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281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这三串都要了。”

  清朗的声音传来,燕王掀眸看眼前的掌柜,就对上于书燕惊异的眼神,他皱眉,“你认得我?”

  燕王凭一个眼神就看出来了,于书燕知道瞒不住,毕竟以后她还会在二哥身边出现,她不想一开始就得罪人,于是连忙从柜台后绕出来,上前就向燕王行礼,“民女的确认出了燕王殿下。”

  周齐没想到暗自早一步来了京城,没想在紫雀街新开的铺子前还能被人认出来,他毕竟有好些年不曾回京,何况以前在京城里也很少在外头露面,没想对方这样还能认出他来。

  “你起身吧,本王是微服出行,你不必声张。”

  她哪敢声张,连忙起身。

  燕王指着其中三串念珠说道:“就这些了。”

  于书燕将南珠包起来,恭敬的呈到他的手中,只是在支付银子的时候,颇有些尴尬,他带的钱不够,毕竟五分重的南珠价值不菲,正好见于书燕也认出他的身份来了,于是说道:“余下的下午你派人去燕王府取。”

  于书燕点头应好,她将木盒送上,燕王拿了便走,出了铺子,就看到铺子里的管事拿来了上等好马料正喂着,汗血宝马吃得狼吞虎咽的,饿得不行了吧,燕王这一趟回来了的快,所以中途没怎么停留,既然对方已经备下了好马料,他就干脆等一会儿,等马吃饱了再回燕王府。

  而于书燕却也顺势在叫伙计去面馆要来了两碗牛肉面,还交代了牛肉要加多些。

  食盒提了过来,伙计上前请燕王入铺里坐会儿。

  燕王周齐见马没吃饱,于是再次进了铺子,就看到于书燕恭敬的将两碗面放于桌前,燕王闻到面香,肚子很合适宜的咕噜一声,他有些尴尬。

  第677章 英勇的燕王

  于是于书燕请燕王吃面。

  周齐看向于书燕,他第一次入京被人请吃面,以往入京城,他是直接入宫的,只是父皇从来只跟他谈公事,便不曾问过他饿不饿。

  周齐接连吃了两碗面才吃真正吃饱,京城里繁华,普通百姓也能吃到牛肉面,边关苦地,百姓能有一口饱食就好。

  燕王镇守绥州这么久,他仍旧会想起京城里的吃食,这会让他怀念,眼前这位掌柜,却是观察入微,处处做得十分妥当,却是让燕王周齐忽然觉得了回京的温暖。

  从小寄人篱下,长大后不受父皇喜爱,长年守着边关苦地,清静,却也没有滋味。

  燕王在于书燕这儿吃了面,临走前,他给了于书燕一块未曾雕刻过的玉石,是原石,如此贵重之物说给便给,于书燕不好意思收下,他却是不以为意。

  目送着燕王离开,于书燕才关了铺子。

  回去后,她将遇上燕王的事告诉了于英改,于英改听后有些疑惑,如此有名的燕王回京却是如此低调,那些想等着看看燕王的百姓岂不是又看不到了。

  说起燕王的事,一向少话的于英改都忍不住说道:“守城军里就有不少人提及过他,便是京师营里也有不少是跟过燕王的,都说燕王善战,而且最讲情义。”

  “你可知充王之战?”

  于英改看向妹妹。

  于书燕点头,她知道,充王造反,不过那都是好些年前的事儿了,她前一世来了京城也知道有这么一桩事,但那会儿燕王才十五六岁的样子。

  于英改见妹妹听说过,他接着说道:“充王是燕王的叔叔,当初充王造反前,从胡家将燕王带去游玩,实则为人质,没想十五岁的燕王发现情况不对,不待援军前来,便先擒住了充王还居然离开了封地,一场大战才开始便已经结束。”

  这事儿于书燕怎么没有听说过,只知道事后充王的封地搜出不少武器,原来充王这些总是瞒报税赋,却是落在自己的口袋里在打造兵器去了。

  于英改看到于书燕震惊的脸,便说道:“你要知道,燕王可是胡家带大的,胡家是什么样的人家,那可是有权有势还有才的人家,培养出来这个外孙,可不简单,就算从小不是在皇宫里长大,却也不比其他的皇子差的。”

  于书燕点头,她对这个燕王倒有些好奇了,想不到充王之战还有这么惊险的一幕呢。

  于书燕想起白日看到的燕王,感觉他回京城似乎并不是很开心的样子,不似她二哥周寅,当初她让二哥带着百事知等人回京城之时,她明显的在二哥的脸上看到了希望和期待,二哥特别的想回京城,如今二哥也成为太子。

  外间传言太子最受皇上喜爱,还当真不假,不过燕王就难说了,小的时候舍得将他交给外祖父养大的,想来感情也不会深厚吧。

  夜里,于书燕不由得想起秦楚,不再在那小院,她想要见秦楚都有些难了。

  第二日,关于燕王回京的消息传了出来,原来一大早燕王便入宫拜见了荣后,还送了荣后一串南珠,晌午又在宫里吃过饭,有大臣见到了。

  便是于英改也看到了,在御书房内,皇上将几位大臣叫了来,是关于齐国和亲公主已经入境就要到京城一事。

  有大臣觉得得派人去接一接,比如派于英改前去,倒是被太子给制止,一个和亲公主,岂能让于英改去,于英改才捉了对方的一员大将,恐怕此时的齐国人看到于英改都对他有怨恨吧。

  提出这建议的是右佥督御褚韧,周寅朝此人看来一眼,太子的这一眼还是令褚韧闭了嘴。

  又有人提议不必前去接应,已经在离国境内,他们自己来就是,地方官员换行,都注意一点儿就好。

  朝中合适的人选不多,对齐国也有意想要压制一下他们的气焰,于是离帝同意了,不必派人相迎,左右燕王也已经回京城,只要等齐国公主一到,交上国书,就可以成亲。

  而燕王就在,于英改对这个传说中从没有打过一场败仗的年青将军便多看了几眼,他发现燕王很安静,也很随和,说娶亲的事,感觉像是在谈别人的事,他怎么样都成的模样,还是令于英改有些感慨。

  从御书房里出来,太子周寅与燕王走到了一起,只是燕王却说自己回来的急,有些累了,先出宫回府去,原本与燕王叙旧的周寅只好随他而去。

  小的时候,周寅受尽宠爱,母妃得宠,离帝也极喜欢去阮贵妃的宫里,尤其看到聪明的儿子也是极为开心,外头的人瞧着,这就像一家三口,不管上哪儿,离帝必带上宠妃阮贵妃,偶尔在正规场合才带上荣后。

  也正因为周寅从小便惊艳,着实聪明,能想旁人无所想之事,也为阮氏贵妃得到不少朝中大臣的支持。

  然而周寅却并没有恃宠而骄,他对这个难得回宫一趟的兄长性格相投,每次燕王回京,必是周寅做陪,小的时候还一起上过校练场,周寅武不如燕王,但他擅长智取,两人在一起竟然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只是自打阮贵妃出事后,燕王再没有回过京城,如今回到京城,两人之间似乎也淡了许多,像是中间隔着什么。

  都长大了,自是会不同,或许有些事早就变了,只是以前养在宫里有母妃疼爱的周寅不曾发现外,这几年的变故却也让他看清了事实,燕王、晋王、周寅,三兄弟回不到小的时候。

  燕王出了宫,他本想回燕王府去,只是马车走到半路,他忽然起意,叫马车朝紫雀街去,那个在他入京后给他送上两碗面条的铺东家,他会不由得想起这仅有的温暖,或许在京城也只有这样的局外人才会让他放下戒心。

  马车到了首饰行外,于书燕刚好收了一位客人的银子,送对方出门,就看到铺子外停着的马车,马车并不奢华,与往常来买首饰的贵夫人不相同。

  第678章 燕王请吃面

  只是待于书燕看到马车上下来的人时,她呆了呆,立即迎上笑脸上前,正要行礼,燕王却是罢手,他微服出行,不想街坊知道他的身份。

  “王爷今日前来可是还要买首饰,最近来进了不少佩饰挺不错,王爷要不要看看。”

  于书燕的热情令燕王紧崩的心情瞬间舒畅了,他朝铺里看了一眼,随后向身边的亲卫吩咐道:“去买四碗面。”

  亲卫立即去了。

  于书燕有些不明白燕王的用意,但燕王却是朝里头走去。

  燕王来到柜台前坐下,朝里头看了一眼,指了一块玉扣,“就这样吧,形状我很喜欢。”

  于书燕拿出腰带玉扣,上面是一只猛虎的雕刻,的确威武,很适合燕王的气质,她立即将玉扣包了起来。

  这会儿亲卫将四碗面送了过来,燕王慎重其事的要请她吃面,先是一人两碗,于书燕连忙摆手,只能吃得下一碗,燕王便将三碗面都放自己边上。

  于书燕昨个儿请燕王吃了两碗面,今个儿人家就回请她了,重点的是燕王能吃三碗面?这面可不是小碗,碗口都能扣住她的头了,这么大一碗的,她吃一碗都撑的很。

  两人就着柜台坐着,还当真吃起了面。

  待于书燕吃完一碗面,燕王已经吃下两碗了,第三碗接着开吃,于书燕不好意思出声,就静静地坐着,没一会儿燕王将面吃完,忽然笑了。

  “在绥州城里可没有京城里这么好吃的面,边关苦地,百姓能有疙瘩汤喝就很开心,说起面条的地道风味,自然得数京城里的,这里的面很好吃。”

  燕王说得轻快,但于书燕却听得有些心酸,他可是皇子,还是燕王,平素却连一碗这样普通的面都会挂怀,再看看这京城里的权贵们,吃的喝的都是上等的,这面都没有人吃,也只有来往的客商才会吃。

  “燕王若得空,不如去我于府,我母亲做的面更好吃,比这京城里的面还要好吃呢。”

  于书燕的热情令燕王有些失神,他察觉自己有些失态,眼神移开,看向这间铺面,这样简单的生活,有父母在家里等着,于他来讲简直就是他想都想不到的生活。

  “好,择日不如撞日,就今个儿如何?”

  于书燕见燕王是认真的,她不由得呆了呆,不是才吃完三碗面么?但燕王已经说了,于书燕只好应下,于是将事情交给掌柜和伙计,她便领着燕王回去,此时正好是晌午饭的时候,她担心燕王吃不下了,反正她是吃不下了的。

  马车来到于府外,下马车后,燕王朝于府看去一眼,有些疑惑,“你家也是官臣之家?”

  于书燕点头,“忘了向王爷解释了,我哥哥眼下正是守城军统领,他叫于英改。”

  “原来你是于将军之妹。”

  燕王不免感慨,在街头随便认得一人,也能是官臣家中的女子,只是于将军的妹妹会亲自去做生意,倒是有些奇怪,一般在京城如她这般的女子,不应该养尊处优的好好的生活着么?

  于书燕将燕王带入于府,府中收拾的很干净,下人不是很多,却是各司其职,中规中矩,尤其看到客人,不知身份,但礼节却是很到位,这可不像是武将府,反而像书香门第的世家府。

  燕王一路上处处惊艳,对于书燕也是越发的好奇起来。

  于书燕将人带到正堂,随后就将父母都叫了来,毕竟她一个女子单独招待有些说不过去。

  许三娘身边一同跟着前来的还有静安姑姑,静安姑姑看到于书燕带来的燕王,她再一次震惊,于东家怎么认识这么多人,认识太子,管太子叫二哥,如今还认识燕王,又亲耳听于东家说燕王来府上做客的,她已经不能按正常思维去理解于东家了。

  燕王一直镇守边关,也不知于东家是怎么结交上的,她这运气哦,这是于家要发达了呢。

  许三娘正好今个儿亲手准备了饭菜,原本就夫妻二人还有几位亲近的下人一同吃吃的,没想女儿带来了客人,而女儿说就吃顿便饭,许三娘赶忙说去厨房端菜,实现临时又炒了几个荤食,生怕招待不周。

  一桌子菜送上,全是许三娘亲手所做,加上后来的几道荤食,也像点儿样子了。

  于书燕没想到燕王还能吃,她看着燕王吃起来就像那三碗面没吃一样的,她有些惭愧昨个儿买两碗面太少了。

  一顿饭吃完,燕王要走了,向于江全夫妻道谢,他才离开了于府。

  晚上于英改回来,于书燕将此事告诉了兄长,于英改也有些不可思议,说道:“我听说在绥州城,便是燕王也是与将士们一起吃的,有人传言燕王能扛起三百斤重的大斧,曾一箭射穿对方将领的肩头,吓得地方将领之后数战都不敢接战。”

  燕王很英勇,虽然这些只是传说,但今个儿于书燕见证了,她相信这此传言是真的,他力气这么大,消耗自然大了。

  只是以后燕王指不定还会来他们于府吃饭,这样一来,于府估计又要成为京城权贵茶余饭后的谈论对象了。

  没想接下来数日,燕王却并没有来于府,但朝堂上,燕王却接掌了京师营,莫强成了十万京师营将士的教头,而绥州城的兵权便交给了英国公,英国公代燕王去了绥州守城。

  想必燕王以后都会留在京城了吧。

  只是燕王一回京就得了实权,还是兵权,这令荣家外戚有些不满,晋王一直呆在京城,一直都不曾有实权的,为何到了燕王,这个从小养在宫外的皇子却如此受重视呢?

  此事说起来也有曲折,原本绥州城兵权交出来的时候,是交给荣家去镇守的,但秦楚与周寅时常伴于皇上身边,两人一发现苗头不对,周寅便私下里与英国公商量了,毕竟以后还是他的岳丈,此时若是绥州兵权交给了荣家外戚,必出事端,唯一的问题是英国公离开了京城,恐怕无法帮到周寅了。

  第679章 和亲公主之死

  而燕王掌管京师营一事,则是莫强与于英改终归要去燕北镇守,正好乘此机会,周寅建议将这差事交给燕王。

  燕王才松懈了几日便要开始上早朝,每天也忙碌于京师营,也就不会再想起紫雀街的于东家了。

  天赐二十三年仲夏,十五岁的和亲公主从齐国入境离国,刚离开燕云十六州的一处小客栈内,在这荒凉之地唯一的一间客栈中,齐国送亲队伍便驻扎于此。

  出了燕云十六州再往东京城去,大概还有一个月的路程,而送亲队伍正是齐国吴家的人,先前使臣也是吴家派来的,自打邢家家主去世之后,齐帝便开始大力提拔吴家人。

  和亲公主这几奔波着实疲惫,从小到大养尊处优的深宫之中,第一次出得远门,却是嫁到他国,这令她心头难受,一路上她要求也就走得慢了一些。

  小客栈被吴家军守得严实,和亲公主沐浴后便先行休息了。

  只是到了子夜时分,官道上来了数条黑影,他们身姿矫健,一看就是练过功夫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2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1/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