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挣7亿和第二春[重生]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赵安雨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27 KB   上传时间:2021-09-19 20:41:50

  每天10点50分,他准时踏入店门,有订单就立刻出发,没订单就收拾桌子、打扫店面,不声不响坐在角落。傍晚窦坤很晚才走,有时坚持到闭店。

  杜莹莹担心他撑不住,不得不提醒,“撤吧,要是你病了,姐夫会找我算账的。”

  外卖初步解决,杜莹莹放了心,接回女儿,把时间放在新居上。

  按照合同,初八一到,装修队就进驻万家花城,开始干活了。

  杜莹莹每天都去现场,可惜于耀阳不在,她得看店,能待的时间不多。

  关键时刻,孟卓然来帮忙了:“你忙你的,我每晚过来看看,有什么事直接给设计师和施工队打电话。我和他们很熟,沟通比较方便。”

  有成年男人在,家里装修过,懂线路、电器和承重,装修队不敢糊弄,质量就更有保证了。

  杜莹莹非常感激,“到我店里来,请你吃东西!”

  孟卓然笑,“杜总已经天天请我吃东西了,还这么客气。忙过这一阵吧,等于耀阳回来,你那边也出结果,我们叫着莎莎,在周边放松放松吧?”

  所谓结果,是指考研的事,至于出游嘛~

  杜莹莹低下头,委婉地岔开话题,“到时再商量。新公司怎么样?”

  他了然地答,“和我以前的领域不太一样,还在适应期。我现在轻松不少,也能准点下班,我家里很满意。”

  过完年,孟卓然通过社招(内推),正式入职阿里巴巴公司淘宝事业部,成了马老板的下属,一位P7级别的工程师。

  当然,2010年的马老板还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电商公司老板,远非2020年指点江山、与美国总统面谈、金句一出登上热搜的首富马爸爸,JackMa。

  待遇嘛,孟卓然说,年薪马马虎虎,有期权配股,分三年。

  如果~他在阿里巴巴发展得不好,惋惜另两个备选公司的“C某0”级别高管怎么办?

  杜莹莹有点头疼,也有点后悔,“可我听说,阿里巴巴996,很辛苦。”

  “弹性制。”孟卓然没太在意,安慰她,“习惯了,在哪里都一样的,既来之则安之。我又不可能做到60岁,对不对?”

  到了正月十五,芬姨送来汤圆和斗鱼糕,盛在特意买的纸盒里,比外面卖的还漂亮。

  杜莹莹高高兴兴和女儿吃,又分给朋友们和同事。

  送到孟卓莎家,后者吃得津津有味,转身拎出一盒稻香村点心,“来来,你口福不错,从北京寄来的。”

  打开一瞧,牛舌饼、菊花酥、山楂锅盔,满满一大盒。

  拈一块尝尝,典型的北方糕点,又干又甜。杜莹莹一边嚼,一边用手接着糕点屑,“我真佩服北方人,吃得了热量这么高的东西。”

  “中国那么大,什么口味的人都有。”孟卓莎叼着一块糕,双手比划脸盆那么大,“前几年,我去北京探望我哥,我哥带我去他哥们家吃炸酱面。这么大的盆盛满了肉酱,酱上一层油,每人抱着一个和脑袋一样大的碗,碗里盛满面条,面条上面堆着黄瓜丝、萝卜丝、豆芽、芹菜还有大蒜,都快溢出来了。我哥特别豪爽地把酱往碗里一扣,哗啦哗啦往嘴里呼噜,我都惊呆了。”

  当时的情景一定很有趣,杜莹莹大笑起来,“炸酱面嘛,北京很火的,不过我没吃过,我去旅游的时候只吃过烤鸭和豌豆黄。”

  孟卓莎大惊小怪地,“早说啊,西湖文化广场有一家新馆子,北京菜,很地道的。”

  她一听就知道了,“你哥带我去过,新式古风,很有个性,给我不少装修的灵感呢。”

  孟卓莎满脸“有奸情”,用胳膊捅捅她,“我哥人好吧?什么时候收了他啊?”

  杜莹莹眨眨眼睛,满脸一本正经,“我~我把你哥当朋友,红尘知己,纯洁真挚的友情--你笑什么嘛!”

  “我哥本打算去造车,后来去淘宝了。我挺奇怪的,他说和你聊了,觉得淘宝挺有意思,想看看,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孟卓莎托着下巴,用好奇的目光打量她,“我哥很有主意的,除了他爸,谁也劝不动,想不到,杜莹莹,你挺有本事嘛!”

  杜莹莹看看手机,又放下去(还没有APP啊),“淘宝很有前途的,迟早会大火,你哥哥拿到股票,一定会发财的,喂,到时你就谢我了。”

  孟卓莎咯咯笑,“追我哥的人很多的,周周见过他两次,说他很MAN,很有风度,可惜不是她的茶。你再端着,小心被别的女人截胡。”

  我的男人谁也抢不走,被别的女人抢走的,就不是我的男人--这句话突兀地闯进杜莹莹脑海,像春天破土而出的草种。

  她轻轻呼吸,换个话题:“上次听你说,周周在东北啊,怎么去北京了?”

  周周是孟卓莎的研究生同学,学服装设计的,与她在广州合开工作室,同吃同住数年,合养丹尼,非常亲密。后来钱花光了,工作室撑不下去,两人抱头痛哭,各回各家,天南地北分开了。

  “她进组了,说挣到银子给我买花衣裳,买红头绳。”周周表舅是影视圈的,负责剧组道具的副导演,有合适的机会自然提携外甥女。“前天周周还吐槽,破剧组,LOW死了,还那么拼,过年都不放假,隔壁《新还珠格格》还放了三天假呢!”

  还珠格格?杜莹莹好奇,又一想,“在横店拍的吗?”

  孟卓莎扳着手指头,“不止,在北京折腾一个月了,大观园、戒台寺,连圆明园都去了。我对周周说,拜托,现在是2010年,哪有人看清朝人谈恋爱?发型很丑好不好?还什么《后宫甄嬛传》,我敢打赌,认识后面三个字的人都不多。”

  初遇孟卓莎的时候,可看不出她这么毒舌,杜莹莹大笑,笑着笑着,笑容逐渐凝固:

  后宫甄嬛传?

  上一世,在华人社会轰动一时,万人空巷,风靡两岸三地、导演编剧封神、捧红无数明星、养活无数营销号UP主的宫斗戏鼻祖、清宫戏巅峰《后宫甄嬛传》?

  杜莹莹记得,当时自己入了迷,对宫廷戏丝毫不感兴趣的直男马浩宸也一集不落跟着看,茵茵半懂不懂,学了一堆台词,还在淘宝买了胧月公主的旗袍。

  滴血认亲那集,自己和女儿哭红了眼睛,马浩宸称赞皇帝扮演者陈建斌,“演技绝了。”

  电视台翻来覆去地播,不完全统计,杜姗姗看了5遍,嫂子看了3遍,母亲看了10遍,每逢电视台重播都要温故知新,就连徐莉这种白骨精女强人,微信头像也是华妃娘娘。

  这么火的电视剧,现在刚刚拍摄?

  也对,现在才2010年,记得电视剧是2011年播出的,自此独孤求败,铺天盖地甄嬛体,“贱人矫情”“臣妾做不到啊!”

  她惊叹,用力拍拍孟卓莎肩膀,“周周以后会很红的,不愁吃不愁喝,走上人生巅峰~你想见她都要预约。”

  孟卓莎用看白痴的目光看着她,“有没有搞错?周周说,这部戏拍了一半,制片人和导演就想上吊了,觉得自己被下了降头,居然拍网络小说。听周周说,古装剧本来就卖不出广告,顶多弄点阿胶啊布鞋啊百雀羚,《甄嬛传》一根毛都没卖出去。”

  说到这里,孟卓莎说起最新八卦,“周周还说,她舅舅找到稻香村,想让稻香村提供整部电视剧的点心。稻香村国企嘛,牛气得很,开价30万,经理都没出面就把她舅舅打发走了。”

  杜莹莹拼命咬着唇,避免笑出声:上一世,《甄嬛传》不被看好,关注者寥寥,播出之后却一飞冲天,剧里服装、道具身价百倍,绣着鲜花的团扇脱销了,淘宝定做旗袍汉服的店家也大赚特赚。

  稻香村的段子,是导演自己说出来的,被电视台和综艺节目嘲笑了。稻香村还算审时度势,请了公关,顺势推出《迟来的御膳》,什么马蹄糕、山药枣泥糕、千层酥,圈了一波流量。

  等一下!

  有个古怪念头冲进杜莹莹脑海,如同咆哮席卷的龙卷风:我的“斗鱼”能不能借《甄嬛传》的东风?

  她屏住呼吸,目光在餐桌两个盒子之间挪移:稻香村的点心琳琅满目,香甜大气,芬姨做的斗鱼糕像一尾尾粉红小鱼,可可爱爱的。

  为什么不试试?

  连吞两块糕的孟卓莎从冰箱取出两听苏打水,推过去一听,自己咕嘟嘟喝,用手背擦擦嘴巴,忽然有点奇怪:客人全神贯注地盯着点心,很久没说话了。

  “怎么啦?”孟卓莎拍拍胸口,“我好撑,晚上不吃饭了。”

  杜莹莹抬起头,目光中有坚定,也有希翼,突然开口:“莎莎,我要去北京。”

  作者有话要说:  稻香村什么的,纯属杜撰,没有的事,我看幕后花絮,电视剧接了东阿阿胶的广告,提过很多次

  感谢在2021-06-0500:26:51~2021-06-0600:12: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青芒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6章

  “亲爱的,我朋友到了北京,就直接给你电话。”孟卓莎对着手机么一下,像个可爱的小女孩,“今天是3月1日,她最迟....最迟3号或4号,就从杭州飞过去了。喂,杜莹莹是我哥哥的红尘知己,友情纯洁真挚,你懂得,一定帮我招呼好。”

  电话一挂,杜莹莹也拨给小马哥,告诉他,自己有急事,要去一趟北京,尽快赶回来。

  “莎莎,谢了。”她用力拍拍孟卓莎肩膀,拿起自己的包,“我走了,手机联系。”

  孟卓莎云里雾里,还没反应过来,“喂喂,你真的要去打广告?桌游店和宫斗戏根本不沾边嘛!而且很贵的,6位数起。周周说,那个《甄嬛传》业内没人看好,扑街预定,有没有人看还不知道呢!”

  杜莹莹眉飞色舞地,“不知道了吧?《甄嬛传》原著在晋江很火的,我追过,还出了书呢!莎莎,我有预感,我敢打赌,这部剧一定红得不得了,比~可能比不了旧版《还珠格格》,可,肯定比现在那个新《还珠格格》红得多!”

  打车赶往芬姨家的路上,杜莹莹满脑子花花绿绿的糕点:《甄嬛传》大火,和剧里沾点边的东西都火了一波,有辨识度的却不多:

  女儿喜欢剧里胧月的衣裳,她上淘宝一搜索,数十家汉服/旗袍店铺,个个号称《甄嬛传》专业定制,衣料仿照剧里,版型剪裁大同小异,穿在儿童模特身上没什么区别。

  马蹄糕、栗子糕、桂花藕粉是随处可见的点心,贵一些的稻香村、知味观和沈大成几块钱一块,便宜一点的小厂商几毛钱。

  上一世,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大火,她也守着电视流口水。

  那时她和马浩宸与女儿约定,电视里出现过的店铺都吃一次,吃遍大江南北嘛!

  前两季的西安水盆羊肉,广州竹升面馆、上海炸猪排,一家三口高高兴兴赶过去,排着长长的队伍。杭州也有,菊英面馆的片儿川和一家胡辣汤,她吃过几次,感觉和平时喜欢的馆子差不多。

  到了第三季,她疲惫不堪,马浩宸移情别恋,谁也没心情了。

  此时此刻,杜莹莹抛开失落,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回忆《舌尖上的中国》里喧嚣一时的餐厅,随着时间推移,有的归于平凡,有的怦然跌落,还有的消失得无影无踪。

  中国之大,做相同菜肴的餐厅太多了。

  她自己的品牌,怎么才能和《甄嬛传》紧密结合?怎么做到独一无二?

  把重点放在定胜糕?肯定是不行的:一旦电视剧大火,知味观、沈大成和杭州苏州大大小小的食品品牌会把定胜糕推到极致,稻香村也会做的,谁会注意小小的桌游店呢?

  必须跟“斗鱼”联系起来,

  鱼者,余也。连年有余,庆余年,在古代是很吉利的话。

  到了芬姨家,杜莹莹二话不说,从背包取出纸笔,开始画图。

  芬姨莫名其妙,小心翼翼地,“莹莹啊,听你说糕要改进?改成什么样?”

  她头也不抬,“颜值高,让人一看就知道我们,不能和别人混起来。”

  照片拍得多了,构图和线条很容易找到感觉,杜莹莹没费什么力气,就粗粗画出一幅鸳鸯戏水图、一幅牡丹锦鲤图、一副百花争艳图,“芬姨,我要把糕做成这个样子。”

  她把斗鱼糕摆在图里鲤鱼的位置,“两条颜色不一样的鱼,鱼上要有定胜两个字,旁边的叶子和牡丹都是点心,豌豆黄绿豆糕龙井酥桂花酥芋头糕,越漂亮越好。”

  芬姨看不过来了,“这这,家里模具不够。”

  定胜糕的模具是两头大中间细的古代银锭形状,芬姨找到旧同事,才打造出斗鱼糕的鱼状模具。

  杜莹莹已经猜到了,“那就出去做,或者花钱买,越快越好。”

  芬姨忐忑不安,“店里什么时候要?”周周在电话里说,拍摄进入中后期,最多再一个月就杀青了,如果演员离场,剧组撤退,别说一个副导演,制片人也没办法。

  杜莹莹看看手表,“两天,最多三天,做出来我直接带到北京。”

  现在天冷,糕点高油高糖,不会坏掉的。

  “莹莹啊,你要这么多花样,食材几十种,做法不一样,我一个人做不完。”芬姨嗫嚅着,生怕杜莹莹故意找个为难的借口,把生意交给外面的店铺,推掉她的兼职,每月1000块钱就长着翅膀飞了。“我,我找老赵钱哥,他们手比我巧,材料比我多,两天就给你做出来。”

  大概是芬姨的旧同事。

  杜莹莹想了想,“行啊,您现在就打电话,行就行,不行我出去做。”

  这句话一说,芬姨更紧张了,拨通电话结结巴巴半天,才给“老赵”把事情说清楚,另一个人没联系上。

  去赵家的路上,芬姨絮絮叨叨,介绍“老赵”的生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挣7亿和第二春[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