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136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史秋英离开窗边,回了屋。

  于书燕夫妻两人吃完面,她便又在厨房里烧了热水,夫妻两人洗漱干净后便躺下休息了,倒也安生。

  第321章 准备过年

  第二日送走秦楚,于书燕也准备出门,不过在出门前她得跟俞氏好好说说,关于以后齐家宴席一事,一但真有去的情况下也得万般小心注意的。

  于书燕来到屋里见到俞氏,俞氏又在做衣裳,仍然又是给她四儿做的了,她做得仔细,一针一线很是小心翼翼,穿在身上也是极为有型,基本秦楚的衣裳都是出自他亲娘之手。

  于书燕在俞氏身边坐下,俞氏也没有停下手中活计,只淡淡开口,“可是有事儿?”

  “娘,我昨日参加任府的宴席,见到了知县夫人。”

  于书燕还是坦白说了。

  俞氏却像是知道似的,她点了点头,“这个我知道。”

  她知道?于书燕似乎没有告诉谁,算了,眼下要说的不是追究为什么知道的,于是于书燕将知县夫人所说的话说给了俞氏听,这一下俞氏停下了手中的针线活,眼神看向老四媳妇。

  “知县夫人当真这么说的?以后准许我们前去参加府宴?”

  俞氏看着她,于书燕点头。

  “娘,知县夫人那日许是气着了,但内心还是清楚的,只是以后任府的宴席还是少去的好。”

  “以后任府的宴席不到迫不得已,我不会再去,事后我也想过的,想来不少夫人都会有我这样的想法,不求高攀,也但求无过便好,不管是得罪知县夫人还是得罪了那位贵妾,都不是好事。”

  俞氏一脸坦然的说出来,于书燕听后还有些错愕,原来婆母也是知道这个中的机锋,既然婆母这么想,她也便放心了。

  于书燕从俞氏房中出来,在外头便遇上了大嫂毛氏,毛氏朝她看了一眼,却并不说话。

  于书燕也没有心思搭理她,便径直出了门。

  毛氏进入屋内,俞氏便交代道:“家里人也该要回城里来了,昨个儿派人送了信,过了腊八他们便过来,老大媳妇从那盒子里拿上五两银子,多置办些吃食,以备不时之需。”

  “诶。”

  毛氏应下,便来到桌前打开盒子,就见里头还有数十两银子,也不知婆母手中的银子是怎么来的,想来多半是以前存着的,这一次带来了城里,平素他们向来节约,今年入秋又有了收成,卖了粮食,便能赚下不少银子了。

  毛氏的手不知不觉摸到了那块大些的银子,但还是犹豫着将手缩回,拿了五两碎银子后将盒子盖上,接着收起银子,便出门置办东西去了。

  第二日秦家人全部回了城里,村里的院子收拾好了,吕二丫又是个勤快的,倒是利索,留着那村里的三丫头帮忙照看一下,时不时的回院里去收拾一下,以后回村里也方便。

  不过吕二丫这一次回城后,当她看到城里这两进的院子,以及这清幽的柳树街,她便动了心思,她也要像大嫂和三弟妹四弟妹一样留在城里生活,她才不回去喂牛喂马,还得砍柴做饭,留在城里多舒服啊。

  为此吕二丫一回到城里的院里便抢着做事,先是将院里院外扫了一遍,又抢着做饭,毛氏正愁着做饭辛苦,这大冷天的,还得洗衣做饭,她的手都要受不住了,如今有个勤快的二弟妹过来,高兴坏了。

  吕二丫只盼着自己在城里也是有用的,便因此而留下,相较于村里,城里的这点活计算什么。

  俞氏将一家人召集在堂前,便说起了家里的情况,这一次生哥儿去了一趟永安寺后便活泼多了,也不会夜哭了,人都长得胖了些。

  只是这一趟永安寺花费的银子,俞氏也一并说了,至于卖田地的事,她自是暂且没说,打算私下里与丈夫商量着去,待丈夫同意了再说,毕竟这些田地可是丈夫秦有富的根本,丈夫一向看重田地,也是泥腿子出身,对自家田地有一定的感情,想要这么卖了,怕是会难受。

  一家人在一起倒是吃到了久违的二嫂炒的菜,味道果然好,同样的菜从吕二丫的手里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

  便是俞氏也忍不住多吃了碗饭,于书燕也是吃饱了。

  一家人吃过饭后便在院里转了转,瞧这城里两进院子就是与村里的不同,便是围墙也比村里头的高,跟他们家建的一样高,如此也免得与邻居之间产生隔阂。

  瞧着城里的日子是不错的,秦有富倒也看得出来一家人都想住在城里,可是他们这么住在了城里,也不可能就这么坐吃山空,得想法子做些事情,于是秦有富便吩咐三个儿子明个儿便上街寻事儿做去,秦家有三不做,不做富户家的下人,不做生意,不做坏事,要寻来的事情也必定是光明正大的。

  接连几日,秦家三兄弟在外头闲逛,寻了几日的事,最后只有秦乐寻到了一份差事,却是接了街头挂灯笼和贴对联的差事,那是官衙里的差事,却因衙里差兵太少,做不过来,年底了,庾县城里内外都是喜气洋洋,各街头牌坊都要挂上红灯笼,还有两边树木也要修整。

  至于贴对联,那更是要会识字的来,秦乐识得一些字,他被选上了,他顺势还推荐了二哥帮着修整官道两边的树木,以及兄弟两人包下这些活计,年前做完,便能得到三十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是放在村里头,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秦家终于在城里有名气,这么好的差事可不是普通人能接得了手。

  要是放在以前的秦乐,也自是不敢上前打探,可自从他在史家的铺里做过生意后,胆子练大了,口才也练好了,秦家人本来就聪明。

  秦乐更是脑子灵活,他借着四弟的名头,便与差兵攀谈上了,原先说是做个帮手,没想人家将整个差事交给他,就两兄弟做事,时间的确紧迫了些,可是秦家兄弟向来勤快,做事也麻利,两兄弟要是做不完,便晚上也帮个手,左右在家里呆着也是闲着。

  老二老三寻到了事做,老大却守在了家里,老大庄户出身,嘴巴子笨,不像秦乐那般敢出口相问,于是寻了几日都不曾寻到差事,便闲在家中,家里人虽没说什么,但秦安却觉得不好意思,自己身为大哥还不如两位弟弟,那怎么行。

  第322章 贪了银子

  于是秦安又上街头寻事做,正好那书铺里缺个人手,秦安也识得几个字,字不多,却也让书铺里东家欢喜,毕竟想要寻个识字的人着实太难了。

  秦安帮人家卖笔墨,倒也是高雅之事,秦家两老的也没有反对,可是这工钱却是少,一天下来才二十文的工钱,做到年底都不到一两银子,哪及二房三房赚钱,毛氏知道后却是反对。

  秦安颇有些不高兴,“在外头做苦力,也不过十文一天,我如今卖笔墨,还能在铺里看看书,如此轻松的活计,二十文一日的工钱已经是高的了。”

  毛氏气得不说话了,瞧着丈夫是铁了心了,可惜赚那么一点儿银子,她原本想落下一点儿给娘家送去过年的也不成了。

  秦安这人实在,又很是负责,他识得的那一点字也是四弟所教,家中的人必须学会一些常见字,一是怕别人讹骗,二是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然而便是这样的浅显在这书铺里也算是最会识字的伙计。

  秦安发现在这城里,一但识字便能寻到事情做,比在村里呆着好赚的多,于是秦安便乘着这些日子做工也接着开始翻看这些书集,他不认得的字,便记在心里,回来问四弟,不识的字的,不明白的意思,他便闲着无事将全部记入脑中,回来后拿根树枝在地上写上一遍,再一一识全。

  不知不觉,秦安反而喜欢上了这样的日子,不但能赚到轻松的工钱,还可以免费看不少的书。

  然而毛氏看着丈夫一向粗鲁的只会下地干活的泥腿子,眼下却读起书来,年纪一大把,莫不是还想去科考?

  毛氏却是能识不少字,不但识字,她还能做出诗词出来,只是学识有限,诗词也不是很惊艳,然而放在女眷中 ,这已经算是最厉害的了。

  于书燕忙着年底的生意,越接近年关,买布料的客人就多了,街头过年的气氛越浓,一年下来舍不得花销的百姓也都跟着舍得了,扯新布做新衣,上街买零食等。

  于书燕的客栈里最近也是住满了客人,许是往来的船多了,上岸的人多了些,倒是顺势的还能多赚下银子。

  黎劲带着护卫回来了,又赚了一笔银子,关九的船队怕是得明年才能过来,年前不必再出门,城郊养着的苦力与车队,也可以休整一下。

  于书燕这几日正好算出这一季的盈利,她开始给这些管事的分红利,也好让他们回去过一个好年。

  县学也放假了,秦楚在家里写对联,留待过年时节贴。

  秦家院里一切家务全部被勤快的二嫂做了,毛氏却是陪在俞氏身边做针线活,家中所有人都要做上新衣,唯独老四却做了两套,说是过年后要去福城给师父师娘拜年,可不能寒碜。

  反而整个院里闲下来的却是秦有富了,他先是坐在花园中的凉亭中,后来坐在前院的石阶上,最后无聊到极点,他从村里弄来竹子,没事便编起竹凳竹椅竹筐。

  秦有富这手艺虽说多年不做,手却并不生,反而编出来的东西很是好看,也耐用。

  于是秦有富挑着这些东西去西市拿去卖,他年轻的时候没少干过,家业也是这么一份一份挣出来的,俞氏不太喜欢丈夫上街卖这些,家中也不缺这一点,可是看到他无聊的样子,便也没有多说。

  一日卖下来,秦有富竟然是赚下了五十文,他来了劲,想不到城里还挺好卖的,他看到花园里凉亭里有石凳石桌,他没事便编了竹桌子和配套的椅子,桌面上织了花样,刷上桐油后,倒是很耐看,而且不划手,送去市场卖,很快被人买走,秦有富终于不闲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于书燕看到公公醉心于编制,于是连夜画了几张草图,却是花篮的模样,而且与普通的篮子不相同,这花篮形状奇特,上面的花纹也是见所未见,她将草图交给公公,说她想送些礼,瞧着这些花样很别致,问公公可能做出来。

  秦有富听老四媳妇要送礼,那便做得很细心了,俞氏听说要送礼的,她还在想这东西谁要呢?莫不要闹出笑话的。

  于书燕也不多说,就让公公慢慢地做,反正送礼还得明年年初去了。

  离着小年没两天了,毛氏挎着篮子去市场买菜,吕氏想要跟着一同去,她正想着做几道家里人爱吃的菜,才推开门追出去,便看到大嫂站在柳树街街头,有一辆牛车将她拦住。

  上面坐着的正是毛家父母,吕氏只见毛氏从怀里拿出二两银子交到父母的手中,便叮嘱他们回去好好过年,来年开春,便将家里的田地耕种了,反正家中都有牛,再不济,也可以叫兄长帮村里人需要的人耕地,收些工钱,想来也能赚不少了。

  然而毛学清一听却是有些气愤,“你哥从不曾下过田地,他怎会耕田,如今在家读书,慢慢恢复记忆,不过年后可以将牛借出去给村里人耕地,收点儿钱是可以的,只是那也是不多的。”

  毛氏没法,只好听了爹娘的话,劝着爹娘早些回去,这是在柳树街街头,要是被秦家的人看到她拿买菜的银子偷偷给了娘家,那还不得落下话柄,婆母也不准许她的。

  终于催着父母上了牛车走了,毛氏才松了回气,连忙回头看了一眼,见没有人跟出来,她松了口气,方提着竹篮子出了门。

  这一日毛氏买回来的菜都是剩菜叶,肉也是猪脖子上的,正是平素最差的肉,然而下厨的是吕二丫,吕二丫知道,如果她做的饭菜一但不好吃,婆母说的不还是她,吕二丫隐忍着什么也没有说,接过菜进了厨房。

  毛氏却回房休息去了,以后她只负责买菜,若是二弟妹做的饭菜好吃,她便可以每次都落下一点银子,想到这儿她的心情好了不少,只是娘家父母越来越懒,大哥也不做事,难道她要养娘家一辈子不成?看来得想个法子才成。

  第323章 收到帖子

  这一顿饭,吕二丫费尽了心思,猪脖子上的肉最是不好吃,一但做的不好便能吃出来,好在吕二丫的厨艺极为了得,倒是没有让家里人知道这事儿。

  但是吕二丫她很希望能留在城里,所以她努力的将院里院外的事情做好,她没有大嫂会说话,也没有三弟妹这样的娘家,更没有四弟妹这么受宠,所以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好在年前她丈夫跟着三弟赚了些银子,只要丈夫和公公都不回村,她便能留下来了。

  吕二丫收拾好碗筷,从厨房里出来时,见院里没有什么人,该出门的都出门了,连着悠闲的读书郎也出门会友去了。

  这会儿大嫂和三弟妹不知在哪儿,吕二丫顺手便拿起墙角的扫把扫着地,这时她听到堂房里有人说话,她尖着耳朵一听,是公婆两人正在商量着事儿。

  吕二丫借着扫地的样子来到廊下偷听,就听到公公说起村里的田地问题。

  俞氏说要卖了一半的地,秦有富自是不准的,这可是他一辈的心血,俞氏劝着秦有富,待四儿中了功名,将来他们还怕买不回田地,恐怕到那时想买多少都可以了。

  秦有富这一辈子慢慢积累的家业,如今一朝便要卖去一半,他的心在滴血,耐不住俞氏坚持,却也的确占了四媳妇家中的便宜,为了秦家的大孙子,让四媳妇拿出了两百两银子。

  何况秦有富也看得出来,自家媳妇想与这个儿媳妇划清界限,以后还得和离出去,如此他们秦家就更不能欠着这份人情。

  最后秦有富只好答应了,很是难过,便说道:“如果卖了一半田产,那家中也不必请长工了,我带着儿子儿媳妇回去下地干活,如此再慢慢的积累,或还能积累一份家业出来。”

  秦有富的提议俞氏本想反驳,瞧着年前老二老三便找到了事做,老大也在书铺里,一家人挺好的,可是刚才自己非要卖了一半田产,丈夫不舍得请长工,也是情有可原,于是俞氏便答应了。

  而廊下偷听的吕二丫听到这一番话吓得脸色白了白,所以公婆还是要回村里去,而且以后都不请长工了,那岂不是她要比以前更加辛苦,想到这儿吕二丫就心里难受的不行。

  屋里两人还在说着,秦有富让俞氏带着大媳妇留在城里,显然四儿子这边的交际应酬也不能少的,左右四媳妇以后都不是秦家人了。

  俞氏便同意了,可是廊下的吕二丫却心里不平衡起来,待丈夫晚上回来,她且跟丈夫好好说说去。

  夜里秦家的儿郎都回来了,一起吃的晚饭,晚饭过后,于书燕和秦楚却率先回房了。

  吕二丫收拾好厨房便端着热水回了自个儿屋里,她二房的屋子分在靠近后花园的西侧,屋子很小,在村里头住着小屋子,到了这城里,他们二房又分到了最小的。

  四弟的屋子与公婆的屋子是正房,之后大房和三房的屋子都比他们二房的要大些,也朝向好些,吕二丫站在屋中便心里不舒服。

  丈夫是个闷葫芦,自己也是个沉默的,平素小心谨慎惯了,便是因为夫妻两人这样的性子,在这个秦家才会处处都落到最差的。

  吕二丫看着丈夫洗脚,秦平今个儿有些累了,却是很高兴的,便同媳妇说起了白日里的事,“四弟识字多些,主要是去挂灯笼贴对联,而我却主要是将街道两边的树木修整,再将树上挂上大红灯笼,那差兵们说了,若是我们年前做的好,年后要拆除的小事也就落到了我们兄弟二人的头上了。”

  “今个儿我做事儿麻利,那差兵还请我吃了包子,差兵见我勤快,晌午也不休息,便叫上我去了衙里帮他做了些私事,私下里打赏了我一两银子,瞧瞧,我明个儿便交给母亲去。”

  秦平将那一两碎银拿出来,吕二丫看到,双眸一亮,便伸手将丈夫手中的碎银给夺走了,接着说道:“我且替你收着,这碎银的事是你晌午不曾休息所得,你不要告诉婆母,咱们两人可是从来亵衣裤都没有置办新的,还是当年我入门的时候准备的,穿了几年了。”

  秦平一听,觉得媳妇说的也有理,便同意了,吕二丫见丈夫开了窍,便坐在丈夫的身边,接着小声道:“夫君,以后若是那差兵还寻你办事,你便去,与那差兵的关系打好了,咱们以后才会有活做,毕竟这份差事还是三弟那张巧嘴讨来的,若不是三弟选你,咱们怕是要去码头做苦力了。”

  秦平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但是吕氏却又说道:“不过这私下里赚下的银子,夫君可别说出去,你一但拿出来了,以后没有赚到时,兄嫂和弟妹可就怀疑了,咱们不如将银子省下来,给公婆买些好吃的,做些衣裳孝顺一下,如此不是更好,再说咱们家也得存些银子方可,来日我怀上孩子,指不定还有喜欢吃的,为了孩子着想,夫君难道处处都去寻婆母要银子花销?”

  秦平听到媳妇说要藏着私银的事有些不高兴,可是想到媳妇若是怀了孩子的事,他又心思动摇起来,如果媳妇能怀上孩子,他自是高兴的,这可是他一直盼着的事,于是便同意了。

  左右这私钱也不是随时都有的,再说不过给别人做了些事,人家给了便给了,不给他也不会要,只要有差事给他做,他是愿意帮差兵做些私事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1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