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324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原本都在责备长生这孩子的,都似乎忘记了这事儿,眼下要紧的是能将宋大儒请来族学。

  秦楚向宋大儒作揖,感激他能留下。

  既然秦家要办族学,那外头的那些弟子当中,挑上几位好的一并进去读书,其他的由宋大儒的大弟子教导,宋大儒每隔数日去一趟私塾考核督促,如此外头的学生也就不会觉得难过了。

  至于以后,宋大儒不打算再收外头的弟子了,主要收秦家族学的弟子,以后秦家子弟自然都入族学,京城权贵当中,想要进秦家族学的子弟也是可以的,但要经过考核,优秀的才能进去。

  秦楚发现宋大儒看着长钰的身影离开,心想着莫不是看中了长钰才愿意留下来了,长钰这孩子的确惹人喜欢,便是秦楚也会忍不住分出时间教导孩子的学业。

  秦家族学办好,秦家在京城里的名气更大了,同样身为丞相的袁仲舟,却似乎名气越来越小,平素新帝批阅奏折,也多是将秦大人带在身边议事,袁仲舟其中是右相,实则又做起了御史中丞之职。

  于是在这一日,袁仲舟进入御书房内,他向新帝辞官。

  他在这个年纪辞官告老回乡,的确有些早,想必回了乡也会有居多的猜测。

  其实袁仲舟辞官,还有一桩事压在心头,袁家大子袁义辰原是三皇子晋王的侍读,但凡与晋王走得近的大臣,虽然最后都只维护着皇权,却仍旧都不得受重用了,所以袁仲舟思前想后才决定辞官的。

  新帝准了,以右相之位辞去官职,袁家也是书香门第,回乡置学院,造福一方百姓,新帝是欢喜的,赏了袁家不少田产。

  朝中无右相,只有一位左相,转眼间,朝堂上风云又起,既然已经置有左右丞相位,那右相缺一人。

  然而朝堂上,秦楚当着众臣的面,说无须左右丞相之说,并当场驳倒众臣,老臣不及秦楚得宠,新臣不及秦楚会说,胆量不足,于是秦楚成了一枝独秀,他名正言顺的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这一年是秦家最顺当的一年,秦楚升为唯一丞相,成了新帝的左膀右臂,而年底时,远在边关的于英改回来了,他带着妻儿回来的,这令于家父母高兴坏了,儿子的婚事不曾操劳半分,许三娘看到儿媳妇,就心疼起来,跟着她家儿子在边关吃苦呢。

  孩子才几个月,想必刚生下不久就远行,好在一路还顺当。

  于书燕看着大嫂,大嫂长得挺漂亮的,虽说不是京城权贵家中的贵女那样,却也是小家碧玉,生的是个女孩儿,许三娘抱着孙女就爱不释手。

  于英改一身戎装,站在于书燕面前,兄妹二人相见,忍不住红了眼。

  于书燕握住兄长的手,只觉得粗糙了许多,她很心疼。

  于英改这一次回来,是新帝准许的,召他回京过年,边关暂且由莫将军镇守着,边关还算太平,也难以起战事。

  一家人入屋,看着还留着的主院,于英改忍不住说道:“爹娘大可不必,以后就住到主院来吧,正好勤儿带着孩子也得人照顾。”

  于江全看着小小孙女,答应了,让妻子照顾一下儿媳妇,在边关受苦了吧。

  过年时节,家家户户挂满了红灯笼,今年的于府和秦府热热闹闹,秦家添了两孙,于家儿子儿媳妇回京过年,当真是团团圆圆的一个热闹年。

  守夜时,两家的年轻辈全部聚到了一起,小家伙们也不睡了,长生在大人之间蹿来蹿去,玩得可开心了。

  于书燕与秦楚在一处栏杆前坐下,靠在对方身上,一起看着花园里的雪景,这样美满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么?

  第778章 番外2(秦长生立功归来)

  嘉兴十五年入秋,绥州城与西夏边关战乱结束,这一次战役中,立功者多是年轻将领,其中擒杀对方将领的正是年及弱冠之年的秦长生。

  秦长生立了大功的战迹传入京城,离帝召他入京封赏。

  两个月后,绥州将士凯旋归来,秦家与于家人早早的在城门处等着,当看到归来的年青将领,城门处的百姓已经欢呼声传来。

  秦家几个儿媳妇陪在俞氏身边,正在观望,而几个儿媳妇身边跟着的正是秦家晚辈。

  大房的秦长钰是里头几兄妹间最大的,这会儿被弟弟妹妹们包围着,二房大姑娘秦惠玲长得是婷婷玉立,一张白净的小脸上满是欢喜的问道:“二哥,大哥怎么还没有看到,眼瞅着队伍都要进来了。”

  正在秦惠玲问着的时候,前头领路的几位年青将领中,秦长生为首,那挺拔的身姿在人群里如鹤立鸡群,秦家晚辈们瞧见,都忍不住高呼起来,“大哥,这儿,看这儿,大哥,你快看这儿。”

  齐声喊着,然而却被百姓的欢呼声给掩盖。

  而秦长生却是心有灵犀,忽然转头看来,看到秦家人,他原本冷肃的脸上忽然染上笑容,要知道一向少笑的英勇将士笑起来是多么的迷人,满京城少女的芳心都被他勾走了,有不少少女害羞的将手中早已经准备好的花朝秦长生丢了去,一时间秦长生被众人的鲜花给砸中,引来百姓的笑语。

  这就好比新科状元游街时受百姓喜爱是一样的道理,谁身上砸的花多,谁就是最受欢迎的。

  有两枝花砸中他的发髻,他伸手去摸,最后犹豫着没有取下,可把那两位少女给羞红了脸。

  “看到了么?秦将军没有拒绝,带上我的花了。”

  “对啊,他带上了我的花了,我太开心了,这是我这一辈子最开心的时刻。”

  秦长生听到人群里这两位小姑子说的话,不由得朝两人看去一眼,两位少女吓得转身躲长辈身后,惹得周围的少女一片嫉妒。

  跟着长长的队伍来到宫门处,直到他们入宫受赏。

  于书燕怕婆母受累,于是与几位妯娌一同陪着婆母要回去,小辈却是不肯走,非要留下来等着大哥,大哥最是英勇,他们要陪着大哥一同回家。

  几位长辈也只好由着他们,左右都长大了,于是吩咐秦长钰照顾好弟弟妹妹,几位长辈便上了马车回去了。

  十五年的时光,秦家二房吕氏第一胎生下女儿后,后来才过了一年多就怀上了第二胎没想又生下的是女儿,之后就不曾再怀上了,一向想着要生个儿子的吕氏一直不能如愿,如今心思也只好淡了。

  而秦家三房史氏接连生下两个儿子,一直想要个女儿总不能如愿。

  秦家四房于书燕,倒是巧了,生下长满后,没过两年怀上了双胞胎,生下一对兄妹,便是秦长溢与秦惠媛,终于有了一个女儿,完满了。

  如今秦家六个孙子,三个孙女,吕氏虽没有儿子,两个女儿却是被几个兄弟宠成宝贝,在外头谁要是敢欺负秦家的三个姐妹,那几个大哥可都厉害着,还有两个弟弟也是不弱的,总之这秦家三朵金花,一般人不敢得罪,尤其如今秦家还出一个英勇善战的秦长生,谁敢得罪去,依着秦长生小时候就护短的脾气,京城纨绔子弟都不敢欺负。

  便是太子也不敢多说半句的,太子周广嗣的伴读正是秦丞相的小儿子秦长溢,这家伙也是极为护短的,生怕秦家姐妹受委屈的,便是太子多看三姐妹一眼,就觉得太子心怀不轨,周广嗣都怕了他,只要有三姐妹在的地方,他就赶紧走。

  太子殿下都要避让的人,谁敢惹去。

  这会儿八个秦家晚辈等在宫门处,心中焦急的不行,虽说这外头还有百姓不曾离开,可是他们也不想挤在这儿了。

  于是秦家大姑娘秦惠玲看向秦长溢,“弟弟,可有法子咱们一同入宫去。”

  “都入宫?”

  秦长溢有些惊讶。

  他是太子伴读,要入宫是可以的,只是他们八兄妹这样进去,会不会不妥当,而且太子也直接说了,最是怕秦家三姐妹,有三姐妹在的地方,他是不会在的。

  “溢弟,求你了,好不好?”

  秦惠娟与秦惠媛都看向他,那白净的小脸上,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不知道多可怜,也只有在秦家几兄弟面前觉得特别的可爱可怜心疼,放在旁的贵女在,一定会发现三姐妹这是又起什么心思了。

  秦长溢看着自家妹妹眼里那要落不落的眼泪,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原则,同意了,“我带你们入宫,但我们得以进去见太子的名义,不然咱们入不了宫门。”

  几人高兴的笑了。

  于是秦长溢出现,亮出东宫的令牌,于是轻轻松松的带着兄弟姐妹们入宫了。

  因为是去东宫见太子,于是往东宫去。

  到了东宫殿前,几兄弟相继坐在交椅中。

  太子听说长溢来了,一身白衣便服就匆匆赶了过来,当踏入殿前看到的秦家几兄妹,他脚步一顿。

  尤其是秦家三姐妹当中的秦惠媛看过来时,周广嗣是下意识的想离开的,这小姑子以前欺负过他,虽然他比这小姑子大了三岁,也不是打不过她,反正周广嗣就是怕她。

  周广嗣要走被秦长溢拉住,“殿下,别走,我们今个儿来不是来看你的,是来见我大哥的,可是大哥在御书房里受赏,我们进不去。”

  “你们要去御书房?”

  周广嗣面色一变。

  秦家几兄妹齐刷刷点头,周广嗣居然没有一口气拒绝,却是犹豫起来。

  十二岁的秦惠媛快上两步走了过来,她受静安姑姑的教导,倒是向周广嗣行了一礼,很是规矩,不过平时私下见面可没少欺负周广嗣。

  周广嗣莫名受她这一礼还有些担心,她呆会会不会又生气?

  “殿下,带我们去御书房呗,我们都不知道御书房是什么样子,还有皇上伯伯是不是很威武,是不是很严肃?御书房是不是金壁辉煌?”

  一连串问题,那声音如出谷黄莺,好听极了。

  周广嗣不由呆了呆,秦长溢立即反应过来,“殿下,这是我妹子,她才十二岁,你不可乱想。”

  周广嗣脸红透了,他的眼神赶快从秦惠媛身上移开,好像看她一眼就烫人似的。

  “我……我带你们去就是。”

  十五岁的周广嗣原本是不愿意的,一想到呆会父皇问他的学业,他就头痛的很,可是一对上小姑子的眼神,似乎挺可怜的,还是同意了吧。

  于是周广嗣带着几人往御书房去了。

  御书房内,离帝周寅给几位年青的将领嘉奖,秦长生擒杀对方将领,功劳更大,当周寅问他要什么奖赏时,他红着脸向皇上求婚旨,他要娶嘉乐公主为妻,嘉乐公主才十三岁……

  周寅都呆了呆,他家女儿才十三岁,他已及弱冠之年,这野心……

  嘉乐公主长得极像她母亲杨氏,特别的文静,当年秦长生爱逃学,不喜欢读书,十七岁那年陪长辈出门上香,自打那一次看到了嘉乐公主的真容,便动了心,他那时不懂,对喜欢的人,他不是去疼爱,却是常常欺负她,嘉乐公主哭了几回。

  皇后与他四叔母是手帕交,就算秦长生欺负了嘉乐公主,也无人责备他,之后嘉乐公主一看到秦长生就绕路走,如今长到十三岁,越来越好看,也像个小姑娘家了,秦长生生怕自己再出外打仗两年,待公主及笄时就被人抢了,所以这一次乘着立了功,先将媳妇定下来,再等上几年成婚,他都放心了。

  周寅也没有想到自家女儿十三岁就被人掂记,这会儿看秦长生就有点儿不爽了。

  正好此时,几个晚辈从外殿进来,一听到里头有声音,便都躲在柱子后,周寅练过功的人,自是耳尖,他朝外头看去一眼,看到一片衣角,他觉得头痛,捏了捏眉心,正好有怒火,于是喝问道:“可是广嗣在那儿?”

  周广嗣才进来就被点了名,而且父皇这语气不好,他这要挨罚了,于是他们一伙人不得不现了身。

  周寅原本以为只是太子,没想一出来就出来一窝。

  几位年青的将士回头一看,尤其是跪着的秦长生,一看到弟弟妹妹们,他面色大惊,“钰哥儿怎么将他们都带来了?”

  秦长钰摸了摸鼻子,看向秦家三姐妹,反正三姐妹在,他们也无法抗拒。

  周寅此时在这一群孩子当中看到一张熟悉的脸,这不正是翻版的小于书燕?

  原来义妹小时候会是这模样的,周寅心情大好,朝秦惠媛召了召手。

  秦惠媛指了指自己,周寅点头。

  周广嗣以为父皇要惩罚她,于是豉起勇气上前一步说道:“父皇,皆是儿臣的错,是儿臣不该带他们过来的。”

  周寅看向儿子,他倒是好奇起来,儿子倒是护得紧呢。

  秦惠媛却是一点儿也不害怕,她快步上前,来到周寅面前。

  “你母亲叫什么名字?”

  “回皇帝伯伯的话,我母亲姓于,叫于书燕。”

  果然是义妹的女儿,长这么大,他感觉是一瞬间的事,时间过得真快,这孩子都长得婷婷玉立了,过几年也能找门亲事了吧。

  不由得周寅看向自家儿子,要是义妹的女儿能嫁给自己的儿子,是不是也完满了。

  周寅心思一起,于是从怀里拿出一块玉佩赏给了小姑娘,“这是朕赐给你的,你留好,以后谁要是欺负你,你就拿出来,他们就不敢了。”

  秦惠媛一听,连忙规矩的行了一礼,收了赏赐。

  周寅心情大好,感觉给自己找了个儿媳妇,收下玉佩就算是他们皇家的人了。

  一想到这儿,他看向儿子,瞧着儿子担心的模样,暗想,莫不是这小子也看中了这小姑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3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4/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