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零胡同养娃记_分节阅读_第183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1-11-27 22:24:06

  范晓娟则是觉得哥哥太宠爱她了,这么大了还给她举高高,其实他还是很喜欢小孩子的。

  就因为这,没有舅舅的香香跟玲玲就可羡慕她。

  范晓娟就同她商量:“舅舅回来我再接你回家,到时候家里还会多个舅妈,舅妈肚子里还有小宝宝呢!”

  韩星辰蹭蹭蹭一下就站起来了:“那我不是要当姐姐了!”

  她也超想当姐姐呢。

  范晓军是回来领证的,这样看来韩星辰是要当姐姐了。

  小家伙又叨叨开了:“那你说我给小妹妹准备个什么礼物好呢,是扎头绳还是橡皮筋,还是巧克力呢?”

  范晓娟心累:“小朋友还在妈妈肚子里呢,什么都不能吃,也不能扎小辫子。”

  上辈子范晓军一直没结婚,可能是因为帮老领导完成了夙愿的关系,这辈子倒是很快找了对象,简直是闪婚。

  他也一直惦记着妹妹家里头的事。

  最近一次打电话跟她说,你的事情办好了,我心里也放心了。

  于是结婚、生子,他也能拥有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韩星辰完全沉浸在快要有妹妹或者弟弟的喜悦中,独生子的寂寞范晓娟不懂,不过在她看来,韩星辰这一代的孩子应该都会很珍惜跟堂表亲戚家的缘分,毕竟没有亲生兄弟姐妹,堂表亲也是很珍贵的。

  范晓娟已经开始跟韩江商量家里要不要请保姆。

  韩江一听就马上拒绝:“不是有我妈吗,她会帮忙带孩子的,你要是请外人带,不让她带着,她知道了肯定有想法。”

  “并不是找人带孩子,就是做做家务,你那边学生多,也需要收拾,请了人训练室就不用你们每次自己搞卫生了。”

  不过马上又想到回父母那边的时候有香姐帮忙做家务,确实轻省很多,袁桥在家基本上不做任何事,每天花很多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面。

  他跟范晓娟说:“如果你不想干家里的事情,咱们可以请个钟点工,回头我让人打听一下。”

  范晓娟点头:“那你留心着。”她想了想:“算了我自己留意着。”

  韩江变了。

  要是半年前,别说他不会提起请人这种事,就算她提,这人肯定也会叽叽歪歪说一些惹人生气的话出来。

  姥姥知道了她要请人,闭着眼睛跟她讲:“可不要去亲戚那里打听。”

  英明的姥姥。

  范晓娟还没来得及领悟到姥姥的意思,结果让王秀云知道了,兴冲冲的就跑来问她:“听说你要请人?”

  当然,并不是她自己要揽下这活。

  范姥姥用高深莫测的眼神瞧了大儿媳妇一眼,继续扫地。

  姥姥拿扫地当运动了,脖子上带着围脖,耳朵上包着大帽子,每天哈着气,在院子里慢悠悠的扫地,像个扫地神僧。

  “她哪里请得起人呢,也就是嘴巴上说说,小星星送她婆婆那里,吃饭也在老人那里吃,要不去店里吃,平常家里还能有啥事,我让她买洗衣机,洗衣服也省下来了。”姥姥看着肚子里肠子都有几十斤的大儿媳妇说。

  王秀云明明是听到了风过来的,她不满的嘟嘟囔囔:“妈你这样说话就不对了,反正要请人,干嘛不请亲戚,彼此知根知底,也放心一些,你看看娟子家里这么多些东西。”

  范姥姥斜眼睨她:“请谁,你那个妹子王秀芹?”

  全世界最英明的姥姥。

  外面开始下起雪来,京市的雪来的快,铺起来就更快,鹅毛大雪不到半小时能把路面都盖住,姥姥也就不扫雪了,哈着气把扫帚放在角落里,往屋檐下走,这回是做广播体操。

  儿媳妇见婆婆没个准话,心里也着急,跺着脚说:“您跟娟子说一声呀,这哪有亲戚不用,去找外人的,我那个妹子下岗都半年了,这不是心里头着急嘛。”

  姥姥不说话,心里却说,你那个妹子五十岁不到,下岗半年了都找不到工作,这样的人还推荐给娟子,来咱们家养老的吗?

  帮不上什么忙就算了,等以后回去还要说一个长辈伺候晚辈,拿了钱她还占理,呸呸呸,想得美。

  这人情往来就是如此,越是亲近的人,越不好谈利益。

  姥姥笑眯眯的说:“哪能请得动亲家呢,娟子是晚辈,这也不合适,再说干钟点工能挣几个钱,咱们老京市人了,不能这样没出息,还是让秀芹再找个别的活干干。”

  王秀云被婆婆噎了一回,真不知道怎么回她这话了。

  她也要面子的!

  做钟点工就是没出息,她要怎么说,说她娘家姊妹是个没出息的?

  姥姥才不是鄙视钟点工的意思,单纯对人不对事,要不这样说,王秀云还得哔哔好半天呢,她可不想给娟子招来这么一个拎不清的人。

  大家都是明白人,嘴上没说可心里头谁不清楚谁呀。

  王秀芹是个什么人,自己家孩子都收拾不干净,有一年姥姥路过王秀芹家,看见她家里乱七八糟的,姥姥可是一直笃信主席的言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都收拾不好的人,拿钱就能干活啦!

  等范晓娟一回来,王秀云就跟她提这事。

  反正过年要把老太太接走,她老人家管不着。

  范晓娟的底细,这段时间她也摸清楚了,早听说她结婚,找了个老师,家里头还是兴县农村的,王秀云还挺鄙视她,长得那么漂亮,脑子却是个拎不清的,就冲着老京市人的体面,也不能找个这种家庭结婚啊。

  结果人家命好,公公还是个什么将军。

  听着就好有钱。

  当然,王秀云不是冲着范晓娟家那一个月百来块钱的钟点工钱才过来的,这将军的家属,是不是有点权力?

  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打进内部关系了,以后也可以为她所用啊!

  王秀云这眼珠子一转,就能想到以后能占什么光了,范晓娟她能想不到?

  这个大舅妈,宅基地的事上面没从她手里沾到一点便宜,还白帮她把屋子给推了,这会儿又要想着别的主意了,当她范晓娟是傻的么!

  上辈子做了那么久的生意,好歹她也是直到点人情世故的。

  做生意也好,请人也好,都是最好别跟熟人打交道,有句话叫“杀熟”,大家彼此之间互相不认识,说起话来才够敞亮,讲什么也不必顾着人情,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彼此之间也不会伤了感情和体面。

  至于大舅妈,想把她的懒妹妹塞给她,还想从她这里拿好处,就算了吧。

  碰到这种事儿,拐弯抹角的不如直说。

  范晓娟笑眯眯的说:“大舅妈,我听说秀芹婶子身体不好,这才一直在家休息的,她给我干活,干得好就不说了,这要是磕着碰着,让我给她养老,我可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毕竟是在我家里干活,往后要赖我头上算工伤,我怎么办?”

  “这个,这个……”

  “是吧,我请人可是来干活的。”彼此都是亲戚,范晓娟又不是不了解大舅妈的这个妹妹,能懒出一朵花样出来,动不动还腰酸背痛的。

  王秀芹当时内退报的可是工伤!

  这下可把话都卡在王秀云喉咙里头了,这回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范姥姥笑眯眯的看着外孙女,在心里点了点头,真是长大了,也长进了。

  真不愧是她带大的孩砸!

第134章

  越是到了过年,事情越是多了起来。

  别人都是过年放假,偏零售行业到年底是高峰期,专卖店不但不能停,还要做备货备料的准备。

  可单位出了这么大的事,谁的心都不能安定下来。

  大家怨声载道的,还好这把火没烧到范晓娟身上,但是办公室的赵娇娇整天惶惶不安,每天都有人问她到底要如何处理。

  因为案子闹的大,纪委可能要来查账,连年终奖都暂停发放,这个简直是打断了范晓娟的计划。

  村里的房子刚盖了个壳子出来,快餐店那边投入那么多还没有产出,现在只能靠着张烨店里的分红,不过到了过年,出来吃快餐的人也会少,张烨店里也要放半个月的假期。

  杨珍家里的萝卜来了个大丰收,产了足足三千斤。

  偏今年又是个小年,市场上的萝卜价格还不便宜,张烨用两毛钱一斤都收走了。

  杨珍还很高兴的告诉大家,白菜也有两千斤呢,今年可是卖了个好价钱,这些都是她跟小意两个人一起种的,光卖菜今年都卖了七八百!

  大家都挺替她高兴。

  种菜可不容易,一亩地的菜,孩子大人齐上阵,都是下班放学的间隙去搞的,这钱挣得辛苦,可杨珍不这样想,她还年轻,趁着年轻多赚点钱,也好盖房子,以后当个二房东收房租呀。

  萝卜得趁着新鲜做成萝卜干,要找个不下雪又有太阳的天气,洗萝卜,切条晒萝卜干。

  京市的气候不像是南方,天气干燥,做好了的萝卜干足足都有几百斤。

  现在天气冷,萝卜干也不容易坏,一部分拿出来做成凉拌萝卜干,一部分就放在外面,来年还要做快餐,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准备的萝卜干要比以前多很多。

  收完菜钱,杨珍准备把这些钱都存好。

  她多嘴问了范晓娟一句:“小老板娘,你说一年期的定期存款三个点的利息,两年期四个点,八年期就有七个点,我要不要存到八年啊,七个点,一千块钱一年得有七十块钱的利息呢。”

  杨珍节省,半年来卖菜、卖凉皮、加上工资,前所未有的存到了三千块钱。

  人生中第一次拥有这么多钱,杨珍都慌了。

  换以前压根就不敢想,三千块钱她跟男人一年都挣不到。

  可是今年她做到了。

  一听到八年期,范晓娟就头皮发麻。

  要是杨珍是个陌生人,她不会拉着人家说钱贬值快,可千万别存太长时间的定存,可杨珍的事情她不能不管,是她亲手把杨珍从火坑里面拉出来的,她得顺手再拉她一把。

  等杨珍这八年期到期,利息虽说也拿了,可钱也贬值了好几倍。

  她问:“谁跟你说存八年期的,你存了没?”

  杨珍倏地一怔,目光闪烁了一下:“没,就村里人跟我说的,我想着暂时也存不起重新盖房子的钱,所以就想存久一点。”

  村里不少人都知道她在城里干活,就连婆婆都知道了,没一个安生的,婆婆又提出要抚养费,这次她一分钱都没给。

  她找范晓娟,也只是想找个人认可她。

  范晓娟看了看她的眼睛,摇摇头:“你自己心里已经有想法了,又何必问我呢,你自己觉得行就行,可我觉得八年时间太久了,等八年过后,你的钱还是钱吗?八年前咱们什么收入,再看看现在什么收入?”

  杨珍想起那人的话,迟疑了一下:“可是工资也不可能一直涨吧。”

  换十年前,月工资四五十块钱也很正常,谁能想到现在人均两三百,企业的单位年年都涨,物价倒是稳定的很,其实她也怕钱放着没用。

  但是七个点的利息啊,实在是太诱人了,仅此于盖房子当股东那么诱人。

  而且她觉着农村人么,本身就没什么保障,她更愿意把钱一分一厘都存起来,能够有这么高的利息也好,等她攒多点,每年光利息都好几百。

  范晓娟笑笑:“我也就是这么一提,你想想八年,八年后香港都回归了,咱们手里头这钱就是算上复利,而已只能翻一倍,可是我觉得物价和收入不止翻一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4页  当前第1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3/3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零胡同养娃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