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229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这一下陶子宁高兴了,随后带着心腹便返回了宴场。

  这一次的相亲宴很明显,除了孙氏一脸的淡然,随后便是什么也不知道的秦家婆媳二人了,两人来能加胡家宴,瞧着这一个一个的都带了未成婚的小姑子过来,而她带的却是儿媳妇,颇有些尴尬。

  俞氏不由得朝对面坐在孙氏身边的于氏看去一眼,心里郁闷,今个儿胡家宴席,她也来做甚,莫不是也有别的什么想法不成?

  俞氏以前想着要是于氏能为她四儿守贞,终身不嫁,她是愿意照顾于家一二的,可是今个儿于氏参加了胡家的宴席,她便不这么想了,好在儿子快要回来了,不管是外放为官也好,还是在京城为官也好,他们都不会再留在庾县了。

  一场宴席下来,那边陶公子却是吃了宴便离开了,这些贵夫人却是失落了,她们本是为着陶公子而来,为何陶公子如此匆匆。

  而此时的胡老夫人身边,胡嫣一身华丽的衣裳,正等在那儿,却听到前头兄长派人传来消息,陶公子已经离去,还让他已经有了心上人,正要上门提亲去。

  这个消息除了胡家人知道,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胡老夫人知道后,便带着孙女们回到堂前,又将孙子叫了来细问,她倒是好奇了,今个儿陶公子看中的是庾县的哪位贵女,竟是没有看中他们胡家的姑子。

  胡耀如实说了,他也不知道,陶公子遇上了哪位姑子不知,左右中间走开过一段时间,而后回来便向众位才子公布了这桩事儿。

  胡老夫人脸色极为不好看,她悔不当初,不该将这些贵夫人和贵女请了来的,这不是给他们也制造了机会,这好好的机会却是旁落了他人的手中,当真是不甘心。

  原本一场好好的宴席才开始就要结束,而这时任夫人带着于书燕过来拜别,她们也要走了,陈君文要对付于氏的手段还没有使出来,不过是吃了饭,饭还没有吃完,怎么要走了呢?

  陈君文上前故意好意的挽留孙氏,孙氏却说自己身子不舒服,而于书燕却是送她回去,所以先走一步,胡老夫人不想真的与孙氏的关系变差,只好顺势应下,还下人给任府送去上等的人参为礼。

  孙氏拒绝不了,也就收下了,陈君文要阻止,胡老夫人叫住,眼下孙氏要走,便由她们走,而后还有不少贵夫人也是要走了的,她还得应付这些人呢,胡老夫人还想试探一下那私下里与陶公子见面的小姑子是谁呢,借着他们胡家的地盘,敢中此放肆去勾引陶公子,明明胡家誓在必得的。

  没多会儿各位权贵夫人都来了,既然陶公子不在胡府了,他们留下来也没有什么意思,于是都前来向胡老夫人告辞,宴席也进行不下去,以前是按着陈家贵女的名义请宴,他们不得不来,如今陈家贵女多年不来庾县,陈知州也就这样,他也都不想不与陈家贵女深交,对胡家也没有了以前的恭敬。

  这些贵夫人全部要走,胡老夫人与几个有可能的贵夫人聊了聊,却发现她们都不知道那陶公子为何要离开,看来不是她们了,或者那人装得深沉,故意装不知道。

  胡家一场宴席办得很不是滋味儿,半点好处不曾捞到。

  于书燕陪着孙氏出了胡府,便是直接回了旺兴街,她今个儿此去遇上了秦家人后便没有什么心思,何况还遇上了这么一位奇怪的家伙,也太让人恼怒了。

  只是在这一次宴席过后没两日,于家小院外忽然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那人居然是庾县最出名的王媒人,她经手的婚事便没有不成的,在庾县相当的出名,她这会儿带着不少礼物过来,在于家院外敲门的时候,正好对门的秦家院里吕氏出门买菜看到,不由得多看了一眼。

  而后吕氏菜也不买了,转身便进入院里,随后冲后院去了,不得了,四弟妹家有媒人上门,这是谁要上门求娶,那可是庾县出了名的媒人,没有不成事儿的。

  吕氏提着竹蓝就这么冲进了正屋里来,正屋里俞氏正逗弄着生哥儿,史氏坐于一旁,婆媳两人正说着接下来要应付的宴席。

  吕氏冲进来,便上前将自己刚才所见所闻说了。

  史氏一听,立即站了起来,一脸着急的看向婆母俞氏,俞氏却是面色很不好看,于氏这是要成亲了么?这才和离多久,便是在外头奔走,招峰引蝶的,这样的儿媳妇好在和离了。

  于是俞氏板着脸说道:“你们不准插手,也当没有看到,于家与咱们秦家没有半点关系了,还有老二媳妇出门买菜就仔细的去买菜就好,跑回来做甚?

  第549章 急坏了秦家

  吕氏莫名被婆母一顿说的,她只好低着头提着竹蓝子出了门。

  随着吕氏出了门,俞氏却是忍不住了,当真于氏这么几个月便呆不住了,居然要嫁人了,想她四儿子那么优秀,于氏竟是不满,如今要让她高攀不起,原本俞氏还颇有些得意的,可是看到于氏如此受亲睐,这会快便有媒人上门,却是心有不甘。

  于是俞氏抱着生哥儿起了身,她陪着生哥儿出了正屋,却是往前门去,史氏看到婆母这举动,便想着多半是去看四弟妹的。

  生哥儿已经长大了,不习惯被抱,于是从俞氏身上扭了下来,他听到四叔母要嫁人了,便是呆不住了。

  俞氏才开院门,小家伙却是拦都拦不住往对门冲,俞氏自是不好追,史氏便追了上去。

  正好于家院里,许三娘和于江全听到陶家上门来提亲,要娶自家女儿入门,一听那媒人,才知道是京城里当大官的陶家,于江全夫妻感觉到不可思议。

  自家女儿可是和离的妇人,对方却是不曾娶过亲只及弱冠之年的青年才俊,于江全以为自己耳朵有毛病,但那媒人再三保证这事儿是真的,对方还送来了提亲的礼物,不管成不成,都不会拿回去了的。

  而且那媒人有张巧嘴,说得于江全夫妻一愣一愣的,于江全想到秦家和离一事,又想到女儿的前程,决定见上对方一面,那媒人高兴了。

  至于礼物,于家是不会收的,于江全夫妻却是强行将礼物塞到对方的手中,那媒人不收,还一个劲儿的乘着两人不注意出了于家院,再回头补充了一句,“就是这个月初五,清风酒楼里,静候佳音。”

  于江全和许三娘追了出来,那媒人已经快速上了马车,催着马车走了。

  于江全夫妻还没有答应呢,对方便走了,再说这事儿还得女儿同意方行的。

  然而夫妻两人要转身入门,院门外忽然冲来一个似炮弹的人影,转眼许三娘大腿上多了一个小不点儿。

  生哥儿仰着头看着许三娘,然后白净的小脸上流下了眼泪,哭了起来,“四叔母,我要四叔母,不准四叔母嫁人。”

  那声音很是可怜,许三娘听了心都化了,忙上前抱起生哥儿,生哥儿不给抱,他长大了,他是大人了,他仰着头说道:“我记得小的时候,四叔母总是抱着我,买糖给我吃,所以阿奶,不要将四叔母嫁了好不好,等我将来长得四叔一样高了,我就娶四叔母,这样四叔母就再也不离开秦家了。”

  许三娘听着哭笑不得,这孩子也太可爱了些,她忍不住蹲身,刮了刮生哥儿的鼻子,说道:“你现在不懂呢,想你四叔母了,便来对门玩。”

  “阿奶,我跟你说哦,我偷偷来了几次,可是阿奶一家都不在家中,我又没学会骑马,不知道去铺子里头,然后就被我母亲给捉回去打了一顿,我就不敢了。”

  许三娘听后有些心疼,正要说话,眼前史氏已经追了上来,生哥儿连忙往许三娘身后躲。

  史氏刚才也是看到了媒人走的,还说这个月初五清风酒楼相见,这事儿一定要告诉婆母去,看来四弟妹是真的要嫁人了。

  “生哥儿,快过来,你四叔母不在家。”

  “不,我不过来,我要找四叔母,我要娶她,不准她嫁人。”

  史氏好尴尬,许三娘却觉得生哥儿很是可爱,拉着孩子的手,看向史氏,说道:“不如进来坐坐。”

  史氏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一同进去了,生哥儿可高兴了,能进四叔母的家中,一入于家院子,生哥儿便撒腿往里头跑,转眼跪到了于家的后院。

  史氏根本叫不住,知道孩子想念着他的四叔母,她也没有办法。

  生哥儿转眼从后院又跑子出来,看到许三娘与史氏一起坐在廊下说着话,他便跑到许三娘面前,喊了一声阿奶,便问四叔母怎么不在家。

  孩子双手攥着衣角,可生气了,居然好不容易来了于家院,却没能遇上四叔母。

  许三娘看着这孩子打心里喜欢,于是说道:“你四叔母在铺里头没有回来,得晚一点儿。”

  “那我跟四叔母一起睡,我要等她。”

  生哥儿不由得看向自家母亲,反正他一定要问问四叔母,不准她嫁给别人。

  史氏瞪了孩子一眼,生哥儿有些委屈,许三娘看着心疼,便看向史氏,“要不在咱们家吃了晚饭再走。”

  史氏想到呆会回去指不定遭婆母说,只好摇头,与许三娘说了会儿话,也问出了一些,今个儿这一家的确是对四弟妹有意思,于是她起身,强行抱起生哥儿走了。

  生哥儿一路哭闹,就是不想离开于家院里,他要找他的四叔母问个清楚,怎么可以嫁人呢?

  随着生哥儿的哭声,史氏已经进入秦家院里,俞氏还在等着的,没想到老三媳妇过去了那么久。

  俞氏不问,史氏知道婆母不好意思问,于是主动将在于家打听的说了出来,俞氏却是越听越气,和离的妇人还如此吃香了,陶家是什么人家,赶紧派人打听去。

  俞氏派大儿子去打听,他在县学里的书阁中帮忙,认识不少生员,既然是个读书郎,那些生员自是却知道。

  秦家老大秦安得了俞氏的吩咐,早上去县学的时候正准备打听,到了县学门口,没想正好遇上乡试发榜,他与一众才子挤到榜前,也想看看庾县考中了几个,刚上前想要看时,旁边有人惊呼道:“陶公子,陶公子中了解元,太厉害,必定是第二个秦公子,如此了得的人物。”

  秦安一听,听到陶公子三个字吓了一跳,连忙朝第一名看去,只见上头写着陶子宁三个字,秦安只觉得头脑发晕,往后倒退了一步,四弟妹倒是厉害了,如今喜欢上她的陶公子居然也是解元。

  这一下秦安不必问了,直接看到了结果,也再无心看庾县其他相中的人,而是从人群里挤出来,随后进入县学里的书阁,在里头忙了一日。

  第550章 俞氏生气

  秦安晚上回秦家院去,俞氏便来了大房坐着,她先前还想着于氏要是和离后能为她儿子守贞,她是可以帮帮于家的,毕竟家中无人撑门户。

  秦安心头也不是滋味儿,见母亲如此急着想知道,便知道母亲很在乎了,不只母亲在乎,秦安也是在乎的,四弟妹很会做生意,他也承认,四弟妹在庾县算是最出色的女子,只是没想还能被陶家看中。

  秦安只好将今日所见所闻说了,俞氏一听,脸都黑了,随后起身便出去。

  秦安看着母亲的背影,心里却是想着,也不知四弟什么时候回来,再不回来,四弟妹都要嫁人了。

  陶公子乡试中了解元,一时间在庾县出了名,都说他是第二个秦四公子,也太能耐了,才识如此了得,陶家又是京城世家,他父亲还是国子监祭酒的四品京官,论出身,秦四公子还不如他呢,将来必定前程无量了。

  庾县的贵夫人自是知道,如此家世和才识的陶公子是不可能在庾县娶正妻的,那要娶也必定是娶京城里的贵女。

  可是若是能将女儿嫁入陶府为妾室,他们也算是京城里有人了,还是有不少地方官员活络着,这陶公子正值弱冠之年,这会儿功成名就之时,若能被他看中,女儿也算是一举嫁入京城享福了。

  于书燕在铺里头听了几位贵夫人说起陶公子的事,说陶家打算请宴,为这一次陶公子中了举,而且听说陶公子亲自说了,打算在庾县过了年才回京城里去,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能让如此了得的陶四公子留在庾县的。

  于书燕听着,也只是听听,想到陶子宁这人,她便是摇了摇头,京城世家贵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见过,真要在庾县纳一房妾室,也不过是新鲜几日。

  反正于书燕对他当真是没有好感,敢随意堵她一个弱女子私会,还说要纳她为妾室的话,她当时没能打他一顿还是好的,若不是场合不对,她便出手了。

  于书燕从铺里头回来,一路上都听到有人在讨论着陶公子的事,看来陶子宁在庾县很出名了呢,前一世的这个时候她已经在京城了,自是不知道家乡的事,更不知道下一届的会试会是如何,但看到陶子宁如此了得,想来三年之后他参加会试,必定能成器。

  马车到了于家院外,于书燕才下马车,许三娘便上前开了门,这几日爹娘总是神神秘秘的,早早的从铺里回来,说是早些回来做饭,这样她一回来便有饭吃,可是以前不是这样的。

  于书燕入了院子,看到院子里游廊下摆的长凳子,跟往日有些不同,莫非今个儿有人来过了?

  于书燕在廊下坐下,就见父亲在厨房忙碌,母亲许三娘却是来到女儿身边坐下,随后说道:“燕儿,我听说秦楚在京城里被人榜下捉婿,已经成了京城里的女婿,想来不会外放为官了,我倒是看错了人。”

  于书燕很是惊讶,母亲是怎么知道的?

  她看向许三娘,却看到许三娘脸色并不好看,于是劝道:“娘,我左右都跟他和离了,就算他再娶别的女人,也与我无关。”

  于书燕话是这话说,心头实则很是难过,但是她想得清楚,秦楚与她不会再有交集。

  许三娘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很生气的,也正因为如此,才答应了两日后清风酒楼一事来,说起这个消息还是那媒人所说,这事儿也在庾县传开了。

  既然秦楚可以另娶,自然她家女儿也可以另嫁。

  于是许三娘说道:“燕儿,后个儿你陪着母亲去一趟清风酒楼。”

  “娘,是谁请您吃饭呢?”

  于书燕反而有些好奇了。

  许三娘也不想多说,心想着先让女儿看上一眼,看中就好了,没中就不算,秦家如今很有些傲气,今个儿她遇上俞氏,俞氏看都不曾看她一眼就走了。

  为了争这一口气,她也不阻止女儿另嫁,离朝本就有律法在先,能和离,自然能另嫁。

  “燕儿别问,到了那一日跟着去就是。”

  许三娘随后起身,转身去了厨房。

  于书燕见母亲不说,也不以为意,去就去吧,只要母亲高兴,她不会拂了她的意。

  许三娘进了厨房,于江全便小声问道:“燕儿答应了?”

  许三娘摇头,“倒是没说,后个儿我且亲自看去一眼,且看那陶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瞧着秦楚做了京城贵女的女婿 儿,咱们家燕儿也不差。”

  于江全一听却是叹了口气,“咱们这样是不是急了些,燕儿怕是还没有走出来,刚才说起秦楚,燕儿可是难过。”

  许三娘摇头,她都要有些看不懂女儿了,似乎女儿这几年忽然变得特别的懂事,还能支撑起于家的门户,她很是心疼女儿,在与秦楚和离这一事上,许三娘实则是生气的。

  于江全却说道:“也不能逞一时之气,燕儿不难过就好。”

  “听说那陶公子中了解元,也是极为有才识。”

  说起这个许三娘又有些担忧起来,对方特意找了媒人上门提亲,她心里不踏实,后个儿不亲自看一眼,她都不觉得真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2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9/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