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275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于书燕看到她,决定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做丫鬟,以后要在京城里行走,身边必定得有丫鬟才行。

  云霜被提为大丫鬟跟在了主子身边,不少下人都羡慕,都以为主子身边怎么说大丫鬟两位,小丫鬟两位,呆会主子必定会一一挑选,没想于书燕挑走了云霜后,就叫这些下人退下去,黎劲带着这些下人离开。

  莫强和石泉全程看着于书燕处理,不由得对她佩服,在下人面前极有威严,恩威并施,想必于家妹妹是掌家的一把好手。

  于书燕随后看向父母,说道:“爹,娘,咱们挑院子住下吧,我想了想,主院留给兄长以及未来的嫂子,爹娘与我一同住东院,东院分两处,父母一处,我一处,石泉住在东南院,将来娶了亲,也能从南大门进出,也是方便,至于客院就安排在主院旁边,与后院区分开来。”

  于英改却是希望将主院给父母住才对,怎么他住主院呢,可是于江全夫妻却是同意了女儿的安排,他们不住主院,而且这儿本就是将军府,主院大气,又有议事厅,方便儿子接待外头来的人,他们庄户出身,怕不会说话,反而失礼。

  在于书燕的安排下,几人同意了,而莫强住在隔壁的府上,中间与于家院里打通,在于家院里吃过饭后,于家人跟着莫强从中间的小门进去莫府,莫府里的布置与于家院里一模一样,也是于书燕派黎劲所为,便是府中靠近西院的人工湖上种的也是荷花。

  不过莫强看着空荡的院子,他就叹了口气,说道:“偌大的府邸就我一个人,也不必要这些下人了,以后住住就算了,吃饭就在于家院里,于家妹妹可别赶我走。”

  于书燕和许三娘都笑了,莫府的确人气不旺,父母就是根,父母在,哪儿都是家,莫强一个人,许是待他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府里才有了人气,府邸太大,人气不旺也的确凄凉。

  歇晌的时候,各自回房休息。

  于书燕终于有自己单独的院子了,与父母的院子对门,中间一条小道是往后花园和人工湖去的。

  于书燕送父母回院里,院里什么都安排好,府中这么多的下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得亲力亲为了。

  随后于书燕与石泉一同去了后花园,看到比以前的花园大了十倍不止的花园,还有满园的花草,石泉感叹道:“燕子,你可曾想过有一日咱们会过上这样的日子么?”

  “我从来不曾想过,这花园可是燕子最喜欢的呢。”

  石泉脸上的兴奋劲一眼就能看出来,于书燕却是但笑不语,她见过更大的府邸,想想秦楚将来当上丞相大人,京城里最大不过丞相府,那花园更不是眼下的花园不能比的,而且府中的院子太多,便是客院就有数座,单独劈开不与后院相连,住的都是各地前来投奔的门客。

  于书燕想起前一世的她住的地方,她感觉像是做了一个梦似的,如今的才是最真实的。

  于书燕与石泉来到人江湖上,这儿停了一艘小船,石泉跳了上去,说道:“走,咱们去湖中央的凉亭坐坐,那儿能喂鱼。”

  两人上了船,很快划到凉亭处,上面还摆了一张琴。

  石泉有些错愕,于书燕却是在琴台前坐下,她不是不会弹琴,只是以前没有这情趣,成日为生计奔波,秦家院里也不大,她一个庄户出身忽然会弹琴了,别人自是怀疑的。

  她在琴台前坐下,一首流畅清扬的曲子传出来,石泉半个身子靠着柱子目瞪口呆的看着她,“燕子什么时候学会的琴艺?”

  于书燕弹完一曲,挑眉看他,说道:“学琴有何难的。”

  答非所问,石泉自认为一直跟在燕子身边,就不见她学过,所以她是怎么学会的?

  石泉还要再细问,于书燕却是起身,指着湖对面的竹林说道:“瞧见没,那片竹林里隔你的院子近,以后你练功在那儿,可别跑后花园里来了,毕竟以后我兄长还得娶妻,到时与女眷遇上不好。”

  石泉一听点头,“我省得的,竹林好啊,我也喜欢竹林。”

  两人在湖中喂了一会儿鱼才划船上岸,随后送石泉回院里,于书燕才回去。

  于书燕在院里的墙角四处看了看,直叹息,她已经选了一处最靠近东门的,可是中间还是隔着几堵墙,后院女眷的院子本就有些防备,秦楚以后怕是进不来了。

  于书燕在长榻上休息,云霜便一直跪在她身边打扇,待她醒来时,看到云霜跪了一个晌午,她连忙说道:“在我身边服侍,忠心是最重要的,至于这些虚礼无关紧要,以后打扇这种小活让外头的小丫鬟做就是,何况屋里还算凉快,到热的那些日子,我会买些冰放在屋里。”

  第663章 于书燕掌家

  云霜以前服侍的主子要求极为严厉,她害怕自己服侍不好又被主子发卖,没成想这位主子如此随和,连忙行了一个大礼应下了。

  黎劲将府中帐本送了来,新搬入府中,刚才前堂,皇上派宫里的公公送来了一批赏赐,于将军收下的,交到了他的手中,他这会儿登记入账目,就等于书燕去过目。

  于书燕与黎劲来到府库前,就看到赏下了不少,原来不只皇上赏下的,还有荣后赏下的,里头的不少补药、瓷器、布匹。

  于书燕看到有燕窝,如这类的补品就不必入库房了,直接给她母亲的院里送去,至于布匹,她想了想,还是给母亲挑了几匹过去,到时候用上荣后赏下的布做成衣裳穿着去参加宴席,也不错。

  也就在这一日,虽然于府不曾举宴,却还是有不少权贵世家送来了贺礼,于英改不好意收,于书燕做主将东西全部收下,却全部单独记了帐目,在京城可以不与这些人交际,但是虚礼得有,人家送来的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不过是个意思,若是不收就是不给面子。

  收下后,以后对方府上有喜事,再主动送礼还了人情,这样的人情往来无功无过,打个照面罢了,谁也不会放在心上。

  于家人再一次看到了于书燕的能耐,于书燕说的对,不收是不给面子,收了得另外记好。

  转眼府库装了不少东西。

  所以说世家权贵的人情往来,也的确耗钱,将军府是赏下了,可是她兄长并没有什么产业,应该说他们于家庄户出身,在京城没有产业的话,这人情往来就能逼得于家人头痛的。

  好在于书燕的生意做得大,不比这些权贵差,要什么礼物,她买来就是,不过就这一点上,便是所有寒门遇到的最窘迫的事。

  所有的寒门最怕的就是这人情上往来,有了高位却因为没有经济支撑,在世家权贵面前会比较寒碜,怎么能与那些世代祖宗积累下来的财富相比较呢。

  于书燕记下了这些清单,便立即叫黎劲将这些权贵家的情况摸清楚,同时她叫黎劲帮她去寻一位叫静安的妇人,此人这会儿应该才从宫里退下来,不少权贵都想招揽吧,但无人知道她住在哪儿,而她有了前一世的记忆,她是知道的。

  将静安姑姑找了来,跟在她身边也算是有人相助,同时还能教她身边的下人规矩,以及母亲也可以向她多学学,毕竟以后都要出门应酬的。

  黎劲拿着于书燕写的信去了外城城郊的一处小庄子上,这儿是静安姑姑的义子住的地方,只可惜她在宫里劳碌半生的财富却全部被义子骗了去,这才出宫没几日,她手头无银了,义子露出了本性,想将她赶走,得了庄子和财产。

  静安在宫里也算是个人物,能在宫里活到这岁数,没有点儿手段怎以成,偏生一生的智慧却败在这义子的手中,便是她自己也不曾想过会看走眼,以前她在宫里,义子在外头,她说什么就是什么,连娶的妻子都是她一手包办的,对方还是一位四品官员家的庶女,她原本觉得有了这四品官员的亲家,她从宫里退出来也有了依托。

  却不曾想这儿媳妇的厉害,与义子合伙骗走她的财产后就开始对她不敬,以前在宫里也算是受人敬仰的,专门管着宫女们的规矩,谁不敬着她。

  正好在静安忍着一口郁气进退两难时,黎劲带着于书燕的信来了,静安自是听说过新晋的于将军,此人寒门出身,捉了齐国大将邢稽而名扬天下,得了功勋,要是以前的静安自是不放在眼中的,但现在的她却不同了,这样人家或还能帮到她。

  于书燕的信中写得很诚恳,希望她能受于府之邀,入于府做教导嬷嬷,必以上宾之礼相待。

  于府虽只是四品官员的府邸,但若是有钱养得起门客,这天下还是有有才之士愿意上门献策做幕僚的,只是于书燕想低调,所以不曾设幕僚院,并不是她请不起,如静安这样的,身契不在她手中,算是她请来的教导嬷嬷。

  但她知道静安姑姑就是一个极为严厉的人,心地却是善良的,她也没有别的亲人了,前一世与她相处极好,后来便决定留在她身边不走了,只要于书燕愿意为她养老送终,她还想认她这个义女,不过那会儿她已经是丞相夫人,静安姑姑不想高攀,便一直留在了她的身边,没有再想着出府。

  于书燕的字里行间打动了她,她忽然发现这位于姑娘有些能耐,京城权贵都找不到她的住处,她却找到了,不只找到了,如今还写个亲笔信,就看着这一手的好字,瞧着与传言中的也不符。

  说于家是寒门庄户出身,可是于家一位女儿的字就能写得如此之好,一看就像书香门第家出来的贵女一般,再说人家于家长子能在短短三四年间便能得到功勋,就算是京城里的权贵子弟也没有这么厉害的。

  正好此时儿媳妇过来请安,静安知道这是又来催着她走了,这庄子的地契已经落入儿媳妇手中,她再无容身之地了。

  儿媳妇褚氏,其父亲正是御史台四品右佥督御史,褚家世代在京城,也不算小门户的世家了,她虽是庶女,却也是身份高贵的。

  她嫁到这小门户中,她是不甘心的,原本以为婆母会在宫里呆一辈子,如此褚家借着这一点儿关系,还能捞点儿好处,哪知婆母向皇后请辞告老,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还得了皇后的赏就出宫了。

  当真是令褚家失望至极,出宫就算了,如今住到这庄子上,那模样还想做她的婆母,管着她,真是做梦。

  褚氏带着下人排场极大的到了堂前,黎劲朝几人看去一眼,他忽然明白于东家会如此有把握了,原来这庄子上可不安心。

  静安看着来势汹汹的儿媳妇,她的心就揪紧,想都没有多想就朝黎劲说道:“今日就走吧,也不必带东西了,想必府上什么都备下了吧。”

  第664章 找到教习嬷嬷

  黎劲连忙点头,“一应备齐,只等姑姑亲临。”

  静安起了身,褚氏听着两人像是在打哑迷似的,上前拦住婆母,疑惑的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黎劲却跨步上前,护着静安,直接开口,“我于家将军府请静安姑姑为上宾,阁下是谁,竟敢相拦。”

  褚氏一听,有些着急了,今个儿来是受他人之约,将婆母请去做教导,她可不知在京城里,婆母还能做教导吃得开,不少权贵都在找她呢,褚氏发现了婆母的这一点儿价值,自是要好好利用的。

  “婆母,不能去,谁知他们是何居心,婆母何不去袁府,听说御史中丞家的女眷与族人都想请婆母前去教导,袁家主脉与旁支的女儿多,想让婆母去教导他们,设下女子族学呢。”

  三品御史中丞袁家,世代在京城,可是很受人看得,尤其袁仲舟在朝堂上喜欢弹劾他人,朝中大臣都有些相让,不敢得罪于他。

  黎劲看向静安,静安却是理了理衣袖,目光淡淡地看着儿媳妇,说道:“我知道你父亲身为四品右佥督御史,想要巴接上司的心情,但今日我已经答应了于家,袁家我是不会去的。”

  静安要走,褚氏再一次相拦,她气极败坏的看着静安问道:“婆母若是不去袁家,也是不打算我们替你养老送终了么?”

  拿养老送终来威胁么?静安苦涩的一笑,“我手中的这些财产若不是落入你们的手中,也足够我养老的,至于将来死后如何,看开了便什么也不是了,我并不在乎了。”

  自打出了宫,看到他们的嘴脸,她的心都凉了,什么义子,算是她这一辈子瞎了眼。

  黎劲见静安这么说了,于是护着她直接出门,褚氏立即叫护卫将两人包围在内,今个儿婆母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反正别想离开庄子,必须去袁家做教导嬷嬷,婆母不想以后,她还得想以后,不能完成父亲的交代,她也不必回褚家了,褚家庶子庶女多的是,她能受父亲看重,凭着的是什么。

  静安没有想到儿媳妇敢如此张狂,居然向婆母下重手,如今倒是要连累了于家管事。

  静安一脸愧疚的看向黎劲,看来她今日走不了,只能去袁家做教导嬷嬷。

  黎劲却是回头看向褚氏,从怀里拿出令牌,“我是于家的大管事,受于家家主于将军之托将姑姑请去,你们若是拦着,可知我于家的能耐?”

  京城里的守城军都在于将军手中,而莫将军却管着京师营,在这风头上,朝中的文臣怎么说也得给他们二人面子,眼前一个四品的褚家庶女敢如此大胆了么?

  褚氏不以为意,冷笑道:“寒门出身的所谓将军,不就抓了一个齐国的手下败将,竟是如此骄傲,怎么着,我褚家的家事还由得你外人来管了?也不看看我褚家是什么底蕴,在整个京城也是入流的世家贵族。”

  黎劲听后却是淡淡一笑,这话也说得出来,当真是不自量力呢,即使褚家了不起,可她也不过是个庶女罢了,敢如此猖獗。

  黎劲也不多话,却是立即下令,“都出来吧。”

  随着黎劲一声令下,庄子上的屋顶上站着数人,他们一身装束一看就是练过功夫的。

  静安看到这凭空出现的几人,她也是呆了呆,看来于家可不容小视,先是于氏的一手好字震惊了她,如今更是这从能耐,说是寒门出身,却也不是简单的寒门。

  静安姑姑再次移动站到了黎劲的身后,瞧着样子是要跟着他走了的,黎劲的人从屋顶跳下,那气势上,庄子上的护院就输了,他们连屋顶都跳不上。

  很快黎劲将静安带了出来,入了内城门,直接来到了将军府。

  静安从马车上下来,看到如此清静的将军府,说起在京城算不得多有权势,府邸也不大,门庭也不宽,但通过这一次的事,静安却对于府充满着信心,倒要看看能写出一手好字的女子是什么模样呢?如今于府新搬入不久,府中又是谁在掌家呢?

  于书燕听到黎劲将人带回来了,她立即出来相迎。

  静安没想到她会亲自出来相迎,看着眼前温婉的女子,长相清秀脱俗,若不是知道她是寒门出身,静安会以为她是贵女出身。

  便是在这接待她的举止都做得很到位,不比贵女差,甚至还要更亲和。

  于书燕这一世再次见到静安,心里有些感慨,她身上所有的礼节与素养,皆是静安教的啊,前一世她对自己的严厉在脑中出现,她忽然上前握住了她的手,“姑姑,咱们回府。”

  咱们回府……

  静安的心莫名有些酸楚,她们不过是第一次见面罢了,为何会带给她如此亲近的感觉。

  于书燕将人直接带入东院见母亲许三娘,待静安看到许三娘时,她才真正的感觉到这才是庄户出身的样子,许三娘的善良与随和,令静安提着的心放下了,这样的一家人,她很满意,好在没去袁家,她在宫里就听说过了,袁家家大业大,主脉旁支之间也有争斗,族人根本就不合,她若进入这样的府中做教习嬷嬷,与在宫里时又有什么不同。

  她已经厌倦了这种勾心斗角的生活,如今来了于家她才真正感觉到了简单,而且她得知于家就母女二人,因为门庭高了,但家里人出身不高,叫她来教导也是情理之中,她愿意留下的,何况还将她奉为上宾的礼待。

  于书将静安姑姑安排在自己的院里,她想收下静安做自己的嬷嬷,从此往后只跟着她,在府中时就是教母亲与身边的下人规矩,将来于家在京城有了一席之地,自然也得懂得这些礼节,才不得罪人闹出笑话。

  静安姑姑同意了于书燕的请求,做为她的报答,她拿出自己的独家秘方,那便是整个京城权贵错综复杂的关系谱。

  基本仔细看起来,京城权贵都有着亲戚的关系,出五服的不算,没出五服的都能沾得到边。

  第665章 震惊的静安姑姑

  于书燕看着静安姑姑给的关系谱,她很感激,前一世也是如此,这是静安真心诚意的要教导她们了。

  于书燕将关系谱展开放于桌前,叫来母亲,说道:“娘,咱们得尽快将这关系全部记住,过不了几日,咱们府上指不定就收到请帖了,到时咱们还得斟酌着前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2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5/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