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衙役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14 KB   上传时间:2021-05-21 20:06:07

  早上好感谢在2021-05-17 15:27:15~2021-05-18 18:04: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半夏 10瓶;咪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7章 第 87 章

  潘家人好解决, 可京城里的人并不是都站在太子这一边。顿时,谣言又满天飞,说太子凉薄, 母族的亲舅舅不认,也不好生给妹妹挑人家, 把五公主耽误到这么大年龄。

  五公主气得在宫里哭了一场, 立刻奏明魏景帝,她要继续住到清晖园里去。魏景帝虽然同意了五公主的请求,却要求太子妃立刻给五公主择一贤良驸马。

  五公主到了清晖园后, 过了几天安生日子。但她心里清楚,哥哥做了太子,她的事儿就不能再悬着了。

  五公主换上了普通百姓的衣裳,带着贴身宫女,在吴远回家的路上将他拦住了。

  吴远躬身问好,“公主殿下安好。”

  五公主看着温和的吴远, 嘴唇微微动了动, 她想说什么, 又放弃了, 只能讷讷回了一句, “我很好,吴太医好不好?”

  吴远点头, “多谢公主, 微臣很好。”

  吴远眼里的笑容一如既往地温和, 五公主觉得他就像个骗子一样,用这样的笑容骗人,实则是个冷心冷肺的人。

  五公主觉得自己不能再犹豫,壮了壮胆问吴远, “吴太医,你为何不娶亲?”

  吴远沉默,随即反问道,“公主为何不招驸马呢?”

  五公主咬牙道,“你到现在还没清醒吗?”

  吴远猜测到她可能知道些什么,旋即轻轻摇头,“殿下,非是微臣执迷不悟,只是不想耽误他人。”

  五公主破罐子破摔,“你没试过,怎么知道自己是耽误别人?”

  吴远又沉默,过了一会子道,“殿下可是有什么难处?臣愿意帮助殿下。”

  五公主盯着吴远的双眼,似乎想透过他那看似温和的眼眸看透他的内心,“我想让你给我做驸马,你愿意吗?”

  吴远眼里的温和渐渐散去,变得没有温度,也没有任何感情。

  过了一会子,他对着五公主拱手,“殿下,微臣出身寒微,且年纪又大,配不上殿下。殿下若有差遣,微臣万死不辞,至于驸马之事,微臣相信,太子殿下会给殿下挑选一个比微臣好一万倍的好男人。”

  说完,吴远绕开五公主继续往前走。

  五公主听见他说的话,心里仿佛被锥子扎了一样。从她十五岁开始,坚持了好几年的执念,被他无情地戳破。

  五公主再也忍不住,对着他的背影大喊,“吴远,你是个窝囊废,人家不要你,你就把自己打进尘埃里。你这是对人家好?将来你们的事情被戳破,你一日不娶亲,人家一日就没发安生活日子。你以为你这叫痴情,呸,你就是窝囊,不甘心,被人家拒绝一次,就立志当个和尚,你是在报复人家!”

  吴远脚下一个酿跄,差点摔倒在地。他转过身来,脸色阴郁地看着五公主,“殿下既然知道我的心,又何必自苦。”

  五公主听见他这样说,冲上前来给他一个嘴巴子,“你放心,本公主从此再也不也来找你。我若再来找你,管叫我天打雷劈,或是当一辈子尼姑!”

  说完,她扭头就跑了。

  天上也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冻雨,吴远感觉脸上有些刺刺的疼,他看着五公主越跑越远,跑的路上似乎还在擦眼泪。

  吴远收起脸上的淡漠,忍不住在心里道,我是个傻子,你又何必跟着我一起傻。我已经是个没有心的人,不能耽误你。

  眼见着五公主没了踪影,吴远转身背起手,一步一步往家里而去。雨一滴一滴落了下来,打在脸上冰冷冷的。吴远的思绪忽然飘回好多年前,那时候他也和五公主一样,全心全意地喜欢自己的心上人,为了多看她一眼,想尽一切办法。

  是什么原因把我变成今天的样子,吴远问自己,他也找不到答案。是绵绵心狠?不是,她本来对我就没有太多的痴恋。是我娘霸道?也不是,她疼爱自己的孩子,虽然方法不妥,也不能说她错了。大概,是我自己的软弱吧,没有缘分,却想强求,又不敢强求。殿下说得对,我是个窝囊废。

  吴远到家的时候,木然地叫开了门。家里下人来开门,吃惊地大喊了一声少爷。

  吴远这才意识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的泪水早就和雨水混迹到了一起。

  仆人连忙把他拉了进来,“少爷怎地没带把伞回来。”

  吴远在脸上抹了一把,也分不开雨水和泪水,“无妨,我娘呢。”

  仆人找了条汗巾子给吴远擦了擦,“太太在后院呢,老爷出诊去了。”

  吴远沿着抄手游廊进了正房,给吴太太行礼。

  吴太太见儿子一身雨水,立刻帮儿子找身衣裳换掉。

  母子两个说了两句话之后,吴远忽然对吴太太道,“娘,您给我说门亲事吧。”

  吴太太感觉自己仿佛听错了一般,她惊愕地看着吴远,“远儿,你可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吴远微笑道,“娘,儿子想开了。人家都儿女成群了,咱们家里始终冷冷清清的,儿子也想家里热闹些。”

  吴太太立刻忍不住啜泣起来,她一边擦眼泪一边道,“远儿,都是娘对不起你,耽误了你这么多年。你放心,等你娶了亲,娘一定做个好婆婆。我保证不会给你媳妇立规矩,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们屋里的事儿娘一概不管,家里的事情都给你媳妇管着,娘只管帮你们带孩子。”

  为了让儿子娶亲,吴太太几乎低到了尘埃里。她后悔啊,悔了这么多年之后,她终于悟出了一些道理。与其想着做个恶婆婆管着媳妇,不如睁只眼闭只眼让孩子们自己做主。

  吴远轻声安慰吴太太,“娘,您别难过,儿子说的是真的,不是和您开玩笑。只要门当户对,家里人不难缠,别的儿子都没有要求。”

  吴太太急忙点头,“好,远儿放心,娘定给你挑个合适的。”

  吴远说了此事,独自回了房,摸摸地看医书。

  经过儿子的首肯,吴太太立刻发动所有熟人给儿子说媒。她来京城也有几年,多少认识几个人,很快,卫家人也知道吴远要说亲的事情。

  顾绵绵不好说什么,她当然希望吴远能够过上自己的小日子。年少轻狂时谁还没做过不切实际的梦呢,过日子才是实实在在的。不管受过多少伤,柴米油盐的温暖都能抚平那些伤痛,等白发苍苍儿孙满堂之时,再回头看自己当日的执着,只会淡然一笑,啊,原来我年少时还钟情过他(她)啊,真是有意思。

  顾绵绵十分幸运,她年少时的梦中之人,和如今相伴在身边的是同一个人。

  想到这里,顾绵绵双手合十心里默念,多谢上苍赐予我的福泽,还请上苍眷顾更多的人,让所有人都能平安喜乐。

  顾绵绵原以为此事和自己无关,谁知立刻就遇到了麻烦。顾绵绵和邱氏并没有帮吴远说媒,但史家大姑娘却自己找上了门。

  几年的光景,史家大姑娘也到了适婚的年纪。史太太给了她两条路,一是招赘,史姑娘和夫婿可以跟她住在一起;二是嫁出去,史太太给一些嫁妆,但现在住的宅子归史太太所有。史姑娘两条路都不想选,她知道招赘可能招不到什么好人,她又不是公主。嫁出去的话,她没有得力的娘家,在婆家可能会吃亏。

  史姑娘就一直这样拖着,也不知她从哪里听说吴太医要娶亲的事儿。史姑娘心里盘算了几天,吴太医和卫家交好,和大哥也是熟人,若是我去了吴家,也算是亲上做亲,岂不是比外人好。

  史姑娘去央求史太太,史太太并不赞同这门婚事。若想要成,必定需要儿子出头,儿子会不会出头不好说,郡主肯定不会答应。

  先前顾季昌上京,史太太也曾经想过来拜访,一想到顾季昌带着妻儿,史太太又泄了气,继续带着女儿安静地过日子。

  想到卫家那边的淡漠,史太太一再摇头。史姑娘没办法,壮起胆子,挑了个卫景明不在家的日子,她自己上门来找邱氏。

  卫家来客,顾绵绵自然是第一个知道的,她让人把史姑娘带到了正院。

  史姑娘一路走来,看着卫府的富贵,心里起伏不定,眼神也闪闪烁烁。

  等到了正院,史姑娘给顾绵绵请安问好。

  顾绵绵温和地叫起,“姑娘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家里日子可还过的?史太太身子好不好?前儿大嫂让人送去的东西可还吃的?”

  史姑娘一一回答了顾绵绵的问题,细声细气。

  说完之后,史姑娘又沉默。顾绵绵知道,她肯定是想见邱氏,但顾绵绵不准备给她这个机会。凭直觉顾绵绵就觉得,这姑娘不像她表面上那么老实。

  顾绵绵看向翠兰,“把我箱子里那一匹桃红色的料子拿出来送给史姑娘,还有昨儿买的点心,也一起包给史姑娘。路怪远的,让家里车夫赶车送史姑娘回去。”

  史姑娘抬起头,“多谢郡主赏赐,请问我嫂子在吗,我想见见我嫂子。”

  顾绵绵微笑看着她,“史姑娘有什么话,跟我说也是一样的,这家里我当家。”

  史姑娘哑然,她当然知道郡主不好惹,但大嫂是个脾气好的,说不定肯帮自己的忙呢。

  史姑娘只能扯谎,“我闲来无事,想给侄女做两双鞋,又不知道她的尺寸,想找大嫂问问。”

  顾绵绵又吩咐旁边的月兰,“把欢姐儿的尺寸给史姑娘。”

  说完,她看向史姑娘,“烦请史姑娘回去告诉史太太,欢姐儿已经进学了,每日读书写字。回头我还准备找个女学让她们姐妹两个去上,请史太太放心。”

  史姑娘急了,她来的目的不是拉家常啊,她才不关心欢姐儿是不是读书识字。

  顾绵绵似笑非笑地看着史姑娘,“姑娘可是有什么急事?”

  史姑娘嘴里的话差点脱口而出,想到卫景明那个煞星,她又止住了,对着顾绵绵行礼,“多谢郡主,那我回去给欢姐儿做鞋。”

  顾绵绵点头,“姑娘好走,缺什么了来说一声。”

  史家母女虽然住在市井中,但那一片都是清白人家,没有乱七八糟的人,卫家偶尔送东西过去,也无人敢欺辱她们母女。顾绵绵只肯照看到这里,再给多了,人心就要不足了。

  等史姑娘一走,顾绵绵立刻叫来人去打听。刚到下午,顾绵绵就知道史姑娘的意图。

  晚上等卫景明回来,顾绵绵把这事儿说给卫景明听。

  卫景明不怎么放在心上,“莫要理她,吴远要说亲,也轮不到咱们做主。史姑娘那里,除了一个月五百文钱,偶尔送些吃的,别的莫要管。下回如果她还不死心,我就让人去她老家通知她三个哥哥,给她说门好亲事。”

  顾绵绵笑,“人家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你别吓着人家。”

  卫景明拉着顾绵绵的手,把玩她的指甲,“人在这世上,不能随便做好人。我们且看着吧,有的闹呢。潘家一来,太子铁了心要给五公主招驸马,吴远才急着说亲。但他这样明晃晃的拒绝,也下了太子殿下的脸。看吧,吴远想说亲事,怕是没那么容易。那是公主,你要是没心思,以前招惹人家做甚。”

  果如卫景明所料,梁王做了太子之后,手底下人越来越多,妹妹的这点事儿他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听说自己妹妹主动上门找吴远仍旧被拒绝,太子心里有些不高兴。

  但太子也不是那等不讲理的人,他唯一能为妹妹做的就是疏远吴远。每逢轮到吴远当值,太子都要求换一个太医请平安脉。

  不到一个月,太医院的那帮人精都闻出了一些异常,吴远在太医院开始被大家孤立。

  吴远也不在意这些,他来做太医也不是为了长久做官。如今做了好几年太医,他把太医院能学的东西已经全部学到手,既然被太子厌恶,索性离去吧。

  不仅吴远这边被孤立,吴太太那里也没有顺利说成亲事。好一些的人家,已经听说吴远在太医院得罪了人,自然不肯把姑娘嫁过来,差一些的人家,吴太太也不愿意太将就。

  两头受阻,吴远立刻决定辞去太医职务,回青城县老家。

  吴远一个小小的太医,自然不会引起太大注意,因为魏景帝的万寿节又到了。

  魏景帝原说自己今年做了错事,万寿节就不过了。百官们劝了又劝,魏景帝仍旧坚持取消今年的万寿节,把省下来的钱拿去抚恤在北征中阵亡的将士们的遗孤。

  魏景帝这一决定让百官们再次当堂痛哭流涕,大赞魏景帝仁爱。百官们还劝魏景帝看开一些,凡集大成之君,必定会先遭受磨难,往后定是事事顺利。

  最后还是方太后开口,万寿节不大办,召集所有亲近宗亲一起入宫赴宴,为皇帝贺寿。方太后开口,魏景帝自然不反对,自己从私库里挑了一些钱出来,命太子妃林氏准备几桌简单的酒席,一家子也模仿平民百姓家里,吃一顿团圆饭就好。

  万寿节前一天,方太后带着五公主从清晖园回皇宫。五公主抛弃了道袍,穿上了华丽的公主服饰,她意境脱去了少女的稚气,又因着念了几年的佛,整个人看起来平和温婉,又落落大方。

  第二日,魏景帝的兄弟姐妹和儿女们都拖家带口进宫,参加这场特殊的万寿节宫宴。宫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皇亲国戚,卫景明亲自带着人守护皇宫的秩序。

  宫宴安排在魏景帝居住的健康宫正殿,因着都是自家人,男女只用屏风隔开,男桌这边魏景帝最大,女桌这边方太后最大。

  寿宴开始前是茶果,众人说笑了一阵子后,开始依次去给魏景帝贺寿,太子自然是排在头一个。

  梁王自从做了太子之后,和往常看起来也没什么两样。他宫里除了太子妃,就是两个低等侍妾。每天除了回东宫和太子妃说说话,或是教导儿子,其余时间都跟在魏景帝身边忙活。

  新太子没有任何癖好,吃喝不讲究,穿戴过得去就行,美人在他眼里就是根木头,古玩玉器啥的他也不好。朝臣们非常欣慰,大魏朝需要一个中兴之主。一个帝王,若是能克己复礼,朝廷才有望复兴。贪图享乐的帝王,刚开始可能就是花点钱,渐渐会胃口越来越大,身边开始小人出没,朝纲开始紊乱。

  话转回来,魏景帝不能说话,太子拜过寿后,他略微抬抬手,收下了太子夫妻二人送下的礼物。

  旁边的众位皇子们脸上都带着笑。

  二皇子的笑容有些阴郁,他是皇长子,却让底下的弟弟做了太子,他总感觉全天下的人都在笑话自己。二皇子时常觉得自己很冤枉,他什么也没做,怎么就成了不忠不孝之人了。平王造反,他打平王几下又怎么了。不是我不想去胡人那里救父皇,是我当时受了伤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0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1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衙役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