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祭无忘告乃翁_分节阅读_第111节
小说作者:芒鞋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72 KB   上传时间:2020-05-11 20:53:12

  是了,会试四场考试考题不算杂,与其分心学其他,不如把自己擅长的功课做到极致好,谭振兴皱眉,“那又是为何呢?”

  “不清楚,明日去码头扛麻袋问问吧。”

  会试结束,京里歌舞升平,码头偶有乘船归家的读书人,谭振学会上前聊两句,但读书人多讳莫如深,不肯多聊,最后还是从乞讨者嘴里听来的。

  “你问他们作甚,江南读书人地位高,他若和你说实话不是给自己惹麻烦吗,别看我整天蹲在路边乞讨,小道消息我知道得不少。”

  江南到京城有水路,很多读书人都是坐船来京的,刚下船乞丐们就会扑过去行乞,有意无意听了不少事。

  也是熟人才和谭振学说,“江南书香世家的子弟进京时身边都跟着书童杂工,和我们想的书童杂工不同,人家的书童杂工乃家世清白的读书人,跟在他们身边是为学习...”乞丐说起江南名门世家子弟身边的书童杂工就格外来精神,有的人家穷,又想读书,为了谋个出路,给读书人做书童杂工是最好的,读书人的书他们随便看,笔墨纸砚随便用,如果碰到个有真才实学的人,自己中个进士不是问题。

  前几年江南不是没有书童高中的例子。

  要不怎么说江南读书人地位高呢,身边的书童都能中进士,其才学可想而知,乞丐道,“江南读书人的眼光高,想给他们做书童难上加难,你们说的那些文章就是由书童负责修饰的。”

  别问他为什么知道,江南读书人傲慢,两人凑堆就爱聊其他读书人的事,谁谁谁收了个有天赋的书童,谁谁谁的书童这次要下场考试,事情多得很,乞丐想不听到都难,他问谭振学,“振学公子可要收书童?”

  谭振学没想到文章背后还有这些原因,难怪一个人的文章差异很大,许是换了书童的缘故,至于他自己,谭振学笑着道,“我就不收书童了。”

  与其说是书童,不如说是学生,顾及不想在及第前收学生,因此收他们做了书童。

  谭振学把打听到的事情和谭振兴说,谭振兴瞠目,“自己的文章托别人雕琢,不是偷懒吗?再者,书童也没那个能耐吧。”在谭振兴眼里,帮人修饰文章是老师做的事儿,书童哪儿有这个能耐啊,他想起在绵州时,绵州书院外台阶上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书童,不像能做那种事的人啊。

  “江南的风俗还是奇怪。”

  再看他们的文章,谭振兴索然无味,哪怕再好,不是自己的有什么意思,而且文会上他们拿这些文章出来会友不是侮辱人吗,若是不想参加就不去,去了又看不起人,谭振兴觉得江南读书人不过如此。

  因为这件事,江南读书人的形象在谭振兴眼里顿时矮了不少。

  这天,他从货船上扛着麻袋上岸,碰到蒋举人他们,旁边还站着个剑眉星目的少年郎,蒋举人热络的唤他为文星公子,谭振兴不认识,和蒋举人打了声招呼后就要走人,哪晓得蒋举人拦着不让,“大公子,会试刚过,你们不歇息两天吗?”

  谭家人搬出大学楼里后,他总觉得风气不太好,还是喜欢谭家人在的日子,尤其是会试结束后的这几日,楼里读书人觉得寒窗苦读熬过头了,整天寻欢作乐到半夜才消停,他记得绵州乡试后,读书人不曾放松,而是愈发紧迫的读书,平安街就是后来慢慢兴盛的。

  会试后的情形和他想的不同,此时看谭振兴扛着麻袋,汗流浃背,浮躁的心莫名踏实下来。

  “歇息好几天了。”

  会试后他读了很多文章,说实话,刚开始读着好,到后边也就那样。

  蒋举人满脸带笑,转身瞄了眼轻摇着折扇的公子,介绍给谭振兴认识,那人笑着拱手见礼,谭振兴颔首,不愿和他们多说,耽误下去他挣的钱就会少,故而道,“在下还有事做,就不打扰你们雅兴了。”

  几人来码头,身上没有行李,想来不是乘船的,约莫来欣赏江上风光的,谭振兴低着头,走得很快,蒋举人伸手拉住他,“大公子,文星公子是江南世家公子,想和你们交个朋友。”

  文星公子是今年会试的热门人选,据说每场考试都是他最先交卷,最后场考试打瞌睡给忘记了,让谭盛礼抢了先,蒋举人拉着谭振兴去旁边小声说了这事,“文星公子学问高深,你若和他多多走动,对你没有坏处。”

  蒋举人把文星公子最先交考卷的事儿说了,谭振兴心里不乐意了,这位文星公子交卷的速度快,他也不差啊,他交卷也是抢在前边的,抬眸看了眼那人挺拔的背影,视线落在那身白色锦缎长袍上,谭振兴撅嘴,“蒋举人,不是不给你面子,我还干着活呢。”

  说话时,低头瞄了眼自己身上的衣衫,出门没看黄历,要知道会碰到熟人,就该穿那身胸前绣牡丹花的衣衫的,他嘟哝道,“我干活去了。”

  语毕,抬脚就走了。

  蒋举人又去找谭振学和谭生隐,谭振学给面子,放下麻袋和他们寒暄几句,后边管事催促,他不得已走了。

  蒋举人他们在码头站了会儿就回去了,几人都是坐马车来的,马车华丽,车夫穿着身簇新的直缀,腰间戴着美玉,极为讲究的样子,结账后,谭振兴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酸了许久,和谭振学说,“你说那位文星公子是何意啊,我怎么看他都不像个好人。”

  好不如杨府少爷呢。

  杨府少爷何时碰到他们都温文有礼,这位文星公子看着彬彬有礼,言行举止难掩傲慢之气,这种傲慢谭振兴在绵州书院夫子身上看到过,只是后来那些人态度变得很恭谨。

  “勿论人长短,咱做好自己的事儿就行,走吧,回家了。”

  会试后谭盛礼也不给他们布置功课了,而是要他们多看文章,做点评,有的文章好,用词不够严谨,有的文章没法看,谭盛礼要他们好好修改,谭振学有耐心,谭振兴不行,翻到文笔不佳的文章就忍不住碎碎念,什么话都念得出来,也是谭盛礼不在,否则非挨打不成。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绵州来信了,随着信的到来,还有绵州商户帮忙从绵州捎来的银两,没错,谭振业在绵州卖字帖卖得很好,价格低廉,但买的读书人多,数月来竟然挣了几十两,几十两在京里不算多,在绵州来看算很可观的收入了,除了银两,还有些米面,收到东西时,谭振兴身上的肉跳了跳,隐隐感觉谭振业又做错事了,钱是卖字帖挣的,米面是怎么来的?

  他想背着谭盛礼先看看信,哪晓得谭盛礼在旁边看着,他没那个胆儿,不得不把信递过去先让谭盛礼看,谭盛礼拆开信看了两眼,随即又看向谭振兴,眼神意味深长,谭振兴心里发虚,讪讪道,“父亲,三弟信里说什么了?”

  谭盛礼把信递过去,谭振兴瞄了眼,屁股不受控制的为之颤抖,果然是亲弟,自己投机取巧挣钱非得拉个垫背的,谭振业说买米面的钱是他挣的,谭振兴离开绵州时写了几篇文章,不过发发牢骚而已,谭振业竟然卖出去了,还被读书人哄抢,他屈膝,“父亲,儿子冤枉啊。”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1-28 23:59:12~2020-01-30 00:00: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芷、豆豆豆豆变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曲阳乐乐(周三休息) 50瓶;落舞 30瓶;南疆快去看书! 27瓶;小小火锅、苍苍 20瓶;dypink 17瓶;豆子、东篱雪、肖树林的武术、葱饼一生专 10瓶;逍逍酥 5瓶;闇月 3瓶;橙子 2瓶;37990860、黛月儿、kirihara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23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谭振兴自知辩解无用, 垂头丧气地说, “父亲, 我先回了啊..”

  谭盛礼平静地看了他眼, 没吭声。

  谭振兴识趣, 拱手后去了书房。

  离开前,他把信给谭振学, 谭振学看过后不知说什么得好,江老举人以文讽刺他们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人前谭振兴宽容大度极力为江老举人澄清,背地却暗暗写文章反唇相讥, 还让谭振业放平安书铺卖,他叹气, “父亲, 错不只在大哥。”

  谭振兴爱记仇,睚眦必报, 碍于谭盛礼威严, 不敢公然说江老举人坏话, 写文章暗讽约莫想舒解心中愤慨, 谁知运气不好, 落到谭振业手里去了。

  以江家的威望, 谭振兴的文章在绵州会掀起怎样的风浪可想而知。

  和江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与人结怨非谭盛礼处事作风,想了想,谭振学道, “写文意在消遣,大哥没有其他意思。”

  谭盛礼漫应了声,没有再聊这个话题,而是问他们看文章看得怎么样了,谭盛礼给的文章风格迥异,水准参差不齐,谭振学如实道,“还剩下好几篇没看。”

  同一篇文章,他们三人轮流着看,角度不同,点评不同,通过点评别人文章的好差,他们自己能学到很多。

  谭盛礼说,“回书房接着看,看完了我再借些回来。”

  “是。”

  “回去吧。”

  谭盛礼在给乞儿讲学,比起四书五经,更多的是各地风俗民情,不同地方的风俗千差万别,比如某地人以面待客,客人吸面发生声音则为满意,而此举在有些地方被认为不雅,同样的行为在不同地方产生的效果大相径庭,出来时刚讲完风俗,没来得及讲风俗背后的典故,欲回去接着讲。

  哪晓得走进院,就看屋檐下的长凳上趴着个人,谭盛礼太阳穴跳了跳,沉着脸走了过去。

  头朝地面双手紧握木棍的谭振兴此刻害怕得屁股疼痛不已,要不是同个祖宗,谭振兴早骂谭振业祖宗十八代了,拿他的文章挣钱就算了,好死不死的捅到谭盛礼跟前,他倒是天高皇帝远不怕挨打,可怜自己就在谭盛礼眼皮子底下,想逃都逃不了。

  也是他胆儿小,启程来京前害怕把文章带身边被谭盛礼看到了,谭盛礼眼里揉不得沙子,若看到自己写文章讽刺江老举人倚老卖老欺世盗名非揍自己不可,想着谭振业口风紧,就托他暂管,真是信错了人啊,正想叹两句,只见地上突然多了双鞋子,他身躯一凜,缓缓地抬起头,颤抖地递上木棍,“父...父亲...”

  看他脸都白了,谭盛礼径直进了屋,“进来吧。”

  谭振兴困惑的眨眼,看看跟前站着的乞儿,又回眸看书房,小声问,“父亲唤我?”

  看乞儿点头后,迅速地翻身下地,腋窝夹住木棍,端着长凳兴奋地进去,喜滋滋道,“好呢。”

  父亲还是看重他的,担心他在院子里哭有损颜面,特意招他进屋挨打呢,他屁颠屁颠的踏进门,把长凳放在正中央,理好衣冠,双手将木棍奉上,“父亲,我不怕的,尽管打。”

  谭盛礼:“......”

  他收下木棍,见谭振兴视死如归的走向长凳,他无奈地叹了声,“振兴...”

  “是。”谭振兴转身,毕恭毕敬的拱手。

  “把你写的文章默下来我看看罢!”

  谭振兴:“......”那几棍子恐怕不能完事,他文章里用了些过激的词句,谭盛礼恐怕听都没听过的,他磕磕巴巴道,“不..不用了吧。”

  他心甘情愿的挨打。

  “写罢。”

  谭振兴无法,只得坐去书桌边,谭盛礼给他研墨,谭振兴受宠若惊,握笔的手颤抖得更加厉害,“父亲,我知道错了,江老举人讽刺咱们无非嫉妒咱父子同场科考都中了举人,而他孙子却落了榜。”在江老举人眼里,父子同举的佳话该发生在江家的,岂料被他们抢了,心生嫉妒乃人之常情,写那些文章许是被嫉妒蒙了心,他作为晚辈,不该与之斤斤计较的。

  如今想想,自己好像过于小肚鸡肠了,谭家人的胸襟,不该因几篇文章就愤怒难忍,毕竟,相较于江老举人,方举人拿谭振学的文章为自己扬名更遭人恨。

  想通后,心里有些愧疚,愧疚自己给谭家抹黑了。

  “父亲,你可会对我失望?”谭盛礼宽容,有海纳百川之雅量,他作为其长子,不该是这样的。

  “不会。”谭盛礼道,“你小毛病虽多,但秉性不坏,先写吧。”

  谭盛礼的称赞让谭振兴更无地自容,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浸湿了桌上的纸,谭盛礼:“......”

  “又怎么了?”

  “父亲,你还是打我吧,这事我做得不地道,人前我极力澄清江老举人讽刺的不是我们,其实我知道是我们,我装作宽宏大量其实暗暗等着他栽跟头呢...后来听说他的文章卖得不错,就鬼迷心窍写了几篇...”谭振兴哭哭啼啼道,“言行不符,我德行有损啊。”

  谭盛礼:“......”

  谭盛礼掏手帕给他擦眼泪,谁知谭振兴哭得愈发凶猛,呜呜呜呜。

  谭盛礼:“.....”

  “好好写文章。”

  “嗝。”眼泪瞬间如关闸的水止住了,擦干眼泪,拿掉桌上湿哒哒的纸,规规矩矩提笔写文章,谭振兴文采斐然,这几篇文章当时写的时候就一气呵成,约莫是骂人的,没有精心遣词造句,行文很是流畅,流畅得谭盛礼看了后可以想象江老举人看到这篇文章会被气成什么样子。

  “闻古之士以挚谊之诗而交友,今之世变矣乎?若变矣,岂有其文会诗会引士?其为闲气塞乎?若否,则吾岂闻某羞面不露而予吾之长文?怪哉!问吾弟,彼不知,或终日好读不出而不知外者也!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吾不知羞见之友性何如,然愿为益友矣,吾虽非有大德者不为过奸之事也,夫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患交友不慎而歪矣,故以吾言,益者三友远不及也,...”

  开篇称江老举人是没露面但不知性格的“朋友”,中间将益友该具有的品质,最末引用古人的话“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问江老举人属于他的哪种朋友,通篇没有指名道姓,但看过江老举人文章的人都懂。

  这篇文章是言辞最为温和的,后边三篇,和交朋友没什么关系,而是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自己的看法,上了年纪的人在面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旁族后辈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或嫉妒,或好好教育自己子孙后人,又或者倚老卖老挤兑打压...措辞大胆,看得谭盛礼眉头没有舒展过。

  看完四篇文章,谭盛礼沉默许久,期间,谭振兴收了笔砚,又去长凳上趴着等挨打了。

  屋外吹来阵风,桌上的纸飘了下,谭盛礼将其按住,看向手边的木棍,“振兴,过来罢。”

  谭振兴迷惑的起身,又乖乖坐下。

  “振兴,你既不满江老举人,为何不与其直言?”谭盛礼沉吟。

  谭振兴撇嘴,他也要有那个胆儿啊,江老举人年事已高,自己真要上门与之对骂,将其气死了怎么办,要知道,背上人命就没法走科举了,这点他还是拎得清的,再说了,他如果和江老举人对骂,肯定会落得个忤逆长辈的名声,谭盛礼不打死他啊。

  因此他有那个贼心没那个贼胆,他坦言,“不敢。”

  “你觉得江老举人看了这四篇文章会如何?”

  “暴跳如雷又无可奈何吧...”文章最后署的他的名字,他人在京城,江老举人拿他没辙,定是有气没处撒的,不过以江老举人动不动就吐血晕倒中风的身子骨来看,此次怕是要在家修养好几个月了,他忐忑不安地抠着桌脚,“父亲,我知道错了。”

  “振兴,会试已过,你可想过你以后想做个什么样的人?”

  谭振兴不假思索,“想做个和父亲一样的人。”行事温和,走到哪儿都有无数人为之感染而发愤图强。

  “有点难。”

  谭振兴:“......”好吧,他承认他做不到,父亲光风霁月,心胸宽广,而他小肚鸡肠心胸狭隘,他抬眸,看向谭盛礼那双深邃的眼,“父亲,我...我能问个问题吗?”

  “问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1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家祭无忘告乃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