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周寅已经将饭菜吃完,无奈的看着她说道:“我尚且没有这般羸弱。”

  他的确练过功夫,练功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很是辛苦,能吃得了这般苦,不过是些凉了的饭菜罢了,只是他身份尊贵,跟着她却还得吃着这些。

  “这处院子被我包了下来,二哥想吃什么,尽管吩咐僧人便是。”

  她可是出了不少银子,就想着来的都是老小,都得仔细着身体。

  周寅只觉得她啰嗦,“夜了,你快回去休息,都行了一日的路。”

  于书燕应了一声好,便回去休息了。

  第二日秦家人不急着回去,毕竟要给生哥儿捐个菩萨保佑,还得大师诵经,得做法一日,反正院子已经租下,便多住一晚也没什么。

  于书燕无事便去青山小院找杨氏去,也不知她的病情好些了么?

  这一下她没有带石泉,却是直接去了小院,丫鬟露珠看到她后却是一脸的欣喜,“刚才主子还在叨唠着夫人,夫人来上香,想来也来去匆匆的,主子派我去寻寻,又怕突兀,耽搁了夫人的行程。”

  于书燕摆手,“没关系的,我们明个儿才回去,今日我倒是可与杨姑娘游玩一日,也不知杨姑娘的病情可有好些?”

  “已经退烧了,都是炭火给闹的,自从用了夫人的炭火,房里着实暖和,我家主子昨夜可谓是一觉到天亮,睡得好了,吃得也多了,这会儿药僧刚过来瞧过,主子没事。”

  那就好,于书燕放了心。

  入了堂前,只觉得屋子里很是暖和,杨许宁坐于主座之上,此时拿着一本书正在看着,见是于书燕进来,便放下书本,笑着起身,“正说着去寻你,你便来了,也好,夫人不如陪我去逛逛园子。”

  露珠连忙上前制止,于书燕却是笑看着露珠,叫她去寻厚实的衣物,这长期在炭火屋里,也得出去透透气,病才好得快。

  于是露珠为主子披子上厚实的斗篷,又往主子怀里递了一个暖炉,方随两人一同出门。

  雪停了,大地一片洁白,树木上披上了白雪,却屹立在那儿尤如院前的护卫,立得笔直。

  林间很安静,天气着实有些冷,于书燕披着斗篷,练过功夫的身子倒不觉得,旁边的主仆两人却似乎打了个寒颤。

  于是于书燕劝着主仆两人回去再加件衣裳来,杨氏想在园里走走,她自是陪着的,于是便在树林里等着两人。

  主仆两人匆匆往回走,露珠一路劝着主子,杨许宁却是笑了笑,看了看天际说道:“要出太阳了,今个儿的太阳必定温暖,我生病的这些日子便不曾踏出屋前,如今有书燕陪着,我有了伴,出来走走也是好的。”

  这一年到头来,主仆两人住在这青山小院里,静默无声,唯有这青山绿水相伴,每日寺里的钟声,僧人的经声,便是她们唯一听到的声音,还证明着这儿有些生气。

  而今来了人,又与主子交好的秦秀才家的娘子,心地善良,性子温和,又与主子投缘,露珠也便不反驳了。

  然而主仆两人才往回走了一小段,林间传来脚步声,在这小院后头可不曾有这急促的脚步声的,闻声便感觉是男子,主仆两人吓了一跳,连忙往小道上走去,偏离了回去的路。

  主仆两人逃到小道上便躲在一棵老树背后,朝前头看去,就见林间出现一位黑衣人,此人正四处张望,看了一眼后便朝主仆两人过来了,吓得两人赶紧捂住了嘴,不敢发声。

  这位黑衣人脚步轻,速度快,转眼到了两人的身后,看着两人惊惶失助的眼神,他便冷笑一声,“倒是让我好找,来时有上十人,这些年却生生折损了,如今倒是我立功的时机。”

  第316章 做场法事

  那人抬起一掌,眸里戾气顿显,朝着主仆两人一掌拍了下去,主仆两人早已经吓得动弹不得,哪是这黑衣人的对手,此时只感觉到煞气将至,两鬓发髻被震开,迎面而来的掌风,她们是逃不脱了,怕是要死在了这儿,然而连临死前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要害了她?

  她们主仆二人与世无争的躲在这永安寺,这么多年来安守本分,紧守着钱财好好过日子,遂不知会飞来横祸。

  然而掌风忽然停住,只听到“啊”的一声,那黑衣人的手折了,整个人一个跳跃,避开了来人的长剑。

  一袭白衣的周寅将杨氏主仆两人护于身后,他提着长剑,再次向黑衣人反击了过去,对方已经伤了一臂,此时余下左臂哪是周寅的对手,于是抵足一点便想逃走,没想周寅紧随其后,一剑刺穿对方胸膛,黑衣人倒下了。

  周寅蹲身从黑衣人的怀中摸出玉佩,上面刻着梁字,莫非黑衣人是梁家的人?只是周寅也不知道是哪位梁家,毕竟天下姓梁的人家多如牛毛。

  周寅拿着玉佩来到杨氏主仆两人身边,而杨氏主仆早已经吓得跌坐在树下,一时缓不过神来,两位弱女子,第一次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死在眼前,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周寅看着两人这模样很是可怜,便上前蹲下,清朗的声音安慰道:“不必惊慌,此人我昨夜便已经发现了,并没有同伙,且刚才此人对姑娘所说的话中,怕是同伙也已经折损,如今我杀了他,便不会再有人知道姑娘的行踪,且放心便是。”

  周寅也没有兴趣问两人的出身,却是将玉佩交给杨许宁,“这东西恐怕便是要杀你之人的信物。”

  杨许宁被周寅那温和的话安抚的平静下来,她看着眼前一身白衣却相貌普通的男子,虽说他长得不出众,相貌往人群里一放也很快会被忘记,但是杨许宁却是将他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多谢恩公出手相救,小女子无以为报。”

  杨许宁起身,却是朝周寅跪了下去。

  周寅没有多说,眼神却是停留在杨氏的头顶,她的发间有一支让他很熟悉的簪子,这支簪子在他小的时候便在母妃的妆奁中看到过,也是母妃极为喜爱的首饰。

  但他记得没错,在他六岁那年,母妃将这支簪子赐给了一位妇人,这位妇人没有诰命,却是官眷,是镇国将军的夫人,镇国将军镇守边关,立了大功,后封为英国公,有诰命赐下,然而这位原配夫人却无福消受,早早损落,于是这诰命便落到了英国公的继室梁氏身上。

  梁氏……

  周寅忽然想起那黑衣人怀中的玉佩也是个梁字,所以是梁家所为,所以眼前之人正是英国公原配妻子唯一留下的血脉,怎么会离开京城,躲在这巴东郡的永安寺?

  杨许宁被露珠扶了起来,然而起来后,主仆两人都看不到那个白衣身影了,人是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再去看林子里死的黑衣人,如今那儿也只留下一片血迹,尸体却已经不见。

  杨许宁脸色还有些苍白,在露珠的相扶之下回了院里,便再也不想出门,于是露珠匆匆来到林子里将赏雪景的于书燕叫了回来。

  主仆两自是没有说刚才发生的事,只道杨氏身子不适,便不去林间赏景了,于是于书燕陪着杨氏在屋里下棋。

  一日时光很快便过去,于书燕从小院这边回来,一回到秦家的院里,就被毛氏看了个正着,正好史秋英抱着孩子从大师那儿归来,朝大嫂与四弟妹两人都看了一眼,便径直往俞氏屋里去。

  于书燕却像没事人似的回了自个屋中,毛氏也后脚跟着史氏进入俞氏的房中。

  房中俞氏正在问史氏将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史氏便将生哥儿胸前佩带的符拿出来给俞氏看,这是安神符,要带上五年,不得取下,便能将生哥儿安生的养大,不必再操心。

  俞氏点了点头,这一趟前来,原本没打算费这么多的银子的,然而他们秦家唯一的一个大孙子,俞氏自是宝贝的紧,尤其二房落了一个孩子后,她心里便有了疙瘩。

  在老三媳妇提出捐个菩萨的时候,她便也动了心思,头胎孙要养好,后头的孙子孙女才好养,只是这些银两转眼变得这么多,俞氏很是犹豫,如今事情办成了,俞氏便盘算着回去后是不是该卖了些田地来还老四媳妇的银子,至于老三媳妇的嫁妆银子倒是可以慢慢还回,这也是老三媳妇的孩子,出点钱也是应该。

  俞氏正盘算着,毛氏却忽然插了话,“娘,刚才四弟妹从后边院里回来,今天一日都不曾回来,也不知这后边院里住着什么人,四弟妹与他们又是做的什么生意?”

  俞氏听后皱眉,看向老大媳妇,说道:“老四媳妇做什么生意都与咱们秦家没有关系,她既然做生意,自是与对方交好,与对方见面又有什么问题?能住在这儿的多是香客,都是虔诚而来,你不必乱想。”

  毛氏有些不甘心,于是来到俞氏身边蹲身给俞氏揉捏小腿,俞氏便也受着。

  毛氏试探的说道:“娘,我瞧着四弟妹这银子也挺好赚的,给侄儿子花点儿银子也是应该,娘就不必记在公帐上了吧。”

  毛氏面色温柔,语气低缓,然而俞氏却有些生气,“老大媳妇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虽说老四媳妇也是秦家的媳妇,只是她这生意是娘家的生意,是于家的生意,我秦家还没有穷到要用亲家的银子,我秦家向来行得正坐得直,老大媳妇以后不必再这样说,这一趟回去,我便跟你公公商量着,将家中的田地卖一半,还了老四媳妇这银子。”

  俞氏话落,两个儿媳妇都惊讶出声,史秋英却是没有想到原来婆母如此看重她的孩子,为了生哥儿能健健康康的,竟舍得卖了一半田产,那可是秦家的根本,史秋英心中感激,忍不住开口,“娘,生哥儿也是我的孩子,四弟妹的银子我必会想办法还上,我娘家做生意,我自有法子从家里拿到银子。”

  第317章 回程

  俞氏却是目光淡淡地朝史秋英看去一眼,“老三媳妇说的是什么话,生哥儿是我秦家的孙子,自有我秦家相护,其他的也不必说了,便这么决定了,如今不过是卖了半份田产,来日你四弟中了功名,再买些田地也不迟。”

  俞氏的话两媳妇不敢再多话,却是各怀心思,史秋英是感激的,毛氏却是气得不轻,不成,待她回去后一定将这事儿告诉丈夫去,一直以为他们一大家子为了四弟这个读书郎,那是煞费了苦心,如今倒好,却为了三房的孩子,将秦家一半田产也卖了,那一半田产可有他们大房的份,凭什么得全部为了三房。

  毛氏心中郁郁,只觉得婆母不但偏心着四房,如今还偏心着三房,家里的田产本来各房都有份,如今却还不得争,由着三房败完,岂有这样的道理,不过是小儿闹夜,这民间多少孩子不这样的,秦家却是如此看重,实在不解。

  于书燕自是不知道俞氏的安排的,她这一夜睡得很沉,到了第二日早早起来练功,练完功天才亮,秦家的人才开始起床。

  说来也奇怪,自那日坐马车来永安寺时于书燕逗弄了生哥儿一个上午,接着又有史氏与丫鬟逗弄了一个下午,生哥儿夜里竟是睡着了,随后白日里又将生哥儿带去大师那儿听经,这一日也没有犯困,当日夜里当真是一觉到天亮。

  这事儿没把史氏高兴坏,大清早的便跑去告诉俞氏这个好消息,俞氏一听,心中欢喜,瞧着这夜闹的孩子都瘦了,俞氏正心疼着呢。

  于书燕一大清早就看到三嫂一脸的笑容,倒是舍得给她抱生哥儿。

  生哥儿落入于书燕的怀中,孩子便咯咯的笑了,看着这家伙,于书燕便想起待他能走路时老跟在她的屁股后头要糖吃的情景,便也忍不住好笑了起来,“咱家生哥儿快些学会走路,等会走路了,四婶带你买吃的,买糖人儿给生哥儿吃。”

  旁边站着的毛氏却是冷笑一声,“四弟妹果然没有带过孩子,不懂呢,这孩子才几个月,走路还早着呢。”

  于书燕掀眸朝毛氏看去一眼,反而笑道:“生哥儿聪明,将来走路必定走得早,也过不了几个月了。”

  毛氏只觉得她在说笑话,孩子学会走路,早的在一岁半,迟的都到两岁了,这外头的孩子都这样,她虽说没有生个孩子,也是听说过的。

  可是按着四弟妹这话,莫非孩子不到一岁便会走了不成?要是有这么聪明,她把脑袋拧下来,她是不信的。

  史秋英听到两人的对话,她忍不住反击回去,“大嫂又没有生个孩子,又岂会知道,我家生哥儿必定走路早。”

  史秋英顺势从于书燕手中宝贝的接过孩子,毛氏却是被她的话气得不轻,时常拿她不能生孩子的事来攻击她,问题是次次都成功了,毛氏心头难过的要命,却是反驳不得,心想着这一次她请送子娘娘的签,大师说她此生必有孩子缘,只是时日不到罢了。

  回去后,毛氏打算再继续吃那些补药,好好养好身子,来日也怀上孩子杨眉吐气一番。

  前头俞氏朝三个儿媳妇看来一眼,却是没有做声,很快一行人出了永安寺,上了马车,便往官道上去。

  大清早的在寺里只吃了素粥,好在他们先前做的馒头包子都还在,冷硬了些,到时蒸一蒸也是能吃的,这天气凉不容易坏。

  于书燕坐在马车中刚行了一段路,她忍不住挑开车帘朝永安寺的青山院树林里看去,果然在那树林边沿站着杨氏主仆两人,隔得甚远,却还是能看到对方挥手的动作。

  于书燕便从车窗中伸出手来挥动,上头山头的主仆两人看到了,挥得更勤快了,想来这一别,怕是再也不相见了,她们之间的相见如此的突然也如此默契。

  马车往前去,直到于书燕看不到山头的人了,她才收回手坐回马车中,马车中的史秋英与银叶都奇怪的看着她。

  史秋英说道:“原来银炭是送给这对主仆的。”

  “银炭?三嫂怎知我卖的是银炭?”

  史秋英一听,脸色一下变红,没想嘴巴一快,说漏了嘴,她先前派银叶去打探,得知卖的是银炭,银炭可是好东西,便是他们史家有银子也买不到,没想到四弟妹不仅能有货源,还为这对主仆送来,想来这一对主仆也非一般人吧。

  于书燕岂会不知道银叶跟着过来看过,只是她做生意也是光明正大的,没必要遮掩,至于这银炭的来历,想来就三嫂的认知,自是想不到别处来,她也没必要担心的。

  “四弟妹,我也是无意间见到的。”

  史秋英陪着笑。

  “我送银炭过来,外框围的紧,按理三嫂也不可能无意间看到,如非银叶有过去瞧过。”

  于书燕看向主仆两人,两人的脸色都变了,银叶却是瞪大了眼睛,“四主子这是看到了?”

  还叫她四主子了,想来也想借机套近乎了。

  于书燕却是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逗弄生哥儿去了,史氏见状,也朝银叶使了个眼色,也都不再聊起这事儿来。

  傍晚车队进入庾县,秦楚骑着一匹马等在城门处,也不知他等了多久,原本说好昨个儿便回来的,他们为了生哥儿的事在寺里多停留了一日,秦楚又是怎么知道他们是今日傍晚到?

  于书燕挑帘朝秦楚看去一眼,秦楚正与前头马车并行,正跟婆母说着话儿,这会儿感觉到后头马车内的视线,他下意识的朝后头看来一眼,对上媳妇的眼神,他心中一暖,扬起唇角。

  看着前头那个青衫背影,还回头朝她露出一个笑来,她便撇了撇嘴,该死的还挺诱人,不过两日不见,她怎么感觉自己有些想他了呢,必定是他生得这脸太过好看所致,不然他一个笑容,她便心中暖得不行。

  于书燕放下车帘,马车内的史秋英却是看着她的一举一动,看到她眉眼展开,眉梢上不自觉的带着喜意,她也忍不住想起了自家丈夫,眼看着要过年了,想来丈夫也快回城了,几个月不见,也不知丈夫是胖了还是瘦了,可有想他们的生哥儿。

  第318章 回娘家吃饭

  车队到柳树街头,对面于家的院子打开,看到女婿秦楚,秦楚便停了下来,下了马朝岳父母行了一礼,便说了一会儿话,想来昨个儿该回来的车队,今日才回来,便是于家也担心了。

  明明到了娘家门口,于书燕却是过门而不入,心头难受,她还是忍不住挑帘,看着马车外的父母,许三娘见女儿好好的,心下一松,便拉着丈夫回屋去,于是于书燕看着父母亲只朝她瞧了一眼,便顺势带走了周寅入院门,很是利索,没有半分的留恋。

  于书燕有些苦闷,爹娘就不想她么?怎么这么干脆,她还想与爹娘说上一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