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_分节阅读_第182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83 KB   上传时间:2020-12-10 19:43:10

  刘悦薇见她这样不认生, 赶紧多拨了个丫头贴身看着, 不许陌生人随便抱她。

  人情都是走出来的,郭氏三天两头过来,真心诚意对待福姐儿,刘悦薇渐渐也愿意和她说些话。

  见她似乎不想回丰家,刘悦薇也不提此时,只嘱咐她有空多照顾好孩子们。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刘悦薇还会给郭氏一些 , 让她拿回去给三个儿子。

  除了郭氏, 馆太太也时常过来。

  馆同知既然决定跟着知府大人好生干,自然不能半途而废。他眼见着郑大人殚精竭虑了两年多,镐京城人口越来越多,田亩产量也上去了一点,许多贫苦人家得到救助,沟渠越挖越多 ,天干的时候不至于人畜渴死 。

  一路跟着忙过来,就像看到自己原本种的一颗小树苗越长越大,馆同知除了内心成就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佩服这个年轻人。馆同知虽然官职不高,但他做了十几年的官,心里很清楚,哪个想做大事的人能一帆风顺呢。参人和被参这事儿,只要自己真的没有犯大错,不必放在心上。

  当初陛下让郑知府自辩,在送往京城的账本签名,还是馆同知想出来的主意。

  这回皇帝亲自给郑颂贤正名,还给知府家的千金封了个爵位,馆同知越发肯干起来。

  郑讼贤也不会让大家跟着他白干,衙门里大家的日子以前都好多了,他自己有什么,都会给大家分一些。在发往京城的折子里,也把大家的功劳提一提。

  眼见着各处的沟渠都修的差不多了,馆同知去和郑颂贤商议事情,“大人,下官有件事情要和大人商议。”

  郑颂贤请他坐下,“馆大人请讲 。”

  馆同知斟酌道,“大人,沟渠挖完了,下官觉得还得再种些树。”

  郑颂贤嗯了一声,“馆大人说的我明白,西北这边土质疏松,沟渠挖了,不在两边种树,怕是要不了几年沟渠就不成个样子了。”

  馆大人笑道,“大人虽然年轻,却无所不知。 ”

  郑颂贤哈哈笑,“馆大人抬举了,我要是无所不知,就不会发愁了 。种树容易,但种下去了,万一被人扯了,岂不白种。”

  馆大人摸了摸胡须,“虽然不容易,还是得种啊。”

  郑颂贤点头,“我正要与馆大人商议呢,这沟渠既然挖了,咱们总要善始善终。要是两边都种上数,怕是得不少树苗呢。要是都花钱买,未免成本太大,不如咱们找几个人自己培育一些树苗 。也不要什么名贵品种,只要耐旱结实就行。”

  馆同知点头,“这倒是个方法,要是自己培育树苗,就是耗时一些,却能省不少钱呢,大人好计谋 。”

  郑颂贤吃下这一计马屁,“馆大人既然同意了,一事不烦二主,就劳烦您把这事儿落定吧 。”

  馆同知拱手,“下官领命。”

  商议定了此事,郑颂贤又去了一桩心事,种树急不得,慢慢来吧。

  他在衙门里忙得热火朝天,刘悦薇又开始继续自己的交际。一场账册案,反倒让她了解了众人秉性。那些立刻不来往了的,要么是盼着你倒台,要么就是墙头草,没有自己的主意,全靠人云亦云。

  那些减少了来往的,至少也是不相信郑家夫妇人品。刘悦薇不会刻意去减少和她们的往来,但真心交际和表皮上的来往,谁都能看得出来。

  福姐儿百日没过酒席,有人背地里悄悄说小话,当时说什么这丫头的名字取得太满了,她爹才有了祸事。现在孩子得了封号,闲言碎语立刻销声匿迹。

  夫妻两个已经不去在意这些闲话,人活一世,不管怎么做,都避免不了被人说三道四,有这工夫,多做些该做的事情,把功劳做出来了,这些人自然就会闭嘴 。

  郑颂贤趁着最近皇帝对他印象好,大伙儿也晓得了镐京知府这个名头,立刻趁热打铁,绕过边巡抚,直接上奏,请求以秦西省为中心,从镐京开始,开通西北对外贸易。

  奏折一到京城,大朝会上立刻沸腾了。

  开西北贸易可不是小事情,最重要的是,一旦开成了,这份功劳可不小 。上次云南那边小打小闹了一场,当时要不是为了陆家,宣郡王就能捞个亲王了。

  镐京可比云南边陲之地发达多了,这一二年间因为和胡人通婚,镐京外族人越来越多,一旦贸易开通,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比云南那边的贸易强多了 。

  众人立刻交头接耳起来。

  皇帝问现在旁边的太子,“太子是怎么想的?”

  太子知道开西北边境贸易不可阻挡,上次账册案他做得不够大气,父皇对他有些不满意,这回做得非常体面,“父皇,儿臣觉得可行 。可仿照云南的例子,先开一部分,等把章程做好了,再想下一步的事情,有个三五年,说不得也能出个西北要塞呢。”

  皇帝又问百官们的意见,大伙儿各自提出了很多意见 。有云南的例子在前,反对肯定是没用的,只能在方法和人选上想问题 。郑怀瑜一个小小的四品,可不能让他一个人把功劳都吞了 。

  可开贸易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当初云南那边费了一年多的工夫,才有了个简单的模子。要是做的不好,偷鸡不成蚀把米,白做功夫 。

  庄大人见众人吵吵闹闹,直接捅破要害,“陛下,为今之计,是派出得力之人,和西北众人一起把事情做起来 。”

  皇帝沉吟了一下,“众卿有什么好人选?”

  还没等大伙儿反应过来,五皇子忽然出列,“父皇,儿臣愿前往西北,与秦西巡抚和镐京知府一起,把差事担起来。”

  太子看了五皇子一样,躬身对皇帝道,“父皇,五弟有经验,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

  太子也怕孙周两家和他丈人家争起来,到时候不好收场,不如派了宣郡王过去,他有现成的经验,谁也驳斥不得。

  刘文谦已经恢复上朝,今天却一个字没说 。他女婿已经得了重视,他就好生稳在京城就行。

  他并没有和五皇子通气,这会子见五皇子知道自己出来争取,可见是一直在等待机会出京城。

  对于五皇子这个人选,大家都没有意见。但随行人员的名单大伙儿就要仔细斟酌斟酌,首功不敢想,分一杯羹也是可以的 。

  皇帝定下了五皇子做统帅,剩下的事情容后再议论 。

  大朝会散了之后,皇帝把诸位重臣和皇子们都叫到了上书房议事 。

  皇帝自己问五皇子,“宏瑞,你自己心里有什么章程?”

  五皇子躬身道,“父皇,儿臣虽然在云南来过边境贸易 。但镐京和云南不同,朝廷和土人之间都是小争端,且土人和西南边陲小国都不大富裕,开边境,我朝能得得利润并不多 。胡人数量庞大,秦西省往西去,听说那边有许多国家比较富裕,金银比较多,要是能吸引来这些人,我们才能把西北盘活 。但胡人不像土人那样只想着一日三餐,它们贼心重,若是见到我们把西北盘活了,怕是又要打坏主意了 。儿臣建议,不能只开贸易,还要把西北军重振起来 。儿臣不懂军武,只晓得家有万贯家财,若是没有得力的看护之人,怕是朝不保夕。 ”

  皇帝点点头,“你能想到这些,可见是个用心的 。西北军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你去把贸易的事情做好,若是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人手,可以问西北军借人 。但要记住了,不可冒进。朕给你十天时间回去准备,十天之后再出发 。”

  五皇子再次躬身请求,“父皇,儿臣请父皇让上次去过云南的梅大人随儿臣同行 。”

  皇帝嗯了一声,“朕晓得了,你去吧 。”

  五皇子走后,上书房立刻又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起来 。

  听说五皇子要去西北,所有有关系的人家都开始忙活起来 。

  魏氏让人稍微收拾了一些东西,一半送给五皇子,一半让五皇子捎过去给女儿 。

  陆二老爷火速把儿子拎进书房拷问,“你的事情怎么样了?”

  陆铭挠挠头,“爹,哪里有那么快的?”

  陆二老爷有些生气,“你个蠢才,我看你整日金的银的没少买,胭脂水粉也淘腾了那么多,怎么郡主还没点头?”

  陆铭又挠挠头,“爹,郡主总是个姑娘,虽然收了我的东西,我还没真问过呢 。”

  陆二老爷一脚踢到他屁股上,“快滚去给我问清楚,你表兄要出京了。趁着这会子大伙儿眼睛都盯在西北随行人员人选上,要是能在你表兄出京城之前悄悄把亲事定下来,我好做下一步打算 。”

  陆铭立刻不再一副憨样子,“爹,您想做什么?”

  陆二老爷甩甩袖子,“先把亲事定下来,等你表兄去了西北,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把你调去西北军 。那里头还有咱们家一些老关系,你先过去 。陛下看样子要重振西北军了,韩世梁是陛下心腹,我预计西北军会扩军,你要是能去,至少也能混个小将领干 。过几年要是西北越来越繁荣,外族肯定少不了要来打主意,边境有了摩擦,你也能立功劳。总是在京城里混,没有军功,有个屁用 。”

  陆铭明白了他爹的意思,“爹,儿子走了,您怎么办?”

  陆二老爷哼了一声,“老子还没老到要你伺候呢,你不成家,在军队里就没有威信 。都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光条子能沉稳办事。”

  陆铭感觉自己大概是捡来的,他爹说话时一点不顾及他的脸面,一口一个光条子,好似他一辈子就是个光棍似的 。

  “爹别小瞧人,爹二十岁的时候,难道做了六品?”

  陆二老爷冷笑,“老子二十岁的时候,都有两个孩子了。”

  陆铭顿时不说话了,他上头两个亲哥哥在那场浩劫之中都没了,这是整个陆家的悲痛。等到了边关,父母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有孩子了,谁知道上天又给了个陆铭 。

  陆二老爷和体弱多病的陆二太太把这个儿子捧着长大的,怕他身子不好,陆铭从会走路开始,陆二老爷就教他爬树上墙,纵得陆铭无法无天,整天在外头和人打架 。

  陆二太太还没看到儿子长大,一病没了 。陆二老爷一个人当爹又当娘,不光要拉扯儿子,还要养活大哥留下的一儿一女 。

  陆家虽然人少,却是难得的团结 。自从知道二弟喜欢诚王府的三郡主,陆伯爷两口子操碎了心,整天帮着出主意 。

  陆二老爷说完那句话,屋里整个氛围都低沉了下来。

  陆铭低声道,“爹,您等儿子的好消息 。”

  陆铭直奔诚王府,刘悦蓁正在院子里和刘悦兰一起玩耍 。

  听说陆铭来了,八岁的刘悦兰捂嘴笑,“三姐姐,我去母妃那里了。”

  刘悦蓁被妹妹笑得有些不好意思,点了点她的额头,“年纪不大,鬼心思却多 。”

  刘悦兰笑着走了,在垂花门那里碰到了陆铭,笑着喊了声陆二哥 。

  陆铭和小妹妹打了招呼,进来就叫了声三妹。

  自从那天他意外改口,然后就不再喊三弟,一直这样叫 。

  刘悦蓁亲自给他搬了凳子,“二哥来了,怎么急匆匆的 。”

  陆铭看了看旁边的丫头,丫头悄悄出去了 。

  刘悦蓁坐在对面,“做什么鬼鬼祟祟的,这几日当差忙不? ”

  陆铭从怀里掏出一只玉镯子,“三妹,这是我娘留给我的 。三妹不知道,我上头本来有两个亲哥哥,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娘临终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能好好活下去,什么富贵前程,她都不在意,她只在意我高兴不高兴 。三妹,我遇到你后,每天都很高兴 ,我时时刻刻都想和你在一起。我不瞒你,当初去慈恩堂,我就是想接近三妹,和三妹结义,也是怕三妹撵我走,才出此下策。”

  刘悦蓁耳朵尖儿有些泛红,她又不是铁石心肠,一个少年郎这般掏心掏肺对她,她怎么能感受不到他眼里的情谊 ,“我就晓得你没安好心 。”

  陆铭抬头看着她,眼里的温柔能把人化了,“三妹,我家里现在穷的很,我只有这一只玉镯子,你愿不愿意以后和我天天在一起?”

  刘悦蓁撇开了脸,低头抠自己的指甲,“这么急做甚 。”

  陆铭想了想,“三妹,我不想和外头那些男人一样,不让女人操心官场上的事情 。我和三妹说实话,我爹的意思是,表兄要去西北了,西北军可能要扩军。我们家在西北军有些路子,我爹和韩总督也有两分香火情 。要是,要是咱们两个把亲事定下了 ,回头我爹找个机会悄悄把我弄去西北军。表哥开边境贸易,整个秦西省都要跟着动起来 。到时候我和郑二哥一文一武,正好可以协助表哥 。再者,表哥走了,叔父在京城又少了一大助力,咱们两家有了亲,我爹和叔父就能结盟了 。”

  刘悦蓁神情严肃起来,“你说的有道理 。”

  陆铭又急忙道,“三妹,你先别考虑这些事情 。我只问你一句话,你喜不喜欢和我在一起?”

  刘悦蓁本来一本正经,忽然被他问的满脸通红,“二哥真是的,你问这个做什么?”

  陆铭忽然起身,走到她面前,拉住她的手,“三妹,我想知道 。我想娶三妹,一是因为我喜欢三妹,二是因为你与众不同 。你不需要为了这些外头的事情勉强自己,不管外头怎么样,我都会想办法替你解决问题的 。”

  刘悦蓁想往回抽自己的手,没抽动 。

  往常二人在一起的时候,刘悦蓁知道陆铭力气大,轻轻松松就能把她举起来送到墙头上。今日被他捉住了手,看着他火热期盼的眼神,还有萦绕在她周边的一股阳刚之气,刘悦蓁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手脚没地方放 。

  她被迫站了起来,再次往回抽自己的手,“二哥,你放开我 。”

  陆铭却忽然把她拉进了一些,在她耳边轻声问道,“三妹,你先回答我,你愿意嫁给我吗?”

  刘悦蓁的脸更红了,“你快别说了 ,不正经!”

  陆铭见她害羞了,忽然壮起胆子,虽然松开了她的手,却一把搂住了她的腰,“三妹,我想说 。”

  刘悦蓁以前也被他抱过,那时候两人一起爬树,她上去了下不来,陆铭就抱她下来。但那时候二人是兄弟,不像现在这样,满室迤逦。

  刘悦蓁感觉自己腰上的那两只大掌像着了火一样,陆铭也才知道,原来平日里风风火火的三妹妹腰肢这样细软,他感觉自己稍微一使劲,就能把她折断了 。

  刘悦蓁赶紧去抓他的手,“你快别这样 。”

  陆铭却搂的更紧了,和她四目相对,“三妹,答应我好不好?”

  刘悦蓁见他的脸越靠越近,眼神里带火一样,忍不住往后退。她想到自己很喜欢和陆铭在一起,有时候想到他以后要娶老婆,刘悦蓁心里还有些不大得劲儿。不过她总是会安慰自己,既然是好兄弟,总不能看着他打光棍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0页  当前第1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2/2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