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_分节阅读_第412节
小说作者:冰莲清妍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20-02-25 18:45:20

  “领导?”省委书记口里的领导,自然不是普通人,坐在厅里的几人都竖起了耳朵。

  “你们暂时也不要同别人说,如今不是要提拔青年女干部吗?领导看中了文芳,想把她从通讯社调入市政府。凭着文芳的才能,她在仕途上说不定走得比我还要远。”

  “啊,不会吧?我姐在通讯社工作的时间还不长呢!”

  “没想到我这侄女还真入了领导的眼,开始我就劝她直接调入丹琼市政府,她还不愿意。”

  “不会吧?沈家不是不能从政从军吗?”

  三个人反应不一,不过,从谢国才嘴里得出的信息怎么可能有假呢?

  谢国才拍拍曾文峰的肩膀,笑道:“你姐虽然在通讯社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她写的稿件、做的事情比起一些在通讯呆了十年的人还要多,所以,工作时间长短并不是问题。”

  然后,他又转身朝沈琅道:“阿琅,你也想错了,如果文芳开始就进入市政府工作,不一定有这个效果。她在东湖市政府时只是个副主任科员,来了通讯社,才提了科长。这次等她回来,估计又得再升一个级别。而调入市政府时,又会升一个级别,你想想,那是什么概念?”

  沈琅挠了挠后脑勺,觉得自己确实没有考虑到这方面情况。

  最后,谢国才对谢丹丹道:“还有丹丹,你出国两年,回国之后又忙于工作,很少闲下来听八卦。你呀,对京都的事情太不了解了。你不知道,沈家与王家的误会已经解开了。

  你王奶奶之前留下的遗言是如果得到了王家人的谅解,不从军不从政的话就当她没有说过。所以,沈家子孙以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存在不能从军、不能从政的说法。”

  谢国才把三人的疑惑都解开了,不过,沈琅还是疑惑不解:“领导只能从文芳的专访、文章里了解她。我还是不明白,她怎么就入了领导的眼呢?”

  谢国才摇头:“你呀,怎么会这样想?东湖的市委书记张惠民对你家侄女赞赏有加,记得我上次只是想帮文芳请个假,就听他在电话里夸文芳夸了足有半个时辰。

  你说领导若要向他了解文芳的情况,他还不把文芳夸到天上去呀。还有,文芳结婚那会儿,带着那么多重量级的老人一起去青山镇,文芳提出的策划方案,特别是发展青山古镇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链的策划案,你以为这个策划案会没有到领导手里?

  还有你们家与王家的事情,文芳那个顶头上司肖庸,可是领导看好的金融奇才,肖庸与你那个表侄子王明远是同学,领导对肖庸下达了任务,让他务必说服王家人,让他们回国投资,从而带动其他外商来我们丹琼投资。

  你也知道,王家对你们家很失望,不只是以前的事情,还对你们家里没有优秀的、拿得出手的经商人才感到失望。他们眼看着娴姨的嫁妆被你们折腾得差不多了,心里也着急。可是,毕竟那些已经给了你们,你们是败落还是振兴,还得靠你们自己。

  肖庸得知文芳是沈家人,调查了她,并把她所有的资料寄给了王家人。这才有王明远回国看一看的事情发生,在M国巧遇陈文干,纯粹是个意外。因为,他们那一行本来就计划回国,陈文干的才华更加坚定了他们回国投资的决心罢了。

  不然,你以为他们会这么快便下了决定,与你们一起合作开医药公司、沈佳时代广场,甚至想把时代广场开遍整个丹琼?”

  “啊,这事我们确实不知道,文芳也没有说呀。”

  “文芳也不知道,肖庸是得了国家领导的命令,不过,调查一个下属,毕竟不怎么好,他肯定没敢同文芳说。你再想一想,关于文芳的这些资料,会不会有一份在领导的办公桌上呢?”

  沈琅摸了摸脑袋,咧嘴而笑:“被你这样一说,我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第七百四十五章 再见钟情

  曾文峰与谢丹丹在旁边听了,不由相视一笑。

  谢丹丹只见过曾文芳一次,但听过她的大名、读过她的文章。

  她与堂姐谢云云都与程子晴交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能在不经意间觉察出程子晴对曾文芳的敌意,虽然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程子晴比她要大上两岁,可是,她读书早,懂事也早。女孩子对有仙女气质的大姐姐有一种天然的好感,而程子晴就是她少女时代的偶像。

  所以,觉察出程子晴不喜欢曾文芳之时,她先下了个定论:程子晴不喜欢的人,定然不是好人。

  可是,后来,她看过不少曾文芳写的文章。觉得曾文芳写的文章很大气,很有见地,文采质朴又风趣。她又觉得能写出这样文章来的人,应该不是坏人。

  她从国外回来之后工作很忙,与以前常在一起的好友很少相聚,并不知道程子晴与曾文芳之间有什么纠结。所以,别的朋友怎么看曾文芳,她也不太清楚,朋友之间很少交流对其人其事的看法。

  直到叔叔把她与曾文峰牵扯在一起,谢丹丹才重新认识曾文峰的亲人。特别是听到叔叔对曾文芳的评价,听到国家领导对曾文芳的安排,她脸上不显,心里却翻腾着波澜。

  没想到曾文芳是这么优秀的一个人,程子晴不喜欢曾文芳,是因为嫉妒吗?

  果然,女子嫉妒起来都是没有理性的。谢丹丹心里思量着,所闻不如所见,仅所见还不够,还得了解全面,不能只依靠直觉。

  当然,有时候,第六感觉也很准确。比如,第一次见到曾文峰时,她就觉得这是一位能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好青年。

  从南方回来后,谢丹丹曾多次不经意地想起他,在那个美好的早晨,遇到的那个充满阳光的小伙子。

  这个小伙子看到了她难堪的一面,却能坦然地与她谈笑风生。这个小伙子带着她沿着山庄四周走了一圈,这个小伙子向她介绍山庄的风景、这个山谷里每个季节种的不同农作物。这个小伙子还向她介绍南方的风俗、南方的气候、南方的名胜、南方的佳肴。

  想起这些,她就会想:这个年轻人不但长得好看,还特别热爱生活,即使做着一份普通的服务员工作,却也热爱这份工作,喜欢这里的一切,真正把山庄当成家。

  她想,如果这个男孩在京都,她可能会与他成为朋友,闲暇之时,可以约在一起喝喝茶、谈谈天、爬爬山、散散步。

  如今再想起这些,她不由哑然失笑。这个年轻人哪里是一位普通的服务员呢?只不过人家从小在农村长大,有着农村汉子的质朴。可是,人家又有过硬的学识、良好的修养,相处起来才会那样自然、那样舒服。

  还有,那个山庄是他姐夫家的产业,而他也即将拥有自己的山庄。

  曾文峰也对这位姑娘很有好感,谢丹丹长得漂亮是一回事,男人对漂亮的女人会有一种天然的好感。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谢丹丹不是随便的人。他从小生活在农村,也去山上砍过柴,找个草丛脱衣服、换衣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农村人哪有这么多讲究?在稻田上到处是人,干活热了,只穿一件里衣的人大有人在。

  何况,这位姑娘穿着那么厚的高领毛衣,从酒店走到半山腰上,肯定得出汗。人家找了个草丛换衣服,如果他没有好奇地走过去看,人家也不会这般尴尬。应该是他太唐突了,而不是这姑娘太随便。

  不过,那位姑娘的里衣实在太薄了,他一眼就看到了那耸立的双峰。这还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这么明显看到姑娘的那一处呢。等这姑娘穿上了那件长风衣,扣好了扣子,他又想:穿上大衣,看着高挑苗条还有点显瘦的姑娘,怎么脱去外套,那里会那么丰满呢?

  当天晚上,他辗转反侧一直难以入睡,那张明丽漂亮的小脸、那截白皙嫩滑的脖颈、那高挺的双峰,总会在他的脑海里晃,晃得他脸红心跳。

  沈琅与谢国才观察两人的神情,知道这事有谱,不由会心一笑。

  谢国才想起刚才所说的事,又对曾文峰与谢丹丹道:“我刚才同你们说的事十有八九能定下来,所以文峰以后的担子会很重。因为领导要考察文芳,自然会交给她比较多、比较重的任务,家里的事你们就少让她操心。

  丹丹也得知道这事,不要只顾着儿女情长、花前月下,要体谅文峰的工作性质,周末的时候多帮帮他。”

  “叔叔?”谢丹丹羞红了一张俏脸,这是自家亲叔叔吗?这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就这样取笑她好吗?

  沈琅捂嘴偷笑,示意自家的傻侄儿说句什么。

  曾文峰用手捂嘴,轻咳一声,说:“谢叔叔,您放心吧。我会抽时间陪丹丹的,工作再忙,我也不会委屈了她。”

  “好,好,你们心里有数就好。”

  谢国才哈哈大笑,拍着曾文峰的肩膀,能做成这桩亲事,他心里无比舒畅。他认识了解曾文芳之后,心里着实遗憾得很,觉得这样漂亮又有才华的姑娘,谢家没能抢到太可惜了。嘿嘿,现在,侄媳妇没抢到,却抢到了一个侄女婿,也足够他开心了。

  两家长辈有意撮合,他们又看对了眼,这桩亲事其实已是板上钉钉,很快就能成。只是,曾文峰家里最重要的母亲与姐姐都不在家,他不敢立即应下婚事,只说两人先处对象,等母亲与姐姐回来看过了,才能正式定下来。

  谢丹丹从叔叔那里知道了沈家的许多事情,特别是文峰姐弟的事情,自然知道母亲与姐姐在文峰心目中的地位。她也不急,说就当朋友先处着,如果两家人没有意见,他们再当男女朋友处一段时间。都觉得合适的话,再说结婚的事。即使最后这事不成也没有关系,只能说明她还不够好。

  曾文峰很感动,不过,他有预感母亲与姐姐肯定会喜欢这位姑娘,他的第六感觉一向准确。

  果然,王娟英一行人回来后,听说了这事,就迫不及待地要见谢丹丹,看到这个明媚又落落大方的姑娘,打心底里喜欢。曾文芳见过她一次,虽然当时谢丹丹是跟在程子晴的身边,可是,她并没有因此就低看她。

  因为程子晴毕竟只是有些小心眼,并不是特别坏的姑娘。即使是在上一世,也只能说她性格脆弱、受不住挫折,容易自暴自弃。这一世没有了那些糟心事,程子晴在众人眼里可是一个好姑娘,与她在一起玩的女孩都比较懂事乖巧。

  另外,弟弟已经跟她说了谢丹丹的不少事,也说了在客家山庄第一次碰见那次。曾文芳觉得弟弟成熟了不少,看人的眼光也高了。

  两人对这桩亲事都没有意见,谢丹丹与曾文峰的亲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不过,两家人也没有急着为他们办婚礼。一是因为沈泽铭这个长孙的亲事才定下来,他与林静云的婚礼还没有办,沈家老二的亲事自然得往后推。二是曾文峰与谢丹丹的年纪还不大,他们也想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推迟一些日子办婚礼会更好一些。

  两家都比较低调,并没有大肆宣扬他们有意结亲。加上两人的工作都忙,有时一个月也只见一两次面,吃一两餐饭而已。这也是一年后,程子晴在云阁遇到他们在一起时,那么吃惊的原因。

第七百四十六章 考察

  谢丹丹与曾文峰相处得很愉快,感情与日俱增。只等曾文芳一行人回京都,见过了,征得她们同意了,这桩亲事就能提上日程了。

  对谢丹丹的这桩亲事,谢家长辈中男的自是更有眼光,都没有异议。就是几个妯娌,除了谢国手的妻子徐芳之外,其他几个都有些不以为然。

  比如,谢丹丹的母亲萧晴慧,开始就不太同意这门亲事。萧晴慧是兰陵萧氏之女,据说曾祖父是萧望之的第几十世孙,后来,祖父来京都任职,才携家带口来了京都落居。

  如今,外人已经很少去纠结萧氏家族之前的辉煌,可是,身为萧家子嗣,这种存于骨子里的贵族思想,依然存于他们的思想观念中。谢国才回家说起亲事时,只是说沈琅的亲侄子,如果是沈家,萧晴慧自然没有异议。

  只是后来,萧晴慧得知女儿的对象虽然是沈家孙子,却不是从小在沈家长大的沈泽铭,而是刚回到沈家没几年的沈文峰时,心里又生气又郁闷,直责怪小叔子不应该这么草率。

  谢国才的妻子徐芳劝慰她:“二嫂,你不必担心,我认识文峰的姐姐文芳,还有文芳的丈夫陈文干。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两人的气度都不输京都的大家公子与大家闺秀。由此可以推断,文峰定然也是一位优秀青年。英雄不问出处,你又何必揪着这些呢?”

  萧晴慧摇头叹息:“他们姐弟三人的修养,我倒是不担心。毕竟读了大学,来京都也好几年了,学不到神似,总能得个形似,不至于在人前失面子。我担心的是丹丹的那对未来的公公婆婆,在农村待了半辈子,许多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阿芳啊,你要知道,女子嫁入夫家,前半生与丈夫的相处时间还比不上与公公婆婆的相处时间。如今文峰正是创业之时,他哪有多少时间陪着丹丹?丹丹嫁去沈家,每天面对的不是公公婆婆还能有谁?丹丹是谢家女,我敢说,在这京都论品德修养,还没有哪一家能与我们谢家相提并论。

  你说丹丹能看得习惯那对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夫妻吗?看不习惯就会产生抵抗情绪,举止言谈之间自然会有些流露。阿芳,我是担心丹丹久了难与忍受这一点,弄得家庭不和,最后导致夫妻不睦。如果真是这样,哪里还有幸福可言啊!

  还不如趁对方的母亲与姐姐还没有回京都,他们俩的亲事还没有正式定下来,找个理由让他们分手。”

  徐芳对她这位二嫂的学识与修养,还有远见都很佩服。开始她还以为二嫂是看不上曾文峰,如今才知道二嫂是担心丹丹以后难以同未来的公公婆婆相处。

  也是,在恋爱时期,长辈们对儿女的对象都是客客气气的,看不出他们的真正修养。再说,原本南北的生活习惯就有诸多的不同,特别是饮食习惯。如果到时候真的生出那么多矛盾来,侄女婚姻不幸,二嫂定会抱怨他们夫妻。

  徐芳担心之余,便把这事与谢国才说了,谢国才气她们无事生非:“你们休要再提这事,你们以为人家沈家非我们谢家女不可?我也是占了与沈琅从小一起长大的便宜,不然,你以为文峰能落到我们丹丹手里?

  你们也不去外面打听打听,如今,沈家正在建的云峰山庄、青山医药公司、沈佳时代广场,无一不是文峰姐弟弄出来的。别人不知道,我在南方任职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文峰姐弟的能量吗?

  沈家有了从南方回来的姐弟三人,又有王家回归丹琼,与沈家握手言和一事。你以为如今的沈家,还是以前人们眼里没落的书香世家?错了,沈家已经崛起,沈家未来的发展不可估量。你们不看外面的世界,不往远看,只是看着脚指头过日子,真是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

  徐芳被丈夫这么一顿指责,很是无奈,她摇头道:“国才,你误会我们了。二嫂担心的不是文峰姐弟,而是担心文峰的父母。他们毕竟在农村生活了半辈子,见识少、不良习惯多。二嫂担心丹丹与他们相处多了,会流露出对他们的不屑,从而影响夫妻感情。二嫂考虑问题向来长远,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隐患。”

  谢国才冷笑两声,道:“我看是她骨子里的贵族思想在作祟,如今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哪分什么贵贱?她的这种思想早晚害死人。你们担心这担心那的,不如担心文芳母女从东北回到京都,是否能看上我们丹丹。

  我听沈琅说,文峰最听他姐姐的话,如果文芳不同意这桩亲事,那文峰再喜欢丹丹,也无济于事。在南方追求文峰的姑娘多着呢,但是,文芳说过了,让文峰在京都找对象,文峰就全拒绝了。”

  “如果我是文芳,也会让弟弟在京都找对象,他们家原本就是从南方来的,要更好地融入京都,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京都的大家族联姻。这无论是对事业的发展,还是人脉的拓展都有好处,对后代也好。”

  “所以就说呀,人家本就有意在京都找对象,只不过这两年,文峰忙青山古镇的事,还要接手管理文芳在南方创下的产业,没有更多的时间留在京都。不然,像文峰那样的青年才俊,早被人抢走了,哪里还能轮到刚从国外回来的丹丹?”

  徐芳想了想,觉得也是,想当初陈文干刚来京都,不也是因为锋芒毕露,还在读大学时就入了京都贵妇的眼吗?孙家闺女看上了,程家闺女也看上了,听说钟老爷子也有意于陈文干,盼着陈文干能看上他家孙女。

  谢国才又道:“想通了吧?你们也不想想,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妇的父母,即使出自农村,又能差到哪里去?何况,沈二哥如今一直跟着沈老爷子读书学习,沈老爷子可是当年京都的四大才子之一,他的才华你还信不过吗?在他的调教下,沈二哥的修养还会差?”

  徐芳与萧晴慧自然不知道这一茬,一是因为徐芳这几年生活在南方,对京都的事情了解不多,而萧晴慧又是大学教授,平时也少与战兰那个类型的贵妇相处。所以,对沈家那边的事情大多是道听途说的。

  徐芳松了一口气,不过想起婆媳关系才是历来最为难处的,又提起了心:“那文峰的母亲呢?她一个农村妇女,在京都生活可会被人看不起?别人看不起她,连带着便会看不起丹丹,到时候,丹丹也会痛苦。”

  谢国才只与王娟英见过一次,就是文芳结婚那次。在青山镇那会儿,因为人太多,只在寨下村家里吃过一次饭。他只知道那顿饭众人吃得赞不绝口,纷纷夸赞沈家二儿媳妇贤慧,沈老爷子有福气。

  谢国才轻叹一声,道:“听沈琅说,文芳与她母亲很快就会回来了。你不如回京都一趟,想办法在她们回来之前,先让二嫂想办法了解文峰的母亲。打听清楚了,我再来安排两家人正式见面。”

  徐芳点头:“原该如此,我知道你是为丹丹好,可是,二嫂心里过不去的话,以后丹丹不幸福,她只会责怪我们。做媒之事就是这么麻烦,所以,我向来不愿意为年轻人牵线。”

  谢国才道:“唉,我是遗憾我们谢家没能把文芳娶回来,想要弥补这个遗憾。后来,我发现文峰也很优秀,只是之前,他的光芒被他姐姐遮挡住了,大家还没发现。到时候,他的光芒绽放,我们又不在京都,未必能抢赢他们啊!”

  徐芳嗔道:“你呀,还以为以前科举考试,京都女人哄抢状元女婿啊。”

  谢国才却不以为然:“呵呵,哪个年代都有这种情形,谁家不盼着自家闺女嫁一个青年才俊?何况还是家世品貌俱佳的青年才俊?二嫂整日里与学生相处,品性方面我不敢质疑,可是,见识方面却是狭窄了些。”

  徐芳可不同意这个观点:“二嫂可是京都师范学院的颇有名气的教授,你怎么能这么说她?我觉得她想事情比起我要长远得多,她可是我的偶像,你可不能说她的坏话。”

  谢国才呵呵笑:“我知道了,不能批评你的偶像。那你快点回去带着你的偶像好好地了解一番,看看我们看中的青年才俊的母亲能否入得你偶像的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5页  当前第4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2/4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