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_分节阅读_第270节
小说作者:冰莲清妍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20-02-25 18:45:20

  汪老爷子扫视了一遍厅里坐着的人,目光定在汪景辰身上:“是景辰存给我与你妈的养老钱?”

  汪景辰急忙摇头:“爸,您知道,我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平时都要省着用,哪有多余的钱给您存?”

  厅里就那么几个人,汪老爷子的目光看向曾文芳:“芳丫头,你存的?”

  曾文芳笑道:“外公,那是小叔给我的分红,我们的药膳方子不是在山庄卖得很好吗?小叔给了我分红,我就分了一些给您老,文干给您开了一个账户,每年我都把钱存在您的账户里。

  山庄越开越多,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存给您的钱自然也一年比一年多,如今应该有不少呢。”

  汪老爷子惊讶不已,好半晌才嗔怪地道:“你这丫头,我不是说了这药膳方子传给你研究,把研究好的方子给我用就行了。祖上传下来的药膳方子是皇宫里用的,所用材料太过贵重,这方子在现代,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用。

  如今,你研究出来的方子,却是平民皆可用,成本不贵,效果显著。所以,志光给你分红是应该的,你再给我分钱却是不应该了。”

第四百八十八章 意外分红(2)

  曾文芳认真地道:“外公,哪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就凭外公不把我当外人,把祖上的宝贝传给我一个外人,我也应该孝敬您老人家。”

  “什么外人?如今你可是我的外孙媳妇,都是自己人。”

  陈文干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道:“芳芳,难道你就不能多想一层吗?外公是早预料到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才会把方子传给你。”

  “哈哈,说得有理,哈哈……”

  汪景辰听到外甥说得有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推了推老父亲,道:“爸,您还是去找一找那本存折吧。明天我们就去银行查查,看看您这个一早就看好了的外孙媳妇给了您多大的惊喜。”

  汪老爷子回了房间,捧出一个古色古香的雕花盒子,递给陈文干,道:“外公所有的宝贝都在这里了,你看看哪本是你开的存折吧。”

  盒子很精致,一看就知道有些年代了。陈文干小心地打开盒子,发现盒子里有两本小小的手抄本,其中一本正是之前借给过文芳抄写的药膳方子手册。另外,有一个玉扳指、一个玉佩,再有,就是几本红红的存折。

  他随手翻开一本,仔细辨认,这本是十年前的,里面的数额由小到大,也有不少取钱的记录,一看就知道是小叔存钱的那本。

  还有一本是大舅的名,也是多年前的了,里面的钱只是以百来算,应该是大舅存生活费给外公的折子。

  还有一本,里面干干净净的,还是开户时他随手存的100元。看看开户时间,也对得上。

  他把手里这本递给汪景辰,道:“舅舅,应该是这本。明天是您去看看,还是我去看看?如果这笔钱数目大,干脆就先给表哥在京都买套房子。以后,表哥赚了钱,再把钱存回给外公。”

  汪老爷子点头:“如果阿坚真要到京都发展,必须得先有一套房子。不过,京都的房价这么高,这钱应该不够,另外那本应该也有不少钱,你一并给阿坚带到京都去。”

  汪景辰急忙摇头:“爸,这样不行。这钱是您的,我们可不能动用。”

  汪老爷子道:“这钱对我有何用?我还能把钱带到棺材里去不成?”

  汪景辰迟疑了一下,道:“即使是留给我们的,那也有大哥一份。不能全给坚儿。”

  汪老爷子摇头叹息:“你大哥那份,我已经,唉,这些年你应该知道,你那个大侄子不省事。你大哥没办法,从我这里拿了不少钱。不过,我还是留下了其中的一半,那是给阿坚的,任谁也拿不去。”

  陈文干想了想,道:“舅舅,这样吧,我们明天看看这两张折子一共有多少钱,文芳存钱的一张,我们只取一半,剩下的那半先放着,小叔那张就全拿了。

  大舅那边,你们先别说,他们如果有急用再动这笔钱不迟。我觉得大表哥花钱很厉害,赚钱却不怎么样,如果这钱到了大舅手里,还是会落到大表哥那里。”

  陈文干这还是比较委婉的说法,如果说汪家哪个子孙最为不肖,那就是陈文干大舅的儿子汪志深了。读书不成,大舅便给他在医院找了一个司机的工作。娶了一个媳妇,也是医院的护士。

  如果只是这样,大舅一家子的生活也不会差,令人烦恼的是,陈文干这位大表哥竟然迷上了赌博,不时就去赌场试试手风,输了不少钱,连带着大舅一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汪老爷子帮过几次忙,从陈志光给分红的那本存折里拿出大半,都是拿给大儿子那边还债的。可是,迷上赌博,那就是一个无底洞,拿了再多钱出去,最后还是于事无补。

  大舅也失望了,多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把大表哥一家分出去,说大儿子以后是生是死,都与家里无关。

  “唉,志深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汪老爷子一脸沉痛,眼里有着掩饰不住的悲伤。

  “外公,哪家都会有一两个不肖子孙,您也无需伤心。大表哥多碰几次壁,以后自然就会改掉那毛病了。关键是家里人暂时不要给他依靠,不然,他就会有恃无恐,觉得自己的钱没了,家里人怎么也不会看着他挨穷、挨饿。 ”

  “是啊,以前他每次出事,你大舅就拿钱帮忙,结果,他就是不改。如今,你大舅绝望了,说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上次你阿深求到我这里来,我说‘你都不是我儿子的儿子了,自然也不是我孙子’。后来听你大舅说,他把孩子丢给你大舅妈,两口子把房子卖掉了,如今租房子住呢。”

  “如果真能改,房子卖掉了也不要紧,以后迟早能买回来。如果改不了,那就让他这样过着吧。外公,如果大表哥还不改,又惹下什么事,您让大舅给我打电话,我来处理。”

  “你来处理?你远在京都,怎么处理?”

  “外公,我自有办法处理。你忘了我有武艺在身吗?到时候,我不但要把大表哥痛打一顿,还会让那些借钱给他赌博的赌徒们再也不敢借钱给大表哥。大表哥借钱无门,又被我痛打,自然也就不敢再赌了。”

  “呵呵,你说得轻巧,不过,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那是当然,我觉得大表哥就是欠揍。他是汪家的长孙,一家人捧着,所以才会养成这样的性子。历来都是棍棒之下出孝子,你们不打他,所以就这样啦。”

  “你与阿坚又何曾挨过打?龙生八子,个个不一,他是受不得苦,又心性不定。唉,算了,不说他了。其实,那本存折有多少钱,文芳心里有数,你们就直接说说那里有多少好了。”

  曾文芳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遍,想了想,道:“我记得第一年,我存了两万;第二年是五万;第三年,就是去年,存了有十万,今年还没存,应该不少于十万。”

  “这么多?”

  “不会吧?”

  “那算起来不是有几十万?”

  众人皆惊,特别是汪景辰,他就领着一份死工资,即使如今成了青山医院的院长,年薪也不过上万元。可是,就那么一张药膳方子,如今就分了二十多万元,能不让他惊讶吗?

  “嗯,外公,这是志光小叔给我分红的三分之一。因为除了药膳分红,我也投了些钱,志光小叔还给了我一成技术管理股。”

  汪老爷子长叹一声:“你这丫头也太实成了,真要给我钱,也用不着这么多,每年几千元都已经太多了。”

  “外公,我估计芳芳是把药膳那份全记在您这儿了。我记得小叔说几家山庄文芳都有三成股份,一成是她的管理技术入股,一成是药膳方子入股,一成是资金入股。如果芳芳给您存了三分之一,那么这里面的药膳入股,就全给您了。”

  陈文干自然知道自家媳妇是个大气的人,估计药膳那份分红全给外公了。既然如此,他就把话说明白了,免得以后舅舅、舅妈、表哥他们起争议。

  汪老爷子着急道:“芳丫头,你这样可不行。这药膳是你的心血,怎么能把功劳全给我呢。”

  “外公,这是汪家祖上传下来的,我可不敢居功。再说,入股山庄只是我其中一桩生意,我还做着其他生意呢,不差这点钱。”

  “可是,该你的就是你的,外公日子也过得去,怎么能占你便宜呢。”

  陈文干偷偷瞥了一眼站在门外的舅妈,拉着汪老爷子的手,笑道:“外公,你就别计较这些了,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芳芳是您外孙媳妇,她给您的,您就当是孝顺您的,您就收着呗。”

  汪老爷子摇头苦笑:“唉,这不成了外公占你们小辈的便宜吗?”

  曾文芳笑道:“外公,您教我认草药,教我把脉,又传我药膳方子,怎么说也是我占了外公便宜。”

  汪老爷子道:“外公知道你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不然,我也不会教你医术,更不会传你药膳方子。如今,我也算是求仁得仁,得了好报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医术传承

  陈文干握住曾文芳的小手,想起汪志坚与沈琅一起去京都人民医院医治病人的事情,也不由感慨:“可不是嘛,生活就是这样。无意中做下了一件善事,若干年后可能会有大收获。外公记得那年,文芳说服表哥去京都给一位病人治病吗?”

  汪老爷子想了想,才道:“好像有些印象,那时候,你表哥还在医学院读书,就说去京都给一位病人治病,我还不太同意。不过,后来他很坚持,我想着他学医也有些年头了,最后才答应让他去。”

  陈文干笑道:“外公,就是那一次,表哥认识了沈琅小叔,就是芳芳的亲叔叔。还有,表哥治好了一位老将军的胃病,人家对他感激不尽。以后,表哥去了京都,他们肯定会关照表哥的。”

  汪老爷子不同意这一说法:“干儿啊,我们帮别人,并不是要别人回报。你表哥也如此,你让他千万不要挟恩图报。”

  “外公,这道理我懂,我表哥也懂。不过,就如文芳,她受了您的恩,您是不求回报了,可是,她却一定要回报您。战爷爷一家子,也是感恩图报之人。”

  汪老爷子抚着花白胡子,乐呵呵地点头:“嗯,说得也是。我们做医生的,赚不了多少钱,但收到的回馈却是不少的。从我们家鸡蛋不断,也可以看出来。”

  曾文芳道:“嗯嗯,那是青山镇百姓对外公的回报。”

  汪景辰嘿嘿笑:“嘿嘿,爸,您开门诊比我在医院上班强。我们治好了人能得一声谢就不错了。”

  汪老爷子严肃地道:“医院收费贵,老百姓没生重病哪里会去住院?既然都住院了,哪里还有余钱买礼物送你们?唉,如今即使百姓的生活好转,大多数百姓还是生不起病、住不起院啊!”

  曾文芳想起后世的医疗政策,干部有医疗保险,农民有合作医疗。老百姓生病住院,能报销六七十,这样的医疗政策,非常得民心。

  再说,后来国家领导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农村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农村的环境也越来越美丽。大城市的那些有钱人,还不时会到农村小住一段时间呢。

  因此,就安慰汪老爷子道:“外公,如今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实行了医院保险制度。以后,我们国家也会实行这样的政策。到时候,普通百姓看病也能报销,也就不怕没钱住院了。”

  “真的吗?”汪老爷子与汪景辰都惊喜地问。

  曾文芳点头:“嗯,国家领导人自是会借鉴别国好的政策,如今,只有国家干部才能享受公费医疗。普通老百姓治病没有保障,如果家里有个人生一场大病,日子都很难过下去了。如果有了医疗保险,生病住院,可以报销60%以上,那百姓好歹还能看得起病。”

  汪景辰却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那这样一来,门诊这边不是就没有生意了?”

  曾文芳摇头:“小病大家自然还是会选择来门诊,一则报销也不是全额,二来,报销应该会设置起点。比如,住院花费一千元以内,不给办理报销手续。要一千元后面的医疗费,才能报销。如果这样的话,老百姓生个小病小痛的,也不愿意去医院。”

  汪景辰点头:“嗯,这样也算合理。不然,随便一点儿感冒发烧的就去医院,医院也忙不过来。”

  陈文干想起一事,问汪景辰:“舅舅,外公年岁也大了,如今表哥不可能回来接手这个门诊。您与大舅、舅妈又有工作,不能顾及这个门诊,以后你们有什么打算?”

  汪景辰道:“唉,我也在为难呢。如今店里虽然请了一个医生,但毕竟人家不是自己人,以后,说不定他会自己开门诊。倒是你青姑,一直在跟你爷爷学。去年她去参加赤脚医生考试,已经拿到了从医资格证。只是,你外公还是不放心她给病人看病,说还要再带她几年。”

  陈文干转向汪老爷子,道:“外公,那你让青姑去卫校进修半年一年的,回来就能接您的班了。你都八十多了,可不能一直带着她。明年或后年,我与表哥就把您与外婆带到京都去享福。”

  汪老爷子眉头紧皱,苦笑道:“是啊,我早就让你青姑去系统学习了。可是,她家里走不开,她公公身体不好,婆婆又不经事。你青姑父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打工,她那个家不得全靠着你青姑支撑啊。唉,你那些堂表哥堂表姐,没有一个肯学医,我都担心,待我百年之后,这个门诊会开不下去了。”

  曾文芳安慰老爷子:“外公,医学传承不是看形式,而是要看内涵。如两个舅舅,还有阿坚表哥,还有我,可都是传承了汪家医术。即使这个门诊不再开了,也不能说我们汪家没有弟子传承了吧?”

  陈文干看了一眼媳妇,眼里满是赞赏。自家这个媳妇多聪明啊,总是能从别人一句两句话中,就知道人家心里想了什么。外公迟迟不肯放下门诊,不就是因为觉得这个门诊是汪家医术的象征吗?

  他也对汪老爷子道:“外公,我觉得芳芳说得对。您看京都汪家,有人学医,有人学文,有人学做生意。我觉得,汪家医术的传承确实不是看门诊有没有开,而是看咱们汪家人有没有学到您的本事。”

  其实,汪老爷子从去年开始确实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他也想休息,可是,又丢不下来找他的病人。他也想尽快把堂叔的小女儿阿青教出来,可是,阿青偏偏家里事务多,学东西也有些毛躁。他实在是放心不下让她单独开这个门诊。

  汪老爷子沉吟半晌,道:“那我找你青姑聊一聊,如果她能下定决心去进修,那这个门诊我就还帮着守一年。如果她下不了决心,我也不能就这样把门诊交到她手里。那到时候,就让她到别的门诊打工,我就把门诊收了。”

  汪景辰笑着问:“爸爸真的舍得?”

  汪老爷子白了他一眼,道:“不舍得又怎么样?有时让你们周末的时候来帮帮我,你们都抽不出时间。门诊打开了门,就得接病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每天来的病人确实太多,我又不能厚此薄彼。天天这样折腾,我确实受不了。”

  汪景辰不好意思地道:“爸,我一周得上五天半的班,好不容易才能休息一天半天的,你又让我来这里帮忙。再说,我也得交朋接友,与朋友聊聊天、聚聚餐,打打牌。文芳刚才不是对那个学生说了吗?读书要劳逸结合,我们医生也一样,也得工作、生活、娱乐三不误。”

  汪老爷子轻哼一声,道:“哼,我还不知道你?你就是懒,加上本来就不想我继续开门诊,当然不愿意回来帮忙了。”

  陈文干笑道:“外公,舅舅管着一家医院已经够辛苦了,确实不能再利用休息时间回诊所工作。我看啊,您就按我刚才说的办法去做,如果青姑总是下不了决心,静不下心来学习工作,那她就是打工的命,您也用不着遗憾。毕竟,一个不合格的医生出来开门诊,您也不会放心。”

  “好,医术传承是很严肃的事,不能因为你青姑情况特殊,我就对她特殊。记得你表哥读初中那会儿,学的东西就能独当一面了。可是,我还是希望他去学一些当代的、先进的医学知识。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得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再说,如果你青姑能学到有你表哥初中那会和一半的医术,那我也就放心些了。可是,唉……”

  老爷子的言下之意谁都听得明白,那个阿青到了如今,所学到的医学知识还比不起汪志坚读初中时的一半。如果这样,也怪不得汪老爷子不愿意把门交到她手里了。

  汪景辰也道:“爸,你不用担心阿青找不到工作。如果门诊不开了,她到医院去当个护士或医生助理,还是绰绰有余的。”

  汪老爷子长叹一声,道:“好,那我再考虑考虑吧。”

第四百九十章 食髓知味

  饭后,大家聊了约有一个时辰,汪景辰夫妻就回医院了。汪老爷子夫妻也洗澡睡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5页  当前第2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0/4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