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零胡同养娃记_分节阅读_第163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1-11-27 22:24:06

  几个孙子辈的都疼都爱,可是谁也越不过亲手带大的那个去。

  王秀云是清楚范晓娟家什么情况的,男人是个小教练,她自己是个小破国企的财务,单位都快发不出工资来了,还要强撑着场面请大家伙吃烤鸭。

  殊不知在王秀云心里,已经认定了范晓娟是三房里头混的最差的那一个。

  吃过饭,范晓娟就问他们的去处,她跟姥姥说就住在她房子那里好了。

  “我那里装修好都半年了,房子也收拾出来了,就等着姥姥过去,姥姥您看要不要去我那里住?”范晓娟亲昵的挽住老人的手。

  她小时候就是范姥姥带大的,小时候姥姥还带着她一起睡觉,所以从小就跟姥姥格外亲,多少年没看见了,当然想尽尽孝心了。

  王秀云这心里咯噔一声,看向自家男人。

  偏偏范大舅是个没啥心眼的,乐呵呵的看向范晓娟,还说:“娟子这良心好,不错不错,你小时候啊,姥姥是最疼你的,十来年没见到了姥姥跟着你住也亲热亲热,娟子你房子买哪啦?。”

  范晓娟把自己买的房子的位置细细给亲戚们说了。

  那片不怎么样,王秀云脱口而出:“住大杂院,大杂院不安全,也不方便,奶奶还是跟着我们,我娘家离咱们白山村近,妈回去了还能找老邻居串个门子。”

  她心说外甥女可真是有心计,当年她妈也是这样哄着老太太把房子都给了她妈,现在又要哄着老太太的存款不成?

  当两个儿子是死的么?

  范小舅以前单位分了有房子的,因为要去南方,就直接租了出去,又因为要准备回来,所以早早就收回了房,拖人也收拾好了。

  范小舅拍拍胸脯:“咱妈肯定是跟着我,您说是不是?”

  说起来他还带着几分洋洋自得:“当年单位要分房子,我寻思着四千块钱不贵,咬着牙把房子买下来了,现在看来当时这钱花的真值得,不然今天可还没地方落脚呢,妈你只管放心,那里我收拾的妥妥的,你跟晓敏一起睡一个屋。”

  “呵。”王秀云那边发出一声轻笑,老三这一肚子的花花肠子,怕别人是不知道吧,还不是惦记着老太太手里头的几个钱?

  这一个个的孝子贤孙,没有一个是省心的。

  在这方面,王秀云就觉得自己没有老三脑子那么好使,要是早料到老太太回来必须要选一个地方住,她就早早的把房子给弄出来,也不至于地基被范晓娟又抢回去了,屋子还没处盖,这事儿范大舅还不晓得,知道了肯定要吵上一回的。

  所有人干脆都看向范姥姥。

  您说住哪就住哪。

  这屋子里辈分没人能越得过老太太,年龄没人能越过老太太,没人能反驳她老人家的话。

  范姥姥看了一眼两儿子,又看了一眼外孙女,眼睛一眯,又瞧上最小的那个。

  韩星辰乐颠颠跟太姥讲:“太姥,我妈都收拾好几天您的屋子了,柜子还是我擦的,我妈说您喜欢晒太阳,院子里还给您放了个躺椅呢。”

  这小家伙,进小学以后讲话是越来越好了。

  范姥姥咧嘴一笑:“成,那我就听咱们最小的这个的,住咱小星星家里。”

  ——————

  范晓娟把家里头的事情搁了搁,老房子那里的事情请了个设计师来弄,跟设计师沟通了设计方案以后,按照张烨说的先把地基打好。

  六百多平的土地呢,她自己一栋,范晓军一栋,两栋楼面对面的盖着。

  中间的一块地方公用,两栋房子共用一块小花园。

  一边楼差不多是两百多平的占地面积,按照范晓娟的要求,每户都是独立的厨卫,房子其实很小但是五脏俱全,每户都有暖气片、自来水、厨房卫生间。

  两栋楼盖好,至少也要二十万!

  投入这么大,算了一下投资回报比,一层楼有十套小套房,六层楼就是六十套,就算一套房租个五十块钱,一个月收租都有三千块,一年就是三万六!

  两栋房子就是七万二。

  三年就能回本?

  五十块钱的租金在九十年代初期简直不敢想象,但是房子从下地基,到打框架,到装修盖好工期至少三年,到一九九四年,这个价格就不贵了。

  人工一天天涨价,房租工资也都会涨。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房租涨得不要太快好不好。

  本身两栋房子也不需要这么多钱,但是范晓娟设计的公寓,每套小房子里面的厨卫都是独立的,电路设计的也比较超前,额外留了以后要安装大功率用电器的电线在里面。

  消防做的也比一般的民用房到位。

  这并不是她菩萨心肠。

  曾经她一个朋友盖了房子,结果因为预留插头不够,攻略也不够连空调都带不动,家里面动不动就烧保险丝,后来不得的大规模翻修,也是掏了很多钱再完善。

  预算做好以后给范晓军说了。

  那头沉吟了一下,很快给了她答复,钱的话不是问题,范晓军手里头还有些钱。

  做完了这些又麻溜给范晓军找了个小院,刚好那家人要移民,那套房子不如她家的大,一共三万五一分不少,过去瞧房子的不少,可都想掐点儿价格,范晓娟过去一看,户型并不怎么周正,跟胡同里面大多数住了很多年的小院一样,屋子又破又旧,如果不是这个地段值点钱,这房子压根就不能住人。

  可好多人就是这样省着省着过了一辈子。

  这种院子跟四合院压根就没什么关系了,单纯只是地段好,以后上哪都方便,好在范晓军要求并不高,而像范晓娟家这么周正的小院并不好找,两进院又太贵,马教练当初买的就是这种小院子。

  等过户手续一办完,政府要集中供暖的消息就传了来。

  虎子妈一大清早就奔了过来,敲开范晓娟他们家门,一进门瞧见正在院子里扫地的老太太,两人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

  范姥姥来这里住,深居简出的,虎子妈不认识她。

  还是韩星辰听到了动静跑出来,看见虎子妈就叫了一声婶子。

  虎子妈干咳一声:“哟,小星星,你没出去呀。”

  前段时间韩家那事儿整得沸沸扬扬的,邻里间谁都知道了范晓娟现在有个将军公公,还有一个当桥梁设计师的婆婆,小星星现在也不是没人管的孩子了,经常都在大院里待着。

  平民百姓么,总对一些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人生充满了向往。

  虎子就经常打听,那将军爷爷会不会骑马打仗什么的。

  韩星辰手里头拿着乒乓球拍,她刚刚在跟爸爸的学员过手呢,这半年来她的水平突飞猛进的,现在都给马教练当助教,帮着教学员们练球,有时候她也会拉着水平不错的学员跟她对打。

  因为韩江这里两个教练的水平都不错,而且平常学员可以免费用乒乓球台练球,学习环境比一般的教球的散装教练可好上不少,最近学员人数也是日益上涨。

  “没有呀,周末我要留家里打球。”因为韩江不在家,马教练一个人忙不过来。

  “找娟子?”这老太太,年纪虽然挺大了,眼不花耳不聋的,看上去格外有地主老财的气势,最起码虎子妈这种膀大腰圆的中年人士都怵她到不行。

  看着这跟要来打群架一样的中年妇女,范姥姥就不喜。

  慌慌张张的,小星星可别学她!

  “我找小范。”虎子妈呼吸一滞,脖子一缩。

  “里边儿呐。”范姥姥往里头一指。

  这老太太简直逆天,八十好几岁了,居然一点都不驼背!

  “我妈在复习,她要考大学呢。”韩星辰人小鬼大的说:“我妈现在要给我做楷模,我也要更加努力呢。”

  天啦,这孩子咋这么懂事儿。

  虎子妈要是知道韩星辰只是嘴上懂事,调皮捣蛋的事一样没落下,估计就不会在心里羡慕小范羡慕到泪奔了。

  虎子妈说:“哟,看看这小姑娘多懂事,以后我让虎子别跟棒子那一群孩子玩了,咱们跟小星星玩。”

  韩星辰眨眨眼,指着乒乓球教室说:“我在给马教练当助教呢,阿姨你送虎子来学乒乓球吧,学了乒乓球就格外懂事了呢。”

  招生小专员韩星辰同志上线。

  这可爱又认真的小模样,逗得虎子妈一阵笑:“那我把虎子带来,可不要你教。”

  韩星辰跺脚:“为啥呀,我的水平还不够教虎子的么?”

  也就只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毫不谦虚的吹嘘自己的水准不会招人烦了。

  虎子妈笑得更欢乐了,肥肉一颤一颤的。

  这会儿范晓娟在里面看复习资料,要不是外头动静太大,一般她不出来,一出门就看见社交之花韩星辰同志正在跟虎子妈侃大山。

  虎子妈的笑容灿烂而又夸张。

  范晓娟:“……”

  救命,闺女这辈子的走向越来越不对路了。

  上辈子是因为出国阻断了她社交才能,那这辈子成为中老年之星,韩星辰的走向怎么越来越……

  虎子妈看见范晓娟就说:“妹子,跟你说一件大喜事。”

  范晓娟:“……啥,啥事?”

  前段时间找房子,拖虎子妈帮了不少忙,后来搞定了房,她还专门给虎子妈送了好些礼,现在两人关系打得火热。

  “知道么,咱们胡同里要集中供暖了,街道正公示着呢,通知我们去交费,你说你怎么这么有先见之明啊,要是早知道,我也再买一套房子了。”

  集中供暖当然还是大利好了!

  市区很早就开始集中供暖了,只有胡同里,因为人多户头也多,集中供暖工程一直铺不进来,现在是因为人少了,户头也好统计一些了,区里面马上就把这事儿牵头给搞了起来。

  “真的?”这可真是太好了。

  “街道办公示出来的啊,那还能有假,路上我还看见黄穗华了,她脸色可不大好,叫了好几声都没叫应,当初孙家要卖房子,她跳的最欢了。”

  “她怎么了?”

  “怎么,还不是为了卖房子的事情不痛快呗,最近少走动了,爱走不走,谁还稀罕她不成?”虎子妈满心都沉浸在集中供暖的喜悦里:“要是咱这里啥时候把旱厕改改,就更好了。”

  “那可不好改,是大工程。”范晓娟随口说,可是她知道未来没几年都会改,到时候红眼病的人更多,那些卖掉房子出去买了房子的,何尝没有想过自己如果没卖又会如何如何。

  却也不算算当年也是手里头紧巴巴,为了凑齐一点买商品房的钱才卖掉房子的。

  不卖掉,也就没有钱。

  人挤人的住在这里,谁家里都没有生活品质,大杂院照样还是贫民窟。

  人心大体都是这样,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尽管她自家的房子也涨价了,可人心怎么可能满足呢,看着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尤其是自己卖掉的房子涨价了,黄穗华心里当然不好受了。

  黄穗华觉得自家的房子卖亏了,迁怒到了别人身上了。

  多少人又不是这样呢?

  尽管这房子她不买,别人也会买走,但是做决定的明明是他们自己,可心里不舒服起来,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迁怒有哪里不对。

  虎子妈可是高兴坏了:“我早就跟黄穗华说还是在胡同里头买吧,她早晚看不上,现在好了,看着胡同里慢慢变好了,她就不舒服了。”

  黄穗华也买不起两套啊。

  她还惦记着黄穗华不理她这事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4页  当前第1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3/3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零胡同养娃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