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零胡同养娃记_分节阅读_第161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1-11-27 22:24:06

  “刘书记刚刚多亏您了。”她真诚的表示出感谢。

  “客气客气,我是这个村的书记,村里的事情我当然要管了,这事儿是你舅舅舅妈的不是,你们家当初分房子这事我不清楚,听王涛这么一说,我就下意识以为是你们三家平分的,这是我的工作没做好。”刘支书擦了一把冷汗,心说这姑娘幸好没去告状,否则他这个支书要记大过的。

  刘支书给了个台阶下,范晓娟当然要顺着杆子往上爬啦,她笑容满面的,似乎从不知道这事跟刘支书有任何关系的说:

  “这事儿也不赖您,当时也不是您做书记,也不是您做见证人,总不至于谁家的事都知道吧。”

  “那是,那是。”

  “那我家盖房子的事怎么说,手续要怎么办啊刘叔。”

  “手续好办,手续好办。”

  刘支书松了一口气,被范晓娟抓住了小辫子,在盖房子这事儿上能帮忙就帮忙,在办手续的时候不但没为难,反而跑前跑后的,这就是后话了。

  村里现在没有盖房楼层上限,能力范围内,爱盖多少层盖多少层,土地证上面也只花了建筑物宅基地的面积。

  这种事儿还得请专业的设计人员来弄。

  这房子一盖,以后别人再说东道西的也是不能了,等到这片拆迁起码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房子的装修也不必弄得太好,经济适用为主,后期她自己也不会住,基本的用途就是出租。

  就算是出租房,范晓娟也没打算造个豆腐渣工程出来,该有的质量还是要有的。

  这期间还有十几年时间要出租,总不能出了什么质量事故。

  造房子的事还是张烨比较老道,从白山村回城里以后,就直奔张烨店里。

  这会儿店里忙着呢,张烨这个老板娘都亲自上阵,接打电话,收银收费,肩膀和耳朵夹着电话,手里头拿着纸笔,接着外卖订单。

  排队买单的客人都开始抱怨了。

  范晓娟一来,先帮张烨把收银的工作给接了过来,张烨松了一口气。

  她就搞不明白了,怎么人招的这么多,还是忙不过来。

  过于凡尔赛,过于凡尔赛。

  等到客流量少一些,已经快十一点钟了。

  店员们还没吃午饭。

  杨珍那边的工作首先结束,一百多份凉皮成功买完,说起来这凉皮现在是最受欢迎的,又便宜,味道又好,就算是入了秋,客流量还是只多不少。

  她从杂物柜子里拎出来一包青菜:“老板娘,这是我家菜园子里种的。”

  “这可怎么好意思呢。”张烨笑着接了下来,沉甸甸的一袋子,一天肯定吃不完,平常店里也会要买点青菜,中午店员们吃饭要额外准备菜。

  别人是喜欢吃店里的凉菜,可对于晓烨家的店员们来说,吃打包捡漏的就好了,天天吃也会腻,所以正餐一般都会买菜炒,几个素菜一个荤菜一个汤,伙食开的算是这条街最好的。

  杨珍没好意思开口说起卖菜的事,就把那袋子菜塞到张烨手里。

  早上从菜园子里摘出来的,还新鲜着呢,有长豆角、豌豆、苦瓜、黄瓜、每样都放了一点,这人又忒实在,她的一点就是好多。

  张烨笑说:“哪好意思白拿你的菜呢,这是小意种的吧?”

  她看了一眼中午过来混吃混喝的韩佳栋说:“佳栋,你看人家小意种的菜呢。”

  已经开始打青少年赛的韩佳栋是越来越高了。

  韩佳栋中午过来休息,张烨是不要他帮忙的,让他休息好,但是晚上放学了会过来帮忙搞会儿卫生,他看了一眼就知道,杨珍家里条件不好,妈妈有时候聪明的很,有时候就是脑子少根筋。

  “杨阿姨,你家菜可真新鲜,以后你把家里种的菜带一点过来,让我妈妈称重了按菜市场买的价格给你钱,也省得肖奶奶去菜市场买了,肖奶奶早上要采买店里卖凉菜的那些菜,每天自行车上面挂的满满当当的。”韩佳栋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还挺会看人脸色:“杨阿姨家的韭菜好嫩啊!”

  杨珍就更不好意思了:“没啥,没啥,就是带点给你们吃吃。”

  张烨会过意来:“你家里要有现成的菜就带一点过来嘛,卖的像土豆你如果能种就自己种一点,咱们自己吃的,你自家菜园子里有啥就带啥,咱们反正每天都会吃新鲜蔬菜。”

  她知道小意白天在学校吃,晚上就娘儿两个,肯定吃不完。

  杨珍平常也没有别的收入。

  “行,今天的给大家试吃一下,后天开始你就给店里带菜,我看着杨珍种的菜,可比菜市场要好太多了。”

  边说着,厨房已经把菜给炒出来了,如韩佳栋说的,杨珍自己种的菜掐的早,就嫩一点,尤其是小菠菜跟韭菜,比菜市场卖的口感要好很多,就连挑剔的肖姐都赞不绝口。

  韭菜鸡蛋也是能吃到嫩嫩的韭菜香。

  韩佳栋夹走一块,还要再来一块,以前从菜市场买回来那种大韭菜,他可是从来不要的。

  张烨更是拍板一天要从杨珍这里拿走十斤菜。

  十斤菜就一起打包按照三毛一斤拿,就是三块钱,看着不多,一个月可也要有百来块钱了,这可是小意的收入,算是意外来财。

  “老板娘,咱店里管两顿饭,也吃不了这么多菜啊,您可别浪费钱。”

  “怎么会浪费钱呢,一天十斤,吃不完的大家分一分带走回去吃,省得还要去菜市场转一圈买菜了呀,这些钱我觉着花着不亏,就当福利了啊。”

  范晓娟这个二股东自然也没有意见。

  这就是张烨的聪明了,顺水人情谁都不会吃亏,店员也要吃饭,也是要买菜的,在外面买比杨珍家自己种的贵不说,品质还得不到保证,这么多人一个月一百来块钱,对于一个店来说真不多。

  肖姐也说好:“每天下班去菜市场转转,就没有新鲜菜了,老板娘这个方法好,以后我回家就直接拿一把,都省去我去菜市场转悠的时间了,还省我几毛买菜的钱。”

  韩佳栋拼命点头也说好吃好吃。

  杨珍也就不好意思推辞了。

  张烨还给她指点迷津:“以前咱们去菜市场批发的萝卜,特别老,没有咱以前地里面种的萝卜味儿,你家如果还有地,就种点萝卜咱们今年要做萝卜干卖。”

  她还特地强调了:“不能降低质量啊。”

  杨珍笑着点头:“行啊,那我把萝卜都种上,不好您不要就是了。”

  张烨说:“只要质量过关,我就没有不要的。”萝卜的质量也决定了萝卜干的好吃程度:“去年做的少,好多顾客说是要买来带回去吃,我都没舍得卖,今年冬天多晒点萝卜干,到时候你们可得要忙好一阵了。”

  范晓娟也说:“这种地也不赚钱,你别嫌苦嫌累啊。”

  杨珍笑了:“那哪能呢,往年我们也种萝卜,种大白菜,冬天吃的大白菜都是我们自己种的,一个冬要吃掉七八百斤呢。”

  大家都笑了。

  这北方到了冬季没啥青菜可以吃,可不就是要囤萝卜囤白菜过冬么,以前的时候大家都穷,也不是见天就吃肉,十天半个月才能闻到肉腥味的岁月,那可是日日都吃炖白菜,能吃到人烦了腻了,再过半年都不想吃白菜。

  冬天的菜白菜萝卜都能长好大个,价格不贵产量也很高,一亩地能产两三千公斤,高产都能到五千公斤,白菜的产量更高,足足有五千斤到一万斤的亩产量。

  杨珍勤快,再加上小意两人,光种萝卜每年能出个几千斤,那也是好几百块钱。

  范晓娟冲她笑了笑,不会看不起她,勤劳致富的人值得每个人都尊重,要是以前的她,也只会羡慕杨珍的勤劳。

  等人都散了,范晓娟开始拉着张烨说盖房子的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老大是范晓娟的母亲。

  三房人。

  范母生:范晓军范晓娟。

  范铭成,王美云生:范晓珍。

  范铭举,汤美丽生:范晓敏,范晓龙。

第117章

  正在往京市火车上

  车厢里晃荡晃荡的,车子已经开了两天两夜了,从刚上车的时候充满了期待和憧憬,现在王秀云已经吐了好几次,这会儿正坐在窗户边上。

  从南边儿到北边,从最开始的闷热到渐渐干爽,最后眼前的景色渐渐熟悉了起来。

  王秀云叹了口气。

  十年了,总算是回来了。

  这次是要回来养老的,也就没有十年前坐在这趟火车上的心境。

  火车继续哐当哐当,王秀云把目光投向男人跟老太太那边。

  老太太舒舒服服的占了一个下铺,手里拿着扑克牌跟两个儿子玩斗地主。

  这一路过来没少遭罪了,南方那边的家当能卖就卖了,能带的都带回京市,走的时候两妯娌还想把铺盖那些都带回来,让老太太一把就给扔了。

  “来了南方这么多年,回来的时候连棉絮都要带回去,知道的就说你们节俭,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混的多差呢!”

  当初两兄弟非要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南下去闯荡,这老太太非说养老得儿子,跟着儿子去了南方。

  如今范大舅跟范小舅准备退休,两兄弟同进退,一起回京市。

  范小舅媳妇汤美丽问:“嫂子,你们回去了准备住哪?”

  “住哪,先在我娘家住一阵,咱总得要盖房子的吧以后。”

  “不买房?”

  “买啥房啊,村里不是现成的地基么,大姐那两个孩子一个在部队,一个在城里,都不回去住,咱们盖了又能怎样?”

  汤美丽被她大嫂的脑回路搞的有点找不到北了:“可是咱们当初分家,不是说好了地基是给大姐的吗,当时咱们还签了字,按了手印儿的呢。”

  王秀云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咱现在没地方住,她大外甥女能看见舅舅们露宿街头不成,我就要掰扯掰扯这事儿,谁家也没有把房子留给闺女的道理啊,而且养老都是咱们给养,凭什么把房子留给她?”

  听说王大舅被赶走了以后,王秀云气了好久,可这事儿没办法跟老太太提,她准备等见到了范晓娟再跟她好好商量着这事。

  那屋子,两孩子又没回去过,大姐自己都很少回农村,当初妈妈怎么就想到要把房子留给大姐的。

  这逻辑,汤美丽简直服了她大嫂。

  顺便再看看她大嫂生的独生女范晓珍,房子不留给闺女啊,那大嫂以后的房子是准备留给谁?

  王秀云,也就是范大舅媳妇,跟闺女范晓珍说:“怎么着,回京市得重新找工作,你做好准备了没有,我让你舅舅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哪家单位要招人的,也提前给你看着,还有你表姐那头,你可别说漏了嘴。”

  她偷偷的跟女儿讲,老家那块宅基地,就根本没盖过房子。

  所以这次回去,就是奔着把老家那块地拿到手的。

  范晓珍年龄不大,可也记得当年出去的时候父母跟奶奶说了啥,家里三姐弟,房子和钱都是分掉了的,当初爸妈拿走了钱,现在又想拿地。

  “美得你,赚钱的时候怎么没见到您有这股子冲劲儿跟机灵劲儿呢?”范晓珍低头翻看着小说,嘴里没停着磕着瓜子儿:“我都不好意思跟你一起回去了。”

  她冲范晓敏眨了眨眼睛:“晓敏,大一快报道啦,姐姐没什么送给你,不过祖传的厚脸皮送你一张,以后到了社会上,有的是用处呢。”

  当年分家闹的很难看,要不是老太太一力压着,两妯娌差点就欺负到大家姐头上来。

  说什么出嫁了的姑奶奶不能分家产,姑姑当时已经病的很重了,她妈妈还背后嚼舌根,说什么快死了都要挣家产云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4页  当前第1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3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零胡同养娃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