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祭无忘告乃翁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芒鞋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72 KB   上传时间:2020-05-11 20:53:12

  “我怎么了,人心险恶,我是害怕父亲被骗了,城里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父亲没有经验,很容易着别人的道...”

  谭振业头疼地扶额,懒得和谭振兴多说,“那你进屋和父亲说...看他不打你。”

  那还说什么说?谭振兴嘴软,“成,再看看吧。”

  再回到柴房,老人坐在稻草上,哭得泣不成声,谭振兴抵了抵谭振学胳膊,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莫不是知道自己洞悉一切又开始想方设法博人同情了?

  心机真是深不可测啊,看谭盛礼感同身受得百感交集的神情就知道上当了,他心里抓狂,想说如此拙劣的把戏,谭盛礼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连谭振学都热泪盈眶,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快把他折磨疯了。

  完了完了,这次谭盛礼要栽大跟头了。

  老人姓陈,是平阳县人,进城已经好几年了,从没放弃过寻子的念头,这份父爱让谭振学为之落泪,听谭振兴问,他就老人儿子失踪的事说了。

  谭振兴耸肩,“那极有可能是找不回来了,每年落榜自杀的考生不在少数,去哪儿找啊。”他没有多想,话脱口而出。随即就看他父亲阴着脸,恨不得吃了他的眼神,谭振兴忙挺直脊背,改口道,“也不是找不到,城里不是有河吗,下河捞捞看...”

  几年杳无音信,多半是死了,谭振兴认为自己没乱说,谁知父亲抓起墙角的柴棍怒火冲天的走了过来,谭振兴慌慌张张的跪地,“父亲,我错了。”

  甭管什么事,遇到棍子跪地认错准没错,谭振兴挨打已经挨出心得来了,他铿锵有力地又道,“父亲,我错了,凡事不该妄测。”

  谭盛礼:“......”

  就没见过说话做事不过脑,认错却头头是道的,谭盛礼想到这点就忍不住想揍他。

  却被双枯瘦如柴的手拉住了,“公子说的没错,好多人都这么和我说的,是我不死心罢了......”类似的话老人听了许多,都劝他想开点,儿子要活着会回家的,自己回家等着便是,是他自己不相信,不相信儿子禁受不住打击自杀死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无论谁说什么,都不会动摇他的意志。

  谭振兴焉哒哒的垂着脑袋,无比乖巧道,“是我不会说话,老人家别往心里去啊。”

  “哪儿的话,说起来我还得谢谢你们呢。”老人抱着怀里的衣衫,哽咽道,“你们都是好人啊,好人有好报,老天爷会保佑你们的。”

  谭振兴羞赧的笑了笑,看谭盛礼望过来,又老实地低下头去。

  看他这副样子谭盛礼就火大,要他们明日去书铺抄书挣钱,谭振业与客栈老板讨价还价,他们五个人,免了三个人的住宿费,价格不贵,谭盛礼原本打算等找到宅子再给他们安排活计,此时看谭振兴讨打的样儿却是忍不住了,打发他们明天去书铺抄书。

  “抄书啊...”谭振兴垮了脸,“抄错了不是误导人吗?”他骂过人家断子绝孙,如今轮到他抄书,心里怎么就慌得厉害呢?

  谭盛礼沉眉,“不抄书你想干什么?”

  谭振兴缩了缩脖子,声音尤为小,“能不能砍柴啊。”砍柴也能挣钱维持生计,比起抄书,砍柴自在多了,且不用害怕抄错字被人诅咒啥的,他悻悻地和谭盛礼商量,“父亲,不然去城外山里砍柴吧。”

  砍柴对他们而言太擅长不过了,真的,他喜欢砍柴!提起砍柴就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谭盛礼敛眉,看向谭振学他们,谭振学身体绷直,硬着头皮道,“父亲,我也想进山砍柴。”从惠明村到郡城,他们天天砍柴,掌握了砍柴的窍门,论腿功,恐怕没几个人比得上,抄书就不行了,抄错字要扣钱的,不仔细点的话,几天都白忙活了。

  两相比较,还是砍柴更轻松,且不用担心抄错字害了人。

  四人表示都愿意出城砍柴,答应谭盛礼绝对不偷懒,就差没对天发誓了,谭盛礼想了想,答应下来。

  看他们父子其乐融融,老人不免又想到自己失踪的儿子,后悔那年没有跟着进城,如果他跟着来,儿子就不会出事,追根究底,他也有错。

  因着要出城,天不亮谭振兴他们就醒了,客栈离城外有点远,四人早饭没吃就走了,老人和他们同路,顺便给他们指了几座柴多的山头,谭振兴心有疑虑,谭振业则深信不疑,看老人掉头往反方向走,他迟疑了下,随即抬脚跟上,向老人打听北街的宅子,老人别的能耐没有,这几年在城里打转,对城里大街小巷的情况了如指掌。

  “公子是想租还是想买?”

  谭振业垂眸,“陈伯以为如何?”

  尽管谭盛礼文质彬彬气度不凡,但住柴房这种地方想来是手里没多少钱,以谭家的情况,在北街买宅子比租宅子划算,他们都是读书人,前途无量,宅子会随他们的身份水涨船高,买的便宜,将来要卖的话也有人抢着买,就像客栈的住房,除了上房,价格最贵的就是案首廪生住过的房间,人们爱沾喜气,认定有出息的人住过的屋风水好。

  提到风水,谭振业心思动了动,“陈伯,北街那边可有你熟悉的宅子?用不着多大,以前的主人家没出过什么事的就成。”

  老人认真回想了下,“有是有,不知卖出去了没,今日我早点回城去北街帮你问问。”

  谭振业感激不尽,老人摇头,“比起你们父子的慷慨,我这不算什么。”

  “陈伯,你约莫几时回城,我在城门等你,我随你同去吧。”

  买宅子不是小事,照谭盛礼的打算,以后他们可能就在郡城住下了,宅子大小是其次,邻里和睦最为重要,谭盛礼清高,遇事拉不下脸和人计较,邻里如果是个来事的,他们铁定吃亏,跟着去了解清楚情况是最好的。

  老人道,“傍晚吧,用不着特意在城门等,你去北街的路口,我们在那见面。”谭振业他们除了砍柴要读书,他不好意思占用他的时间,客栈去北街比到城门近得多,能多腾些时间让他看书。

  谭振业拱手,真挚道,“如此就麻烦陈伯了。”说到这,他冒昧地问了几句老人家儿子的长相面貌,如果遇到人帮忙问问。

  多个人多份力量,他希望老人家多年的付出能换来个好结果。

  那边谭振兴等得不耐烦,转身要先走,谭振学拉着他不肯,“咱们不熟悉路,在山里走散了怎么办,等等吧。”

  “再等太阳就爬上山了,父亲说了最迟晌午要回客栈,今天的功课还没做呢。”谭盛礼布置的功课多,完不成是要挨打的,昨晚好不容易逃过一劫,他可不想今天就给补上了。

  正想抱怨两句,谭振业结束谈话走了过来,指着最右的山头道,“我们去那吧。”

  谭振兴不太高兴,“被骗了怎么办?”

  “以为人人都像你呢,陈伯说柴多就是柴多。”

  进山后,果然如老人家所说,捡柴像捡树叶似的,脚没派上用场柴就堆成山丘了,看日头,离出城也就半个时辰吧,照理说是件很高兴的事,谭振兴却觉得受挫,原因无他,地上的干柴太多,用脚的机会都没有,他甩了甩腿,感觉非常可惜。

  回城时和谭振业商量,“明日咱换个山头吧。”捡柴太没劲儿了。

  “再说吧。”

  谭振业嘴甜,不消片刻柴卖出去了,回到客栈还有两刻钟才到晌午,谭盛礼在房间里抄书,光靠谭振兴他们砍柴养家糊口还不够,早上他去书铺,要了四本书来抄,抄完的话能挣八百文左右,比砍柴挣得多,他坐在桌边就是大半个时辰,姿势动也不动,直到谭振兴他们回来,谭盛礼才停笔揉了揉眼睛。

  “怎么样?”谭盛礼问道。

  谭振兴摇头,“无趣。”

  谭盛礼皱眉,正欲细问,就听谭振业道,“父亲,陈伯熟悉城里的情形,我让他带我去北街看看,咱们要在郡城长住,租宅子不划算,不如买个小点的,长姐和小妹挤着睡,我和生隐挤着睡...”买宅子后能余下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你说的有道理。”谭盛礼想的也是买宅子,自己的宅子住着舒坦些,尤其是谭佩玉她们,她们是姑娘家,如果连个像样的宅子都没有,说亲恐怕都难,“我去衙门问过了,北街登记在册的宅子有好几处,我寻思着过两日抽空去看看。”

  为什么要过两日呢,他想再把他们放出去多打听打听,眼下谭振业既有了方向,犯不着再磨练他们了。

  “父亲。”谭振业不赞成问衙门的人,衙门里的人趋炎附势,谁有钱给谁办事,他们是外来户,没准被他们蒙骗,故意抬高价格卖宅子给他们,与其花冤枉钱找衙门,不如多花钱问人,“宅子的事交给我来办吧。”

  谭盛礼太正直,不是说正直不好,只是和陌生人打交道容易吃亏。

  衙门里的水深得很,就像他在县衙监牢,同样的牢饭,有的人多有的人少,不是因为饭量大就给得多,而是谁能给狱卒带来利益谁就过得好。

  托县老爷的照顾,他在监牢没吃半点亏,但也因此看尽了人情冷暖。

  为了日后安宁,宅子的事只能他去办。

  “行,你去办吧,让......”谭盛礼的眼神在谭振兴他们身上逡巡片刻,缓缓道,“让你大哥陪着你去。”

  就谭振兴这性子,还得再磨磨。

  ☆、第33章 033

  至于谭振业, 做事成熟老练,但不够光明磊落,仗着有点小聪明就爱做些投机取巧的事, 稍有不慎就会惹麻烦, 有爱邀功爱打小报告的谭振兴跟着, 谭振业应该不敢乱来。

  毕竟, 被他知道, 又是顿毒打。

  把宅子交给他们去办,谭盛礼没有丁点担心, 他清晨牵着大丫头去街上逛逛就回屋抄书,吃过午饭给谭振兴他们讲课, 谭振学功课最好, 读完《左传》读《尚书》, 谭盛礼给他布置的功课是最难的,而且针对个人情况不同,功课也有差别, 偶尔会布置同样的功课, 但完成的结果云泥之别,这时候谭盛礼就让他们相互看,看了后讨论修改, 修改后他再过目。

  等到晚上, 他们看书谭盛礼就抄书, 有时抄书抄到好句还会考考他们。

  寻常客房的蜡烛要用大半个月, 他们客房的蜡烛顶多用三天, 三天就没了。

  为此,客栈老板娘没少阴阳怪气,说客栈吃了大亏没挣到钱,含沙射影的问他们什么时候搬走。

  谭盛礼何时受过这种待遇,脸红得不行,当场要把蜡烛的钱给了,老板直把钱往外推,“谭老爷不必往心里去,她没有恶意,就是偶尔心情好爱发发牢骚,你们住着便是。”他开客栈几十年,从没给客人加过钱,真要收了谭盛礼的钱,明年院试哪个读书人敢来啊。

  读书人在哪儿都要读书,如果因为蜡烛用得多就另收钱,岂不明摆着将读书人往外撵吗?他恶狠狠瞪了眼妻子,示意她别再多嘴。

  宁欺白须翁莫欺少年穷,谭家几人定能高中的,这会得罪人,以后就等着哭吧。

  谭盛礼是真不好意思,等晌午几个孩子回来,他与谭振业道,“下午你和振兴再去北街看看宅子,天气冷了,早点把宅子定下来吧。”再住下去,恐怕店小二就该向他们甩脸色了。

  “父亲,再等等吧。”

  宅子已经看好了,就是价格略贵,谭振业觉得能再便宜点,卖家是换新宅子卖旧宅的,不缺钱,而他们则不同,全家这么多人,每人吃碗面都得不少钱,能便宜几两是几两,他都打算好了,傍晚再去北街转转,故意露出想买其他宅子的意思,卖家看了肯定着急,没准就便宜几两卖给他们了。

  谭盛礼没有再说什么,等到天黑,谭盛礼早早就提醒他们去柴房歇息,搞得几人莫名奇妙,功课重,不到子时他们是不睡的,突然睡这么早,几人诚惶诚恐。

  “睡吧,搬到新宅再说。”

  柴房被他们收拾得干干净净,且和老人相处和睦,老人年轻时读过两本书,妻子是秀才的独女,为了培养儿子成材,他们夫妻俩省吃俭用地供儿子读书,哪怕妻子病重都舍不得花钱治病,害怕花完钱就没钱给儿子买书,老人如今回想起来,都觉得妻子的病是拖出来的,如果开始就找大夫医治,没准就不会英年早逝。

  妻子要还活着,他就不会丢不下地里的活而不送儿子进城了,这样儿子就不会失踪。

  熟悉后,老人变得爱念叨,随口也会问谭盛礼家里的事,都是老人,彼此没那么多戒心,谭盛礼也会和老人聊聊谭家的糟心事,儿子如何不孝,闺女如何懂事,连孙女都比儿子强。

  说到后边,老人反过来安慰他,“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看你几个孩子都很孝顺,你啊,往后等着享福吧。”

  谭盛礼苦笑,真要享福就不会死不瞑目了,他摆手,“我也不指望享福了,就盼他们端正品行好好做人吧。”无论做不做官,品行是最重要的,一个人要是心术不正,再大的家业都没用。

  长辈聊天晚辈是插不进去话的,谭振兴不知父亲为何对他们成见这般大,这几个月以来,他们对他是言听计从,谭盛礼要他们往东他们绝不敢往西,怎么就比不上大丫头了?即使心有哀怨,没人敢说话,只想用功读书,期盼他日父亲能以他们为荣。

  于是,不到两天他们就把宅子的事情解决了,且用低七两的价格买的,虽说过程不太光明磊落,但节省了七两银子,谭振兴不得不佩服谭振业聪明,换作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种办法的,原本想回客栈好好告诉谭盛礼买还宅子的始末,谁知谭振业不让,还说被谭盛礼知道后会挨打。

  谭振兴想了想,父亲这辈子没耍过小手段,更没占过人便宜,这件事传到他耳朵里没准真讨不着好,因此捂紧嘴半个字都没说。

  宅子在北街某条巷子的最里边,不大,但五脏俱全,院子里有株桂花树,树光秃秃的,树旁有口井,井水酣甜,格局和谭家老宅的格局差不多,南边上房有堂屋书房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北边是灶房茅厕柴房,谭振业是照着家里情况挑的,住人完全没问题。

  谭盛礼是长辈,自是住正房,谭振兴和汪氏住东厢上房,谭振业住东厢下房,而谭佩玉她们则住西厢房。

  房子里家具摆设都有,用不着打新的,打扫干净房间搬进来即可。

  巷子不宽不窄,仅够辆马车通过,搬家这天,周围邻里都在门口窥视,好奇地打量着他们,这边住的不是什么富裕人家,买得起马车的少之又少,谭家搬家就是两辆马车,不怪他们好奇了,尤其是那些老妇人,伸着脖子往外边看,眼睛晶亮晶亮的,尤其看对方提着糕点过来,眼神更是明亮,争先恐后的打听他们是哪里人,搬来城里做什么的。

  “我们是桐梓县人,进城科考的.....”谭振业着重说了几人科考的事,略过其他都不聊,无论在哪儿,读书人的地位崇高,或许穷书生会遭人瞧不起,觉得他以后没什么出息,全家男儿都是读书人情况就不同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多考上的机会就更大,这样想打他们主意的人就得掂量掂量了,得罪他们,日后遭到报复怎么办?

  买宅子时周围邻里情况他是了解过的,大多数还是和和睦睦的,除去有两个会来事的老妇人,给她们送糕点时,谭振业故意多和她们聊了几句,直到看对方垂下头他才作罢。

  拜访了邻里,他们就算在这安家了。

  然而谭盛礼却忧心忡忡的,整天唉声叹气,还经常望着窗外走神,入冬后,天气越来越冷,风刮得脸像针扎似的疼,谭盛礼忧思越来越重,连心大的谭振兴也隐隐察觉到了,但不知他所谓何事。

  这天,他们在书房写文章,窗外突然刮来阵大风,院子里的桂花树剧烈颤动,断下两截枯枝,谭盛礼瞬间皱起了眉头。

  “父亲,你是不是担心陈伯?”谭振业心思通透,有的事父亲嘴上不说,脸上都写着的。

  搬家时,父亲邀请过陈伯很多次,希望他跟着过来住有个照应,但陈伯拒绝了,说萍水相逢,受他们衣物馈赠已感激不尽,不敢再奢求其他,还说客栈住习惯了不想离开,他的人生已经半只脚踏进棺材了,余下的光阴不想浪费在其他事情上,只想专专心心找儿子。

  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寻常人是体会不到的。

  “是啊。”谭盛礼叹气,“这么冷的天,身体哪儿吃得消啊。”

  人们说那年院试落榜自杀死了好几个,有跳河淹死的,有上吊自缢的,有服毒的,也有去城外跳崖的,他从城里找到城外,每寸土地每寸土地的找,掘地三尺都不肯放弃,刚进城他手里有钱,能请人下河打捞,钱用完后,就只能靠自己了,城外每座山头都找遍了,谭盛礼有心帮他找也无从帮起,可每每想到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心里就不是滋味。

  天底下能有多少父亲会这般坚持不懈的寻找儿子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家祭无忘告乃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