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于书燕便叫上石泉,跟着这些人往树林子里去,他们走路的方式很奇怪,进几步又退几步,直到走过树林了,他们才松了口气,接着笑了起来,对于书燕两人很是恭敬。

  到了寨门口,便早已经有人进去通报了,寨子里的三当家从里头出来,一出来就看到了于书燕,于书燕也愣住了,这人不正是先前陪着莫大当家一起将她大哥给征走的么?他当时穿着戎装,看起来就不像是土匪,可惜了。

  对方也认出了于书燕,有些愧疚,笑脸相迎的将两人请进寨子,很快好酒好菜招待着。

  可是于书燕寻了半晌也没有看于英改,便问出了口,到这会儿才知道,原来她哥早在几个月前就跟着莫大当家的下山打劫,然后被人带走了,事后来了一封信,正是说自己投入定北将军门下的事。]

  于书燕一听,心情就不好了,所以她哥还是参军去了?居然投入了定北将军门下了,于书燕吃不下饭了,看着眼前这些热情的人,心里难过极了,好在这一世她大哥没有投入定南将军门下,其次她知道了大哥的下落。

  当那三当家的将信拿出来,于书燕看了后,脸色更加的难看,“他们跟着定北将军去了岭南,岭南是否已经平定?”

  于书燕看向他们,那三当家摇头,“不知道,我们落入山野之中,自是不知朝中事。”

  要知道此事也不是不可能,她回去问问秦楚便知道了,他一定知道朝中的事,只是她大哥还是逃不掉进入岭南的战场,她心中默念,大哥你一定要平平安安的,一定要活着。

  于书燕再没有心思应付他们,那三当家说起那一日的事情,便很是愧疚的道歉,并说了于英改在山寨里的一些事,于书燕听了后,心更塞,她大哥还曾做过土匪抢劫人家。

  她前一世就是在回巴东郡的途中被劫匪给杀了的,她有多恨这此劫匪,可是她哥哥却还曾呆过这儿。

  虽然这些人与前一世杀人不眨眼的劫匪不同,他们都比较善良,也不是什么人都抢,可是终归做这种事便是不对的,出外行商的多不容易,他们说抢就抢走了,要是反抗了呢,是不是也就杀了。

  那三当家的见她脸色不好,便带她去了于英改住过的房间,于书燕看着兄长曾经住过的简陋的起居室,她就内心难过。

  她看到小八仙桌前还有一本书,她上前翻看,没成想在书页里翻出一封信,上面写着于书燕亲启。

  大哥写给她的?却来不及送出来?或者这些人不让他送信出来?

  于书燕坐在桌前,撕开副信封细看,只见里头大哥写下自己不愿意做劫匪,是误入此地,他打算带着大哥一起出山,听妹妹的话投入定北将军门下,他说他打猎练了一身功夫,从小又有神力,理该出去痛荡,而不是守着家乡,跟父亲一样做一个猎户。

  于书燕看到这封信,才真正明白大哥的内心,原来他是这么想的,也正因为她嫁给了秦楚,他才生出这样的心思来,大哥不想拖她的后腿,所以才会想着参军的。

  第199章 又租了间铺子

  刘二郎是引诱了他,也正中了他的下怀,而这莫大当家的将他带走,他就晚了几个月去岭南,这么说来,跟上一世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冥冥中有天定,最后她大哥还是逃不掉要去参军的命运,好在这一世她知道了大哥的下落,不管生死,她都能知道了。

  于书燕将兄长留给她的信,还有桌上的手抄书,她一并带走了,以后想大哥了便打开信,看看他抄的书。

  出了屋子,就看到三当家的人站在廊下,院里没有其他人,他叫住于书燕,说道:“对不住,那日借着定南将军的名头将你哥带走,但是你哥真的讲义气,虽然很讨厌呆在这寨子里,却还是会为了我们出手,他功夫很好,救过我一命,我很感激的。”

  这人看向于书燕,于书燕想起大哥信中所说的,知道他根本就不想做二当家,他想参军,于是她看向他,说道:“大当家和二当家都投入定北将军门下了,阁下可曾想过也去,就带着这些兄弟,去干一番事业,将来名正言顺的光明正大的站在这片土地,荣归故里的感觉必定很好很好吧,为何还要留在这儿抢劫。”

  于书燕的语气温和,她没有指责他们,却很震憾,自从大当家和二当家走了后,他一个苦苦支持着这个寨子,养着这一群兄弟,可是有时他也犹豫了。

  此时他一脸错愕的看着于书燕,说道:“定北将军在哪儿?我要怎么投奔他?”

  “燕北,你记得,一定要投入定北将军的门下,千万别投定南将军的门下,你带着兄弟们往燕北去。”

  说着,于书燕从怀里拿出银票,又将发髻中的首饰一并摘下,除了手腕中秦楚送的手镯外,身上再无一样饰品,她将这些东西全部交到对方手中,说道:“我看得出来,你也想跟着他们一同去,眼下我今日支持你们银票五百两,再加上这些首饰,你们当了,做你们的盘缠,快快往燕北去吧。”

  “如果你真的找到他们,你帮我带上一句话,我同意我大哥参军,我在庾县做了生意,赚了银子,将父母都接到了身边,他们过得很好,不必担心,但是你们都要记住,打仗打不赢就跑,一定要留着性命,我们在家里等着你们。”

  三当家一听,眼眶一热,收下了于书燕的银两,道了声谢,当即就召集了寨里的兄弟,他们一同出发去燕北,投奔定北将军门下。

  于书燕和石泉被寨里的兄弟恭敬的送出了山,三当家叫他们以后不必来了,他们离开了此处,这儿再也无劫匪了。

  于书燕和石泉来到官道上,马车仍然在,许是寨里的兄弟偷偷帮他们守着的,这会儿马儿吃饱饱的,精神抖数。

  于书燕上了马车,石泉赶着车便往回走。

  他们到第二日清晨才进庾县的,城门处,秦楚一人一马站在那儿,风尘仆仆的,瞧着似乎出了一趟远门刚回来。

  石泉看到他,一脸的惊讶,秦楚却是跳上马车,挑帘进来,一双赤红的眼看到于书燕,上前便将她抱入怀中,语气闷闷的说道:“你去了哪儿?为何连石梅都说不清楚,爹娘更是不知道。”

  于书燕不好开口,她大哥一事上,她气秦楚没有帮忙,两世了,秦家人都不出手,最后救下的仍然还是大嫂家中的兄长,她为何要与秦楚说她大哥的事。

  于书燕板着脸不说话,秦楚也不多问了,他紧紧地抱着她,由着石泉赶着马车还有秦楚的座骑入了城。

  回到柳树街的小院,于书燕下马车,秦楚跟在她的身边,见她闷闷不乐,一脸的不高兴,秦楚又不好开口,心想着以后要将自己的看家本领全部教给媳妇儿,再找个时间教媳妇儿马术,出门在外若没有一技之长防身,她一但有危险了怎么办?

  于书燕见秦楚不问了,心情好了一点,想着大哥的事,心里有些担忧,但愿三当家带着兄弟们能平安到达燕北,到时见到她的兄长,将她的话带到,只要大家伙的都平安,就算以后不见,她也有想着有这么一个,在燕北活着。

  秦楚见于书燕心事重重,不上前打扰,却是乘着石泉落单的时候上前逼问,石泉哪是秦楚的对手,于是便什么都说了,石泉还没有他家妹妹有定力。

  秦楚听后,满是惊讶,想不到刘二郎竟然坏了他的事,若是没有将于英改骗走,他便能及时救下大哥,这样话,书燕便不会同他置气,一切也跟着改变。

  一进秦楚将刘二郎给恨上了,当日秦楚便出了一趟门。

  几日后,于书燕正找刘二郎签那铺面的字据时,才知道刘二郎带着一家人离开了庾县,去了哪儿无人知道,连着吴家人也一并离开了,听说离开的前一夜,吴家院里有打斗声,还有人求饶,邻居怀疑是自己听错,毕竟是半夜三更的上了个茅房而已。

  于书燕却是将信将疑,但铺子是胡家的,刘二郎走了,胡家便派了管事的过来,与于书燕签下一年的字据,交了租子,她又得到了一间铺子。

  而且这儿原本就是布庄,她都不必修缮和改变,只是那布料还没有到,她还得遇上了关九后,再与对方说说从京城里带些货来。

  石泉不再跟在于书燕的身边,算着日子,关九快到了,便一直守在码头。

  桃花村秦家院里,一个月过去了,县学明明有休息一日,却在秦楚那日匆匆出门找媳妇去了,媳妇没找到,于是也忘记捎信回家说自个儿不回来。

  当天俞氏叫老大媳妇弄来了好酒好菜的等着,结果人没有回来,叫长工上城里一问,才知道儿子有急事早已经离开了县学,而西市院子那边有人出没,也没有遇上秦楚。

  俞氏气了一夜,这个儿子自从娶了媳妇就将她这个娘给忘的一干二净,如今连月休不回来都不当回事儿了,当真令人痛心,俞氏越想越来火,她觉得多半是这个儿媳妇指使的,不成,得想法子将儿媳妇赶出家门不可。

  第200章 毛家要钱

  第二日俞氏又派大儿子去城里找人,秦安这人老实,赶着牛车入了城,便在县学外等着,到了晌午有看到读书郎进出才上前打探,却得知四弟不在县学,今日告了假。

  秦楚的确告假,却不是留在家中,他找人麻烦去了,要给自己和他家媳妇出气,刘家人和吴家人欺负他媳妇,太过份了。

  秦安赴了个空,回来后却说遇上了弟弟,弟弟道了歉,说下一次月休,一定回来,也是因为昨个儿事情耽搁了。

  俞氏一听,心情好了一点,倒也没有指使人去县城里找人了。

  这日夜里,毛氏从山里下来,就远远地看到自家爹娘往秦家院去,吓了一跳,连忙跑下山,将父母拦住。

  平素她给的银子,都是自己的私房钱,为了让爹娘觉得自己嫁得好,在村里头有面子,她都不曾说过这些是私房钱,全部当婆家给的,可她爹娘当了真,最近要钱的次数越来越多,毛氏心里有些难过。

  “爹,娘,你们怎么来了?”

  “怎么?我们还不能来了?”

  毛学清看着女儿,有些恼火,秦家百亩田地,有的是银子,他们做为亲家,家中有难,过来借点银子怎么了?

  毛氏被父母的话说得不好反驳,只道:“爹的私塾开了,不是收了束脩,银子还不够?”

  “你爹没有教书了,年纪大了,嗓子也不好,耳朵也不好,就在咱们村里又出来一位年青的秀才,对方也开了间私塾,听说人家在县学里还挂着名,考秀才的名次也在前头,很是得村里村外的人喜欢,这些学生都去他那儿了。”

  毛氏一听,脸色大变,看着教了一辈子学生的父亲,有些心疼的说道:“既然这样,那爹就在家先养些时日再说。”

  然而毕氏却道:“你爹这一休息怕是再也没有出头了,我瞧着这样也没什么,亲家家中有银子,咱们借一点儿,改日你大哥做了生意赚了银子就还回来。”

  毛氏一听,心中难受,都是她平素打肿脸来充胖子,只说婆家的好,如今要如何圆了这个谎言。

  毛氏看着父母,说道:“开春秦家捐了一笔春耕的人银子,眼下我婆母手中恐怕也没有银子了。”

  毕氏一听,感觉到不可思议,“秦家有钱捐出去,怎么就没有钱给一点亲家了,我可是把我女儿嫁入了秦家的,他们岂能这么绝情。”

  毕氏语气很不好。

  毛氏没想到父母会这么想,只好看向她爹,她讲不过她娘,她爹还是讲道理的,果然毛学清制止了毕氏的话,“行了,借银子又不是什么体面的事,咱们也是有求于人。”

  毛氏于是说道:“爹,娘,可是大哥的病还没有好?要吃药?”

  毛学清一听,叹了口气,说道:“你大哥的病倒是好转了,可是这该死的还想去码头做生意,他说要跟着人家做生意,做大生意就有银子,可是你大哥体弱,这倒春寒我也怕他经受不住。”

  毛氏一听,心思一转,说道:“爹,如果大哥要去做生意就让他去吧,我瞧着让大哥读书也没有什么出息,他也不是那块料,如果大哥能在生意上赚下银子,将来也同样能养家糊口的。”

  毛学清夫妻听了,心情有些复杂,父子两人读书,皆不能更进一步,尤其是儿子,连个秀才都考不上,不然开间私塾也能糊口。

  于是毛氏劝着两人先回去,银子事她来想办法,过两日,毛氏再回娘家一趟。

  于是夫妻两人被女儿劝了回去。

  毛氏回到秦家院,心情很不平静,先前大哥说看到了四弟妹做生意,或许这一次可以让大哥仔细去注意一下,看看四弟妹到底在哪儿做生意。

  毛氏回了大房的屋里,见家里的男人下地还没有回来。她便朝耳房走去,在柜里翻了翻,将秦安藏着一点碎银子翻出来,当初秦安娶她之时得到了礼钱,藏了二两银子下来。

  那会儿秦安便说将这银子留着,待将来毛氏怀孕后,他再将这些银子私下里买好吃的给她,毛氏一直舍不得花这银子,她一直盼着能怀上孩子,可是现在她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爹娘要银子,如果她不给,指不定闹到秦家来。

  什么书香门第之后,最后不也为了三斗米折腰,她不能让婆母看到她们家狼狈的一面,以后婆母出门,也必定只能带上她。

  毛氏收拾好,将银子揣在怀中,希望秦安不要记得去翻看,等她有银子了,再将二两银子放回去。

  随后过了两日,毛氏提着篮子,上面是猪草,下头却是一小块猪肉,她掌管着秦家买菜的事,落下一点儿猪肉不成问题。

  她疾步回到娘家,竹蓝里的肉交到母亲的手中,毕氏一看,只见一小块肉而已,脸色便有些不好看,“秦家这么有钱,送来的肉却这么小,也当真抠门,舍得捐银子,却舍不得给亲家,我瞧着玉娘,你快快怀上秦安的孩子,再这样下去你在秦家地位不保。”

  毛氏却是没有说话,内心苦笑,她何尝不想怀上孩子,可是她药也喝了,病也看了,身子也养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怎么干过苦力,自从三弟妹怀孕后,她的家务活才开始繁重起来,可是她这么多年都不曾怀上孩子。

  毛氏见母亲还要说着什么,她便从袖里拿出二两银子交到毕氏的手中,毕氏看到银子,面上一喜,笑了,“你婆母倒是个大方人,果然秦家有钱啦,一拿就是二两银子。”

  毛氏没说话,她却是进屋看大哥去。

  毛俊生其实病早已经好了,只是毛家父母认为他没有好,还不让他出门吹风,于是毛俊生在屋里静养,倒是将自己给养胖了不少。

  毛氏看到大哥,便说道:“哥,接下来你有何打算?”

  “小妹来了,哥还是想去码头做生意,反正牛车也置办了,放家中,牛还得被村里人借去耕田,爹娘好面子,在外头都是秦家人买的牛车,村里人就总是拿这话说事,我们又不好拒绝。”

  第201章 买了一批胡参

  毛氏一听,心里有些不舒服,家中买下牛车的事,最好别传到婆母的耳中。

  毛雯玉想了想说道:“哥,你先前说在码头上看到过我四弟妹?”

  毛俊生点头,说道:“我打听到了,你先前不是说那于氏跟一对石家兄弟在码头卖烧饼么?那石家兄妹我倒是常见,这两人长得机灵的很,卖烧饼也不甚在意,眼睛儿就往那往来的客船上看,也不知道他人关寻什么。”

  “后来半夜又留下石泉在那儿等船,我才知道他们背地里干这勾当,正常的商家岂会半夜里船靠岸的,一定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毛氏听了后,心思一动,便说道:“大哥,你明个儿就开始去码头卖烧饼,帮我看着他们,要是再看到于氏,你就跟着他们去看看,看他们在城里是怎么将这些东西卖掉的?有没有开铺子,铺子开在哪儿,这些你都得留意一下。”

  毛俊生一听,立即来了兴致,于是问道:“小妹可是有什么想法?”

  毛氏却是笑了起来,“大哥,如果抓到他们在哪儿做生意,到时我婆母知道后,秦家便有了收入,收回他们的店铺后,我再向婆母开口,跟着一起去城里做生意,一但等我管上了帐,到时必定能落下不少银子,咱们家便也不必愁吃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