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接下来一顿打免不了,同时马颉恐怕数日不得下床,难怪这马府后院便不曾有过妾室。

  于书燕成了庾县第一美人,她反而有些意外,见秦楚没有半点反驳的,居然还任由胡耀和马颉随意去说,她更加的意外,他以前若是听到这样的话,必定会生气,怎么感觉现在都有些摸不准他的心思了。

  于书燕也没有把这个传言当一回事儿,接着带着石家兄妹四处寻找铺面,等铺面找好,再拿到了关家的货,生意做起来了,她便将爹娘接来城里住着,他们有了事做,自然就不想回村里头去。

  这日清晨,于书燕送走秦楚去县学,刚要关门,院门外便停了一辆马车,一看那马车很是眼熟,就见上头的长工朝她喊来一声,“四夫人,老夫人来了。”

  随着长工这一句话,俞氏挑开车帘,看到一身好衣料穿在身上的四儿媳妇,俞氏皱眉。

  瞧着老四将这四媳妇安置的可好了,在城里头买了这么一座小院,连着衣裳都穿得这么漂亮,若不说老四媳妇的出身,说她是城里人也没有人不会信的吧。

  俞氏从马车中下车,随着一同下来的还有大嫂毛氏,毛氏衣裳朴素,却是大气雍容。

  于书燕站在门口等着,只好迎着两人进入。

  院中,这会儿石家兄妹也快从村里头来了,这一段时间都是于书燕自个儿做饭,都是瞒着秦楚,眼下秦家婆母来了,她也不能自己动手,不然就露馅了,也不知两人前来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俞氏第一次来他们的小院,看着这小院虽是破旧,可比村里头的好,也不知费了多少银子,当真是苦了她的四儿,娶了一个这么不省心的媳妇儿。

  俞氏这么想着,再看于书燕更是居多的挑剔,将院前院后打量完毕,便问道:“这院子买了多少银子?”

  于书燕面容淡淡地说道:“不是买的,是租的。”

  “那也费不少租钱吧?一个月交多少租子?”

  “一两银子。”

  于书燕也不瞒着,然而俞氏一听,气得倒吸了口气,“这么贵,你们哪来这么多的银子,是不是他在外头帮人抄书赚下的?”

  于书燕却是摇头,她也不想在这事儿多说,一切等秦楚回来再由他自个儿说去,她可没有要他的银子租院子,这些银子都是她自个儿付的。

  再说这破旧的院子也住不了多久了,她已经买了新院,想来若是她婆母知道她买下的新院,肯定会有想法了,而且她行商一事若是被婆母知道,指不定又得大闹。

  秀才公家的娘子是位商户,想来对秦家的名声有损。

  然而眼下还不过是这小院子,俞氏便已经气得不轻了,一个月一两银子的租子,也亏得他们敢租下,儿子来县学是来读书的,可不是来享受的,若是一个月赚下一两银子去,那得抄多少书?

  “好你个老四媳妇,我秦家待你不薄,你却是这样对我儿子的,非要跟着他来县城,果然害得他不能好好的读书,他现在赚钱为了养你,不认真读书却跑去抄书赚钱,你这是要毁了我四儿。”

  俞氏一入院门,还没有来得及喝口水的功夫,眼下却是兴师问罪,一脸的怒气,想起前几日该回家一趟的两人却是派村里人捎来话回不来了,俞氏的心情这几日便不曾好过,若不是秦家人劝着,她怕是早就跑县城里来责问了。

  于书燕看着怒气冲冲的婆母,她倒也没有反驳,直接给无视了。

  大嫂毛氏一直偷偷地打量着她,看着她毫不动容,颇有些意外,于是出来打圆场,“娘,咱们先休息一下,这不是刚来城里,一切都等四弟放了学回来后再说。”

  第133章 钱是怎么来的?

  俞氏听了老大媳妇的话,先让她扶着进入正堂,坐在了主座上,看着这座院子,越发的心疼起自己的儿子,当初她就不准他娶这个庄户女,结果不听她的劝,这下好了,果然应了验,好吃懒作不说,还将她儿子迷得不成器了。

  此事要是盛大儒知道了,不知对她儿子得多失望了。

  婆媳两人在屋里坐了好一会儿,也不见老四媳妇端茶倒水送来吃食,这会儿正是早饭时候,怎么说也得弄些吃食过来吧?

  俞氏催着毛氏去厨房里看看,毛氏才记起四弟媳是不会做事的,莫非到了这城里头来了,也没能学会做吃食,那四弟先前不是说要教她做的么?这小两口的日子是怎么过去的?

  当毛氏进入厨房,就看到于书燕坐在灶火前,厨房里冷冷清清的,一看就是没有开火了,毛氏正要询问,就听到院门响起,于书燕立即起身往外去。

  毛氏随即也跟了出来,却是站在厨房门口张望。

  于书燕开了院门,看到门外的石家兄妹,于书燕连忙向小石头挤眉弄眼,“快过来帮我做早饭,我婆母来了。”

  石梅一听立即反应过来,二话不说便将背箩交给大哥,叫大哥一个人去码头做生意打探,她却跟着于书燕进了院子。

  石梅当真是心灵手巧,进入厨房没多久,很快便传来面香。

  毛氏一路看着,心情很是奇妙,莫非这就是四弟妹请的长工帮忙的?四弟这是在县城里发了财呢?不但租得起这么贵的院子,还能请得起长工了,这是要将四弟妹当小姐养着么?

  待石梅将那肉汤面端上桌,俞氏的肚子早已经咕咕的叫了,闻着这香味儿,当真让人流口水,只是做这面条的少女是谁?老四请的长工?

  “你为何在我老四的院子里。”

  于书燕抢先开口,说出石梅是玉兰村的身份,与她从小一起长大,每天来县城里做些小本生意,就会顺带过来帮她做饭。

  俞氏一听,便问石梅做什么小本生意,石梅也不瞒着,说自己在码头卖烧饼,俞氏一听,见是个小商户,便有些看不起,只是人家无缘无故的给她家老四媳妇做饭,哪有这样的好事。

  可是俞氏逼问不出什么,俞氏怀疑四儿赚的银子多,都被这四儿媳妇给昧下了,自己不会做家务,便叫石家兄妹过来帮忙的,一定是了。

  俞氏越发的气愤,可是吃起肉汤面条来却是不客气,很快便将一碗面给吃完,这一顿还吃得挺饱的,打了个饱嗝后,便开始指责于书燕的浪费,在这城里头住着,不但住着好院子,还要吃上这细面条,平素省着点,能有口粗面条吃便可以了。

  于书燕倒也不反驳,她知道俞氏在气头上,不过她还当真不怕俞氏发火,最好是火越大越好,先让她酿量多一点火气,呆会看到秦楚,非叫他跟自己和离,想到这儿,她的心就舒坦了。

  为此,于书燕毫不掩瞒的让婆媳两人在院里乱逛,甚至连着她和秦楚的起居室都看了个透,看到两人穿的衣裳,以及他们的用具,放在这城里是普通的,可是放在这对婆媳眼中却是极不普通,她们眼中看到的是处处要银子,在桃花村里呆着,吃的都是地里出来的,不知多省。

  看完整个院子,俞氏坐在堂前生闷气,看到于书燕便叫她回房里去,别在眼前碍眼,于书燕见目的达到,于是开心的回房里去了。

  傍晚秦楚归来,刚进院门就被大嫂给拉回了正堂房,秦楚没有在正堂房前看到自家媳妇,心中暗叫不好,许是上次没能回村里头去,他娘便来城里找了。

  “四儿,你跟我说句实话,这租院子的钱,买细面的钱,还有这院里院外的开销,这些银子你是怎么得来的?是不是你抄书得来的?”

  果然问到这上面来了,看着俞氏那含怒的脸,秦楚便觉得头痛,先前还想瞒着媳妇做生意之事,想来他娘会很讨厌商户,生怕挡着他的前程,坏了他的名声,所以秦楚一直不敢向家里人提及此事,眼下却不得不提,不然只会引起更大的误会。

  秦楚自是不能说自家媳妇在码头做一些倒卖的生意,不然这话一说出来,他娘还不说书燕是个奸商,专干这昧良心的生意,可是秦楚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利则如一滩死水,就拿他们读书郎,十年寒窗,不也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虽说他们要为天下的百姓,可是当官首先是自己得了名声,得了权力,然后才开始为了百姓,也可以说是为利。

  秦楚思前想后,想到石家兄弟在码头卖烧饼的事,于是便跟俞氏说自家媳妇跟着一起在码头卖饶饼,虽然同为商户,但好呆这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做下的吃食赚下的银子。

  俞氏一听还是动了气,“什么,她来了县城却做起这商户之事?一个女子,出门抛头露面的成何体统。”

  俞氏这么说着,越发的生气,看着儿子怒其不争,忍不住责备道:“我怎么说来着,先前就叫你别娶这么一位庄户女,如今倒好,她不听你劝,跑去行商了,这是要将咱们秦家的脸给丢尽的。”

  秦楚一听却是劝道:“娘,这世上行商之人何其多,朝中也有商户家世中得状元的,连着皇上也没有说要撤了这商户科举之制,咱们大离本就包容万象的大国,娘何不也能包容一下。”

  “再说正因为书燕的勤快,才租下这小院子,才有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我却可以一心一意的在县学里读书,两面都照应到了,何乐而不为呢?”

  俞氏一听儿子如此向着儿媳妇,忍不住拍了拍胸口,直叹息,“四儿啊,娘怎么教你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千万别被眼前的小利而迷了双眼,也别被于家给拖了后腿,咱们秦家可是名声最好的,岂能给他们糟踏的。”

  第134章 不准做商户

  俞氏叫上儿子,让他在身边坐下,接着劝道:“赶紧跟于氏和离,她爱行商便让她行商,万不能连累了咱们秦家,不就卖点烧饼的小本生意,能赚几个钱,反而落得一个不好的名声。”

  秦楚一听,心情有些不好,他知道母亲一直不喜欢书燕,可是如今劝着他与妻子和离,却是有些过了,于是秦楚起身,说道:“娘,你要说别的事我都能依着娘,但是与媳妇和离一事,我是绝不可能的,书燕一心为了这个家,她也很辛苦,帮着石家兄妹一同去码头卖吃食,也是凭着她的能力,她没有做错,是我对不住她才是,我堂堂七尺男儿却养不了媳妇。”

  俞氏一听,气得脸都白了,指着儿子正要训话,秦楚接着说道:“娘,这个媳妇是我选的,她好不好,我最是清楚,我是不会跟她和离的,还请娘以后不要再这样说,我其他都听娘的,唯此一点不行。”

  秦楚说完向俞氏行了一礼,他便转身出了堂房。

  原本怒火攻心的俞氏看到儿子那冷淡的模样,一时间竟忘记了生气,看着儿子的背影,好半晌都晃不过神来。

  毛氏也是呆住,四弟竟然为了四弟妹跟婆母顶嘴了,四弟妹到底使了什么迷魂汤,当真让人无法理解。

  俞氏半晌方反应过来,问大儿媳妇,“你四弟这是何意?他这是一定要向着那老四媳妇了?”

  毛氏只好点头,心思一转,接着说道:“娘,我瞧四弟很听四弟妹的话,莫非四弟妹当真在码头赚下了不少银子?”

  “不管她赚没赚银子,她也不准做生意的,咱们家是什么人家,岂能做商户,这不是给我四儿拖后腿么?不成,我瞧着我得在这城里多住几日,看看老四媳妇都使了什么手段。”

  当于书燕等到归来的秦楚,却发现他脸上一点怒气也没有,甚至跟往常没有两样,先前不是进入了正堂房么?明明看到婆母脸上有怒气的,怎么转眼出来后,却没有半点怒气了?

  于书燕摸不准秦楚的心思,看着他吃完晚饭洗洗睡了,一夜似乎很平静。

  第二日大清早,秦楚又像往常一样回了县学,于书燕起床,就等着石梅过来做早饭,想来今日婆母也该回村里去了吧。

  于书燕这么想着的时候,就发现厨房里传来香味儿,她下意识的往厨房走去,就见厨房里正在忙活的毛氏,梁上挂的肉早已经被毛氏取下,切成薄薄的片状,便起锅下油翻炒起来。

  瞧着这模样,莫不是婆母想在院里久住。

  毛氏手脚麻利,很快将吃食弄好,三个人在堂房前的八仙桌坐下,各自手头一碗面,中间还炒一碗肉,一碗青菜。

  口中说他们的钱赚得辛苦,吃起来却是专挑好的吃,梁上的肉,分两顿就吃完,家里留下的一些青菜也一并炒完,岂不是呆会还得于书燕上街买菜去?

  于书燕朝俞氏看去一眼,看到她今个儿似乎没有了昨日那般生气的样子,倒有些奇怪了,昨晚秦楚到底跟婆母说了什么,为何婆母转眼又不气了。

  吃过早饭,毛氏将碗筷端去厨房,俞氏便说道:“呆会你就上街买些菜去,你不会买的话就把银子留给你大嫂,让她去,真不会顾家的。”

  于书燕看向俞氏,说道:“娘,你若是看我不顺眼,便让秦楚与我和离,我先前说的话还是作数的,我已经时候准备着,娘就不必再在我面前说什么了,我呆会将银子交给大嫂,让大嫂去买些吃的,你们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我还得跟石家兄妹出门。”

  昨个儿于书燕不说,就等着俞氏有所作为,没想还是没有什么作为,于是她今个儿便直接点明,她知道秦楚的脾气,她提出和离这事儿就别想了,但是秦楚向来听俞氏的话,只要俞氏再坚决一点,一定会能成,只是还没有到这般地步。

  俞氏听了这话,想着眼前这个儿媳妇迟早要将其赶出秦家的门,倒也没必要这会儿跟她置气,反而只会让她家四儿与她离心,所以这几日住在城里,就好好的与四儿修复母子关系,让四儿都听她的,早点从四儿手中拿到和离书。

  正好这会儿石家兄妹从村里头归来,于书燕便借势起身,她先是去厨房,拿了二两银子给毛氏置办伙食,接着才跟石家兄妹出门。

  毛氏拿了二两银子便呆呆地站在厨房,四弟妹出手就是二两银子,当真是豪爽,莫非这码头的烧饼生意如此的好做?或许她也可以叫家中大哥去做做,不就是做饶饼的手艺么?也不是什么难事。

  毛氏这么想着,心思更加动摇,想着大哥自上次差一点被抓丁后便一直呆在家中哪儿也不敢去了,家中父母也因为大兄失而复得,对大哥越发看重,也便由着他。

  家中就老父亲一个夫子赚些微薄的束脩过活,日子过得越发的苦,若是因此给大哥谋了一份出路也是极好的,或许她可以乘着住在县城里的这几日,偷偷打量四弟妹他们是怎么做生意的,转头再回去告诉大哥便更好了。

  于是毛氏打定了主意,她解下围裙,擦干了手,便拿着银子上了街头买吃的去了。

  待毛氏提着竹蓝子回来,俞氏看到那竹篮里的肉和细面,面色微变,叫住毛氏,“老四媳妇给了银子你就这么把银子给花了?买什么肉,还有这细面也可以换成粗面的。”

  俞氏节检惯了,看着毛氏忽然这么大手大脚的买菜就来气,再细想起昨夜儿子的话,她是不信的,老四媳妇卖一个饶饼有这么值钱么?多半是她儿子私下里赚下银子给的钱,这钱指不定还是花她儿子的,她岂能舍得。

  俞氏这么说着,毛氏的脸色微变,连忙答道:“娘,是四弟妹叫我买肉的,娘,既然已经买了,咱们就吃吧,四弟妹说平素他们就是这么吃的,眼下不就是添了两双筷子,没有什么不同。”

  第135章 才子前来拜访

  俞氏一听,又起了怒意,“她果真是这么说的?”

  毛氏点头,四弟妹匆匆给了她银子,哪有时间跟她说买什么,平素在秦家也是毛氏做饭的多,自然都得听她的,何况看着四弟小两口过得还不错,吃得又好,她们来了,不就吃点儿肉,又有什么不妥当的。

  俞氏见毛氏点头,心情更是不好,“买了就算了,瞧着这个败家的媳妇,是不能留了。”

  俞氏转身出院门,打算在这四周逛逛,想到老四不听自己的话与四媳妇和离,心头就堵得慌。

  而于书燕三人出了西院的门,先是让大石头去码头卖烧饼并留意可有生意,而于书燕与石梅两人却是往东城区最热闹的市场走去,她想在东城区的闹市租下铺面做布料生意,正好新买的院子也在东城柳树街。

  而这东城闹市望兴街街头却全是珠宝布庄粮庄等铺子,生意那是好的不得了,于书燕来到这处街头,脸上却露出笑意来,她到时将布庄开设在这儿,生意自是不必说,这儿来来往往的行人非富即贵的家世,倒是比西市好太多了。

  然而当于书燕在街头转了一圈,也没能看到一间铺子出租的,全部都被租满,就算没有租满的,也必定私下里转让,不会在门面上来,若没有这中间的人脉,恐怕连边都摸不到,真不愁租不出的。

  于书燕和石梅站在街头,两人有些郁闷,看来只能去找牙侩问问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