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311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而此时的秦楚回到秦府,就发现秦家安静的可怕,这反而不对劲了。

  秦楚将缰绳交给长随,他快上两步进入堂前,就看到父母兄嫂都静静地坐在那儿,那模样就是在等他了。

  秦楚只好在前头的空位坐了下来。

  俞氏见四儿子回来了,于是开口问道:“你三嫂的事,你是今日才知道,还是早就知道?”

  秦楚只好答道:“今日知道的。”

  那边史氏的身子双是一抖,身子也下意识的缩在秦乐的身边。

  秦乐也是感觉到意外的,自家媳妇居然将生意做得这么大,他竟然也不知,一想那生意大到这模样来了,他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了,但是秦乐是支持媳妇的,这反而证明他家媳妇是行商的料。

  第750章 都为史氏求情

  俞氏一听到四儿子的话,一拍桌子,眼神朝史氏看去一眼,接着说道:“既然事情也问清了,如今你们几房都表个态吧,三媳妇史氏,是休还是留?”

  秦楚一听,连忙问道:“娘,为何要休?三嫂又没有做错事。”

  俞氏却是摆手,“你不必求情,咱们秦家书香门第,不做生意的,我先前怎么说来着,史氏不曾将我的话听进去,居然还背地里行商,如今瞒不住了,为了咱们整个秦家,她也不能留。”

  俞氏看向二房夫妻,“老二怎么看,你家孩子以上要出生,若是因此名不好,你们可愿意?”

  秦平一听,垂下头去,吕氏心里不舒服,一万个不想留,可是她们三位儿媳妇是一同来京城的,吕氏一想到要是自己犯了这么大的事,秦家要休了她,她会是何感想,自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原本以为吕氏会表个态的,俞氏倒是意外,吕氏不但没有表态,还垂下头去了。

  秦楚却是更不解了,插了一嘴,“娘,咱们秦家行商怎么了,我媳妇于氏早已经行商几年,此事皇上也是知道的,咱们秦家仍旧还是书香门第,只要家中子孙越来越有出息,谁敢乱说去。”

  俞氏一听儿子的话,郁闷道:“你媳妇做的生意与她的生意能混为一谈么?你媳妇做的生意那是正大光明的,体面的,而且他们于家武将出身,要丢脸也是丢他们于家的脸。”

  秦楚却是不认同,接着说道:“娘,皇上都赏赐了,连皇上都觉得三嫂这生意没问题,娘何必要为难,咱们秦家人一起来京城,荣辱与共,三嫂也是咱们秦家的一份子,若是休了她,生哥儿就没了娘,三哥就没有了媳妇。”

  “娘,做生意不丢脸,什么生意皆是生意,何况三嫂的生意还照顾到了百姓,百姓的粮产翻倍,不是造福么,娘,此事就此揭过,已经过了明路,咱们也不要再计较了。”

  俞氏一听气得不轻,盯着四儿子,怒道:“合着你怪我多事了?”

  “娘,儿子不是这个意思。”

  秦楚发现母亲又要生气,心头也有些苦恼,只好起身上前跪下。

  秦乐与史氏也赶紧起身上前跪下。

  秦平与秦安见状,于是也跟着起身。

  一时间,四房儿子媳妇都跪下了,俞氏气得手发抖,秦有富上前握紧妻子的手,劝道:“儿子们也是一番孝心,三媳妇固然有错,那也不能休了,毕竟她有生哥儿,生哥儿将来是要科举的,不能没有母亲,而且因此而休了的,将来生哥儿反而在京城里抬不起头来。”

  秦有富的话,俞氏还是听的,虽然这个家一直以来是她做主,可是听到丈夫相劝后,似乎也有道理,生哥儿可是他们秦家的长孙,而且已经入私塾,以后自是要走科举。

  半晌后,俞氏只好叫他们全部起来,可以不休史氏,但这生意不能再做了。

  史氏却仍旧跪着不起,秦乐见状,上前小声劝道:“你将生意交给岳丈和舅子如何,这样一来,你就可以脱手了,生意也不会落到旁人手中。”

  然而史氏却是摇头,固执的看向主座上的婆母,说道:“娘,我这么努力赚钱也是为着生哥儿,将来生哥儿出门游历也得要钱,我若将生意交回娘家,那就是我娘家的生意,而我是能换得一世无忧了,可我的儿子,我的孙子,却越来越没钱了。”

  “所以这生意我想接下来,一直做下去,以后就算不为我三房,就是整个秦家,也能有大把的银子花销,将来生哥儿他们这一群小辈在京城也不会显得寒碜。”

  俞氏一听,怒道:“谁要你这银子,他们读的是圣贤书,要这银子何用。”

  秦楚却在此时插话,“娘,三嫂说的对,放眼整个京城权贵家,哪家没有产业,底下子辈能在京城里吃喝玩乐,银子从何而来,大部分权贵家中都有生意,只是都不张扬而已。”

  俞氏本想训儿媳妇的,没想四儿子又插嘴了,这是要气死她这个娘的,一点儿也不孝顺。

  然而全家都是支持三房的,俞氏最后还是被丈夫劝住,她不再喜欢三媳妇,倒也没有再将三媳妇休了。

  此事暂且过去了。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于书燕与秦楚的婚礼筹备的差不多了,再不嫁入秦家,呆会又怀上一个孩子来。

  于书燕心心盼着的事,终于能实现了。

  秦楚身为朝中三品大员,自是决定大办,他的请帖送了出去,朝中不少官员都对秦楚上心,果然自己强大了,自然就有前来投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担心被他投靠。

  于书燕写下家书,给燕北的大哥去信一封,她那会儿肚子大了,与秦楚和燕王回京有些着急,都没有看到大哥所说的大嫂,正好借机问问情况,可是认真的,如果是认真的,她就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

  燕山府将军府上,于英改正与妻子蒋氏一起坐下吃饭,副将就匆匆将家书送了来。

  没错,就在燕王一行人匆匆押着邢野回京城去了后,于英改带着将士去了那小山村,按着那小山村庄的婚礼习俗,他将蒋氏娶进了家门,一时间成了小村庄的佳谈,只可惜他岳父不愿意跟着来这将军府,还要住在那在小村庄里,都说在那儿住惯了的。

  于英改刚与蒋氏成婚,正要差人快马加鞭送家书回去,没想妹妹的家书来了。

  他展信一看,见妹妹终于要成亲了,大侄子也安安生生的,家中父母身体健朗,于英改便笑了。

  蒋氏不识字,但从小跟着父亲学打猎,有些功夫藏身,性子也显得粗心,这会儿看到丈夫笑了,连忙问道:“信上怎么说?”

  于英改却是笑看着媳妇,说道:“妹妹问咱们什么时候成亲。”

  蒋氏却是羞得垂下头去。

  在蒋氏的家乡他们是已经成婚了的,可是于英改还打算在燕山府再举办一场,正好在筹备。

  第751章 杜家私生子

  于英改接着说道:“我打算着画师将咱们的画像送回家中,千里迢迢,没能将父母请了来,但是咱们的婚事还是要仔细同父母和妹妹说说的。”

  于是于英改费重金请画师,随即写下家书送去了京城。

  京城里,于书燕收到兄长的来信,她看到画相,赶紧跑去父母的院里,将家书念给父母听,又将画像交给爹娘看。

  许三娘没想到自家儿子有能耐,娶上媳妇了,她先前最是担心儿子娶不到媳妇,毕竟自家儿子镇守边关,哪家姑娘嫁给他都是受罪。

  看着画像上的儿媳妇,许三娘与于江全笑了,于书燕也很开心。

  想必过不了多久,嫂子就会带着孩子一同回来了,边关之地,也不方便的。

  许三娘似乎也想到了,立即叫管家赶紧收拾好主院,只要儿媳妇一回来,就住主院去,就如女儿所说的,自然还是她来掌家的。

  秦楚要成婚了,下了早朝不少朝臣向秦楚道喜,秦楚与人应酬,随后又与周寅一同去了东宫,关于杜志渊的事两人商量了好一会儿。

  外放为官的杜志渊,如今正是平江府底下一处知县,他恨秦楚,但也怕秦楚,所以他在此地隐藏着,心里却是不甘心的。

  最近杜志渊没少受平江府知州的气,原本还能和平相处的,最近这位知州大人似乎尤其针对他,先是当着所有知县的面批评了他,尤其还公开指明,监察御史一来,他是一定不会给他评上好政迹的,就说他一无是处,别想升迁。

  原本就委屈在此的杜志渊,被上司一刺激,心中的那一口郁气无所可发泄,于是想起了当年师父交代他的。

  他原本就是杜丞相之子,这些平江府的地方官员若是知道他的身世,他们还敢这么对付他不成?要是他能认回父亲,有父亲暗中相助,何止升官,就是这地方知州,也随时换地方为官,最好是将他换到巴蜀去,这才叫天道好轮回。

  此时京城杜府,杜卓远打探到最近秦楚与太子似乎在做什么大事,很有些动静,而当年中得第二名的榜眼杜志渊,听说秦楚有意提拔他,想将这样的才子归于自己的门下么?

  杜卓远还记得当年取得前三的三名才子,一个秦楚就这么难对付,一但这三人联合起来,岂不是如虎添翼,杜卓远立即叫人关注杜志渊的动静。

  这日御书房内,杜卓远与几位大臣皆在,秦楚上前提议,提拔杜志渊到京城,正好瀚林院里尚需要几位能人帮他。

  杜卓远一听,心中着急,果然这秦楚生了这样的心思,果然是要提拔杜志渊了,他岂能如他所愿,于是杜卓远立即上前,说出杜志渊的不好,正是暗探打听来的,平江府知州说此人徒有才气,却并不懂得治下,如今身为一个知县都尚且做得如此糟糕,岂能调回京城。

  离帝听后,决定问问平江府知州,很快知州上书,将杜志渊在平江府时的所做所为一一说了,政迹平平,无所作为,沉迷书中,不问世事。

  这正是所有才子都有可能的通病,会读书的未必会做官,十年寒窗,本以为一朝高中就是好日子的时候,遂不知,这才是为官之道的开始,一但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会治下,就会陷入困局,尤其在地方上,那些地方官员与富绅,个个都是多年的大家族,想动动不了他们,想出政迹那自然要损害到他们的利益,这中间的调和,便是他们走出书中该要学的官场之道。

  可是不少读书郎却并不会处理这些,想必杜志渊也是如此了。

  这一下杜卓远像是抓到了秦楚的把柄,直说这杜志渊不如人,就该一直为知县,而须在天下粮仓之地都不能出政迹,就该将他调到小地方去。

  离帝也有些疑惑秦楚为何要找如此庸才,倒也没有听杜卓远的将人调至小县城,只是不再提拔杜志渊就是。

  秦楚不再反驳,出了御书房,杜卓远一脸得意的朝秦楚看来,秦楚却是叹了口气,说道:“可怜了一个人才,就这样断送了前程。”

  杜卓远一听,就哈哈大笑,但凡秦楚要做的事,杜卓远就要唱反调,如今看到秦楚受挫,他就高兴。

  而此时平江府的杜志渊也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京城城派监察御史来过一趟,却只是在苏州呆了一会,见到知州,随后就回了京城,然后就有消息传出来,原来这监察御史就来考核他的政迹,听说上头有意提拔于他,可是事后不但没有了动静,那知州大人还笑话他了,他就知道自己可能提拔的事被搅没了。

  杜志渊恨意加深,一直隐忍的他这一次爆发,于是写了一封密信往京城里寄了来。

  杜府里,门防收到一封密信,上面写着是老爷的信,可是看着不是官信,那门防竟将密信交到了杜府主母费氏的手中,费氏这段时间正与丈夫呕气,丈夫将她手中的死士全部弄走不说,连着府中的护卫,令牌都不给她。

  费氏平素在京城没少嚣张,没有这些护卫与死士,她就没有了底气,她气不过丈夫都已经为丞相大人了,一手遮天,还如此小心翼翼,他们平阳费家,也是大家族,族中出了不少人才,在平阳府时,费氏就是嚣张惯了的,原本以为嫁了个能耐的丈夫,没想还让她忍着。

  自打上一次她刺杀于英改不成,被丈夫责骂后,夫妻之间有了隔阂,费氏正想着怎么得到这些府的护卫令牌,此时收到门防一封奇怪的信,是给老爷的,她倒也是能看的。

  费氏展信一看,原本靠在长榻上的她忽然坐直了身子,随后就见她脸色大变,将信再看了一遍,自己没有看错,这上面写得时间地点,不正是当年丈夫外放为官时的时间,正好那段时间她怀着身孕,丈夫出门几个月视察,所以那几个月里,他身边一直有位女子服侍?

  第752章 杜家乱了

  有意思,在她最难受的时间里,他倒是逍遥快活,还有了这么一个好儿子,中了榜眼,又外放为知县,瞧着这信里的内容,这是打算来认父了。

  费氏倒是费解了,当初高中时,怎么不见此人认父,如今外放就认亲来了,不过不管怎么样,费氏都不准,想她平阳费家之女,竟然不知丈夫在外头有人了。

  这么多年她竟然受了这么一个大委屈,那时她怀孕,自己正是辛苦,遂不知他却与别人快活。

  费氏立即将信烧掉,随后面色一沉,起身进入丈夫的书房,翻找了一番,终于在书案下发现了令牌,她调用了杜府的大部分护卫出城往平江府去了。

  半个月后,常熟县,一伙黑衣人潜入县衙后院,没多会,县衙后院火光冲天,里头传来哭喊声,转眼县衙都烧了。

  街坊们出来帮着灭火,闹了一夜,火势止住,可是再往县衙后院去,里头全是烧焦的尸首,里头有一具,瞧着模样像是知县大人,百姓都震惊了。

  经人查验,这火是柴房起的,又有说最近天干物燥,所以引起了自然火灾,才将县衙给烧了的。

  平江府知州知道此事后,一脸沉痛的上书,将此事上报。

  御书房内,离帝听到这个消息,还有觉得可惜了,十年寒窗苦读的杜志渊,却这么的死了,便派人去寻他的家人,赐下赏赐。

  可是这么一查,这杜志渊居然没有家人,只在那村里人有些消息,听说以前有一位师傅,专门教他读书的,后来一直出外游历,连着村里人也不好说了。

  杜卓远得知杜志渊死了,他便想着秦楚的算盘算是落空了,心情很不错,只是待他回到书房时,却发现书案上摆着一封信,杜志渊亲笔所写的字迹,杜卓远看了一后,觉得这字迹有些眼熟,杜志渊是榜眼,他当年也将前三名的作品看过的,离帝还曾问过他意见,自是认出了杜志渊的笔记的。

  杜卓远有些疑惑不解,他叫来护卫长,沉声问道:“这信怎么送来的?”

  那护卫长便禀报道:“禀大人,从驿站送来,只是为何,驿站出了状况,中间停留了好些日子,送来时,已经是半个多月后了。”

  杜卓远的心怦怦直跳,莫名有些不安,他立即拿起信打开,里头的字迹工整,除了信以外,里头还有一块玉佩,以及高望大儒的亲笔,这两样皆是证明了杜志渊是他的儿子,他当年偶遇的那位美人,他一直记挂到今日,原来是早逝了。

  杜卓远看完,抓住玉佩,仰天大怒,“秦楚。”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3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