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287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是袁氏推的?”

  于书燕紧紧地盯着她,杨许宁却是一脸的茫然,“我当时站在栏杆边上,随后我摔下来,来得太过突然,我有些措手不及,而我妹妹这个时候过来扶我,她亲眼看到有人推了我一把。”

  显然杨许宁不确定是谁,可是凉亭里就两人,周寅是太子,按理太子不会推她,那么还能有谁,那自然就是袁氏了。

  第692章 杨许宁受伤

  于书燕朝凉亭上看去一眼,对上二哥的眼神,她看到二哥的眼神转向别处不与她对视,而站在她二哥身后的袁家女,却是用手帕掩在鼻端下,此时正一脸柔弱的站在周寅身后,她一个没受伤的怎么感觉比一个受伤的还要脆弱,太做作了,亏得她二哥看不出来。

  袁氏听到她杨许宁的话后,含冤开口:“并不是我,我那会儿站在太子殿下身边,殿下能为我做证。”

  于书燕听后,面色淡淡地开口说道:“那你又与殿下为何会出现在这儿?”

  袁氏听到这话,脸色有些不好看,刚才在宴席上,袁韵文可是领教了于氏的厉害,便是丞相之女杜洁都败在她的手上。

  “我与太子殿下也是偶遇,只是你又有何资格过问?”

  袁韵文那模样,显然是京城贵女的作派,那眼神很凌厉,先前的柔弱没有了。

  于书燕听了却是冷冷一笑,“我有没有资格那就得问太子殿下了,我与杨氏是手帕交,我绝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于书燕这话是说给周寅听的。

  秦楚也是一脸疑惑的看向周寅,他不是去见陶老夫人了么?为何又来了这凉亭与袁家女相会呢?

  周寅对上秦楚的眼神,便使了一个眼色,秦楚领会,立即叫媳妇先将杨许宁扶回去,这儿由他来处理。

  于书燕对二哥也是很失望,自己的正妃被人从凉亭推下来,他竟然不第一时间上前相救,要是秦楚遇上这事儿,他绝对会是第一个冲过来的人。

  于书燕扶着杨许宁,叫上杨平琳一同离开此地,也不回宴席了,却是直接往杨家的马车而去,杨许宁只能先回杨府去,这模样也不能让别人知道,尤其于书燕事后是一定要问问二哥,且看二哥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前二哥不是这样的,莫不是今非昔比的身份,他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二哥了。

  于书燕将姐妹两人送上了马车,又吩咐了下人好好照顾他们的主子,目送着杨府的马车离去。

  而凉亭内,秦楚来到周寅的身边,朝旁边站着的袁氏看了一眼,轻咳一声,周寅终于开了口,“袁氏也退下吧,今个儿的事谁也不准说出去。”

  那袁氏有些不情愿,她还没有好好与殿下一起说说话呢。

  然而周寅那不怒自威不容置喙的严肃表情,却还是令袁氏不敢再留下了,只好带上下人离开了凉亭。

  秦楚在周寅身后的石凳上坐下,叹了口气说道:“殿下,今个儿到底是什么事儿?为何会出现这情况的?”

  毕竟杨氏还是他媳妇的手帕交,想必他若不问清楚,呆会必定不好向媳妇交代。

  周寅此时也无奈的坐下,看着花园里的景色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开口说道:“秦楚,你可还记得袁义辰。”

  秦楚点头。

  “袁义辰乃三皇子之伴读,从小在宫中陪伴长大,想必袁家也必定是向着三皇子晋王的,所以今日袁氏的所做所为也是耐人寻思。”

  周寅的话令秦楚陷入沉思,前一世,袁家并没有向着三皇子,那会儿不曾有七皇子在,三皇子周冲正是太子,袁家的大儿子从小成为周冲伴读,没成想最后其父袁仲舟却反而成了朝中的清流大臣,秦楚与御史中丞袁仲舟同朝为官,他看得清楚,袁家虽然名声不太好,袁夫人与大儿子是向着太子,但袁仲舟却还是一个极为正直的人。

  只是前一世袁家贵女并不认得周寅,也不可能与他有交集。

  周寅却接着说道:“今日有位陶府管事将我叫了去,说是陶老夫人要见我,恩师之母,我必敬之,没成想这成了对方拿捏我的把柄,竟是将我骗到这后花园里来。”

  “我来时,只有袁氏一人在,她想嫁我为侧妃,说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宫宴,说我曾救过她,细想下,我小的时候的确曾给一位小女孩拦下一桩事,那时小女孩将荣后的花瓶撞坏了,我站出来说是自己不小撞到的,荣后自是不会怪我。”

  “当时我也只是举手之劳,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这么些年过去,她还记得,她便是那个时候便想着有朝一日嫁给我,可是我觉得袁家不简单,为何是在这个时候,而不是在我刚入京城不曾有正妃人选的时候?”

  秦楚摇头,他并不认同,“我瞧着这小姑子怕是真的对你动心了,不是什么目的,至于为何是现在而不在先前出现,许是今个儿时机对了,袁仲舟还算正直,只是袁家大子,恐怕有些心术不正了。”

  秦楚见周寅还是有些堤防,他无奈道:“咱们且不说是不是袁家的阴谋,且说杨氏是怎么掉下凉亭了,好在只扭到了脚 ,要是万一伤重了,你可不好向杨家的长辈们交代了,尤其是英国公,人家为了你还守在绥州城呢。”

  一说起杨氏,周寅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她只是一个意外 ,那会儿我背对着袁氏站在这边,一开始被杨氏遇上,我的确有些慌乱,毕竟杨氏与我有婚约,如今我却与袁氏在这后花园里相会,自是难以解释。”

  “但那会儿袁氏站得离杨氏还有一点儿距离,按理不可能做到,只是事情还是发生了。”

  周寅一想到杨氏刚才的眼神,他心头就烦躁,尤其连着妹妹也不信他,他现在是怎么解释都没用了。

  秦楚听到周寅这话,他疑惑的起身,来到栏杆处细看,那断裂了的栏杆有些不自然,明显有人动过手脚的。

  周寅见秦楚看得如此仔细,苦闷道:“连你也不信我?你以为我包庇袁氏?”

  秦楚看着周寅没有说话,那会儿只有他们三人在一起,这陶府如此世家,家中下人向来规矩,岂会让栏杆年久欠修呢?而明显他看到这栏杆不正常,是人为的。

  可是他若信了周寅的话,那当时杨氏是意外看到两人,也不是事先安排好的,那么凉亭中不是周寅出的手,就只能有袁氏了,毕竟袁氏还想嫁入太子府,而杨氏正是太子妃人选 。

  第693章 挑衅袁家嫡女

  周寅见秦楚这么看着他,他越发郁闷了,“我说的都是真的,燕儿也必定怪着我呢,现在连你都不相信我。”

  秦楚见周寅着急了,只好说道:“此事好在杨氏无大碍否则你就得多娶一房侧妃,同时还名声尽毁,太子无德,谁最受益呢?”

  周寅不说话。

  “殿下,咱们也先回去,今个儿瞧着殿下还是去一趟杨府安抚一下杨氏吧,此事不能传出半点出来。”

  周寅没有再反驳。

  于书燕回到宴席上,脑中仍旧想着刚才二哥的所作所为,她的确失望,二哥似乎变了,就如陶公子所说的,京城里多繁华啊,可是也多阴暗啊,她前一世就知道秦楚能年纪轻轻坐上丞相位而所付出的努力,如今这一世,秦楚虽然什么也没有做,也没有升官,但是他能在皇宫里呆下去,能周旋在这些狡猾的朝臣中间,他便已经很有手段了。

  秦楚与陶子宁完全的不同,一个用尽手段立足京城,一个与世无争。

  于书燕心事沉沉的样子还是让俞氏看到了,她刚才起身离去,一回来就变了个样,倒是怪事。

  而就在几人的对面,袁韵文已经换了一身衣裙过来了,看到于书燕,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就这样毫不慌张的坐下了。

  王氏嫌女儿去更衣去得这么久,便私下里责备了几声。

  于书燕却是看着对面的袁韵文,想起受伤的杨许宁,她便有些生气,于是故意开口说道:“京城贵女个个都是才艺了得,也不知袁姑娘可有什么才艺?”

  袁韵文对上于书燕明显不怀好意的眼神,淡淡一笑,“我不想上台。”

  “哦?莫不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不过也对,舞台上的贵女们个个都表演的出色,你不敢上台也正常。”

  王氏听到于书燕那不阴不阳的话,怒不可遏,刚才她故意为难杜家贵女,害得王氏许久都不敢在费氏面前说话,没成想如今她还敢公然挑衅她女儿,不就有个四品武将的兄长么?

  “你有何资格在这儿说,哼。”

  王氏明显不开心的脸色,可是于书燕却像是看不到似的,仍旧接话,“刚才我上台表演的时候,可正是袁夫人所提呢,怎么现在我来提议就不可了,你莫不是要公然的以势压人了。”

  先前的于书燕不想太过显眼,向来由着别人惹了她,她才会还手,但今个儿她的确挑事了。

  旁边坐着的丞相夫人费氏一想到刚才女儿出丑也是王氏开的口,于是顺势说道:“何不让侄女上去表演一个。”

  王氏呆了呆,想到刚才自己出的馊主意,想来费氏反应过来,生她的气了。

  费氏发了话,王氏于是看向女儿。

  袁韵文可是贵女,也不是没有拿不出手的才艺,正要应下,对面的于书燕又开口,“我听说京城贵女德才兼备,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眼下大家伙的也疲惫了,不如换一种方式来,咱们对对联吧,我出上联,袁姑娘只要对上下联即可。”

  于书燕的声音有些响,旁边几桌的贵夫人都听到了,她们纷纷看向于书燕。

  袁韵文却是不屑一顾,对对联也不难,何况是庄户出身的,只是旁边的王氏却是留了一个心眼,立即制止女儿应下,代女儿说道:“你出上联,谁知道会不会是早已经想好的。”

  于书燕一听,立即说道:“那这样好了,今个儿陶老夫人贺寿,以此为题,各做诗一首,诗中不能有喜寿之意却能让人看得明白这是祝寿的诗。”

  于书燕看着她,袁韵文却是心中无底,做诗就做诗,却还有要求,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对对联更好,可是事已至此,这些贵夫人都看来了,袁韵文骑虎难下,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了,王氏心中暗恨,却也不好再反驳,心想着她要如何做诗,要是敢抄袭别人的,将来也必定在京城里是个笑话。

  于书燕要写诗,一个庄户出身的女子,真不知好歹。

  连着陶老夫人都有些惊讶,她当真能做出诗来?而于书燕旁边坐着的婆母俞氏却是连忙拉住她,当年嫁到他们家来的时候可是什么也不懂的,来京城也没有多久,就算她在家勤学苦练,也没有这么快就能做出诗来。

  然而于书燕却给了俞氏一个安心的笑颜随后又安慰了母亲许氏,她还叫陶家下人送来笔墨,她要将诗写下,左右今个儿在宴席上已经高调了,如此也不在乎这一下了。

  笔黑纸砚送上,于书燕撩起袖口,拿起笔,沉思着。

  旁边的袁家贵女站在桌案前绞尽脑汁的想着,可是一时间还当真想不出来,她们贵女什么都要学,却都不会太精通,他们又不用考科举中状元,自是要求没有这么多。

  于书燕却是提起了笔,她显然想到了,这会儿非常流畅的写了下来。

  那边陶老夫人都忍不住往这边侧目了,若是于氏真的写出诗来,那可就给他们巴东郡长了脸,这比送什么礼物都要强,陶老夫人正等着呢。

  于书燕很快写完落笔,旁边的袁氏却是傻了眼,她真的做出来了,是如何做到的?

  于书燕落了笔还顺势说道:“这些学识皆是我前夫君教的我,便是字迹也是像他的。”

  随着于书燕话落,贵夫人们纷纷上前细看,首先印入眼帘的的确是那一手好字啊,人家说字如人,字能看出人的心境,凭着这一手好字,各位权贵夫人对于书燕便有了好感了。

  字好诗更好,有贵夫人念了出来,陶老夫人听了,哈哈大笑,祝寿最显眼的对联与诗作,多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夸赞,那都成顺口溜了。

  可是将陶老夫人比喻成万年不变而极为珍贵的玉石,却是初次听到。

  先前说好的,祝寿诗不能提及祝寿,这一首诗写的是盛世美景,可是却能看明白,这是在祝寿,如此隐晦的诗,想必一般才子都做不出来。

  第694章 俞氏拒绝婚事

  那袁氏最后弃了笔,若是于书燕写不出诗,或者写的诗并不成气候,她还会再努力一下,但现在她自认为无法超越,只好弃笔了。

  陶老夫人收到于书燕的祝寿诗高兴坏了,还叫管家将诗作装裱起来挂在堂前,要让大家伙的都看看,巴东郡出了才女。

  于书燕倒也有些心虚的,她偷的是前一世当了丞相的秦楚写下的诗,原本他是在御花园当场所做,所以描写的是美景,是送给荣后祝寿的,是当时的太子周冲硬逼着秦楚所做。

  好在是偷的秦楚的诗,这诗一传开,秦楚也不知道,反正这一世他还没有被迫做诗给荣后祝寿,所以这也无人能知了。

  有贵夫人说道:“还当真像极了秦公子的字呢,这得练多久才能如此神似,也太有能耐了。”

  于书燕有些恍惚,练多久么?用一生的精力够吗?每天每时,她都不僧懈怠,秦楚就是她的全部。

  只有于书燕身后的秦家婆婆俞氏却是半晌说不出话来,老四媳妇当年真的偷偷在练字,不然与她儿子的字简直如出一撤,若不是勤加练习,必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俞氏忽然发现自己似乎有些不太了解老四媳妇,她明明猎户出身,不曾上过私塾,如今宴席上敢反诘他人而有理有据,简直不可思议。

  袁家母女变成了笑话,王氏感觉到很没面子,便是陶老夫人对待两人也不是很热络了,反而将于书燕叫到身边,瞧着她跟着她夫君下了这么大的功夫,想必仍有情呢,何不顺势而为,正好两家长辈都在,不如就撮合一下两人复婚算了,毕竟女子和离名声不太好,若是仍有情,也算是天作之合。

  陶老夫人又将俞氏也叫了过来,委婉的问起两家人可否愿意复婚,俞氏还没有接话,于书燕却是握紧婆婆的手,说道:“我与秦楚决定复婚了,婆婆也一定会支持我的。”

  俞氏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可是碍于这么多人的面子上,她不但不能反驳,还只能默认了。

  陶老夫人高兴坏了,说要找个好日子,出嫁的喜宴她必定是要来参加的。

  一但陶老夫人参加,京城里的不少权贵都会出现,这一下不必担心融不入京城权贵圈了。

  于书燕高兴的应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2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7/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