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这可是大户家里的待遇啊,用马车来接人,一般人用喜轿,可是村里人嫁娶习惯用牛车,用马车的却是不曾有,村里人都不曾见过,看着几匹白马在前头开道,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这模样这场景倒像当年秦楚高中之时,他骑着高头大马回来,如此意气风发,整个庾县的百姓都拥护着他,而桃花村成了状元乡,为庾县争了荣耀。

  坐着马车上了官道,出嫁不走小道,得走大路,如此绕了一圈,引来不少人瞩目,终于马车到了秦家院前。

  而秦家院内,俞氏坐在屋里半天没有出来,一身喜气的新衣裳却是半点没动,她身上穿的还是往日的旧衣裳。

  三位媳妇相继进屋,大儿媳妇一脸端庄大气,今个儿穿的衣裳很是得体,看到婆婆面色铁青的坐在桌前不说话,连忙劝道:“娘,四弟中了秀才,又娶了新妇,双喜临门,娘,您得出来主持大局。”

  不说这双喜临门还好,一说起,俞氏就一肚子气,她指着东屋的方向,沉着脸说道:“应知县奖赏的五十两银子,放在庄户人家里一家人能吃上十年,他倒好,一口气全用在这铺张浪费上了。”

  “咱们秦家虽是富户,也经不起他这么败的,他读书买书买笔墨,这么多年费了家中多少银子,他不懂得回报,却一口气全费在这上头,不过是个农家女,又不是娶的知县的女儿,有什么可喜的。”

  俞氏越想越气,屋中三个儿媳妇静静地听着,最得俞氏欢喜的大儿媳妇不说话了,老实巴交的二儿媳妇自然不敢出声,只有初进门才两月的三儿媳妇心里正不平衡呢,当初她入门,秦家弄了辆牛车就将她接回来了,连口轿子都不给。

  又不是嫁到老山村里,这大路都修到了秦家家门口了,如今再看四弟媳坐着四平八稳的马车到了秦家,多风光,多让人羡慕。

  三媳妇史秋英立即上前说道:“娘,四弟这般宠着新妇,进了门,必定改不掉她身上懒惰的习惯,恐怕到时连娘的话也不会听的,若是这样,只会令四弟夹在中间不好做人,若是新妇品行差一点,指不定还会让四弟与娘生了间隙。”

  这正是俞氏的心病,这四儿媳妇她当时初见,就觉得不仅长得漂亮还长得媚,他家四儿可是大才,连他师父也说了将来必定能中状元的,若是他沉迷于这闺房之乐反而会误了一生。

  再说儿子太过于喜欢媳妇,反而会偏颇着媳妇,娶了媳妇忘了娘那是肯定的。

  俞氏抚着额头,只觉得头痛的厉害,大媳妇毛氏却朝史氏看去一眼,责备道:“三弟妹别乱讲话,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

  史氏却是别过脸去,想起自己的婚事那般冷清,再看四弟这婚事,听说知县都派了师爷过来吃酒,他师父年纪大了不曾来,却也是送来了厚礼,有了这两层关系,整个庾县但凡有来头的都跟着过来了,秦家院里坐不下,他们放下礼物讨了杯茶喝便走了。

  看得史氏更是气闷坏了,当初婆婆跟着四弟去的于家,其他人不曾见过新妇,她倒想看看这个新娘子到底长什么模样,为何四弟如此欢喜,非卿不娶,不惜违背婆婆的意思,虽说四弟与婆婆打了个赌,可这中了案首的事是好事,他倒好揪着这个赌不放,还真的不让婆婆插手自己的婚事。

  俞氏此时也越想越气,便叫三个儿媳妇先出去,让大儿媳妇告诉当家的,说她头痛难忍,就不出席了。

  毛氏深觉不妥,如今婆婆正在气头,改日醒个神来必定后悔,于是再次相劝,俞氏却是摆手,“我心意已决,不要再劝我,你们都出去吧。”

  第15章 婆婆故意为难

  三个儿媳妇出去了,俞氏闷闷不乐的坐着。

  外头马车停下,秦楚从高头大马上下来,一脸雍容的站在马车前,大红的喜服衬着他的脸更是俊美如仙。

  此时官道上、村间小道上、田埂上站着的全是这四里八乡的百姓,都是好奇着这新中案首的新娘子是个什么模样。

  于书燕整了整衣裳,从马车里出来,大红盖头下,她看到了秦楚带着薄茧的手,他的手修长好看,可是练字起的茧子却如此之明显。

  于书燕犹豫了一下,将自己的手放在他的掌心,温热的触感立即使她熟悉了起来。

  她从马车上下来时,秦楚忽然一把将她抱住了,吓得她连忙抱紧了他的脖子,喜盖上却传来秦楚愉悦的笑声,也引来周围人的惊呼声,想不到平素清冷的秀才公竟也有如此热情火辣的一面。

  不少姑子都害羞的躲开眼睛,却又要偷偷地张望,个个羡慕的不行。

  好样的秦楚,害她在这么多人面前失态,先前也不说一声,上一世明明是辆牛车,这一世弄什么马车,不过是再一次成婚,于书燕可不怎么期待。

  秦楚居然一直这么抱着她入了秦家的院门,引来不少村民架梯子爬院墙上观看。

  到了喜宴上,秦楚才将她放下。

  接下来是拜天地,可是秦楚却看到母亲居然不在场,而他父亲却是一脸的尴尬,他知道家中父亲一向宠着母亲,都听母亲的,母亲这一次居然没有出场,家里人甚至无人去劝不成?

  秦楚在于书燕耳边小声说道:“燕儿,等我,站着别动。”

  秦楚朝正屋去,宴场上不少人看着这边,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俞氏见儿子进了屋,立即背过身朝里躺着。

  秦楚来到床边圆凳上坐下,一脸关切的看着俞氏,“娘,您哪儿不舒服?”

  俞氏不说话。

  秦楚知道这一次他一意孤行了,但是他没有后悔,这是他上一世欠她的一场婚礼,她一直都说当年就用一辆牛车将她娶进家门了,想起那牛车就不开心,所以这一世他换成最贵的马车。

  “娘,我现在就给您请大夫去,反正人已经入了家门,也跑不掉了,还是我娘亲要紧,这些地方富绅若有怨言,那也由着他们去。”

  秦楚起身就要走,俞氏一听着了急立即翻过身来,“站住。”

  秦楚笑了,他又在床边小凳上坐下。

  俞氏知道自己上了当,可是看着儿子又生不起气来,想着外头这么多人,今日必须得顾全大局。

  秦楚这时倾身上前为俞氏揉着额角,关切的说道:“娘,燕儿很单纯的,以后她必定听你的话,她若是不听话,我就说她,你是我最尊敬的娘亲,没有娘亲就没有我,她应该感激才是。”

  儿子这话说得体贴,俞氏的气消了大半,再想着这儿媳妇都进家门了,她也没有转弯的余地,于是不情不愿的起来。

  “我就说娘最是大度,燕儿就该跟娘学学,她若是不听话,看我怎么教训她去,不过燕儿心思单纯,也明事理,绝不会惹得娘生气的,她一定会代我好好孝顺着爹娘,这样我也好踏实的在县学里温书。”

  俞氏一听,气又消了不少,倒也是,虽然这个儿媳妇配不上她家儿子,但是这庄户家的女儿好拿捏,这懒病她得好好冶冶,非纠正过来不可。

  秦楚连忙扶着俞氏下了床,又亲自将喜气的新衣裳送上,他才转身出门。

  俞氏也不再慢吞吞的,想起儿子新中小三元,这县衙里的师爷都来喝喜酒了,她身为秀才公的母亲,岂有不出现的道理。她不但要出现,还要打扮得极为得体,压得住场面和气势才是。

  俞氏精心的挽了个髻,对着铜镜整了整衣裳,才满意的出来。

  俞氏一出来,在座的宾客都看向她,有人低语道:“这便是秀才公的娘了,听说也是位才女,家中从小开私塾,后来家道中落才嫁到咱们桃花村来的。”

  又有人接话,“难怪秀才公年纪轻轻就中了小三元,原来有这么一位好娘亲,人家秦家也是大善人,家中不过百亩地,却为咱们乡里乡亲做了不少好事来,你瞧瞧隔壁村的刘家,家中良田千亩,咱们去做长工的村里人回来,还在年底拿不到工钱的,更不要说给村里头做好事了。”

  交头接耳的不少,不仅夸这位当家主母好才貌,也夸当家之人好善心,再看去人家四个儿子,个个一表人才,尤其是秀才公,跟那县城里的富公子更要贵气两分,他们桃花村就是好,人杰地灵,秦家都继承了。

  俞氏一路走来,听到不少夸赞,心情好了不少。此时三个儿媳妇看到婆母过来,都恭敬的上前相迎,大媳妇和三媳妇一左一右的扶着俞氏,二媳妇跟在后头,安静的像个鹌鹑一样,很少有人注意到她。

  俞氏来到秦有富身边,秦有富看到孩子他娘过来,松了口气,这个四儿媳妇穿着大红喜服都站了这么久了,人家才入门,秦家也不能就这样对待儿媳妇的。

  俞氏一脸的笑容,待眼神落到四媳妇的大红喜服上,脸色立即收住,理了理毫无折痕的衣裳,坐得端正,就等着一对新人拜天地。

  秦楚站在于书燕身边,伸手握住她的小手,在她耳边低语一声,“久等了,是为夫不好。”

  于书燕却当没有听到,她早就做好了准备等着这个婆婆刁难她,又不是第一次,上一世她坐着牛车过来,婆婆不也不愿意出来,后来也是秦楚进去劝出来的,不过这一世婆婆闹的时间短些,她的腿脚还没有站麻,头顶也没有沉重到压得脖子痛。

  秦楚松开她的手,于是开始拜天地,在场的各位宾客对两人传来祝福,新人拜高堂之时,俞氏更是微微抬起下巴,受了这一拜,夫妻对拜终于礼成,秦楚在所有人的羡慕祝福声中将媳妇带去新房。

  第16章 新婚夜

  于书燕坐在房中,秦楚出去应付各方来客,瞬间安静了,于书燕一把将喜帕揭开,她倒在床上,这么一轮下来她还是挺累的,好在算着时间,秦楚不到半夜不会回来,她可以先睡一会儿。

  而秦楚出来后,果然他的同窗将他相拥入座,轮番敬酒,早已经练出酒量的秦楚自是游刃有余。

  那边俞氏也被村里的妇人围住,都问那四媳妇身段瞧着也不错,站着也斯文,再看这一对新人感情还真是好。

  除了夸俞氏的四媳妇,还有人夸秦家富有,四儿子成亲还用上了马车,这里里外外请的宾客中也是非富即贵,真是羡煞旁人。

  俞氏一听到马车两字就犯头疼,可是被人恭维着,她还得陪着笑,她在村里头向来是一个礼节周全端庄之人,别人夸上了她也一一推辞,跟往常所见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些村里的妇人觉得这俞氏果然是个好交往的,以后可得巴接着来才是,改日人家儿子中了状元,一飞冲天,那可是高攀不起了。

  然而俞氏虽然面上礼貌,人却与村里各妇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让这些人想巴接,又有些无从下手,平素有村里妇人送来的鸡蛋,俞氏都会礼貌的送上回礼,绝不会占村里人半点便宜。

  何况秦家出银子给村里头修沟渠修村道,这都是有目共睹的,村里人都感激着呢。

  终于应付完这些人,喜宴也散场了,天黑下来,秦楚想要乘机回屋找自家媳妇去,俞氏眼尖的将儿子叫住,将他叫去了正堂屋。

  屋里还有其他三个儿子一并坐着,俞氏也没有急着开口,秦楚只好先坐下。

  俞氏慢慢地喝了一口茶,瞧了一眼天色,心想就该晾一晾新媳妇,那可是她的儿子,她难道连自己的儿子还管不住了不成,都是她拉扯大的儿子。

  四个儿子在母亲端庄严肃的气氛下比在和谒的父亲面前还要紧张。

  秦有富在俞氏身边坐下,看向四儿子频频往东屋看,就知道心系着新妇,秦有富想要开口相劝,俞氏便抢先开了口。

  “楚儿啊,你如今已经是生员,什么时候入读县学呢?”

  秦楚一听,恭敬的答道:“娘,我才新婚,跟崔教谕说了,一个月后便去县学。”

  “一个月后?”

  俞氏皱眉,“我瞧着楚儿后个儿就去县学吧,反正也娶了媳妇,来日方长不在此一时。”

  秦楚一听,提醒道:“娘,再过半月就是应知县的秀才宴,到时我还得参加,所以还是在家里呆上一个月再去县学吧。”

  俞氏不喜,果然娶了媳妇就忘了娘,不听她的话了,为了新妇连书都不读了,于是俞氏语重心长的说道:“楚儿啊,你如今虽然中了小三元,可是科举之路才开始,三年后你就得参加乡试,半点时间也不能耽搁,这样吧,参加完秀才宴就去县学吧。”

  秦楚无奈,想想能陪媳妇半个月也是好的,想来利用这半个月的时光搞清楚媳妇是不是失忆,或者还能唤起媳妇的记忆来,他温养了三年的媳妇,终于等到她及笄,还跟她成亲了,不也正是他一心所想的么?

  秦楚想到这儿,于是应下了。

  俞氏一听有点儿高兴,早点将儿子支出去,她早点调教这个懒媳妇。

  说完这事,秦楚要起身,俞氏又叫住他,叫他先别急着走,说说以后这家里的事,秦家在外头来说很是风光,家中田产百亩,可是良田却不及五十亩,一家吃喝不成问题,可是养着一个读书郎,却并没有什么余钱。

  尤其秦家乐善好施,家中实则并没有外头传的富有。

  所以这一次春耕下去的作物,家里请的长工都要好好管束,其他三个儿子没事也别呆在家中,去田地里劳作,可以少请几个长工,实在不行,家中四个儿媳妇,跟村里的妇人是没有什么两样的,照样是能下地的。

  四个儿子一听要让自家媳妇下地,都摇头,大儿子秦安连忙说道:“娘,你知道玉娘的,她爹是秀才,从小到大便不曾干过农活,在家里做些家务倒不成问题。”

  俞氏一听点了点头,大儿媳妇倒是很合她的意,在家里也极为勤快,于是俞氏开口,“这样吧,二儿媳妇和四儿媳妇是庄户出身,她们两人自是能下地干活的,三儿媳妇新入门,商家出身,在家里被娇养了,我还得调教一下。”

  二儿子秦平性格沉闷一些,也不擅言词,虽说想辩解两句,却不敢顶撞了母亲,只好闷着声没说话。

  三儿子秦乐点头,“娘说的有理。”

  秦楚却忽然往桌上一倒,三个哥哥连忙起身,“娘,四弟醉倒了。”

  俞氏一看儿子醉倒了,扬起了唇角,叫大儿子将四儿子扶入新房,其他人也就洗洗睡了。

  新房外起了脚步声,睡得正香的于书燕还流了口水,原本不过是眯一会儿,哪知睡过了头。

  新房的门打开,秦楚半眯着眼睛往屋里看,一眼看到帘子后没有身影,却是有一团红影倒在喜床上,他连忙挡住大哥的视线,像是刚清醒过来,“大哥,新房的门还是我自个儿进吧,大哥先回去休息,想来大嫂也久等了。”

  秦安看到四弟似乎清醒了些,松了口气,可别被人灌倒了错过了洞房花烛夜,好在四弟醒了。

  于是秦安转身出去了,秦楚却顺势将门一关,身姿挺直,一脸的悠闲,哪还有半分醉意,他抬了抬袖口,看向门帘内的人影,睡得可真香,心这么大也没谁了。

  秦楚挑帘进来,欣长的身影站在床边,看到睡得流口水的媳妇,叹了口气,上前将媳妇抱起。

  他在媳妇十二岁那样重生归来,那会儿媳妇还是个孩子,第一次看到他居然不怕他,之后他陪着媳妇长大,看着她长到十五岁了,夜里哭着喊着威胁逼迫也要他送上玉篦做为定情信物,在她及笄后便上门求亲,如今他做到了,可是她却不记得了。

  秦楚将媳妇扶正坐好,捧起她的小脸,吻了吻她的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