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225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于书燕立即说道:“江南的生意。”

  关牧却是扬起唇角,垂眸看向手中的茶杯,随后漫不经心的喝了一口茶,才看向于书燕。

  于书燕提着心等着,她没什么筹码,她今日所说的帮他坐上皇商之位也只是说说,也不曾实现。

  “你胆子很大,你一介女流,你要如何在外地开铺子?以前你在巴东郡生意行销,那是因为你还是秦四夫人,如今。”

  关牧看了她一眼,却是没有接下去说,但看得出来他的意思,如今她不过是位商女,她要如何如男子一般去学做生意呢。

  于书燕却是一脸认真的看着他说道:“关公子说的没错,我不过是女流之辈,本该安生本分的呆在后宅,尤其像我这样和离后的,便是在巴东郡呆着也是问题,竟是枉想去外地做生意,与男子一比长短,当真是自不量力。”

  “只是关公子,我已经和离,我上有父母,下有管事下人要养活,我若不去做生意,我还能做什么?再嫁人吗?”

  “我身为女子,无法选择,但是我不甘的心,却是有选择,关公子尚且不曾给我机会,万一我成了呢,这世上的事难说,但是我也不能因为前程漫漫而不敢向前。”

  于书燕神色坦荡,她没有别的选择了,她注定一生都不可能像秦楚那样的,她不如好好的活着,带着父母,等自己有了钱财,再派人四处打探她大哥的消息。

  关牧一听,似有动容,看着她,听着她说的话,令他想起当年他自己,那时关家主脉凋零,他又是一个不能行走的,不也将整个关家撑了起来,是他想错了。

  也正因为于书燕的这一番话,关牧竟莫名对她生出恻隐之心,便答应了江南由她售卖的约定,将整个江南的生意交给她,时间为两年,她必须在两年内将整个江南跑一遍,并将生意做好。

  于书燕心中一安,连忙向关牧道谢,关牧却是抬手,随后叫身边的管事拿来令牌,并将关九安排在于书燕的身边,只要于书燕能将整个江南的生意拿下,关九便能负责整个江南的运送。

  关九一听,也是心中欢喜,他的前程也就寄托在于书燕的身上了。

  随后于书燕送上自己的生意——南珠,他将一串南珠放于桌上,于是说道:“我手中尚有这样一门生意,皆是南珠真货,若是关公子有兴趣,待关公子成了皇上,此物或可用上。”

  关牧眼尖,看到桌上的南珠,拿在手上把玩了一下,随后问道:“你有多少?”

  于书燕连忙开口,“你能要多少?”

  “若是能提供皇室以及世家女眷们的需要,也是不少,你若没有,我也懒 得动这心思。”

  关牧的话正是于书燕所想的,她今日来便是谈这两桩生意,一是她想做关家的布庄和粮铺商户,二是她要将南珠借着关牧的手推销出去,只是在寺庙里开铺子,她没有这么多的精力,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了。

  于书燕记起上一次黎劲说过的,如果她能寻到收南珠的长久商户,他们便能在鹏城当地承下整个村的南珠,只需给上头的里正以及各地方官员做打点便。

  黎劲这些年在那边混熟了,寻到了门路,于是于书燕应下了关牧的要求,决定一个月内回复他,先向黎劲得到数目再说。

  这下两人就这南珠生意又达成共识,于书燕今日算是满载而归了。

  从关府出来,于书燕还感觉在云里雾里,她就这么说服了关家二公子?整个江南的生意,两年之内么?她一定会按时完成的,她重生归来的不为别的,也得为自己活一次。

  于书燕得了令牌,带上关九与身边的管事们便立即回庾县去了。

  眼下回庾县开始招募管事,她要开始大肆做生意了。

  回到庾县后,于书燕极为忙碌,她先是召回黎劲,将岭南的南珠生意确定下来,随后将所产的南珠全部转卖给关家二公子,而她却是专心的做起了布庄和粮铺的生意。

  至于自己一直经营的客栈,却是打算各地都开的,她做不了秦夫人,成不了丞相夫人,但她这一世也能富足的活着,这或许是她重生归来的意义吧。

  只是于家院对门的秦家院子再也没有打开过,于书燕每次从铺里回到家中,都会忍不住往那边看去一眼,而后落暮的收回目光。

  第538章 秦楚中了

  回到庾县后,于书燕忙于生意,也不再打探秦家的事,秦家人再他没有找过来,她也因为不再打探,于家人似乎也都为她过漏了这些消息,不想她因此而不开心。

  于书燕先是去过荆湖南路几州郡,与汪良一起,便是马不停蹄的,家中主要由石梅照看着,石梅如今嫁入汪家,对公婆极为孝顺,便是守着旺兴街的铺子,陪着对面于家父母一同便不再出远门了。

  石泉陪在于书燕的身边,东奔西走,汪良本就有野心,如今于东家想扩大生意,又得了关家的关照,生意也就得心应手了。

  转眼过去七个月,庾县入城的官道上来了一队人马,他们一身窄袖长衫,衣料却是上等,看着低调,却是个人长相出众。

  其中一位少年郎长得很出众,一双杏眸令人雄雌莫辩,只是在这位少年郎还有两位管事的模样,其中一位年轻的,此时似乎说到开心处,哈哈大笑,一脸的豪爽,得到不少路人的侧目。

  转眼到了庾县城门,三人的马停了下来,其中年轻的管事说道:“燕子,咱们终于回来了,此去岭南一趟,可是收获不少啊。”

  叫燕子的正是于书燕,她这七个月去了岭南一趟,先是确定了南边的生意,随后又与黎劲一起将岭南鹏城的几处村庄承包下来,她开始专注于南珠的生意。

  先前她给关二公子的提议,事后春雨连绵的时候,关二公子依着她的提议,果然成功进入京城得皇上召见。

  关二公子果然是有能耐,正因为他的身姿特殊,不能行走的原因,反而令皇上更加亲睐,于是关家已经成了粮食皇商,在各地开始建了粮仓,于书燕事先签下南边的生意,算是赚下了。

  这一次她的南珠生意正式与关家开始售卖,第一批便是关二公子送去给宫中各位人娘娘们的。

  于书燕这一趟收获甚多,心情也极好。

  只是在入庾县城门的时候,她的眼神不小心看向了布告栏,布告栏前有新贴出来的告示,只是上面的内容,便是这一次会试的从京城里传来的消息。

  她一看到是上头写着秦楚两个字,她便呆住,秦楚中了会元,却不是第一名解元,她心都提了起来,随后却又是万般的苦涩。

  秦楚中了会元,他出士了,再殿试,就算不点为状元,想来也是榜眼或者探花,左右他的前程不会差,与她将是天壤之别了。

  于书燕正要收回目光,便发现石泉和汪良早已经停下了话题,此时两人都看向她,明显的两人脸上都有担忧。

  于书燕却是不以为意,笑了笑,说道:“这一次回来后,我想将荆湖南路的管事都召来商量一下对策,江南的生意也做起来了,咱们要忙活的地方多着呢。”

  汪良听后只好应下,石泉却是内心一叹,果然秦楚不会差,他会中会元的,他会出士为官。

  三人随着人流进入城中,随后驱马于街头,直接往柳树街头去。

  于书燕又说起岭南的风貌,还忍不住笑道:“咱们这一趟的南珠生意,便能在江南各地开铺子的成本。”

  汪良也说起了江南各地的开铺情况,不知不觉便到了柳树街头,也就在三人进入街头的时候,迎面来了一辆马车。

  马车内坐着的正是秦家老夫人俞氏,在俞氏身边的正是三儿媳妇史氏。

  此时俞氏理了理衣裳,随后交代三媳妇,“今日知县府中宴,咱们可得打起精神,今非昔比,楚儿已经要出士为官,便是外放为官也是知县的身份,与齐知县可是平级。”

  史秋英听了连忙点头,她参加宴席也不是一次二次了,自是不成问题,只是知县府又有些不同的,知县府中有一妻一妾正是有争执,婆母当初在知县府上吃过亏,所以再三交代她,反而使史氏有些担忧起来。

  史氏想着,要是四弟妹在就好了,如今四弟新为贵人,万一中了状元,将来秦家在整个庾县都将是旺族,指不定还包括她们史家、毛家、吕家等,整个秦家上下,都有些不好怎么处理,四弟妹这么聪明,一定能提点一下婆母,让四弟妹跟着婆母一同去参加宴席就更好了。

  然而史氏也只是想一想,只是她刚想到四弟妹,却似乎听到了四弟妹的声音,史氏不顾俞氏的交代,立即挑开车帘,看到车外正要过去的马背上正好坐着四弟妹,史氏下意识的喊道:“四弟妹。”

  俞氏一听,立即朝马车外看去,看到于书燕一身男装作少年模样,在听到史氏的喊声,便朝马车上看来时,俞氏立即拉下了脸,随后有些责备的看向三媳妇,“我怎么告诫你的,在外出行,女眷不得挑开车帘,有失体统。”

  俞氏很严肃,史氏有些怕婆母,只好连忙放下,于书燕却是久久不能收回目光,她的马停下了,看着马车远去,心头有些难过。

  三嫂还记得她呢,还是如此热情,就像当初一样,瞧着在柳树街遇上了秦家,那么秦家人都住城里来了吧。

  半晌,于书燕收回目光,与石泉和汪良一同往于家院去。

  到了于家院门口,许三娘正好在院里,听到急促的马蹄声,立即打开门来看,一看到女儿回来了,许三娘差一点儿眼泪都流了下来,转眼出门七个月,先前要出门时,许三娘便是万般不舍,生怕女儿如儿子一样,一出门便不再回来了。

  于书燕从马背上下来,看到已经憔悴了的母亲,上前便将母亲抱住,忍不住说道:“娘,这一趟岭南之行,已经将生意确定下来,以后我不会再出门了,娘,你不必再担心。”

  许三娘含泪点头,于她来讲,生意做大做小都无所谓,只有孩子能在身边就好,如今孩子平安归来,她终于松了口气。

  随后许三娘将女儿迎回院里,于江全正好从正堂里出来,看到女儿回来,先是呆了呆,随后也是一脸欢喜的走了过来。

  第539章 于家大房耍无赖

  一家人坐下,于书燕便说起此去岭南时的趣事,而厨房里正准备饭菜的石梅一听到汪良回来了,立即跑了过来,随后夫妻相见,都忍不住抱紧了对方。

  看着两人那难分难舍的模样,于书燕心里莫名又是难受,如果秦楚从京城回来了,她会不会忍不住想要冲过去,抱住他呢?

  想到秦楚,于书燕便是心头难过,她又想起刚才在街头遇上的婆母俞氏和三嫂,如今秦楚入士为官,不日便能衣锦回乡,眼下知县大人邀宴,随后必定还有不少权贵也会上前邀请,秦家算是富贵了。

  只是去了京城,也不知婆母和三嫂能不能应付得过来,正因为于书燕有上一世的记忆,她是记得清楚的,当初她与秦家一起入京城后,首先接到的是一些三四流世家的邀请,可是即使是这样的世家,看着是邀请了秦家人,实则是来看秦家笑话的。

  第一场宴席,秦家人便成了京城笑柄,而后于书燕才请了一位宫里退下的嬷嬷学规矩。

  忽然思绪拉长,于书燕的心情也不好了,许三娘朝女儿看来一眼,许是石梅与汪良的久别重逢令她睹物思人了。

  石梅也是发现了于书燕的不对劲,于是连忙推开汪良,夫妻两人连忙坐下,汪良说起了一路上的见闻,一家人的气氛又变好了。

  吃过饭后,许三娘收拾着碗筷去了厨房,石梅见长辈都不在堂前,于是向于书燕说道:“燕子,你们出门后,于家几位长辈总是来咱们铺里打秋风,是你表妹万怡带来的,还说燕子赚了钱,必须为爷爷奶奶养老送终,于是于家大伯带着一家人都来城里了。”

  “开头赖在咱们铺里头不走,后来叔婶拿着没有办法,只好租了个院子给于家大伯住,可是因为院子不在柳树街,院子小了些,于家大伯不满意,还说要住到柳树街来,若不是被我说了几回,又说要报官,不然咱们这小院都要被于家大伯给占有了。”

  石梅一口气说完,还有些愤愤不平,汪良听了也不高兴,于是看向于书燕,就等着她发话。

  于书燕听后脸色不好看好,她以前出门的时候便叮嘱过表妹,赵家能做她的粮食分销商,一切都看表妹的表现,显然表妹不在乎了,那么赵家这个分销商的机会也不必有了。

  于书燕对汪良说道:“下一批粮食开始,赵家不可以再在咱们这儿拿粮食 ,若是赵夫人问起,便要她回去问她家的好贵妾便知道了。”

  汪良一听立即点头,如此才能一针见效。

  第二日,于书燕穿着窄袖束腰长裙,一身利落的便与石泉一起陪着父母去了旺兴街的布庄,她今个儿倒要去会一会大伯一家,还有爷爷奶奶。

  许三娘也知道瞒不住女儿,简单的说了一下于家大房的事,却还是希望女儿别生气的。

  许三娘向着丈夫,不想丈夫难做,又想着如今家中有钱了,有不少事也就满意了大房一家,只是大房一家自上一次来铺里头闹,在城里住了院子后,却是什么事儿也不干,天天来铺里,美其名曰是帮忙,实则却是什么也不做,只在她家铺子里坐着拿工钱,要的工钱还不少,如今大房一家的人都穿上了于家布庄的衣料,瞧着像个富户似的。

  于书燕在柜台前一站,看了看账本,而后便坐在了铺里。

  于家布庄已经开铺门了,都有生意上门了,而过来帮忙的于家大房拿着工钱,却比东家还似东家,日上三杆才过来。

  于江福一身绸衣加身,刚从街上吃了早饭过来,这会儿正悠然自得,一进铺里头,便是热情的喊道:“二弟,我今个儿吃了那王家面馆的面,当真是好吃的紧,改日二弟也去吃吃,顺便将我的账给结了。”

  于江福一边说话一边进来,一脸的得意,于江全听着这个大哥的话,心头不太好受,便是他们家也不在外头赊账的,就他大哥不一样,那些人怎么也就赊给他了,每次都得他去结账。

  于江全正要劝两句,于书燕便接了话,“大伯,你吃的面为何要我们来结账,大伯又不是我父亲的儿子,对不对。”

  于书燕起身,从柜台后出来,于江福一听到这个声音,他脚步一顿,看到于书燕,连忙露出笑脸来,“侄女儿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这一趟出去做生意也辛苦了吧,咱家燕子最是厉害了,大伯我啊也就靠咱们燕子享享福了。”

  于书燕却是笑了,“大伯有儿有女儿,为何靠我享福,大伯又没有将我养大,享福也享不到我的头上来,不知今日大伯来铺里头可是有事儿?”

  于书燕一脸严肃的看着了,于江福装不下去,只好看向弟弟,说道:“侄女儿尽是说笑,你可能不知道,你父亲是知道的,我一直在铺里头帮忙呢。”

  于书燕却是一脸的疑惑,“咱们铺里头不需要这么多人,如今我又回来了,那大伯还是回去吧。”

  于江福一听,脸色便不好看了,还责备道:“侄女儿这可就不尊重长辈了,说的什么话呢。”

  于江福一边说一边来到柜台前坐下,一副不走了的样子。

  “大伯这是何意?”

  于江福不理她。

  于书燕反而笑了,“大伯,这是我的铺子,我说不用帮手便不用帮手,大伯若不走,我只好报官了。”

  于江福老脸拉下来,一脸气愤的说道:“你再说一遍,我可是你大伯,你敢报官,这事儿便是官差也管不了。”

  于书燕却是懒得废话,叫来石泉,让他将于江福轰出去,石泉最是乐意,正等着燕子发话呢,立即冲进来就将于江福扣住,就要押出去,许三娘上前要相劝,于书燕连忙用眼神制止。

  于江福被押出去了,于是在门口破口大骂,于书燕实在觉得刺耳,于是冲出铺门,看着于江福说道:“大伯,你还是留点儿口德,惹恼了我,我让表妹没法做赵家的贵妾,你要不要试试,我在县城里可是认识不少,那赵家还与我有生意上的往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2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5/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