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楚儿,娘说话算话,你还有什么不放心,从明个儿开始,你就不准再回来了,按着县学里的来,有休息的时候便回来。”

  秦楚想要反驳,俞氏却冷了脸,这一次是真的生气了。

  秦楚只好答应了,抱着媳妇睡了几个月,忽然变得习惯了,想着县学里那空落落的起居室,他便觉得孤寂。

  秦楚从正堂房里出来,到了东屋,看到自家媳妇居然回来了,他心情大好,连忙上前将媳妇抱住,“说说看,你今个儿去了哪儿?”

  “西市院子。”

  于书燕也不瞒着,反正秦楚都知道。

  秦楚一听,心中一安,也没有指责,却是抱着媳妇入屋。

  “我明日开始不能回来了,你会不会想我?”

  于书燕听到这话,心情似乎也没有想像中的开心,但是秦楚不回来,对她对秦家都好,不然所有人看着他们两人如此恩爱,而她却半点家务活都不做,必定引起几位妯娌的不平衡。

  “不会想你,你安心的在县学里温书。”

  于书燕面色淡淡,秦楚有些失落,还恨着他呢?果然是他的燕儿,可记仇了。

  秦楚第二日教于书燕练功的时候便叮嘱她在他不在家的日子也不能偷懒,方法都教她了,只要勤加苦练必能成才。

  秦楚走了,东屋的门终于不再这么显眼了,不过于书燕解决了秦家捐银一事,俞氏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老大媳妇,毛氏一听,心情很微妙。

  她原本想借着四弟妹不在家取代她在俞氏身边的位置,结果这一次又给她做了嫁衣裳,她有些不甘心。

  “娘,上一次是我思虑不周,这一次去上香,娘可不可以带上我?”

  俞氏原本正想着在毛氏和于氏之间她带哪一个人去,她自是想带大儿媳妇去的,可是四媳妇聪明,擅结交,她还有些担心在当场失态,有四媳妇在身边她也安心。

  俞氏想了想说道:“就带你和老四媳妇一起去吧,到了那一日,咱们几人衣裳可别穿太好了,不能捐银两,咱们就多做些事,正好老大媳妇你会烧火熬粥,到时能帮着点。”

  毛氏一听,脸色微变,婆母这意思是带着她去就是为了去烧火熬粥的?而四弟妹什么都不会,到时岂不是她一个人做事?

  可是想着能跟在婆母身边,毛氏打算忍下了。

  秋收农忙季节过去,秦家的粮作物都收回来了,而知县夫人的帖子上时间已经到了,秦家人为着此事准备起来。

  于书燕得俞氏叮嘱,穿上了一身青布襦裙,看着极为低调,可是她长相漂亮,倒也出采,毛氏穿着一身深绿色的衣裙出来时就发现四弟妹的不同。

  四弟妹的长相果然了得,便是这样的简朴也不比那富绅家的小姐相差无几。

  俞氏看到老四媳妇却很是满意,这个四儿媳妇长得媚了些,容易让儿子沉迷,不过将她带在身边在外头行走,却挺有面子的,不像二媳妇和三媳妇那们粗鲁不让人省心。

  三人一同坐上马车便往县城去了。

  天色不早,等到了城门口,天才亮,而城门外却聚集了不少女眷,她们都是受邀之人。

  俞氏挑开一点帘子朝外望,长工见东家夫人如此着急,于是也朝城门口看去,没一会儿就看到一匹单骑过来了。

  上面坐着的不正是秦四公子么?于是长工开心的朝俞氏禀报道:“老夫人,四公子来了。”

  第108章 于书燕的提点

  俞氏听后朝长工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秦楚来了。

  而马车内于书燕听到秦楚来了,她也下意识的朝那边看去,就见秦楚一身墨绿色长袍,头顶银冠,身姿挺括,坐在高头大马之上,那气势宛如当初她在京城看到初为丞相之时的秦楚。

  他仍然如此耀眼,她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秦楚,虽然还是一个少年郎,还只是一个小小秀才公,却仍然能吸引不少少女的目光。

  这样的一个人就应该娶京城里的贵女,像她如今行商的商人身份岂能配得他,于书燕只觉得心头苦涩,她别开眼神。

  没想她这细微的表情却落入毛氏的眼中,毛氏心中微动,再想起自己跟婆母商量的事,便忍不住扬起唇角,这一次上香之行,想来有四弟妹哭的时候。

  秦楚来到秦家的马车前,他看到母亲挑开了一角帘看他,他的眼神却忍不住想寻找马车内的媳妇,可惜被帘子挡住,他看不到。

  这边知县夫和县丞夫人都来了。

  人到齐了,准备出发,人群里还是有男子随行的,虽不是当家之人,却也是家中兄长或者弟弟,此番前去,恐怕也有些小心思,颇有些相亲之意。

  所以随行而来的大多是年轻男子。

  于书燕一路上靠住车壁闭目养神,她没有随意乱看,也没有理会外头骑马前行的秦楚,就这样沉闷的走了半日的马车。

  晌午寻了一处地方车队停下来休息。

  于书燕从马车内下来的时候,就看到了秦楚正看着她。

  秦楚先是扶着俞氏下了马车,然后扶了毛氏下车,最后扶自家媳妇的时候,他便一把将她抱了下来,引来几位少女惊呼,秦楚面颊一红,于书燕也是烧得脸通红。

  俞氏瞧见,忍不住摇头,她的傻儿子错付了真心。

  秦家人聚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主簿夫人孙氏便来了,她先是与俞氏寒暄了两句,接着才跟于书燕说道:“呆会你们跟我任家一个小院住着,此去上香在永安寺呆上三日,到时候咱们也好有个照应,我就觉得你这三日便陪在我的身边也挺不错的。”

  莫不是孙氏又有要解惑的?

  于书燕从善如流的同意了。

  这一下孙氏叫下人将吃食搬过来,秦家与孙氏一起吃午饭,许是先前于书燕让她帮忙的缘故,孙氏觉得两人更加亲近,于是想要说的话,也不拐弯抹角了。

  然而俞氏却全程觉得自己低了孙氏一等,毕竟此次可是孙氏帮着他们秦家解围,所以全程俞氏都讨好着孙氏,只有于书燕随意一些。

  之后孙氏又将于书燕叫去她的马车里共坐一车,任府的马车很舒服,底下垫了毛皮毯子,桌案上放置了香炉,又摆上各式点心。

  就在马车门帘处还有下人跪着服侍。

  于书燕看了一眼,倒也没有什么惊奇的,前一世她身为丞相夫人出行时,身边也是有下人服侍,为了迎合京城的风气,她请来的嬷嬷还教她怎么训服下人。

  孙氏看到于书燕落落大方,心里还有些疑惑的,若是不知道此女的身份,就她眼前这气势与温婉的模样,一定会认为是哪位大户家的小姐,可是正因为孙氏知道她的身份,所以她更加奇怪起来,是什么样的人家能赔养出如此知书达理的贵小姐气势?

  这也是孙氏愿意与此女结交的原因,秦家出了个秀才,倒也让人刮目相看,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毕竟庾县的秀才如此之多,也不在乎这么一位儿。

  孙氏说起这一次上香的流程,原来知县夫人一直只找孙氏聊起此事来,看来先前于书燕是猜对了,这一次孙氏起着带头作用,平素看着知县夫人与县丞夫人走得近,但真要做起事来,她就发现知县夫人还挺有手段的。

  知县夫人王氏只找孙氏商量,却不找县丞夫人邬氏,对于上任的知县,想要震慑住地方富绅与官员,必定用些手段,无可厚非,这么说来,先前婆母和大嫂去巴接知县大人,这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使错了方向,所以知县夫人才给了这请帖的吧,不然知道秦家的家境,却还会拿出这帖子来让秦家七上入下的。

  这一次出行的队伍当中便没有看到像秦家这样的人家,哪一个不是非富即贵的,所以自己不强,便不要想着巴接比自己更强的人,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了。

  如今于书燕借着孙氏的势,想来会令知县夫人失望,孙氏正是她眼下最亲近的人,想来以后也不会再为难秦家。

  到了傍晚时分,车队终于到了永安寺外。

  寺里的住持早已经候在那儿,门口两排僧人恭敬的立着,世外之人的简陋与清静便是这么站着也能让人心情变得安静与虔诚。

  于书燕从马车上来,孙氏拉着她的手,说道:“呆会你们都跟在我身边便是。”

  于书燕点头。

  知县夫人身边站着的正是县丞夫人邬氏,此时知县夫人朝孙氏看来,孙氏立即拉着于书燕的手朝王氏走去。

  邬氏认出于书燕,笑道:“秦家也来人了?”

  王氏脸色微变,秦家不但来人了,居然还跟孙氏走得近。王氏朝秦家人看去一眼,看到一表人才的秦秀才,她心情略好,全当一个顺手推舟的人情吧。

  孙氏带着于书燕到了王氏身边,邬氏却朝于书燕点了点头,“当真是郎才女貌,秦秀才的娘子可不比这贵小姐差。”

  看来邬氏对她印象似乎也不错,能结一份善缘就更好了。

  于是于书燕与邬氏聊了起来,她的确性子擅结交,与邬氏聊了一会儿,陌生感便没了,不知不觉说到了这一次捐银布粥一事来。

  于书燕却说起庾县的秋收不好,何不发展庾县的码头生意,把庾县有的送出外头去,百姓有了银子便不会饿死了。

  原本只是于书燕随口一说,没想王氏一听立即来了精神,问道:“书燕可有什么好想法?”

  叫得如此亲切,先前还给她秦家帖子,让秦家出丑,不过事出有因,于书燕还是接了话,“比如弄一些作坊,咱们庾县的草席不错,除此外,还可以集结绣娘做绣品,或者纺纱织布,听说苏杭两地便有这样的家中作坊,一但有了货,自然便有走商寻来。”

  第109章 再见美人

  王氏一听,心思动摇,可是想到这些货能不能销?要销往何处,王氏就有些郁闷了,她不曾做过生意,再看这位于氏也不过是个庄户之女,想来也没有做生意的头脑,所以这个提议还有待斟酌。

  然而身边的邬氏和孙氏却笑了起来,“这个点子不错,我贾家倒是愿意替百姓解忧,如今农闲,离着过年还有几月,若是百姓中有愿意做下这桩生意,我贾家倒是收的。”

  “我任家也是,任家有船队往来各地,能把庾县的东西卖去别的地方,这比咱们直接捐银更好,毕竟捐银子捐一次只有一次,也未必百姓都能受益,若能资助他们自己通过劳作来解决了温饱就更好也。”

  于书燕一听,心生一计,说道:“若是两位愿意,我倒可以将玉兰村和桃花村组织起来,咱们庾县最出名的凉簟,工艺不错的,只是此番逢冬季,恐怕不太好卖。”

  做凉簟的确不宜冬季卖,然而邬氏和孙氏都是愿意收的。

  王氏一听到三人的谈话,立即来了精神,抢了于书燕先前的话题,说道:“既然两位收下这桩生意,那玉兰村和桃花村以及其他村落,我便派专人去宣讲一番,毕竟是咱们庾县的大事,如若我夫君同意,想来这生意能成。”

  所有能给齐知县带来政迹的事,王氏都不会放过的,先前还不知道于书燕提的这个建议能不能实行,这会儿她却觉得于氏提的这个意见着实太好,她正想着让这此地方富绅能帮着她夫君为了庾县的百姓立下政迹,没想于氏帮了她一个忙。

  于书燕见王氏如此热洛,也知道了她的意思,便没有再说什么,反而静静地在一旁听着三人讨论刚才她的提议来。

  有贾家和任家帮忙,那可是件大事,比这捐银布粥的义举好太多。

  促进百姓自个儿通过双手赚钱经直接收到捐银好太多。

  说起这凉簟不方便眼下这个季节,可是邬氏却认为一到夏季自是需要多的,贾家倒也不在意先便宜收下这些凉簟,等明年个夏季再卖出去,除了这些人,若是百姓织的粗布,贾家和任家也是有出路的,他们打算销去外地。

  王氏一听到这个提议,高兴坏了,不知不觉四个人走在最前头,进入了青山院。

  于书燕再次来到青山院,她便想起深林入小院里住着的,又有好几日不曾见到她,也不知她如何了?

  这一次果然如孙氏所说的,秦家人便跟孙氏一个院子里住着,有了孙氏的态度,其他人对他们秦家自是另眼相看了。

  这边住着的都是女眷,男子都在外院。

  住进孙氏的院里,秦家人入住了西屋。

  西屋里主厅有两进。又有左右侧室,于书燕和毛氏自然左右侧室住着。

  三人一入正堂屋,俞氏和毛氏便看向于书燕,先前看到她跟在孙氏身边,还与知县夫人和县丞夫人有说有笑的,不知说了什么?

  于书燕便也不瞒着,直接将先前一起聊的话题说了出来。

  俞氏一听,面上一喜,“知县夫人当真同意了?”

  于书燕点头,“能为大人带来政迹的好主意,为何不愿意,只是娘,以后我瞧着任府还能去结交一下,其他的人咱们还是不用结交了吧。”

  于书燕委婉的说出口,俞氏一听也觉得老四媳妇说的对,先前一路上俞氏想了许多,看到此番前来的人当中就没有他们秦家这样的人,此事令她有些不舒服起来。

  一起出来吃晚饭,吃的是永安寺的斋菜,秦家三人跟在孙氏身边入坐,此时三人看到了王氏身边跟着的一位少女,此女十六七岁的样子,长相甜美动人,神态柔弱无依,看着安静至极, 但于书燕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位似乎是知县大人的小表妹,王氏的情敌来了。

  于书燕想起前一世这位女子的手段,最后成了齐知县的贵妾,王氏当时没少伤心的,只是没想到眼下两人还能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王氏恐怕还不知道这位小表妹的心思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