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167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俞氏沉迷于棋艺,直说回去后她也要买上一副好棋,于书燕忘了告诉她老人家,一副棋子贵的上几千两,纯玉所做,便宜的也是几十两,想来依着如今秦家的情况,怕是不好买了。

  于书燕并没有提醒,她这么说出来反而有些欠妥当,到时让她买了后再说吧。

  九日的光景到了,贡院的门要开了。

  这日早早的,婆媳三人便来了贡院门口等着,周寅和石泉也来了,两人看到于书燕容光焕发,想来在盛府内过得不错,没有受到什么委屈。

  贡院的门一开,首先便是从贡院内抬出几人,把外头等着的亲人给吓到了,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晕倒在里头了。

  那些读书郎的亲人连忙上前将人抬走送去医馆。

  原来这几日夜里太冷,身子骨不健朗的,便生病了,考卷有没有答完且不说,但人病了就得冶,瞧着乡试可不是开玩笑的,不然中了举后,会受地方官员们看重,得富绅亲睐,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家里人也能得到尊重。

  而且有钱的举人还可以捐个知县的官来做做,所以说乡试至关重要的。

  终于等到秦楚出来了,他看起来却是所有应试秀才当中最有精神的一个,虽然有些脏乱不堪,但人的精神却是极好,他是练过功夫的。

  于书燕一看到秦楚,便忍不住朝他走去,不知不觉先俞氏一步来到秦楚身边,上前将他上下打量一眼,安下心来。

  秦楚却是指着自己,“身上臭,我现在只想回去好好洗个澡,吃碗热饭。”

  秦楚原本只是随口一句话,俞氏听后却是哭了,上前拉住儿子的手,带着儿子上马车,于书燕落了后,马车便动了。

  秦楚连忙叫停马车,俞氏才想起还有四媳妇没上车呢,于是挑开帘子叫她赶紧上车。

  婆母忘记她的存在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前一世时常这样,有了秦楚在,婆母基本不会记得别人的,她倒也习惯了,左右也没想着她能记住她,只是秦楚如此在意她,却是让她心中一暖。

  于书燕上了马车,俞氏坐在秦楚身边,毛氏隔着点,秦楚便让于书燕也坐他身边来,毛氏只好让开些。

  秦楚身上的确不好闻,一股酸臭味,于书燕倒也没有觉得什么,从怀里拿出一包吃的,这是刚才周寅准备的,是热乎乎的肉包子,听说是那种一咬便能出骨头熬出的汤汁小笼包,在福城很有名气。

  于书燕拿手帕包着,秦楚一闻到吃的,便要伸手,于书燕拍下他的手,“你的手脏,我喂你。”

  俞氏和毛氏看到两人那甜蜜的模样,脸色便不好看了,这儿还有人呢,两人要不要这样。

  于书燕喂了一个小包子到秦楚嘴中,他嘴巴大,一口一个,也免得咬出汁来,到处都是。

  秦楚吃了一个,尝到了味道,直说好吃,眼神儿都留在那包子上了。

  俞氏却端坐在一旁,面色淡淡。

  包子吃完,秦楚还没有吃饱,却是很满足。

  这会儿俞氏问起儿子在考场的事,他这一次考的不错,说每道题都会答,应该不成问题的,想来到时跟师父说说自己的答案,便知道能不能中了。

  俞氏一听,心情大好,也不计较刚才儿子儿媳妇的亲密,甚至再看四媳妇,觉得也挺好的,这几日教她下棋,很有耐心,又在她儿子刚出贡院时便买了热乎乎的包子。

  至于他大嫂可没有想周全。

  很快马车到了盛府,盛府老管家在,便迎着秦楚下去沐浴更衣,盛老夫人已经准备了宴席,就等着徒弟回来了。

  秦楚梳洗过后,整个人容光焕发,一看精神极好,穿着一身墨绿袍服,身姿挺括,当真是一表人才,便是于书燕也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她不得不承认,秦楚是真的长得相貌好,都说他当年中的状元与探花相貌上不分上下,很得官家喜欢呢。

  秦楚来到师父身边,向二老行了一礼方坐下。

  第398章 看戏

  盛瑜已是花甲之年,他对这个晚年认下的弟子是很上心的,他很担心弟子的前程,在学识上他觉得这个弟子是真的不错,甚至超过了他的预期,只是这个弟子有些不太上心科举,还有特别重儿女私情。

  就这一点上,盛瑜却颇有些担心的,好好的一个苗子,可别荒废了,好在盛瑜在陶氏那儿知道,于氏是一个识大体的女子,想来将来也不会给弟子托后腿。

  吃饭时候,秦楚便简单的将那考试的情况说了,盛瑜听了他所说的考卷题目,又简略的听了他答案的一些内容,心里大喜,于是吃过饭后,师徒二人便去书房细说。

  于书燕陪在陶氏身边,陶氏身子好了,又活跃起来,说是要请戏班子进来瞧戏,刚才她看到师徒两人的表现,便知道想来是考得不错的了,心情也大好。

  盛家的老管家下去安排了,于书燕陪着陶氏,与她下了棋,这一下婆媳两人在旁边看着,倒是能看明白了,尤其是俞氏,对她很是受益。

  很快戏班子请来了,于是婆媳三人便陪着陶氏一同看戏,那边师徒二人又被地方官员给请了去,多半是想找秦楚问问这一次乡试的考卷的。

  这是福城新上的戏,在福城场场坐满,权贵之家想要私自请,可得有这个面子,然而盛府自是有面子,在福城还没有人不敢买帐的。

  陶氏看得入神,戏班里表演的却是一条蛇报恩的故事。

  于书燕看到这个故事,她心思一动,这个戏班不会是后来在京城风靡的那个叫东风紫来阁么?

  戏表演完后,于书燕来到对后面探班,原本这些贵夫人都有这个爱好,都会打赏小生,然而于书燕过来却是找班主的,却让那班主老者颇有些意外。

  她上前试探的问道:“听说这个戏班叫紫来阁?”

  “紫来阁?”

  那老者疑惑,他们戏班正想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前不久才叫东风戏班,借我东风之意,不过这紫来阁的名字也不错啊,于是顺口说道:“借夫人吉言,我们东风戏班,以后便改名为东风紫来阁了。”

  于书燕听后,一脸的古怪,这一世的名字还是她起的?

  她试探的问道:“你们这个灵蛇报恩的故事是从何得到的?”

  班主一听,便如实说了,原来是民间一个爱讲故事的人所说,这人能随时想出一个故事来,跟着他听故事,一个上午也才一文钱,可是听说听了一个月,便不曾有重复的故事,他讲不完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极为有趣,于是那班主便摘取了其中一个故事,费了一两银子买下,从此便成了东风戏班的重头戏,很受福城权贵们喜欢。

  于书燕一听,便问他可是叫百事知先生,那班主一听,连忙点头,于是于书燕连忙从怀里拿出一把银票给对方,“去,把这个百事知先生找了来,这个人我有大用。”

  那班主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银票,吓了一跳,便是最近表演过多场,也没看到这么多银票的。

  于是那班主连忙将那银票还给于书燕,向她恭敬的行了一礼,便说道:“夫人,银票且收下便是,我与那百事知先生认识,我去寻他,他必定能来,到时能给他一些酒钱便是。”

  于书燕听后点了点头。

  于是戏班还没有收拾好,班主却匆匆出府去找百事知先生了。

  于书燕站在戏班后台外,有小厮上前试探的问道:“夫人,可还要找小生。”

  于书燕摆手,她对那唱戏的小生不感兴趣,那小厮见状,颇有意外,就在那门帘后等着的小生也有些失落,只好接着回去卸妆。

  于书燕却是快步出了后台,来到陶氏身边。

  陶氏看到她,却是笑问道:“那小生长得如何?”

  陶氏话一出口,原本还在回味着戏里内容的的俞氏,立即转头便看向老四媳妇,她惊讶的问道:“你去见外男了?”

  于书燕看到俞氏那郁闷的脸,就知道误会了,于是她摆手,“我没有见小生,我见了班主,就是问问那故事的来历。”

  陶氏一听却是笑了,权贵夫人没有不打赏小生的,这也是常事,虽然陶氏本人不太喜欢这么做。

  但是俞氏这么惊讶,陶氏生怕因此而惹婆媳不和,颇有些内疚,便解释了一句,说城里贵夫人都是这样打赏的,打赏的时候会见小生一面。

  俞氏听后却并没有放心,反而更郁闷,权贵夫人怎么样她不说,反正他们家的家风,自是不得与戏子打交道。

  于书燕凭白又收到俞氏一个气愤的眼神,她也没有当回事。

  东风戏班的班主回来后,对方果然带来了一人,正是于书燕要寻的那位百事知先生,这位先生年纪有四十上下,有一双灵活的眼睛,笑起来的时候,看到的人都忍不住很愉悦。

  这人与说书先生又有些不同的,说书先生几个故事能说很久,他却并不是。

  此人来到几人面前大方的行了一礼,身上一件粗布长衫,显然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好。

  于书燕便问他为何说故事从来不重复的。

  那人一听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不是我不愿意重复,而是我也忘记了。”

  百事知的话让在场几人都忍不住想笑,陶氏说道:“这灵蛇报恩的故事便是你想出来的?”

  对方点头,他顺势答道:“除了灵蛇报恩,我还有忠狗报恩,灵狐报恩,总之有不少故事,都是当时所想,事后我都忘记了。”

  于书燕只觉得可惜了,这个人她一定要得到,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要怎么才能得到对方的身契呢?

  这边百事知便顺势坐下给陶氏、俞氏、毛氏讲起了故事,想来在盛府,必有厚赏了,他也是高兴的。

  于书燕却来到班主面前,对方见她有话要说却不知怎么叫自己,便自报家门,“夫人直接叫我忠叔便是,他们都是这么叫的。”

  于书燕便说道:“忠叔,百事知先生他最喜欢什么?”

  忠叔便想了想,说道:“想必是酒了,我先前得到这个故事,给银子他也不愿意,最后还是一壶酒摆平的。”

  原来如此,于是问清对方不但好酒,还极为喜欢好酒。

  第399章 买下戏班

  于书燕便叫来盛家老管家,她拿出银票,叫老管家去外头买几坛子好酒来,她有急用。

  老管家退下了,于书燕却坐回陶氏身边,此时百事知讲的是一个孤女寻仇的故事,听得他们三人那是如痴如醉,还惊心胆颤的。

  说到那孤女的身份,三人的表情不一,全是露出伤悲之色,俞氏居然拿手帕抹泪,她倒不知婆母的泪点这么低,一个故事便能说得她流眼泪,平素看着可庄重严肃了,也很是心硬,家中媳妇不听话,她可铁得下心来。

  故事讲完了,座上的三人简直一片唏嘘,瞧着模样被这个故事给感动了。

  于书燕忽然生了心思,见陶氏平素在府中也很无聊,便说要不将这位留在府中,百事知一听却是摆手,他在外头自由自在惯了的,不想留下,陶氏又不是一个喜欢以势压人勉强人的人,于是也没有挽留。

  于书燕却是喊戏班班主以及百事知都留下来吃饭,宴间由盛府老管家招待的,却是拿出了于书燕事先准备的好酒。

  于书燕算着时间,等着他们也喝得差不多了,她便来到几人面前。

  这会儿忠叔看到她,便起身恭敬的行了一礼,旁边的百事知有些贪杯,这会儿人正是迷迷糊糊的,倒还能认出人来,她来到百事知身边坐下,从怀里拿出一张文书放在桌上。

  “百事知先生,这酒好不好喝?”

  于书燕的声音带着诱惑,百事知连忙点头,他向来好酒,这可是好酒啊。

  于书燕便乘机说道:“你只要签了这个,以后每天都能喝到好酒。”

  百事知朝那文书看去,自己根本不识字,字在眼前还会走动,根本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于是摆手,却是去拿酒坛。

  于书燕却收起了酒坛,说道:“要是你按下了手印,我就将酒坛交给你如何?”

  百事知眼里只有酒,倒是被她说动,看了看酒坛,看了看文书,很是犹豫。

  旁边的忠叔发现了于书燕的目的,吓得不轻,出了一身冷汗后,人也醒转过来,连忙上前跪下求于书燕放过百事知。

  于书燕却是没有理会他,这边百事知当真按下了手印,于书燕也如他所愿将酒坛交到对方手中。

  她将文书给了忠叔看,忠叔自是识字的,能成为一个戏班之主,没有点文墨可是走不了江湖。

  忠叔拿着文书细看,看过后有些意外,然后将文书还给于书燕,也没有再求饶,却是坐于一边。

  于书燕看向他,问道:“忠叔可愿意得了这些故事,去别的地方赚钱?”

  去别的地方赚钱么?能去哪儿赚钱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1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7/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