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191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便是吃早饭的时候,俞氏都没有出来吃,堂前吃饭的一家人也不是个滋味儿。

  于书燕和秦楚出了门,这一日在布庄里度过的,于家得知秦家三媳妇的孩子没了,也是很可惜,自然于书燕也没有告诉父母婆母一直怪着她们三个儿媳妇没有照顾好的事。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想来史氏会很难过,于书燕想起那胡参,可惜被她全卖掉了,最后一支也给了大嫂,她问石泉可有在码头遇上那胡参商人,石泉天天去码头就不曾遇上过。

  于书燕没有办法,便想法子从孙氏那儿买了一支,孙氏上次在她手上买的多,还有剩的,只是她也宝贝的紧。

  于书燕将参带回来交给三哥秦乐,秦乐面色有古怪,待于书燕一走,秦乐便将那胡参丢在桌子上,根本没有要将参给媳妇儿补补的意思,甚至若有可能,秦乐都恨不得将那胡参给扔了。

  转眼过去了半个月,史氏下床行走,俞氏想着三媳妇好生养,便要三媳妇好好养着,就养一个月吧,左右秦家也没有什么事儿做,平素俞氏带着生哥儿入屋,史氏看到生哥儿,心情会好些。

  待到史氏一个月后开始在秦家院里抱着生哥儿走动的时候,于书燕发现三嫂对她似乎有怨恨,她有些不明白,想帮她带生哥儿,史氏却是防着她,不仅防她,便是整个秦家的儿媳妇都防着。

  毛氏如今是低调的很,也极为沉默,只有二嫂吕氏却是比以前的话要多些了,毕竟她掌着家。

  吕氏要做好吃的给史氏,史氏更是拒绝,只跟一家人吃,有什么想吃的,便叫银叶拿钱出门买,左右她是不会吃二嫂单独做的,吕氏也就不额外做了。

  于书燕见史氏不想理她,她也尽量的不要呆在秦家院里,她心疼史氏失子,同时她也在暗下决定,她要想想怎么跟秦楚和离后还不被秦楚报复。

  然而秦楚对她却是百般好,每天县学里放学早,他都会早早的去布庄接她,与她一起回来,有好几次都是陪着她在娘家吃的饭,娘家父母对秦楚那是极为欢喜的。

  于书燕看到父母对秦楚越好,她就越郁闷,秦楚向来有手段,他想要得到别人的真心,有的是法子,他特意讨好她父母,就是想控制住她,不准她生出和离的心思。

  于书燕想了很多种方法,她都不成,如今秦家院里,婆母虽说对她没有好脸色,但是婆母也再不会提起要和离的事,甚至于书燕都感觉到了,她不管在秦家怎么作,感觉秦家人对她都习惯了,她哪怕是哪天在家里好吃懒做,也不出门,专门挑事,估计一家人也不将她当回事,只会劝着秦楚教导她,然后告诉她父母,再不济就在对门,把她送娘家呆几日。

  左右不会激怒到谁了,她也很无奈。

  这日夜里,于书燕想去正屋,她想跟婆母好好谈谈和离的事,才到正屋门口,就听到三嫂和生哥儿都在里头。

  三嫂史氏语气不善的说道:“……娘,我必须要四弟妹赔我孩子,便是娘也说了,四弟妹嫉妒我三年抱两,娘若是偏着她,我就回娘家去,这个秦家几个嫂子和弟妹都是狼虎之窝,我不住了,我怕着生哥儿将来万一有什么事儿呢,娘,我恨,凭什么我的孩子就这样的没了。”

  俞氏听不下去了,面色一冷,说道:“三儿媳妇,你说话也得凭证据凭良心,你几位嫂子和弟妹固然不好,那也是她们不懂,我仔细查问过了,你大嫂与你发生口角不过几次,那几次她也是沉默的走了,并没有冲撞你,你二嫂做吃的,我看了,是你尤其贪吃,大嫂说你几句还不听,至于你四弟妹,她的确不该教你功夫,但是她也是出于一片好心。”

  “如果你执意要回娘家,生哥儿你是带不走的,而且你也知道我秦家的规矩,我向来不喜欢儿媳妇闹着回娘家的,上一次你有三儿相护,这一次你若这么回娘家了,我必会叫他大哥早点将他捆在家中,你别想着他还能护你。”

  “你为我秦家添了孙,是我秦家的大功人,几个儿媳妇当中,我也是向着你的,她们该罚跪该教导的都说了,三儿媳妇若是还不满意,你想怎么样?杀了四媳妇给你儿子偿命?”

  俞氏眼神严肃,可不是开玩笑,一时间史氏说不出话来,可是她心里怨恨,她不甘心,她明明好好的,为何会这样的。

  于书燕听到这儿,心思一动,但是上前敲门,俞氏准她进去,她来到三嫂身边,说道:“刚才我不小心听到的,既然三嫂如此怨着我,我也无法解释,毕竟我原本出于一片好心,我更希望这孩子能平安。”

  这孩子也关乎着她的命运,但是于书燕不能说。

  第456章 与秦楚分开

  于书燕看到史氏一脸愤怒的样子,她也不好再多说,却是看向俞氏,说道:“娘,我在永安寺开了铺面,想到家中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又想到当初生哥儿在永安寺捐了菩萨,我愿意为了三嫂,独自去永安寺,不仅日日给菩萨上香,我也愿意给三嫂再捐些香火钱,愿三嫂能早日康健,再次怀上秦家的孙子。”

  于书燕的话很诚恳,不是一时气话,反而让俞氏有些惊讶,的确今年还没有去永安寺呢,也的确得去一趟的,只是这件事儿万般凑巧,却也不仅是四媳妇一个人的原因,岂能全怪她头上。

  而且她若真的去了永安寺,可是四儿又在县学里做教谕,自是走不开的,他岂不是要与媳妇分开了。

  俞氏试探的问道:“你打算去多久?”

  “两年吧。”

  “不成,你也是我秦家儿媳妇,你要学你大嫂不给我秦家开枝散叶?”

  俞氏心头不舒服,她又想起这个四儿媳妇可是想着与她四儿和离的,岂能这样长期分开,一但分开,四儿心头难过,夫妻感情也必会不好,到时四媳妇要真的和离了怎么办。

  然而旁边坐着的史秋英却是立即说道:“我不要你祈祷别的,只要给我二儿子捐个菩萨,保他阴间路上早日投胎便好。”

  史氏说这话也很认真,她是真的认定这事儿是于书燕的原因了,不过眼下也不是纠结谁的原因,想必史氏心头不好受了,于书燕看向史氏,没有接话。

  俞氏却生了气,“胡闹,说了不是你四弟妹的原因,这种事也只能说明你与那孩子没有母子缘份,不能强求的,村里头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事来,在庄户家里这也是常事,三媳妇若是执意纠结此事,你就给我回娘家好好反省。”

  史氏自是想回娘家,她太委屈了,可是婆母绝不会将生哥儿给她带走的,生哥儿如今是她的命根子,她岂能离得开,史氏却是哭了。

  于书燕一脸无奈,却是应了一声“好”,看着史氏说道:“三弟妹,我会帮你做到的,但是真的不是我要害你的,这两年我不在秦家,你仔细想想,我可有曾害过你,我去永安寺两年,也抵消了你的怨恨吧,我明个儿便走,此事也不必告诉秦楚了,不然他多半不准。”

  于书燕说得很坚定,她是说给俞氏听的,俞氏听后脸色很不好看,可是看到老四媳妇执意要去,老三媳妇又揪着这事儿不放,心想着先让四媳妇去了永安寺再说,等过一段时间便让四儿子将她接回来。

  这一日夜里,于书燕对秦楚百般温柔,秦楚有些受宠若惊,心里很是甜蜜。

  只是到了第二日,待秦楚去了县学,于书燕便收拾了包袱回了娘家,这会儿周寅还在外地,眼下便由石泉送她去永安寺吧,到了永安寺倒也是太平的,铺里内外有镖师守着的,她还带了两名暗卫在身边。

  于书燕要去永安寺两年,许三娘便哭了,于书燕抱紧母亲说道:“我这也是做生意,同时我也想求求菩萨,以后爹娘想我,也可以去永安寺啊,大不了将布庄的生意交给汪良便是。”

  “再说石梅与汪良本就有意,到时两人一同管着,咱们也放心。”

  许三娘听了女儿的话,心思动摇,永安寺那儿清静,还能听听佛音,拜拜菩萨。

  于是于江全夫妻答应了女儿,决定这些日子便将铺子交代下去,到时石泉再回来接上一趟,夫妻两人随女儿去永安寺去。

  于书燕就这样跟着石泉走了,她给秦楚留了一封信在屋里,她不希望为此而怪上三嫂,只说是自己要去做生意。实则是她想去永安寺呆着,故意与秦楚分开,好好想想她与秦楚的未来,这一次三嫂失了孩子,是给她的一个警醒。

  于书燕这一路上也不停留,并没有在荒郊休息,除了马跑累了才不得不停下吃点草料外,便是一直往永安寺去的。

  到了永安寺的时候天早已经黑透了,铺里头有管事和伙计,看到东家来敲门,连忙为两人囤出房间来,没成想周寅也起来了。

  周寅没有跟着汪良去开布庄和粮铺?先前不是说好来永安寺将他一并叫走的,待于书燕问起,周寅却说他喜欢永安寺的清静,对汪良也放心,但由他带着管事的去了。

  永安寺的确能静心,于书燕这一夜躺在床上根本没有半分的睡意,夜里的永安寺很安静,山间传来昆虫的声音,她却是失眠了一夜。

  天未亮的时候,永安寺便响起了钟声,接着有僧人的禅唱,难怪这些香客每年都要来一趟,再住上几日,这是洗涤心灵的机会。

  于书燕起床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周寅早已经等在那儿,铺里找了厨工,备下了早饭,石泉这一夜似乎睡得格外香,早上都忘记起来练功了。

  三人一同坐下,于书燕看着桌上的三碗素面,桌中间又摆了粥和点心,还有几碟咸菜,她很有些意外,“二哥,你平素就是这么吃的?”

  周寅点头,说道:“我请的是寺里的外家弟子给咱们做厨工,先前也是在寺里做斋菜的,是老住持让给我的一位外门僧人,所以我也就习惯吃素了。”

  “那以后都没有肉吃了?”

  石泉瞪大了眼睛。

  于书燕却是笑道:“咱们既然来了永安寺,便要讲寺里的规矩,吃吃斋菜,拜拜菩萨,挺好的,更能让人心静。”

  周寅却是很满意的看着这个妹妹,他也正是这么想的,而且他并不觉得斋菜有什么不好,而且这位僧人做的口味极好,以前是专门给那些上香的客人做饭菜的。

  早上吃饱了,周寅每日都会上青山听听钟声,有时候还会去寺里听听经文,他当初跟于书燕说要来永安寺帮她开铺子,实则他有太多心事,他要好好想明白,对于他经后要走的路,他也不能再茫然。

  周寅得知这一次妹妹前来,是要在寺里捐菩萨,还要为秦家祈福的,他倒有些不太高兴,妹妹向来心善,秦家人这是要冤枉她,想必于家父母并不知,不然必会生气的。

  第457章 两年后

  然而于书燕却并不觉得,她能重生本就是老天爷给她的恩赐,她也要虔诚的。

  于书燕将三嫂的要求一一做了,她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与周寅一起去听经文,并开始学着抄写经文,既然要在永安寺呆上两年,她就安安心心的,既做了生意,也静了自己的心。

  在山里的日子很好过,她也很奇怪,每日听着钟声,抄写经文,似乎也不怎么想秦楚,甚至对前一世的事以及即将发生的事也没有了这么恐慌。

  然而几日后的半夜,秦楚一人一骑跑了过来,他脸色极为难看,当他看到于书燕的时候,二话不说拉着她回屋,夫妻两人坐于桌前开始来了一次深刻的交流。

  秦楚那日回家看到了她的信,又得知三嫂说的那一番话后,他很气愤,甚至与三哥都吵了起来,秦家闹得不可开交,凭什么三房没了孩子,要四弟妹去寺里捐菩萨,凭什么要他的媳妇在永安寺呆两年。

  这一次秦楚是雷霆震怒,秦家人都吓了一跳,原来四弟发起火来如此的可怕,便是俞氏都不敢在四儿子面前多说几句,心头着实难受,再三解释是四媳妇自己要去的,秦楚才闭了嘴,便是安排了县学里的事务,他才匆匆赶来的。

  秦楚对媳妇很是思念,甚至当他看到媳妇儿的那一瞬间,他想掐死她,居然主动来永安寺,要与他分开。

  然而于书燕却是很平静,她想在永安寺拜佛,她的确想为秦家祈福的,秦家有两个孙子都没有了,二嫂一个,三嫂一个,这的确不是好事。

  秦楚看着媳妇,强忍着的怒火慢慢地消失,他看到媳妇就想到了自己,的确二嫂能怀上孩子这是一个变数,本不该怀的时候就有了,结果没能生下来,三嫂怀上孩子本就是前世本来发生的,但是前一世没有了,这一世仍然没有,所以这历史是改不了的。

  凭着这一点秦楚也是好几夜没有睡着,他故意晚三年出士,也是想着既然无法改变别的事情,那就改变自己,且看自己改变了这既有的出士机会,以后会怎么样。

  夫妻两人聊了一夜,于书燕几近劝慰。

  秦楚在院里住了三日,心系着县学里的事,他身为教谕,岂能久呆,可是他看到了媳妇儿的坚持,想来强行将她带回去,她也必不会开心,于是秦楚许她一年的时间,一年后的今日,他便来接她。

  于书燕只好应下。

  秦楚便是打算以后但凡有时间,他是要来永安寺的,岂能放任媳妇儿一个人在这儿,虽说有二哥,随后还有于家父母都来,但他还是不放心的,他想媳妇想得紧。

  送走秦楚,于书燕流下了眼泪,这一世她与他的缘份浅了,她心头难过时,她便回屋里抄经文,周寅看在眼里,心头也不好过。

  随后数日,石泉回了一趟庾县,将于家父母也接来了永安寺,这一下对面院子里空了,除了隔壁院子里住着于家的管事们外,秦家便也像失去了什么。

  俞氏每次出门的时候,都忍不住往对街院子看去一眼,大门紧闭,上头一把铜锁。

  俞氏看着三儿媳妇,面色平静的说道:“老三媳妇也看到了,你四弟妹这一次是真的去永安寺祈福了,你也该安心了吧。”

  史氏不说话,当初的确是她口急,事后想来又觉得自己的确太过了,可是家里两嫂子没有说半句,四弟妹却帮她真的捐了菩萨,她还是释怀了,甚至对四弟妹也生了别样的感情,虽不及姐妹亲,却胜过姐妹,她原谅四弟妹了。

  转眼过去两年,春耕之时,永安寺来了一队香客,皆是福城的权贵夫们人一同前来的。

  香铺里,于书燕刚抄好经文,伸了个懒腰,便听到前头铺子里掌柜的正与人说着话,似乎来的客人还挺多的,你一言我一语。

  于书燕理了理衣裳,从后院里出来,她身上穿着棉麻衣裳,一身素雅,手里拿着一串念珠,容貌出众,只是人却看着有些寡淡素静,就像她站在门口,便静得让人忽略了一般。

  于书燕来到几位夫人身边,见其中一位夫人拿着那开过光的念珠在看,正疑惑着这是南珠还是东珠之时,于书燕便接了话,“是地地道道的南珠,颗粒是四分重的。”

  两位夫人听到一把温润如玉的声音,立即朝她看来,看到她如此美貌,两位夫人呆了呆,又将她上下打量一眼,只觉得此女神态静肃,原本两人还有些浮躁的,转头都忍不住与于书燕温言说道:“阁下可是这香铺的东家?”

  “正是了。”

  那两位夫人一看到她,便生出欢喜,二话不说买下念珠,邀她一起吃茶。

  于书燕也没有拒绝,便随着两位夫人上了青山院,院里早已经有下人将东西摆弄好,香茶送上,于书燕与两位夫人聊了起来。

  这两人是福城里的权贵夫人,其中一人竟然还是通判夫人,通判夫人万氏,说起来,她与通判家还有些渊缘,先前在福城的时候,她见过通判家的女儿汪曼诗,这姑娘当初为了给陈君文出头,还与她下过棋,却是输了,是一位单纯又容易被人碥的姑娘。

  于是于书燕试探的问起福城的事,然后就听到万氏说起福城里一桩不是新鲜的事,说那知州府的嫡女又怀上了第二胎,她说到这儿却是笑了。

  于书燕却是呆了呆,是说的陈君文么?

  于是她试探的问道:“可是那位以前去过庾县的陈姑娘?”

  万氏一听,笑道:“正是她了,原来她去庾县就是为了那位男子呢,那男子可是乞丐出身,这事儿都传开了,陈家还不认,说那人在庾县家世清白。”

  “头一年,有几次宴席,我还亲眼所见,这夫妻之间可是面和心不和,陈家贵女向来嚣张的,对那男子也是呼来喝去的,好没面子,没成想时至今日,竟然怀上了第二胎,你们说说,我都为这男人委屈了。”

  第458章 别想弃了红尘

  “既然不满意,她又要这个男人,只怪这男子家中贫寒,又是个孤儿,家里无人撑腰,找了这么一户人家,怎么说陈知州也是个人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1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