  于家人听着汪良讲的事迹,都忍不住砸舌,想不到外头如此风险呢。

  汪良几人这一次出门跟在一队大货商之后,交了一些同行相护的银子,没想到这些大货商反而最容易被山上匪徒盯上,他们好在与这货商撇清了关系。

  事后又有镖师出面,亮出镖局的牌子,才得以通行,不成想他们这一队反而成了那些小走商队的亲睐,反而愿意出银子给他们一路相护着前去。

  所以说这一趟他们连镖银都赚回来了,于书燕都不知道怎么说汪良了,他的确不适合读书,更适合做生意,不管什么机会到了汪良手中都变成了商机,极为灵活,她与他说话都感觉了出来,此人反应很快。

  一顿饭吃得很欢喜,送几位管事的出门,于书燕在院门口没想看到了正出门等儿子从县学回来的俞氏。

  俞氏就看着这几位管事的从于家院里出来,接着过了街,就进入了他们家隔壁院子,她呆了呆,有些疑惑不解。

  说起为这一支走商队秦家人还不知道呢,先前俞氏心情不好,于书燕也不好火上浇油,如今被俞氏看到,她心里还有些发毛,婆母不会更生气了吧,如若她看到这些人还不生气,那她就猜对了,她是要真的准备和离书了。

  俞氏朝于家院看来一眼,见老四媳妇没进去,她理了理衣裳转身便进院子,还将院门给关了。

  院子内,毛氏正在学点茶,俞氏朝大儿媳妇看去一眼,发现老大媳妇的手法很正确,今个儿才学的,倒是聪明,这么快便学会了。

  于书燕这一支商队的事俞氏果然知道了,便是秦楚从县学回来后被俞氏叫去堂房前问出来的。

  俞氏没想到老四媳妇如此会做生意,一年不到,不仅开了铺面,还建了一支商队,这是要做大生意了么?

  俞氏气得不轻,于家是彻底的沦落成商户了,连先前的猎户都不如了,而且看着老四媳妇赚下那么多的银子,俞氏心头也是不舒服的,看来是时候得到儿子的和离书了。

  日日与儿子在一起,她得想个法子弄到手不可。

  这日早上,秦家的长工匆匆入了院子来禀报俞氏,知县夫人送请帖过来了,被他拦住,这会儿就在秦家院门外。

  俞氏这些日子一直派长工守在路口,就是为了拦住那些给老四媳妇送请帖的贵夫人们。

  这不终于拦到了,而且还是知县夫人派人送来的。

  俞氏很是激动,她对着镜子理了理发髻和衣裳,便匆匆出了院门,从对方手中接过请帖,对方见她果真是秦老夫人,便放心回去禀报去了。

  知县夫人许久不曾请宴,这一次她请的人都是相熟的几人,于书燕陪她打了一场击鞠赛,很得她的欢心,自然这小宴席也不会错过她。

  只是如今俞氏收到了请帖,自然由俞氏前去了,她先前正想着怎么与知县夫人交好,正寻路无门,眼下倒是一个好机会。

  先前在村里头住着的时候,知县夫人还偶有请宴帖子传来,当初她为了巴接齐老夫人,结果在永安寺惹得不愉快,这一次她带着老大媳妇一同前去,两人都学了不少的规矩,正是实践的时候了。

  第264章 知县夫人宴

  宴席定在三日后,俞氏便让老大媳妇准备准备,她们两人一同前去知县府上,万不能将此事告诉老四媳妇的,毛氏听后正巴不得,她想着四弟妹能应付的事,自己必定也成。

  到了这日赴宴,俞氏带着毛氏坐上了马车,马车往知县府去了,那会儿于家院里的人正准备去铺里,倒也没有人注意到对面院子的异常。

  今个儿齐府来的人不多,细看之下,正是那日陪着王氏打球的几位夫人们。

  王氏自从齐知县纳了个宠妾后,便不怎么在府上请宴,许是怕妾室为难,出丑。

  这一次请宴,是知道了齐老夫人带着那宠妾去永安寺烧香,这会儿这两人都不在,她请几个玩得好的入府,正是时候。

  俞氏消息不灵通,她自是不知道,但那些贵夫人却是耳聪目明,早已经明了于心,入了府后也是绝不提及此事。

  俞氏和毛氏来到王氏身边,不免朝这后花园看去一眼,俞氏忍不住问起齐老夫人,才问出口,王氏的脸色便不对了。

  俞氏感觉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尴尬的笑了笑,不敢再多话。

  王氏也当她没有提,与其她的夫人们说话去了。

  孙氏很得王氏的心,这会儿接过话题,反而问俞氏怎么没有带书燕过来,俞氏一听,心头有些不好受,这老四媳妇就与那孙氏交好,当真是看着就恼火。

  俞氏只好说铺里生意忙,只好让她前来,孙氏听后却是不信的,便是王氏听了也不信。

  王氏今个儿兴起,便没有计较秦家的事,私下里跟孙氏说了一声,叫她改日去铺里看布料,便顺带问问是怎么一回事。

  俞氏只觉得这一趟没有老四媳妇随同,这些夫人们虽然对她热情,但她却始终与她们说不到一块儿,甚至她也看出来了,这些贵夫人不过就是虚伪的面孔,根本没有将她放在眼中。

  俞氏方发觉,不管她们学了什么规矩,她仍然融入不了贵圈,也不知老四媳妇是怎么使得手段了。

  宴间,没有人与俞氏和毛氏说话,两人略尴尬,便是平素亲切的孙氏,这一次也只管与王氏说话去了,也没有顾及到两人。

  此时宴间一位贵夫人说起一桩远房亲戚的事,说那远房亲戚的媳妇要和离,便托那街头写信的书生写了一封和离书,回家便给丈夫按手印,丈夫不同意,两人闹了起来,还闹到了族老那儿,最后没有和离,两人又被劝回来了。

  原本只是一桩茶余饭后的笑料,没想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俞氏听到这桩事后,她呆了呆,她忽然发现一个问题,为何和离书要让自家四儿写,她大可托手于街头抄书的书生帮忙。

  到时她再想法子弄到儿子的手印,这事儿不就成了?

  俞氏心头一惊,只叹自己这么多月以来都不曾想明白此事,要知道平素村里写什么,都是来找她四儿写的,她怎么就不知道转个弯去,瞧她这榆木脑袋,看着四儿媳妇欺负到自己的头上来了,还一直隐忍。

  俞氏思及此,忍不住笑出声来,旁边的夫人一脸疑惑的看向俞氏,毛氏见婆母失态,连忙在桌下拉了拉俞氏的衣袖。

  俞氏反应过来了,她轻了轻咳子,接着沉默着听她们说话。

  宴席过后,贵夫人还没有离去,正几人围一起说着话儿,就见亭外有齐家的管事匆匆入了亭,来到王氏身边禀报道:“夫人,老夫人回来了。”

  “啊?”

  王氏不免失态,她呆了呆,立即看向孙氏。

  孙氏心头一震,心想着呆会不会带着那宠妾过来吧?

  王氏很快回过神来,她叫管事的退下,接着看向孙氏,孙氏立即起身,笑看着这些贵夫人们,说道:“今个儿咱们也就散了吧,改日再来我任府马场打场球,不然下下注。”

  那些贵夫人都心知肚明,纷纷起身要走。

  却在齐府管事前脚刚走后,后脚那宠妾刘氏就来了。

  刘氏已经生下了孩子,转眼又恢复了那苗条的身段,此时穿着一件湘妃色的褙子,带着一个下人从小道上走来。

  王氏一看到刘氏,心情就不好了,孙氏便催着大家伙的回去了。

  俞氏和毛氏都有些意外,想来这个中怕有不少事情,瞧着这些夫人都识趣,她们也还是快走吧。

  于是两人随着这些贵夫人出了亭子就要散去,只是就算是要离开,也必定与那刘氏相遇,这些夫人们脸上堆了笑容,为首的正是孙氏,那刘氏看到孙氏,便停下脚步,说道:“主簿夫人且留步,我正有事要找夫人说说,可否移步我的梧桐院?”

  孙氏一听,颇有些为难的说道:“府中尚有事,不方便叨扰,今日没想在府中呆得晚了些,代我向齐老夫人问好,我这就走了。”

  孙氏也不留步,却是带着这些贵夫人往前走。

  其他人也都是精着呢,瞧着一脸恭敬,还行上一礼,但那模样却是避着刘氏的。

  刘氏被孙氏拒绝,面上无光,脸色很不好看,她若不是收到了消息,王氏在府上举宴与夫人们小聚,正好乘着她陪着老夫人去上香之际,所以她才早早的煽动老夫人回来的,好不容易赶上了,这些人却是要走了,真是气死她了。

  正好此时俞氏和毛氏经过刘氏的身边,刘氏忽然叫住了两人。

  “这不是秦秀才的母亲和大嫂么,不如去我梧桐院里一聚,我正好有桩事要跟秦老夫人说说。”

  俞氏吓了跳,怎么叫住她了,瞧着前头这些夫人们避着此女,此女又是小妾,如若与她走近,必定得罪了知县夫人,于是俞氏出言婉拒,说家中有事要走,没想同样的理由放俞氏身上可不好使。

  刘氏生气了,秀眉一蹙,面上严肃起来,“莫不是秦老夫人觉得我不配邀你?”

  俞氏一听心头一颤,这可是知县大人身边的宠妾,如若处理不好,指不定得罪了人,这一下俞氏有些骑虎难下,那边亭中王氏却始终盯着两人的举动,见两人说不出话来,心中郁闷极了。

  第265章 俞氏走错一步

  王氏心想着呆会必定找那管事的说说,明明叫他将请帖送给秦秀才的娘子,怎么请帖却落到了秦秀才母亲的手中,她眼下最是讨厌处处管制着儿媳妇的婆婆,眼下看到俞氏,她更是不喜。

  俞氏见刘氏当真生了气,一时间说不出理由来,只好跟着刘氏往梧桐院去。

  王氏看着两人的身影离去,气得将石桌前的吃食一扫落地,“下贱的胚子,竟敢与我抢人,当真不把我这个主母放在眼中。”

  然而说归说,王氏自是知道婆母向着这位宠妾,而丈夫又尤其听婆母的话,先前婆母没有跟着他们来时,她还觉得丈夫是一个极为有担当的人,对她也是温柔小意。

  可是自从婆母住到了府上,她丈夫便与她似乎隔着什么,在家中为了使婆母高兴,丈夫会刻意在婆母面前指使她,婆母知道她是京城里的贵女,生怕她压了丈夫一筹,还凑使丈夫管制她。

  如今家中,她与丈夫想要亲近几分,都是偷偷摸摸的,指不定在两人亲近之时就被刘氏的眼线发现,继而丈夫被婆母叫了去,着实令王氏烦恼不堪。

  王氏发了一通气,坐了下来,叫了那管事的来,质问道:“我让你将请帖给秦秀才的娘子,你倒好,直接将请帖给了那俞氏,俞氏蠢就算了,还当着我的面与那刘氏交好,当我不存在呢?这宴席是谁开的,是谁让她进来我齐府的,她怕是没有搞清楚,你现在就守在府门前,一但看到那秦家婆母从梧桐院出来就转告她,以后我任府的宴席她不必参加了。”

  王氏语气严肃,那管事的连忙领命退下去往府门守着去了。

  而这边俞氏和毛氏一路心神不定的跟着刘氏进入了梧桐院,一入院中,便将两人给晾着了,叫两人在花厅里坐着喝茶,刘氏自是出门去了老夫人身边伺候去了。

  就这么俞氏婆媳两人在梧桐院里干坐了一个下午,左等右等也没有等来刘氏,心中有些没有主意,直到那刘氏身边的婆子过来传话,天黑了,两人可以出府了,两人才如释重负的出了梧桐院。

  出府门前时,便是先前送信的管事上前将两人拦住,传达了王氏的话,这一下俞氏心头慌了,她知道今个儿没能在那小道上拒绝了刘氏,她便走错了一步,没想到王氏发如此大的火,以后知县府上的宴席她们是无法再参加了。

  俞氏只觉得羞辱,原本巴结的心思没有了,想到那小妾刘氏将她们婆媳两人晾了一个下午,她就心头郁郁,坐在马车上再细细想来,俞氏发现上当了,这明显是正妻与妾室在相斗,她却成了对方相斗的工具,当时她就该果断的与那刘氏保持距离的。

  俞氏后悔自己事先没有想到这一层,原本高高兴兴去的宴席,却是灰头土脸的回来。

  毛氏看着俞氏脸色不好,便劝道:“娘,一定是知县夫人生那小妾的气而迁怒咱们,或许过段时间她气消了,便会见咱们了呢。”

  俞氏一听,脸色更加的不好,看向老大媳妇,说道:“你还没有看出来么?”

  毛氏一脸的疑惑,她看出来了,刚才不是也说了,为何婆母听到她这话不但没有松口气,反而更加生气了呢?

  俞氏看到毛氏那一脸的疑惑,她直摇头,“我不知道怎么说你好了,你与刘婆子好好学习吧,接下来庾县的宴席咱们不必参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